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一個曾經非常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人,我覺得要做到「恰到好處表達憤怒」並不需要超高的智商和情商,需要的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了解和管理。我們不妨從幾個層面去解讀這個問題:
首先,人為什麼會產生憤怒情緒?
1、事件、別人的言行沒有按自己設想和預期的方向發展,由此對結果落差和別人的真實反應感到不滿。——內因
2、自己是正確的,但被誤解、侮辱、傷害,甚至被誣陷等,被別人進行了錯誤的定義和錯誤的方式對待。——外因
3、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無能為力、沒有辦法解決,並對這種無能感到憤怒。——內因
其次,產生憤怒情緒時,人自然的都會出現一系列慣性反應
我個人覺得憤怒這種情緒從來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它是一個打包的集合產物。它是有層次的:
失望/傷心——失措——氣不過/不甘——憤怒——怒不可遏/理智失控
這種情緒遞進可能是經過了「漫長」的演進過程,也可能僅僅需要幾秒、幾分鐘。通常情況下,大家會不自覺的被「憤怒」的先期情緒牽著鼻子走,但並不會任由著自己的「憤怒」發展到最後的「理智失控」階段。
因為,每個人都會在失望、傷心的階段,就開始試圖尋找安慰和撫慰(自我的,或他人的);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就會轉化為失措感,失措時通常會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面對?同時產生氣不過、不甘心等心理感受,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和解決,這種負面情緒就會繼續發展,最終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憤怒。
當真正發酵到「憤怒」程度時,人都會偏向被這種情緒所控制,如果此時無法出現一個有力的幹預信號和對象(比如突然發生了另一件大事轉移了注意力等),就會演變為理智失控的狀態,作出平時不太會作出的過激舉動(言語極具攻擊性,甚至出現打架、報復、嚴重的攻擊性行動等)。
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產生真正的「憤怒」時,還能理智控制、優雅而適當地表達憤怒:
如果人能在一絲理智尚存的情況下,首先確定自己產生憤怒情緒的原因。分清楚是外因或者內因,那相對來說,處理憤怒就會更「優雅」了。
內因:思維方式這種事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所以當明確知道是內因導致的憤怒時,就該同時明確一點,這種憤怒的情緒不能再繼續(向外)擴張。需要及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別的事情、聽歌、體育鍛鍊等);或者不要影響到別人、獨自發洩(跑到沒人地方大喊宣洩,甚至對著空氣罵人都好)。
外因:也是更多時候困擾著我們的
首先,中止讓你憤怒的事情,如果導致你憤怒的人正在你對面,直接直視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地告知請他立刻停止這種行為。——告知你的立場
清晰表達自己的意見:告訴對方、這種行為是錯的,不能再出現這種行為。(不需要太大聲量,但需要鏗鏘有力)——表達你的觀點
如果對方繼續一意孤行(基本上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確認對方是個非常自我,不顧別人感受的人了),那就作出讓他停止的舉動:罵他/打他?不行,那不優雅。自己離開現場。——及時中止外因致怒對你的持續影響。
等自己情緒平復後,找機會、嚴肅地再跟對方重申:你這樣的行為,下次不能再發生了,如果發生,我會xxxxx。——禮貌重申立場,並「預告」下次自己的「不優雅」應對方式。
通常外因導致的憤怒,能達到讓你怒不可遏的程度,肯定是,對方跟你不在同一個頻道。而人,很難跟與自己不同頻道的人講清道理。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或者繞道而行,或者第一次「優雅」表達憤怒;如果對方不依不饒沒完沒了也不需太過退讓,第二次就直接「不優雅」地表達憤怒吧。
希望我們遠離憤怒,早日成為了解自己、並有能力管理「憤怒」情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