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前》是「愛在三部曲」的第一部。光是電影名字就足以吸引人,文藝又不失故事趣味性,讓人很難不喜歡。
電影講述一對在火車上偶遇的男女主角,因聊天而欣賞彼此的思想世界,最終約定在維也納度過愉快美好的一天。
因為黎明破曉的時候兩人將會分別,兩人不需要為未來、生活的條條框框所困惑,所以男女主只管敞開心扉,讓感情順其自然地發展。
而故事幾乎沒有波瀾沒有起伏,全程均是兩人無邊無際的聊天。
從火車上聊到巴士上,從性體驗聊到宇宙爆炸,從早上聊到第二天黎明,即使是不知所起的話題也能引起兩人思想碰撞的火花。
總之是部「廢話連篇」的電影,不過真的很吸引人!
為什麼一部「話嘮」愛情電影如此吸引人呢?
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旅途中的偶遇,由聊天展現的真實的生活片段,沒有矯揉造作的劇情,沒有刻意為之的浪漫,男女主角充滿獨立思想的對話你來我往,更引起觀眾的思考。
所以縱使「話嘮」,這樣的愛情電影更接地氣。
而熱戀的兩人一定是「話嘮」。
戀愛最初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孤獨,避免孤獨就需要交流。兩個孤獨的靈魂,一旦相遇,就會產生惺惺相惜的感情。
他們分享各自生活樂趣,分擔彼此痛苦,互訴衷腸。為了避免枯燥,偶爾花點小心思,讓聊天變得更有趣。
而愛情中對話的思想是時刻流淌且充滿活力的,男女雙方事無巨細,只要覺得有需要甚至無需要,都會想第一時間告訴對方。
聊天讓兩個人相識相知到相愛,在聊天中感受彼此的喜怒哀樂,感情日漸變得深厚。
所以在旁人看來雞毛蒜皮的瑣碎事,他們都能在互相分享中找到莫大的樂趣。
縱使是爭吵,也是解剖矛盾,加深彼此了解的一種方式。
愛情本身就是一場對話。
若是兩個志趣不相投的人,是否會有愛情產生?話不投機半句多,志趣不一樣的人,連開啟聊天的心情都沒有,自然不會有深一步的發展。
所以那些僅僅為了避免孤獨,而選擇在一起的人,相處肯定不愉快也不會長久。
心靈相通,彼此初步認可的人,只需簡單的交談,就知道對方至少會是你的朋友。
電影最終是黎明到來,兩個人不得不分別,回到各自的地方。在火車站分別時,兩人把五年後再見的約定縮減為半年,依依惜別的吻與擁抱更顯深情。
一場一天一夜的「話嘮」愛情,早已深深刻在了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