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婆婆區別對待後,我終於明白婆婆不是媽

2020-08-28 曉曉

世上最難處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相信大部分女人沒有結婚前都想著結婚以後,好好孝敬公婆,把婆婆當媽看。但是結婚後卻在相處過程中被一件件小情磨平了當初那顆赤誠的心。其實婆婆不是媽,永遠不要拿對媽媽的標準去對婆婆,不然只剩寒心。今天就來說說被婆婆區別對待的那些事,看看你是不是也遇見過。

結婚的前面3年,我和老公都在外地打工,和婆婆就是過年回家那幾天見一下,而且都是忙著走親戚,大家關係都是相敬如賓,客客氣氣的,談不上親近,但也還算融洽。那時候聽朋友說和婆婆鬧得雞飛狗跳,難以相處,我還覺得會這麼難相處的嗎?她說你是沒有跟婆婆住一起,等你住一起3個月以上,你再給我說這個話。


婆婆對小姑子和我的區別

後來懷大寶了,到了孕後期,我和老公都要上班,不敢在外面亂吃,就把婆婆接過來了,這才是真正算跟婆婆相處的開始。我懷孕體質是從懷到生都胃口不好,容易吐,前面3個月更是吃啥吐啥,暴瘦10多斤,後面也是吃什麼都吃不下去,比較挑食,有時候想吃啥,不喜歡吃啥,我就會直接跟婆婆說。我覺得直接說會比較好,結果婆婆背地裡跟老公說我難伺候,挑剔得很,讓老公自己給我買菜。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自己覺得很正常的表達,跟媽媽說沒有問題,但是跟婆婆說就會被嫌棄。


剛好婆婆過來照顧我沒多久,小姑子也懷孕了,也是吃啥吐啥。然後婆婆一天心疼得很,和小姑子打電話總說,你想吃啥讓你婆婆買呀,別餓著了,寶寶營養跟不上。還跟我吐槽小姑子婆婆不會照顧人,一天不會做菜,就那幾個花樣,小姑子都瘦了。我真的是心裡呵呵噠了,你女兒懷孕吐就讓別人好好照顧,我懷孕吐給你發表下建議想吃啥被你嫌棄挑剔。所以那時候我心裡就再也沒有想著婆婆就是媽這種想法了。

小姑子嫁了個好老公,他老公對她可以是百依百順,啥事都不讓她做,做飯,洗碗,家務都全部包了。我去小姑子家從來沒有看見她下過廚,洗過碗。婆婆經常在我面前炫耀說她女兒有福氣,命好,一天啥事也不用做,又當了老師,一到寒暑假又可以到處旅遊到處玩。可是換成我這裡,經常說,你們這代人,啥都不會做,現在應該好好學做菜,不然以後誰給你做。我的確不會做菜,但是也會跟著洗碗,周末的時候也會學著做菜呀。偶爾周末想出去玩放鬆下,還想著帶上婆婆一起去,人家就說你們這錢花起來像流水一樣,有啥好玩的。好吧,是不是所有婆婆都這樣,自己女兒玩就享福,媳婦就咋都不順眼,亂花錢。

婆婆對老公和我的區別

我和老公下班都比較晚,晚上回去就比較晚了。我經常給婆婆說,我們回來太晚了,你不用等我們吃飯,自己先吃。她說沒有關係,也成習慣了,不餓。但是經常的情況就是老公先回家的話,她們就會自己先吃,從來不會等我一起吃的。可我先回去老公還沒有到家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婆婆非要等老公回來才開飯,有時候我餓了,說先吃著,不用等他了,婆婆說你先吃吧,他沒有多久就快到家了,我跟她一起吃。


還有就是吃早餐問題,我覺得婆婆一把年紀給我們帶娃不容易,很辛苦。就說早上讓她能多睡下就多休息下,不用那麼早起來給我們做早餐。然後她說反正在床上也睡不著,做點早餐不要緊。結果是因為人家兒子的原因我才沾光了。老公現在換的工作可以調休,為了能一周有更多時間有2個大人在家,幫著婆婆看孩子,老公經常周一到周五會調休1到2天。只要老公調休不上班的日子,我一個人上班起來是沒有準備早餐的,只有老公上班的時候,才會順便準備我的。這區別對待也太赤裸了些,要是剛結婚時的我,估計還會鬧下情緒,現在直接習慣就好,看破了,就無欲無求。

老公是那種特別喜歡組織各種聚會的人,一到節假日總是去各種聚會,經常一去一天不見人影,半夜才回來。我有時候生氣說,好不容易兩個人一起休息,你就跑去聚會,都不陪孩子和我。婆婆就說,男人在外面多結交點朋友沒有壞處,他要去就去吧。而我周末偶爾出去和朋友聚餐,而且想著娃太小,都不敢晚上去,中午去,下午回來。有時候下午稍微回來晚點,也就剛過飯點吧,婆婆臉拉得老長,還故意不給我留飯菜,人家說,我以為你在外面吃大餐。其實我出門前就給她說過晚上回家吃飯的,人家就是選擇性忘記。


好了,細數被婆婆區別對待的事實在太多了,我就是在這些一件件小事中寒了心的。我不在乎你是否給我做早餐,我在乎的是區別對待太明顯。剛開始我會生氣,但是有啥用,現在我已經習慣了,不抱希望就不會失望。

我現在非常感謝婆婆能給我帶娃,但是對於其它不敢奢望,畢竟婆婆不是媽,不能拿親媽那套標準要求婆婆,看淡就好,不然生氣的是自己,何必呢。


都來說下,你有被婆婆區別對待過嗎?

相關焦點

  • 媳婦生完孩子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婆婆不是媽」
    我叫王建國,我媳婦叫羅麗,我們倆是在工廠打工時認識的。當時正好也是同鄉,我又比她早到工廠兩年,不管是經驗,還是職級上都比她好一點,所以在很多方面我也都很照顧她。在一起相處久了,我們互生好感,順理成章也就在一起了。我和媳婦都不是一個輕易認命的人,那時候我們心裡都知道打工沒有出路。所以,我們兩個人一直在尋找機會。
  • 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
    「婆婆應該把兒媳當成女兒一樣去對待,但是這個女孩不能把你的婆婆當成媽,因為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會對你媽展現,你會認為你媽給你做事是理所應當的,但婆婆不是,所以我從來不會使喚我婆婆,壞情緒只留給我那尊貴的母親。」 papi醬的這段話給出了婆媳相處的答案,總結出來就是: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
  • 「我媽當婆婆後,我原諒了婆婆的偏心」
    誰知在她生娃坐月子時,婆婆的偏心依舊昭然若揭,簡直是在赤裸裸地表示:對不起,在我眼裡你只是個外人。說來也巧,當她做完剖腹產手術,從手術室裡推出來不久後,小姑子闌尾炎發作,被同事們七手八腳送到了另一家醫院。公公前去張羅,但婆婆坐立不安,整個人都失了神。2於是,莫莉跟婆婆結下了月子之仇。
  • 婆婆不是真正的親媽,別當親媽對待,聽完3位婆婆的話就明白了
    小任懷孕初期宮腔積血,醫生說很容易流產,建議全天臥床休息,小任無奈辭職保胎,終於熬過了八個月,即將生產的時候婆婆前來照顧她,發生的一件小事讓小任徹底認清了婆婆。在婚前,無論婆婆還是兒媳婦,大家都會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好聽的話也都說在了前面,可生活並不是童話,很多時候不是按照劇本大綱發展。當婆婆說出把兒媳婦當親女兒的時候,很多兒媳婦就自然而然地把婆婆代入到親媽這個角色上面,最後卻鬧得婆媳關係惡化。
  • 可以把兒媳當女兒對待,但是不能把婆婆當媽對待
    可以把兒媳當女兒對待,但是不能把婆婆當媽對待一天,無聊看家庭倫理劇打發時間,看完後,我總想寫點什麼,於是打開電腦輸入,不能把婆婆當做媽。刊華過來看見這幾個字,忍不住開始教育我: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那麼難處嗎?就是源於你這種心理。其實我想說,不能把婆婆當做媽,這是一種睿智的定位,會讓人心態變得更輕鬆、更平和。
  • 婆婆不是媽,你還沒明白嗎?
    溫溫是一個職場媽媽,孩子兩歲了,婆婆幫忙帶。前幾天忙著出差,只能把孩子尿溼的床單裹一裹放在髒衣簍,走之前著急的跟婆婆說了一句:「媽,我出差去了,幫我洗一下床單吧。」 我解釋道:「要不是太當親媽了,你怎麼敢使喚她洗床單。」 婆婆不是媽,最好的婆媳,是有邊界的。
  • 婆婆和媽的區別
    我是一個遠嫁農村小婦女,我三個孩子。我一年就暑假寒假回娘家。我這次也剛從娘家回來。我今天就說說婆婆和媽。婆婆都喜歡說對待兒媳和自己親姑娘一樣,甚至不自己姑娘還親,是這樣嗎。我就不說別的,兒媳不舒服,婆婆就會指責說這說那,還離你遠遠的。
  • 結婚後工資卡給婆婆保管,五年後要回來,才知婆婆不是媽
    很多已婚的閨蜜朋友經常和我說,結婚以後才知道婆婆和兒媳真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總會有很多矛盾。和親媽相比,婆婆是真的蠻橫,你在她眼裡,就是個外人,無論做什麼,婆婆總是能給你挑出毛病。可是,我想說的是,婆婆確實不是親媽,但是如果說婆婆不如媽,那我覺得還是有待商榷的。起碼在我這,婆婆和媽,誰親誰遠,還真不好說。
  • 婆婆是媽,婆婆也不是媽,聰明的女人該這麼做
    婆婆也不是媽,是兒媳婦的緊箍咒,有些婆婆直接是兒媳婦噩夢般的存在,重男輕女,丈夫的無原則支持更讓妻子度日如年,婆媳矛盾從古至今始終硝煙不斷。「我也並沒有做的多好,是一開始婆婆拿我當自家人,疼我愛我,讓我不至於對於陌生環境的恐慌,我也該孝順她」,故事說完,這位十佳兒媳婦就走了。這位婆婆有沒有聽進去,有沒有考慮就不清楚了。婆婆不是媽,婆婆也是媽。婆媳一開始並不是因為感情而聚在一起,是因為兒媳的丈夫聚在一起。三觀不同,總會有衝突,總會有磕磕碰碰。
  • 婆婆重男輕女區別對待兩個兒媳,誰料30年後迎來報應,腸子悔青
    只是很可惜,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這麼幸運。有些女人嫁錯了人,嫁錯了家庭,婆婆不僅不會幫助自己,而且還會不停地拋出難題,影響婚姻。可生男生女又不是她一個人能決定的,婆婆這樣做,無疑是直接斷了婆媳情分。吳珊覺得很委屈,可是又不能大吵大鬧,畢竟事已至此,吵也沒用。後來,她真的回了娘家坐月子,但從這個時候開始,她和婆婆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 得知婆婆給小姑子訂的月子中心比我的貴兩萬,娘家媽幫我撐腰
    之後,再有親戚朋友探望,誇我命好,遇到這麼好的婆婆時,我只是笑笑,一句話都說不出。他們只看到我住著婆婆定的月子中心,可是誰知道,我被婆家區別對待呢? 我聽了這句話,想了許多。是啊,當初爸媽給哥哥買婚房、出彩禮時,我心裡也曾有過不公平、被區別對待的感覺。那麼,小姑子一定也是這樣想的。
  • 坐月子期間婆婆殺雞燉湯,明白別人的媽就是別人的媽
    就這樣老公照顧了我9個月,終於發動了,順利的生下了我的女兒,老公的小情人,老公特別開心,這時婆婆趕過來了,聽說我生了個女兒不是很高興,但是也沒有表現得太明顯。出院後我就和婆婆回老家坐月子了,老公把我送到後囑咐婆婆好好照顧我,多做些有營養的給我補補,婆婆當時滿口答應好,說家裡很多雞,隔天就燉只給我吃。老公這才放心回城裡工作了。
  • 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女兒!
    婆媳關係這個亙古的難題,猶如鐵板上呈現滋滋冒油的食物,那種聲音是多麼烈…如今社會對婆媳關係有很多定義,什麼「不是親媽勝似親媽」 「你對我好,我才能對你好」 「有個好老公不如有個好婆婆」……可以說現階段婆媳關係已經升級到新時代社會主義的高流量話題。
  • 大嫂生的是男孩,我生的是女兒,婆婆的區別對待,讓我傷心落淚
    ,婆婆的區別對待,讓我傷心落淚。原因是她太差了,怕她聽到我這麼好受不了。我特別詫異,這個說法也是頭一次聽說,現在想來也沒啥奇怪,婆婆看出大嫂是沒上進心的,怕提了我,人家破罐破摔,倒是起了反作用。我們是啥類型的,怎麼因人施策,想必我婆婆早看明白了,只是我傻傻地把那些誇獎當真了而已。後來還有很多事情,我發現我婆婆就是用這樣那樣的方式來變相地控制我,讓我按照她的心意來做事。
  • 有人問:媳婦對老公稱呼婆婆為「你媽」或「咱媽」究竟有何區別?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封建舊觀念的「婆婆至上」,早已成為了歷史,但是在許多家庭中,婆媳關係仍然是個不可避免的糾結。僅從兒媳婦對婆婆的稱謂上,即可窺見一斑。有人問:媳婦對老公稱呼婆婆為「你媽」或「咱媽」,或者喊婆婆為「媽」、「我媽」,究竟有何區別呢?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確實很大。稱謂「你媽」,表面上看是為了與自己的親媽區別開來,也免混淆,而聽起來似乎總是顯得有生分的感覺。
  • 婆婆眼裡的女兒和兒媳區別大嗎?我婆婆偏向兩個女兒,總是冷落我
    對於婆婆來說,女兒是她的親骨肉,想說就說,想罵就罵,事情過去了,兩個人都不會記仇,可是對於兒媳來說,一件小事,就可能被記很久,甚至引發爭吵。說一些我的小事,我一直覺得我性格很溫和,和別人都沒有過任何爭執。我原以為可以和婆婆很好相處,可是發生一些事情,讓我感覺婆媳關係真的很難處理。婆婆對待女兒和兒媳的差別也太大了。我第一次來家裡見父母,和他爸媽見面。
  • 女兒和媳婦的區別,就在婆婆的這幾句話裡!
    有些婆婆明明心裡沒有把媳婦當初女兒,好還口口聲聲地說媳婦和女兒一樣對待,讓很多媳婦聽了心涼半截,只能呵呵了!那麼,媳婦和女人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就在婆婆的這幾句話裡!你婆婆說了嗎?1、生孩子後媳婦:女人都一樣,都要經過這一劫,自己有了就會親了,會照顧了,還是自己生的親啊。女兒:也不知道XX怎麼照顧孩子呢?
  • 「媽,別說嫂子的不是,為人媳婦我很反感婆婆跟姑子說我是非」
    婆婆與媳婦,為什麼在生活中扮演的普遍都是敵人般的關係?話說是因為,婆婆與親媽有著巨大的區別:婆婆潛意識會根據以往自己吃過的苦向媳婦施以相應的壓力,而親媽卻希望以往自己吃苦的經歷不要發生在女兒身上。可是由於時代不同,兩代人所經歷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不同,所能接受的事物也不同,婆婆對媳婦懷著施以磨鍊的心態往往會造成婆媳關係處於緊張狀態,形成隔閡。
  • 當婆婆遇上媽······
    某天晚飯後,我聽到婆婆給媽媽打電話,說有重要的話要說,要我媽一定要來家裡一趟,我媽來後他們互相念叨著兩三天沒見了,雖然習慣了她倆親如姐妹的相處情景,我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你倆弄得咋像一對情人似的?,我拿回去再看」,後來才知道,我婆婆把我買給她的麵包牛奶和零食分給了我媽,這完全是不把我放眼裡的節奏嘛。
  • 離婚女人講述:我跟小姑子同時懷孕,婆婆差別對待,讓我倆都受傷
    對待親生兒女,「重男輕女」是導致老人雙標的主要原因,但是更多的老人是有兒有女的情況下,對待女兒和兒媳婦,兒子和姑爺有明顯的雙標,雖然都「爸、媽」叫著,但是永遠把親生和非親生算得明白,甚至去過份幹預孩子們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