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曾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內心成熟的人有兩種境界,一種痛而不言,一種笑而不語。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自己。
你沒有辦法永遠掌控外在的環境,但可以掌控個人的高峰與低谷,竅門就在於掌控你的信念與作法。情緒是一把雙刃刀,你越能控制它,它就能成為你的好幫手,如果你做了情緒的奴隸,任它恣意的擾亂你,它就會破壞你的人生。脾氣不和而感情破裂,情緒動蕩而社交失敗,肝氣鬱結而身形憔悴,事情越敗壞,脾氣越大……請不要把珍貴的人生陷入這樣的死循環裡。
常言道:掌控了情緒,也就掌控了行為,掌控了行為,也就掌控了人生。
衝動的時候不做決定,驚喜的時候不下承諾。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腦中最古老的邊緣系統主管情緒,而最晚進化來的大腦皮層主管認知。任何事情發生後,邊緣系統會第一時間產生情緒反應,如恐懼、憤怒、喜悅等,約六秒鐘後,大腦皮層才能做出認知處理。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是情商高的人,會更好地管理不良情緒,適當地宣洩。
因此,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控制住衝動,深呼吸6秒鐘後,再選擇應對之策,往往會得到更加理智和正確的決策。
林則徐少年的時候脾氣過於急躁,經常因一兩句不遂心願的話便怒火中燒。
父親非常擔心,於是給他講了個故事:兩個大漢扭送了一名年輕人去官府,控告他是個十惡不赦的不孝之子。判官性子耿直而急躁,一怒之下,不容分說便命人打了年輕人五十大板。退堂時,一位老太拄著拐杖闖上堂來,哭哭啼啼地說:「請大人救救我們吧!剛才有兩個強盜溜進我家偷牛,被我兒子發現,想把他們扭送官府,不料,反被強盜捆走了。」判官這才知道自己的脾氣被人利用了。
林則徐因為這個故事恍然大悟,他的書房醒目處一直掛著他親筆書寫的橫匾「制怒」。
一個人的情緒越低落,越糾結,他就越不容易發揮出自己的價值。一個人的情緒越穩定,越自信,他就越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和天賦。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一定也無法好好掌控周遭環境所發生的事情。情緒伴隨著每個人過每一天,沒有人可以避開與情緒共處,因此必須學著好好了解「情緒」。
事實上,越是能力強,有成就的人,越是好脾氣,他們明白髮脾氣是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的。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去面對它,然後冷靜地解決掉。
因為這種人不計較,更不會記仇,他們也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與信任,正如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說:「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雖然好脾氣不一定能給你帶來高尚,但是,好脾氣一定是你最美好雍容的姿態。
保持良好的情緒,具備積極的心態。
怨時一揮手,諸煩惱事皆散,悅時勿忘形,眾妙趣且生。不如意之人,不順心之事,經過就過,不要耿耿於懷,自討其煩。放開眼界,看見比自己強的,前行有方向,看見比自己弱的,內心懂知足。
你能擁有什麼樣的心情,來自於你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你能有什麼樣的心情,則會決定你看待外界的方式,當你心情越好,就越樂觀,心情越差,對於每件事就容易感到悲觀,不做情緒的奴隸,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一個人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情緒的穩定,簡單事不爭吵,複雜事不煩惱,發火時不講話,生氣時不決策。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不做情緒的奴隸,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