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評判別人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2020-08-21 許詡之



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喜歡評判別人的生活。從網絡到現實,他們都在給別人挑著刺,多麼優秀的人在他們嚴重都有能夠被攻擊的地方。

今天,舞蹈女神楊麗萍就因為一條評論上了熱搜,在她發布的視頻下有網友這樣評論: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可怕的是,這樣的言論一下子就收穫了無數的點讚,各種世俗的言論湧向這位藝術家。為舞蹈奉獻一生的藝術家讓人詬病的竟然是她的一生無子,這讓我們不禁想到了之前的網絡紅人papi醬的孩子冠父姓的事件。


因為pipa醬的視頻中出現了「小小胡」字樣,就有鍵盤俠評論到:這樣一位獨立優秀的女性竟然不注重「冠姓權」,是向男權社會的投降,可見她的獨立女性人設都是假的。

這些人並沒有意識到,楊麗萍生不生孩子,pipa醬的小孩兒跟誰姓,都與他們的無關。用別人的人生來滿足自己的價值觀,本來身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王小波就曾寫過這樣一句話:「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評判別人的人生和行為,比反省我們自己要容易得多。往內看需要智慧和勇氣,往外看也許只是簡單的說幾句話打幾個字而已。很多人看似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其實只不過是尋求關注,從而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在他們肆意評判別人的時候,被放出去的目光,恰恰忽視了自己靈魂的缺失。

剛剛結束的《青你2》裡,趙小棠面對「回鍋肉」的名頭說:「說你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嫉妒你的女人,另一種是不如你的男人。」足以證明,對於內心堅定的人來說,別人的評判只不過是對自己的一種證明。

對於那些處在人生低谷的人來說,評判也許毀掉了他們最後的希望。畢竟,言語有時候比刀子更傷人。

大家還記得《搜索》這部電影嗎?

電影中的女主角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後,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心力交瘁。忙著掩飾自己的情緒,她沒有注意到對面站著老人,當然更談不上讓座。隨後,乘客們關於這女人沒素質的議論讓矛盾激化,電視臺介入了,公眾輿論推波助瀾,最終,女主角跳樓輕生了。

那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肆意評判女主的人,並沒有經歷女主全部的絕望,他們只是看到了一個片段,卻用評判奪走了女主全部的希望,也讓他們的良心背上了還不了的債。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評判往往既傷到了別人,也無利於己。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張德芬介紹過一個叫做「這是我」遊戲,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看清楚:評判是如何阻礙我們享受每件事每個人的。


她對喜歡評判他人的朋友說:


如你所知,我們評判他人實際是在評判我們自己的頭腦。所以遊戲規則是,每次當你評判某人,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說有關他人負面的事,你就大聲清晰地說「這是我」,這樣你就得一分。


相反,若你說了有關他人好的事情,你也說同樣的話。對於每一個積極的讚賞,你得兩分。旅程結束時,我們計算我們的得分,得高分的人將贏得遊戲。


我曾經和朋友嘗試過這個遊戲,遊戲的剛開始我們會忍不住對別人有負面的評價。當我們評價了別人後再說「這是我」,就會感受到很強烈的負面情緒,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受到了冒犯。後來,為了得分我們開始努力的誇獎別人,面對誇獎,說「這是我」就變得輕鬆又愉快。

這個遊戲讓我發現: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所以當我們評判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而如果我們誇獎別人,那麼我們也會因為「這是我」而快樂。

你也想擁有被尊重的快樂吧!那麼,

不評判

就從這一刻開始吧。

讓我們一起把自己的靈魂安放在被尊重的位置,然後收回放在別人身上的注意力,勇敢的開始修煉自己的內心。


我是 ,相信我,當你開始做了之後,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相關焦點

  •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別人,常常不是公德,而是私德。從心靈深處在乎別人的私德,常常比公德更重要。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將心比心,才能處得長久。生活本來就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著那份不容易,生活經常換位思考,珍惜才配擁有。西方智者曾有一句話:「在你想要評判別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處境並不如你。」因此,對於他人的失意、挫折和傷痛,要將心比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和關心,才是為人處世最適當的方法。
  • 不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但是這不影響他的阿里巴巴的成就;不阻礙淘寶、天貓、支付寶的爆款平臺產品的誕生。因為他懂得尊重專業,激發別人。源於此,才有了阿里雲的今天,才有了王堅與馬雲的一段佳話。優秀的人都善於尊重別人的專業,激發別人的潛力,創造無限可能。承擔責任都是自己,分享榮耀想起別人。這是一種品質與修養。 「好奇心,求知慾和理解力一直是我生命裡強大的驅動力。
  • 拿自己的標準評判別人,這是病
    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兩種:一是以自我為中心;二是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觀;這兩個錯誤都有一個表現:拿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他以在我為中心去看待別人;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根本不懂得換位思考。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永遠沒有資格去評價別人。修養差的人總喜歡凌駕於別人的思想觀念之上,拿自己的觀點去否定別人,要求別人遵循自己的意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閱歷,當你沒有足夠的理解,就不要妄下斷言,輕易評判。尊重別人的不同,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 尊重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懂得尊重別人是做人做事最起碼的要求。 我們先看看什麼叫尊重:尊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zūn zhòng,意思是尊敬、重視,古語是指將對方視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須重視的心態及其言行,現在已逐漸引伸為平等相待的心態及其言行。出自《漢書·蕭望之傳》、《新語·資質》等。 有了尊重,就有了高雅的做事風格。
  • 楊絳:理解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最高的素養,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同;一個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容易;一個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別人的付出。
  • 人最大的修養就是:不隨意評論別人,不隨意幹涉別人
    人,最大的修養就是:①不隨意評論別人。②不隨意幹涉別人。【一】決定一個人的最大修養在於他能不能容忍。能夠容忍的人應該是心胸寬廣、豁達開朗之人,同時也是容易讓人親近之人。有道是「宰相肚裡可撐船」,氣大量大。
  • 永遠別拿自己有限的認知去評判別人(原創)甘肅.樊秀
    人們總是以自己的圈子來推斷別人的圈子,總是以自己的認知來評判別人的認知。恕不知,這樣的做派全是錯的,得出的結論也全是錯的。因為沒有尊重對方,沒有以對方的實際作為推論和評判的基礎。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把自己置於井底。所以,你所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大小。反過來,如果自己生活在開闊的天空,你可能連那個井口都發現不了,怎麼可以關注待在井底的蛙呢?
  • 不辜負,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
    盧思浩說過這樣一句話:愛的時候不辜負人,玩的時候不辜負風景;睡覺時不辜負床,一個人時不辜負自己。可見,不辜負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生活由各式各樣的感情組成,不辜負這些感情就是不辜負生活。1.不辜負愛情是對戀人最大的尊重。關於愛情我們常常喜歡喜歡這些詞:情投意合,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原創 魔鬼銷售學朋友問我:你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在被別人幫助時,往往先說的是「抱歉」,而不是「謝謝」嗎?我搖頭。朋友解釋道,這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有一種執念:不給別人添麻煩。
  • 有哪些自己難以意識到,但卻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矮子面前不說挫話,不在他人的傷口上撒鹽,聊天的時候取【最大相似值】來聊,給別人多留一些體面。天然優勢只是領先一時,厚積薄發最終反超天然優勢者的牛人是很多的,不要小看身邊的任何人。如果我們輕易論斷別人的外表,那無異於在人家父母的尊嚴上踩兩腳,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為。如果實在沒忍住評判與,至多說一句「你的長相很特別」,也千萬別說「你長得好醜」。
  • 不把他人當傻子,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阿凡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財富,國王就嘲笑他膚淺,聲稱換做自己肯定選擇智慧。阿凡提笑著解釋:「人只有缺什麼,才會想著要什麼。」一句話就讓國王笑不出來。本來沒什麼事兒,可國王偏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件事流傳出去,更為阿凡提的聰慧傳說添了磚瓦。嘲笑別人的你,就這樣不小心為他人撐起了一個表演的舞臺,讓他們的才華得以施展。
  • 做一個敏感而不評判的人
    阻止這個評判的衝動就像是在這片地域裡除草。對你的內在體驗——包括你身體的痛苦—變得有意識,就是將這株植物連根拔除的第一步。當你評判別人的時候你也在評判你自己企圖通過評判別人來逃避受到評判的痛苦。這種複雜的方式就是為了不去看那些你自身無法發讚賞的品質。想到你自己也有這種讓你感覺到痛苦或者羞辱,你甚至無法想像它是真的。
  • 停止評判,召喚美好,對自己溫柔一些
    評判的時候,看起來你獲得了某種優越感,但你卻讓那些你所評判的人事物完全佔據了自己的思想,並且,有可能你慢慢的對此入迷上癮,你越是評判別人,就越容易忘記自己是誰,也會離你的初心越來越遠。;更主要的是,當你評判別人的時候,你身體的某一個部位也會有物理性的難受;往往為了逃避自己內在的不舒服感覺,你會轉移到評判的行為上,嘗試去壓抑它或者去宣洩它,但就會造成反向的自我損耗.
  • 發人深省的句子|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 在感情中不尊重別人,其實也沒有尊重自己
    這種不平衡不是男女之間需求的不平衡,而是自我需求的不平衡。比如,一個人在這個階段,就是想有錢,就不顧慮其他因素找了個人傻錢多的大哥。確實,誰都不能保證在進入一段關係後,就不會愛上別人。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能克制自己的本能衝動,用克制和理性來面對自己的各種需求。
  • 尊重自己,別人才尊重你
    如果沒有基礎,就培養自己的閱讀,如果沒有能力,就學會多聽別人說,不要在聆聽的季節選擇眼高手低,不要在危機的時候,放棄自己的選擇,一個人一定要選擇自己的格局,也要選擇自己的未來。  不要因為愛情,就沒有自尊,不要因為家庭,就讓自己很卑微,讓自己控制情緒,才能駕馭自己的生命,學會每一個尊重,認識每一條路,才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生命基礎,打開在乎自己的門。
  • 尊重也是你最大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尊重。因為他們知道尊重也是最大的財富。不要小瞧哪怕是一個乞丐,一個小孩兒。我曾經有親身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年輕的時候搞冷飲批發,起步很是艱難一般的賣店老人進貨都要顧三輪車去,在炎熱的夏天,我們都會送給蹬三輪的人一塊雪糕,並沒有想的過多,只是覺得天氣炎熱,蹬三輪也不容易。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居然給我們帶了很多財富。
  • 非必要不聚集!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別人最大的愛
    非必要不聚集!保護好自己,就是對別人最大的愛 2021-01-13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尊重,是人的最大教養
    待人舒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事事掛心,謹慎待人,才不會使人難堪或尷尬;說話刻薄只圖自己快活,說白了就是自私。人與人的相處,其實沒有勝負之分,高下之別;彼此防備,是對彼此最大的浪費。浪費彼此的才識,彼此的情緒,彼此的人緣,其實,人的相互來往,本可以相互成就。多一些隨和,多一分謙虛,並不會減少自己風採。
  • 《讚揚與責備》:貫穿一生的評判
    人與人的交流,總是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評判。這些評判可能是讚揚,也可能是責備,既可能是我們對他人的讚揚或者責備,也可能是他人對我們的讚揚或者責備。這樣讚揚或者責備的過程幾乎貫穿了我們的一生。也許有人會說,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我,我只在乎我如何評價我自己。但其實「我評價我自己」的準則,也可能來自於他人對我對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