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姥姥爺生日
下周五即農曆的十月十三,是我姥姥和姥爺的生日了,沒錯,是兩個人,他們同一天生日。姥爺今年90大壽,姥姥94歲大壽,兩人一起攜手相伴已經整70載。但是今年的生日,因為姥爺的身體狀況出現了一些老人的常見問題,整個家族少了一些歡喜和熱鬧,多了一絲憂傷和無奈。
-
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關於姥姥
由於一些事情,最近都和70多少歲的姥姥住在一起。這也是上了高中之後,和姥姥在一起最久的日子了……很開心因為每天都可以聽到姥姥給我講一些很老故事但是也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關乎飲食作息、關乎認知觀念、關乎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相處之道。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
我跟護理員說我姥爺迷糊了,他想罵人就罵吧,罵累了就不罵了。護理員一臉嫌棄,不知道她是嫌棄我姥爺的鬧騰,還是嫌棄我對我姥爺的放任。護理員說她罵你姥姥罵的太難聽了。我無奈的笑笑,那能怎麼辦?我總不能把他的嘴堵上吧。我姥爺今年77歲了,我也不知道我姥爺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每天罵我姥姥,罵的很難聽,一會兒罵我姥姥跟著這個老頭跑了,一會兒又說跟著那個老頭跑了。
-
10歲男孩中秋給姥姥姥爺打電話淚崩:有多少人都是姥姥帶大的
一個從小由姥姥姥爺帶大的10歲男孩,在中秋節電話亭,選擇了給自己的姥爺姥姥打電話。從醫學和法律角度看,姥姥姥爺與爺爺奶奶的血緣都是一樣的。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姥姥姥爺帶大的,這些孩子長大後跟姥姥姥爺的感情都很深。
-
姥姥、姥爺相濡以沫的愛情
姥姥也是怪得很,就是看不上同是幹部家庭的男孩子,所以對於太爺爺給她選的人都不熱心,唯獨看上了憨厚善良,又樸實本分的姥爺。 當時太奶奶是極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姥爺的,因為那個時候姥爺的家庭條件很不好,全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太奶奶覺得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一定會受罪,不忍自己的女兒以後吃苦,硬是不願意鬆口。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二)
每天就是倔強的付出,不想讓別人說自己成了娘家的累贅。每天白天洗衣做飯看孩子,晚上代替我媽去醫院照顧我姥姥,我姥姥得了腦梗,出院後半邊身子不能動。我姥姥出院後先回了自己家,我媽、我倆姨和倆舅輪流照顧。在家住了不到倆月,我媽把我姥姥接到我家。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很難搞,丈母娘看女婿卻是越看越順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姥姥帶孩子似乎都挺合適,也利於家庭團結。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
娘家(姥姥家)
我娘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從小我就喜歡跟在娘屁股後面一起去娘的娘家,姥姥家。我的姥姥家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姥姥一生養育了十個子女,準確說應該是十一個,因為有一個大姨在小時候就夭折了。姥姥的十個子女為三男七女,最大的已年近八旬,最小的也過五旬了。所以我認為姥姥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那個年代養育十個孩子是多麼的艱辛啊。
-
90歲的姥姥:舅媽為了趕走她,曾不惜以死相逼
姥姥年輕時應該是個美女,估計是家裡條件不好,找婆家時找了二婚的姥爺。他們一輩子養活了6個子女,小舅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姥姥五十多歲那年,姥爺就突發疾病去世了。那時候家裡只有小姨和小舅還沒有成家,小舅在姥爺去世後,直接從學校退學了,當年的老師都很為品學兼優的他感到惋惜。小舅那時都快考高中了,後來他的同學有的當兵,有的高中畢業後做了老師,有的升了大學,小舅算是混得不好的,回家老老實實種地。他總說,命運如此,沒人能奈何。大舅和大舅媽已經有兩個兒子,分家另過。
-
姥爺去保護膽小的姥姥了
姥爺的思維很超前,他是我們村的第一位汽車司機,也是第一個開解放牌汽車的人,他用自己的勤勞智慧給家庭創造了財富。作為村裡的領導人,他兢兢業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在自己任職期間,精心分管著自己的工作。我們村是附近村裡第一個修路,在我上小學的90年代,我們村已經是水泥路了,街上乾淨整潔,下雨後不再泥濘不堪。學校,也是姥爺在分管,他都要定期去查看學校的環境,設備,上學時候我都能在學校隨時碰到姥爺。
-
那山村,那老屋,我的姥姥姥爺
對於姥姥和姥爺,我一直心懷愧疚,尤其是對姥爺。可是我只有羨慕的份,因為我的母親是姥爺和姥姥唯一的孩子。 長大後,從母親的敘述裡,我知道了姥姥和姥爺生育了好幾個孩子,可是存活下來的只有母親自己,在那個年代,孩子夭折的機率很大,可能只是一場感冒或者發燒,孩子就沒了。可想而知,母親對於姥姥和姥爺來說有多麼重要。 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有多麼愛他們,我的姥姥和姥爺對我母親就有多愛。
-
姥姥的一生
認出我的那一刻,她的淚水像是衝破了堤壩的洪水,所有的委屈和難過都仿佛在這一刻決堤了。原來,姥姥不是摔倒了,而是腦梗塞。一、姥姥16歲嫁給姥爺,說是「嫁」,不過就是拿著兩件舊衣裳,走四十多裡路,一個人來到姥爺家而已。
-
姥爺娶了姥姥,害慘了三代人
後來大概有四五年的時間,母親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伺侯這位姥姥。但每次回來母親都不太高興,問她她也不說。直到有一年,母親病了,查出是癌症。我和父親都慌了。於是四處求醫,看病、吃藥,最後住到了北京的一個部隊醫院,主管大夫是一位老主任,看著挺有經驗的。有一回父親找這個老主任探討病情,不知怎麼說著說著,竟發現這位老主任和我們家還有些淵源。
-
那個愛擺剪刀手的老人走了——我93歲的姥姥
我那個在新疆快樂生活了12年的姥姥,每天能走20公裡路的姥姥,93歲沒有用過一次醫療卡的姥姥,只因為兩年前回甘肅老家,被小兒子強留照顧,就真的把老命丟在了老家了嗎?難過唏噓。當初小妹斬釘截鐵地推測,老人要被虐待的時候,我還說不至於。因為我姥姥是平反落實政策的退休教師,每月有六千多元的工資。之前有過約定,老人跟誰生活,工資收入就歸誰。
-
94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吃啥啥香,有什麼秘訣?
,五十多歲的時候就守寡了,三個閨女和一個兒子都已成家,她獨自照顧著小舅和小姨,那時候小舅初中畢業,小姨才上小學。 姥爺去世,家裡的頂梁柱沒了,裡裡外外的大小事就全都落在了姥姥的肩上。 五十多歲的年紀,在農村還算壯勞力,姥姥自己經營了家裡七八畝的地,一年到頭在地裡忙著。那時候吃飽肚子已經不愁,但小舅和小姨的婚姻大事一直是姥姥的心頭大事,有殘缺的家庭,在親事上是吃虧的啊。
-
家事春秋:我的姥爺姥姥(作者 範僅)
每次姥爺來俺家,那都是農活繁忙的時候,我們幾個還太小,父親年青又過問些GCD的公事,身不由己的又好面子的,所以我姥爺都是在最關鍵時來,他每次來都天蒙蒙亮到我們家農活地裡了,等我母親到地時,我姥爺己給幹完一半了,每年幾乎如此,直到我們都結婚成家了姥爺才不來我們家幫幹些農活。
-
我想姥姥了……
姥爺是個有文化的人,年輕時是生產隊的會計,但不知道為什麼從我姥姥嫁給姥爺的那一刻起,我姥爺就只有一隻眼睛可以看見東西,另一隻什麼也看不到。我曾問過好多人其中的原因,包括問我媽我姨,甚至問我姥姥,她們都說不知道其中的究竟。此外,因為姥爺是獨生子,面對生活中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姥爺也是事事不管不問,無奈之下,姥姥只有帶著孩子們拼命勞動來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
關於姥姥的一些回憶
十歲時,太姥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地下交通員。關於太姥爺,姥姥只與我提及過兩個事情:一個是驚險躲避追捕的事。革命之餘,太姥爺探家時遭到漢奸告密,被日本鬼子堵在屋子裡。千鈞一髮、家貧四壁、無處可藏之跡,太姥爺只好也只能藏在臥室的門後。
-
我和母親悄悄給姥姥取名為「不高興」,姥爺則是「沒頭腦」
人們都說,「沒頭腦」和「不高興」是絕配的組合,可是「沒頭腦」走了,「不高興」就是真的不高興了......今年,我的姥姥78歲了。今年,我的姥爺84歲了,如果他還在這個世界上的話……姥姥是一個特別喜歡將心中的煩惱連續不斷地說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