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2020-08-01 重慶臺都市700

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個人深感生活疲倦,不知如何是好,便去請教一位遠方的大師。大師得知他的來意後,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只是拎了滿滿一壺水過來,請他去燒。那人雖不解,但仍是去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可等他生火生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柴火不夠。那人便道:「大師,我去給你撿點柴回來。」大師卻微笑著攔住了他,說:「且慢,這其實很好解決。只要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就行了。」那人這才茅塞頓開。原來,人心正如這口水壺,裡面所能裝的東西很有限。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如果你整天胡思亂想些有的沒的,只會讓這口容器填得滿滿當當。等你真正想裝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發現,再也塞不進來了

其實,解決人生煩惱的方法很簡單:把水倒掉!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因此,人們應當學會斷舍離,定期將不需要的東西捨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夠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越發高級,也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一、斷絕沒有價值的東西,是給自己釋放空間

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一樣:一時興起買來的衣服,捨不得丟卻也不想穿,就通通收在柜子裡;囤積在冰箱裡的食物,哪怕早已過了保質期,卻懶得拿出去丟掉;哪怕有些東西,已經用得破破爛爛了,也放在家裡,想著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但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一個人處於擁擠的環境中時,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從而變得焦躁、坐立不安。同理,整潔且乾淨的環境,可以使人維持長時間的好心情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所以,我們需要捨棄、斷絕那些不必要的物品,這不僅僅是為生活減壓,也是促進身心愉悅的一種方式,更是對於靈魂的一種釋放,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更加快樂。

二、扔掉無效的社交

人這一生,經歷的人形形色色,影響自己的因素也越來越多。我們太容易讓自己隨著別人的心情起伏波動讓自己陷入別人的引力圈。然而人一天就24小時,刨去睡覺、工作,能真正獨立屬於自己,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本就不多,而把太多的時間花在維繫人際交往上,關注自己內心的時間肯定會越來越少。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特別是有時不懂得拒絕,明明很忙很累,不想應對,卻因拉不下臉,最終死在了面子上,到最後倒成了一種自我折磨

想要活出真正的自我,必須得付出足夠多的時間成本,所以,與其把時間花在不必要的社交上,不如把時間花在實現自我價值上,舍不下情面,就難以找回自由。而捨棄這些多餘的社交,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屬於自己。

三、扔掉複雜的想法

馬雲曾說:「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講的就是這麼個道理。太複雜的想法,是對自我的戕害,也是自我設置的枷鎖。唯有丟掉複雜的想法,坦然往前走的時候,你才能看到光明。

山下英子斷舍離: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

人生在世,想得太複雜,就是折磨。棄我去者,不可留;亂我心者,多煩憂。丟掉複雜的想法,專注自己想做的事,遲早有一天,你會遇上柳暗花明。

當你已經被繁雜的生活包圍,不妨看一看《斷舍離》你會從中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從出版至今,已經銷出400萬冊,影響了全球人,就連林依晨、舒暢、楊瀾、張德芬等知名人物都是這種方式的踐行者。

相關焦點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掉這三樣東西,你的生活才會更高級
    斷舍離,顧名思義,斷指的是將不需要的事物進行決斷;舍指的是將多餘的事物與情感進行捨棄;離指的是將自身對物質的迷戀進行脫離。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定量的,如果想要收納新事物,就得要放棄一些陳舊的事物,以此騰出空間。
  • 心理學:你遲早會明白,定期扔掉這三樣東西,女人會活得更高級
    人生是一個不斷做減法的過程,定期扔這三樣東西,女人才會活得更高級。每次化妝的時候,舍友都會抱怨自己的東西太亂以至於都找不到想要的東西,但是埋怨過後,她依舊不去整理,任由那些用完的或者沒用完的瓶子在她的桌面上肆意生長。東西在需要的時候,怎麼找都找不到,這時候的心情也會自然而然的焦慮煩躁。
  • 山下英子「斷舍離」:2020年定期捨棄這2樣東西,你會活得更好
    斷舍離就是扔東西嗎?其實不是這樣的,了解斷舍離之後就會發現,不是簡單的扔而是重拾自己的幸福。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比自己過得好的人會發現,他們通常會捨棄兩樣東西:,反而會更幸福!《斷舍離》這本書,如果你想徹底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建議你去讀讀《斷舍離》。
  • 定期斷舍離,你會活得更高級
    與網際網路一同到來的是信息爆炸,如今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是從前的百倍千倍,而大腦的篩選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適當的做一些減法,我們往往會忽略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斷舍離在前幾年開始火了起來,僅僅3個字,蘊含的哲理卻十分深厚,他能夠在信息爆炸中幫我們選中那些最重要的東西,讓自己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 斷舍離:人到中年,扔掉這3樣東西,你會越來越順
    你是否時常覺得現在的人生充滿了焦慮、浮躁,總是一團亂麻?如果有,那你應該停下來學一學「斷舍離」的人生了。日本「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在47歲之前的人生,充滿了壓抑、焦慮和不順。她的母親是一位對金錢和物品非常看重的人,即使是沒用的東西也不捨得扔,總是把家裡搞得一團。而且常與父親吵架,山下英子的童年基本都是在父母的爭吵中度過。嫁作人妻之後,她又遇上了一位掌控欲特別強的婆婆,甚至每個家庭成員的作息時間都要幹涉。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她生活了10年。後來她與丈夫搬離婆家,又經歷了一系列的不幸。
  • 山下英子:別人給生活做減法,而你還在做乘法?只因你不會斷舍離
    東西怎麼總是這麼多?今天花了2個多小時讀完了山下英子著名的《斷舍離》一書,總算是找到了根源所在。「斷舍離」這一理念,最早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從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中提煉出來的一種思維方式,並且將這種思維方式用於日常的整理和歸納中,倡導人們給生活做減法。
  • 斷舍離不止是扔東西,這6點精髓讓女人活得更通透,看陳數就知道
    或許大家已經見慣了日常生活中各類物件的整理丟棄,把過期的、無用的東西扔掉來為自己的生活騰出更多的空間只是斷舍離的一方面。但斷舍離遠不止扔東西這麼簡單,它更多地意味著人們精神層面的變化。山下英子女士在自己的作品
  • 山下英子斷舍離技巧:一件物品該不該扔掉,用這2個維度來判斷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小編一樣,家裡堆放了很多東西,很多都是自己捨不得扔掉的,總覺得扔了很可惜,以後可能會用到。長此以往,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其實有些東西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去用了。「斷舍離」的概念出自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一書,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你是否內心一片混沌,生活繁雜不堪!山下英子:是時候斷舍離了
    好看的衣服,不能帶來真正的美麗,自律才可以;不停地參加聚會,不會贏得高質量的朋友,變成更優秀的自己才可以。我們的生活需要斷舍離,這樣生活才能卸下重擔,變得輕鬆。有斷有舍有離,才能走得更遠斷舍離,是簡單生活的第一步。
  • 為什麼你越活越累?山下英子:俯瞰式思維幫你重獲輕盈人生
    在心理學上有補償,有投射一說,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們的投射其實是自己內心的補償,如果自己過得不好,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過得不好,於是自己拼命的工作努力就是希望能夠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以後孩子能夠過得更好。而自己越賣力的工作,自然越來越累。累的時候又想起了孩子,不希望孩子以後也「受累」,就只能逼著自己「更累」!
  • 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會讓你活得更高級
    人這一生實際上是一個在不斷地找尋自己的過程,本來是孑然一身的灑脫,很多人卻不斷負重,最終被生活壓得氣喘籲籲,苦不堪言。而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懂得去清理負重的行囊,剔除生命中不需要的無用之物,會讓你活得更高級,同時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論,用於婚姻之中,你會解鎖更多婚姻之道
    在婚姻中,我們學會山下英子的斷了跟前任的聯繫,斷了對往事的糾結纏繞,斷了跟你有曖昧的異性,斷了追求者對你的念頭等等,這些人和事跟你都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斷了他們,這不僅是對你伴侶的負責,更是對婚姻的忠誠。
  •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處理這3樣東西,你的人生會更加精緻、高級
    這個船這麼重,我怎麼能扛得動呢?」這時大師笑著說道:「是啊,孩子!你是扛不動它。過河時,我們需要船。但過了河,我們就要下船趕路,奔赴新的旅途。若是仍執著於那艘船,那它只會變成阻礙我們前行的包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 研究顯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會讓你活得更高級
    人這一生實際上是一個在不斷地找尋自己的過程,本來是孑然一身的灑脫,很多人卻不斷負重,最終被生活壓得氣喘籲籲,苦不堪言。而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人經常性地去「斷舍離」,懂得去清理負重的行囊,剔除生命中不需要的無用之物,會讓你活得更高級,同時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 你捨不得扔東西,怎麼斷舍離?
    但是,是不是把東西扔了,就是「斷舍離」?未必。因為我們扔掉了舊的東西,還會買新的東西,本質上來說,這只能叫「換新」。我看過一期改造房子的電視節目,節目裡要改造的是又小又舊的老房子,本來就不大空間,堆滿了各種雜物。設計師做通了房主的工作,把雜物統統扔掉。改造後的房子,煥然一新,整潔明亮,空間也大了很多。我當初看到這個節目的時候,真的是眼前一亮。
  • 情感的斷舍離,生命的意義會有無限可能
    山下英子「斷舍離」,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斷舍離」,出自日本山下英子所著《斷舍離》一書。可翻出那些堆積的物件,隨手翻看一本書,有的雖然沒有看,可總覺得有一天自己會翻看,於是放下了,又堆在那裡。拿起一些物品,或是別人送的,或是自己買的,每一件擁有時,都賦有了一些特殊的意義,就這樣扔了,心裡仍是不舍。不能舍,就斷不了離的念想。於是生活如舊,斷舍離只不過是偶爾是的一個想法,現實中卻很難做到。只不過會定期清理些實在沒用的東西,那個時候「斷舍離」的很明確,扔了,不要,佔地方,毅然而絕然的斷!
  • 你認為斷舍離只是扔東西?陳數卻因斷舍離而獲得了重生
    幾年前的我,上車就會跟老公發脾氣,碰到紅燈就會埋怨他「你剛才為什麼不在變燈之前衝過去?」完全和現在的我挨不上邊啊!當我告訴朋友,是斷舍離讓我有了如此改變,並且推薦她們也一起來踐行的時候,回應中卻充滿了調侃的味道。「你把斷舍離說得太神了吧!扔點東西就能把性格改了?」
  • 斷舍離:扔東西只是初級階段,掃除內心才是真正的高級
    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提到: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該書在2009年首次出版,一經出版,就掀起了全民斷舍離的熱潮。旅行開始前,你需要了解北京到海南有多遠,有哪些線路可以到達,路途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加油,需要準備什麼工具等等。只有對行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你的自駕行程才會更順利。相反,如果對自駕行程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場自駕遊多半會以失敗告終。斷舍離也是一樣的,只有清楚了解家裡有什麼東西,才能更好地執行斷舍離。
  • 2021「斷舍離」清單:從這5個方向、10件小事出發,擁抱更好自己
    很多人都不喜歡損失,更不喜歡拋棄,但敢於捨棄,積極「斷舍離」,這既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人生大智慧。「斷舍離」這個概念是日本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來的一個概念,表面上是扔掉那些不需要、無意義的東西,但其實是一種整理內心的手段。
  • 《家事斷舍離》:用斷舍離做家務,重拾思考,重啟人生
    而《家事斷舍離》這本書的作者,正是提出「斷舍離」這個概念的山下英子。在這本書中,她以自己作為例子,介紹了如何將斷舍離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擺脫繁重的家務活。因為,哪怕只是為它拂去上面的灰塵,也是需要你抽出時間來完成的。因此,丟掉東西,就是為了換取空間、時間和精力。從轉變觀念開始,邁出斷舍離的第一步斷舍離的精髓不在扔扔扔,而在其輕盈而豐滿的生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