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

2020-08-26 懵懂葉青

前一陣,林志穎夫妻上綜藝節目,婆婆不滿意兒媳婦陳若儀的破洞褲,當場指出不能這樣穿,對兒媳的穿著打扮各種意見。陳若儀處處小心,對婆婆的朋友也是小心招呼,但是當接到自己親媽的電話,聽到親媽對自己充滿關懷的語言,陳若儀沒忍住,一下子淚流滿面。

婆媳相處,千古難題。


古有婆婆棒打鴛鴦逼兒休妻,比如陸遊的母親逼迫陸遊休了唐婉;今有妻子逼問:自己和婆婆掉進河裡,丈夫先救誰?

papi醬曾在某綜藝節目中說:「婆婆要把兒媳當成女兒,兒媳要把婆婆當成婆婆。」

「婆婆應該把兒媳當成女兒一樣去對待,但是這個女孩不能把你的婆婆當成媽,因為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會對你媽展現,你會認為你媽給你做事是理所應當的,但婆婆不是,所以我從來不會使喚我婆婆,壞情緒只留給我那尊貴的母親。」

papi醬的這段話給出了婆媳相處的答案,總結出來就是: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


01.把婆婆當媽不符合科學




知呼上一個女的吐槽說:她和婆婆相處12年,沒有發生過口角。直到一件事情讓她改變了對婆婆的認識。

她在產房生完孩子後,孩子先被抱出去,自己還要被觀察半個小時。這時候,老公、婆婆圍著孩子轉,各種開心,各種拍照。


只有自己的親媽,不知道閨女為什麼還不出來,守在產房外,急得團團轉,生怕閨女有什麼意外。當自己從產房出來時,只看到親媽擔心的樣子,頓時眼淚汪汪。

由此她得出一個結論:婆婆不是媽。

鄰居小張也說了她的婆婆,每次去婆婆家,她先進門,老公去停車,和婆婆呆半天,婆婆從來不拿好吃的招呼她,也從不問她要不要喝口水。老公剛一進門,晾涼的開水遞到兒子手裡,柜子裡的蘋果也拿出來削皮,廚房裡的大棗、核桃各種乾果也端出來了,真恨不得替兒子吃了,那份疼愛無可比擬。


婆婆對自己和對她兒子的那種差距,冷漠和熱情、無情和有情,簡直絲絲分明,婆婆的嘴臉轉換之快簡直判若兩人。

婆婆不是親媽,只有親媽才能對自己的孩子做出親暱的動作,所以作為媳婦,不要用親媽的標準和要求去衡量婆婆的行為和語言。

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黃菡,曾在非誠勿擾裡說:把婆婆當媽不符合科學,婆媳的最高境界就是相安無事,相敬如賓。


02. 和婆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好友小麗把婆婆當親媽,甚至比對親媽還好。

婚後多年,他們同住一個屋簷下,婆婆從來沒有讓她做過飯,洗過衣服,真心把這個兒媳當閨女。

小麗每次買衣服也是自己一件,婆婆一件,發了工資先給婆婆發一個大紅包。

我們都羨慕她,是不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遇到如此好的婆婆?

突然有一天她來找我,腫著一雙死魚眼,臉色又脹又黃,我驚訝地問她出了什麼事?


她哀怨地說:老公出軌了,她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比自己親媽還親的婆婆,想讓婆婆當自己的靠山。

可是婆婆看著她手裡的出軌證據還依然說:「你肯定弄錯了,我兒子不會出軌。」

「要不然就是你哪裡有問題,你不能滿足我兒子,他不得已才出去找了女人。」

「你千萬不能為了這件事情,把我孫子帶走!」

小麗大跌眼鏡,倉皇逃脫,這就是她結婚8年來,一直死守堅信的婆婆對自己的安慰!



我們和婆婆,我們沒有血脈相連,沒有親密無間,我們也沒有多年的生活建立起來的情深似海的感情,就憑結婚後,喊婆婆一聲媽,婆婆就真的變成我們的媽?

婆婆不是媽。婚後的每一個女人,如果能夠認清楚這個事實,或許會少了很多的天真,少了很多的自以為是,更少了很多的煩惱,讓自己活得通透、無畏。

就像塗磊說的: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這樣你們就都快樂了。

03.婆婆是東邊的日出,媽媽是西邊的雨



在自己親媽面前,你可以不高興,可以喊累,可以耍小性子,可以說話直來直去,想聲音大就聲音大,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是在婆婆面前你能嗎?

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在婆婆面前:任性、犯懶、撒嬌、耍賴,你統統都得收起來。

眾所周知,大S的婆婆張蘭,那可是商場上叱吒風雲的精英人物,憑藉一己之力,做過黑工,開過飯店,那性格可謂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但是作為媳婦的大S,卻無畏無懼,和婆婆相處的非常好,就是因為她把和婆婆的關係拎得很清。

有一年的母親節,兩個媽媽同時在場,她給眾人介紹時是這樣說的:這是我媽媽,這是我婆婆。

大S多年吃素,母親讓她吃肉,她直接懟回去,可是婆婆張蘭建議她應該吃肉,並告訴她,「吃肉才能生小孩」,大S沒有經過太多考慮,直接聽從了婆婆的話。

大S不至於傻到不明白:不吃肉的女人就生不出孩子。只是因為婆婆不是媽,不能像對待自己親媽一樣,想反駁就反駁,想不吃就不吃,想不聽話就可以不聽。婆婆的話不能不聽。

婆婆就是婆婆,媽就是媽。天下的婆婆,不要願你的媳婦對你和她媽戴上有色眼鏡。婆婆和媽,那本就是東邊的日出和西邊的雨。

04婆婆有德,媳婦有賢



堂妹和妹夫大學畢業後,兩個人開了一個公司。一天吃飯的時候,兩人討論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計劃,說著就爭論起來,爭論完以後雙方都在考慮對方的意見,於是就安靜下來。

這時候,坐在一旁的婆婆突然說話了:「我雖然聽不懂你們說的話,但是,我覺得我兒子肯定是對的!」

場面頓時有點失控。妹夫特別尷尬,低著頭不知道說什麼,於是佯裝吃飯。


堂妹呢,憋不住笑了,於是說:「媽,我當初就是看上你兒子有主見,才嫁給他的,放心吧,我事事都聽他的,以後不和他爭論了」。聽了堂妹的話,婆婆才端起碗開心地吃飯。

堂妹自小非常大度,也看得開。都說老來小,自己何必跟一個老人去計較?自己本來就不是婆婆親生的,婆婆覺得自己兒子對,那就在老公面前依著婆婆,又能損失什麼?

妹夫呢,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媳婦大度、賢惠,事事讓著自己的媽,於是在很多事情上也學會了讓著媳婦,認真思考她的意見,家裡沒有矛盾,公司的業務也蒸蒸日上。



有句話叫:婆婆有德,媳婦有賢。婆婆雖不是媽,但也應該有理有德,媳婦更應該學會賢惠孝順,理解並尊重婆婆。

婆婆不是媽,對待她,你不能真性情;婆婆不是媽,但也不是對手,你有多愛你的老公,你就要多理解,多尊重你的婆婆。希望天下婆媳:婆婆有德,媳婦有賢。

相關焦點

  • 可以把兒媳當女兒對待,但是不能把婆婆當媽對待
    可以把兒媳當女兒對待,但是不能把婆婆當媽對待一天,無聊看家庭倫理劇打發時間,看完後,我總想寫點什麼,於是打開電腦輸入,不能把婆婆當做媽。刊華過來看見這幾個字,忍不住開始教育我: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那麼難處嗎?就是源於你這種心理。其實我想說,不能把婆婆當做媽,這是一種睿智的定位,會讓人心態變得更輕鬆、更平和。
  • 被婆婆區別對待後,我終於明白婆婆不是媽
    相信大部分女人沒有結婚前都想著結婚以後,好好孝敬公婆,把婆婆當媽看。但是結婚後卻在相處過程中被一件件小情磨平了當初那顆赤誠的心。其實婆婆不是媽,永遠不要拿對媽媽的標準去對婆婆,不然只剩寒心。今天就來說說被婆婆區別對待的那些事,看看你是不是也遇見過。
  • 婆婆也是媽,此媽非彼媽:玩轉婆媳關係萬不能把婆婆當親媽!
    好好的企業女高管,非被婆婆逼著辭職、懷孕、在家帶孩子,還不給一分零花錢。婆媳關係中,一味地順從、尊重婆婆不是長久之道,聰明的兒媳都懂得和婆婆保持距離,雖嘴上叫她一聲「媽」,但心裡一定得明白,這個媽可不是家裡那個生養了自己幾十年的親媽,如果拿對待親媽那一套來對待婆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名家散文 | 周國平《真性情》
    作者:周國平《真性情》  主播:海潮明月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  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他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
  • 品讀·原創|她的好教養,她的真性情
    從她的父輩到她的晚輩,不分年紀,每一張臉上每一雙眼睛裡都寫著知識和教養。她亦然。照片裡的她不是那種漂亮女子,但是優雅,溫婉,大氣。她年輕時的照片,衣著清麗眼神清澈氣質清秀,是個純真的女孩子。中年以後,她穿旗袍或端莊的套裙,頭髮或綰起或散開,笑容優雅溫婉。很像她的名字,韻。
  • 為什麼不能用對待親媽的方式來對待婆婆?該如何對待婆婆?
    ,婆婆卻把她當外人,讓她倍感無助。因對方家庭條件有限,不得以和婆婆公公同住一個屋簷下。結婚前,我們很為她能否處理好婆媳關係而擔心。她信誓旦旦地說:「我用對我親媽的方式對待婆婆保證ok!」婆婆礙於面子開始時一直聽小芳訴說,後來時間長了,一見到小芳要和她聊天便推說身體不舒服,還和兒子說不要讓小芳再找她聊天了。小芳知道後非常氣憤,認為婆婆沒把她當一家人大吵一架,雙方撕破了臉。我聽她說完,對她說她錯就錯在把婆婆當親媽來對待。
  • 婆婆生病住院,她被要求照顧婆婆:誰的媽誰照顧,你忘了?
    這都啥年代了,還有這規矩,我憑什麼去給媽媽洗腳呀,又不是媽媽生病了不能自己洗。」說完,便睡覺去了,留下了一臉生氣的阿明。阿明的媽媽知道以後,說:「沒啥,那都是以前的老規矩了,不洗就不洗吧。」,所以婆婆一直懷恨在心,經常說她這沒幹好,那沒幹好。
  • 婆婆真的不能當親媽對待嗎?這三個女人說的很中肯
    婆媳問題自古以來都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多少家庭因為婆媳問題而破裂,婆婆也是媽,真的就不能當親媽來對待嗎?這三個女人說的很中肯。李女士:我今年28歲,結婚一年多了,我跟婆婆一點也合不來,她看不慣我,我也看不慣她,要不是看在老公的面子上,我能天天跟她吵架。有時候我也想把她當親媽來對待,可她根本不領情。
  • 當婆婆遇上媽······
    ,可我家的婆婆遇上媽可就真「奇葩」,硬是把親家活成了姐妹花。結果遭到我媽一個白眼兒和婆婆標誌性的笑哈哈,我媽臨走時,我婆婆塞給我媽一大袋東西還不準她打開看,倆人也是拉扯了幾個回合,我就好奇想看看袋子裡裝的是啥,結果我媽來了一句「不給你看,我拿回去再看」,後來才知道,我婆婆把我買給她的麵包牛奶和零食分給了我媽
  • 婆婆是媽,婆婆也不是媽,聰明的女人該這麼做
    婆婆也不是媽,是兒媳婦的緊箍咒,有些婆婆直接是兒媳婦噩夢般的存在,重男輕女,丈夫的無原則支持更讓妻子度日如年,婆媳矛盾從古至今始終硝煙不斷。哪怕每天加班回家做好飯,有空就打掃家裡衛生,依舊覺得自己的兒媳婦什麼都不是,一點都不稱心如意,不如小區裡一位兒媳婦,婆婆讚揚的好評。有一次跟兒媳婦吵架完出去溜達,她更好碰見了十佳好兒媳。就聊了起來,這位兒媳說,「哪有那麼誇張」,「看著你就比我家那個好,又漂亮又孝順」。這位兒媳婦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咱媽好心幫你帶孩子,憑什麼趕她走」,哥哥:就憑她不是好婆婆
    但如果婆婆蠻不講理,打著幫兒子兒媳做事的名義瞎搗亂,這就不能怪兒子兒媳反抗,不能怪兒子兒媳不懂事,因為錯的是婆婆,不是他們。換言之,如果婆婆懂得上面那些道理,而且跟兒子兒媳的關係很好,你可以多做點事;但如果你不懂上面那些道理,你的手還是不要伸得太長,不然對誰都不好。
  • 婆婆不是媽,別抱太大希望,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
    我是遠嫁,真不太了解婆婆。只記得結婚時,公婆對我說:「小羅,你嫁到我們家,你放心,我們會拿你當女兒看的,我們沒有女兒,以後你就是我們的女兒。」聽到公婆這麼貼心的話,我覺得我遇到了世上最好的公婆,是他們給了我這麼大的希望。
  • 婆婆的這些舉動,暴露出她的真實想法
    所以如果公婆能相處好,兩人必定存在一個平衡,婆婆的掌控欲至少不會太強,這樣婚後相處起來也會比較輕鬆,也能避免你的另一半存在媽寶男的可能。從一些很小的事情上,你就能看到婆婆對待你的態度,和對待她兒子的態度了,兩者的差別就能知道婆婆的水準到哪裡了。 從一些很小的事情,例如有的婆婆,偏心兒子就差昭告全世界了,兩人婚前去婆婆家吃飯,從來她老公的碗裡都會藏一些肉,而她的碗裡當然是空空的。
  • 婆婆不是媽,兒媳不是女兒!
    婆媳關係這個亙古的難題,猶如鐵板上呈現滋滋冒油的食物,那種聲音是多麼烈…如今社會對婆媳關係有很多定義,什麼「不是親媽勝似親媽」 「你對我好,我才能對你好」 「有個好老公不如有個好婆婆」……可以說現階段婆媳關係已經升級到新時代社會主義的高流量話題。
  • 玻璃心為什麼要與真性情做朋友
    尤其是那些談做人的,這邊要你能說會道,那邊要你沉默是金。總結起來,在文章裡誰都能成為強者,回到現實依舊是那鬼樣子。一些心理相關的文章,通常表示,人應該真性情一點。有些人太顧及他人的想法,為不讓他人失望便讓自己一直做好人,如此活得很累。後來又看到一篇文章,人不應該過於真性情,會讓人討厭。
  • 心理測試:這幾個南瓜,你感覺哪一個最甜?測你的真性情是什麼
    測你的真性情是什麼,超準心理測試:這幾個南瓜,你感覺哪一個最甜,測你的真性情是什麼:這類人的真性情會吸引很多人這幾個南瓜,你感覺第二個最甜,測你的真性情是什麼:你們的自信主要來源於自己的真性情,你們希望自己是一個心口一致的人
  • 婆婆不是真正的親媽,別當親媽對待,聽完3位婆婆的話就明白了
    在婚前,無論婆婆還是兒媳婦,大家都會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好聽的話也都說在了前面,可生活並不是童話,很多時候不是按照劇本大綱發展。當婆婆說出把兒媳婦當親女兒的時候,很多兒媳婦就自然而然地把婆婆代入到親媽這個角色上面,最後卻鬧得婆媳關係惡化。
  • 婆婆說只要我生下3胎,她就給我媽20萬讓我弟買房,我媽同意了
    怎麼你就這麼嬌氣呢?」「要是他們還讓我生四胎,給你30萬,你也會一口答應,是吧?」我媽理所當然地說:「那是肯定的啦。以前的人家裡一窮二白,還不是生了一堆。你們家條件這樣好,多生幾個不是應該的嗎?何況咱還有錢拿。」「讓你女兒生孩子賺錢,給你兒子買房子,有你這麼偏心的媽嗎?」「這有什麼啊,你生的可是你自己家的孩子呀。不是有些女人還靠代·孕賺錢嗎?
  • 婆婆不是媽,喪偶兒媳該給婆婆養老嗎?兒媳:她又沒幫我帶過娃
    有人給出主意:當婆婆把兒媳當親閨女,兒媳把婆婆當親媽,才能化幹戈為玉帛。這事兒真的靠譜嗎?喪偶兒媳不給婆婆養老小區王姐和婆婆的關係就不太好,根本上是因為王姐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老家的房子太老舊,賣掉了之後搬過來和兩口子一起住。
  • 「情感」「假丈夫」的真性情
    婆婆前段時間患上了老年痴呆,有一次她去看婆婆,婆婆居然告訴她:「陳金昇不是我兒子,我兒子早就死了。」 王鳳萍當時沒往心裡去,覺得婆婆生病了說胡話。可是有一天,婆婆居然拿出一張老照片,那是她年輕時一家三口的合影。 「這才是我兒子。」婆婆說。 王鳳萍仔細看,照片中大男孩確實一點也不像陳金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