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與生俱來,無法迴避。
有些孤獨是與三千塵俗格格不入,就像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有些孤獨是天地之間,遺世獨立,就像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而有些孤獨,則是看透世事滄桑後,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就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
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
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是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詩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
「四靈」中翁卷的山水田園詩很出名,「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便是他的代表作。
南宋詞人劉克莊不怎麼看得上「永嘉四靈」,卻對翁卷讚譽有加,「非止擅唐風,尤於選體工。」。
徐照、徐璣因為沒有特別出彩的作品,所以一直被後世忽略。
而趙師秀,雖然在「四靈」中排行最末,但其實他的成就和影響力卻是最高的。
趙師秀是宗室後裔,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八世孫,然而這個看似顯赫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榮譽地位。
他曾憑藉著自身的才華考中了進士,但仕途卻十分坎坷,一生沉於下僚,也就做過主簿、推官這類七八品的小官,曾自我調侃「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
因為仕途上的不如意,他的詩歌中多數抒發一種悽涼孤寂的心境,再加上他又十分重視詞句的錘鍊,所以他的詩風和以賈島等人為代表的「苦吟詩派」是很接近的。
這首《約客》是他最出名的一首詩,寫於被好友放鴿子後,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他名垂千古。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兩句交代了時間和環境,短短10多字,一幅鄉村夏雨圖便躍然紙上。
江南的五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又趕上了陰雨綿綿,所以稱之為「黃梅雨」。
這裡的「家家」二字寫出了雨的無處不在、綿綿不絕,也道出了好友不能如約而至的原因。
而「處處蛙」一句採用了「以聲襯靜」的手法,池塘裡蛙聲陣陣,不正凸顯了夏夜鄉村的寧靜嗎?
正如辛棄疾的「聽取蛙聲一片」,也是這種手法。
窗外陰雨綿綿,家家戶戶都籠罩在陰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裡,蛙聲不絕,這看似寧靜唯美的一幕,實際卻反襯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外面有多熱鬧,他就有多孤獨。
那麼他為何煩悶孤獨呢?因為「有約不來過夜半」,原本他和好友相約,可是因為這綿綿的細雨,一直等到了半夜,卻始終不見友人。
通常很多人被放鴿子的時候,心情應該是急躁的,但是趙師秀卻在孤獨的等待中「閒敲棋子落燈花」。
他百無聊賴地敲著棋子,震落了朵朵的燈花。
不知為何,每次讀到這一句,我總會想起孟浩然的「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雖然意境上沒有那麼超凡脫俗,但卻有一種共通的閒情雅致。
詩人這裡「閒敲棋子」看似無聊孤獨,實際是一種看透世事的淡然。
雖然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林語堂曾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局棋,有時候靜心地享受孤獨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