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中秋給姥姥姥爺打電話淚崩:有多少人都是姥姥帶大的

2020-10-05 一凡親子教育

文|一凡

中秋佳節,如果只能打一通電話,你會打給誰?是打給現實中的父母和親人,還是打給無法再見到的人?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暖心的視頻,讓人忍不住淚目。一個從小由姥姥姥爺帶大的10歲男孩,在中秋節電話亭,選擇了給自己的姥爺姥姥打電話。

當他在媽媽的鼓勵下走進了電話亭時,拿起電話瞬間淚崩。男孩一邊哽咽,一邊說:「從小我爸爸媽媽根本沒時間來看我,就是您養我長大,謝謝你們……」

男孩哭著向姥姥姥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感謝老人的養育之恩,男孩的表現讓站在亭外的媽媽也瞬間紅了眼眶,這是男孩的媽媽完全沒有想到的。

男孩媽媽非常感慨地說:「我也特別感謝我的父母,以前覺得老人有可能會是我的一個牽絆,現在真的覺得有爸爸媽媽是我最大的幸福。」

多麼幸福的媽媽!多麼懂事的孩子!很多網友留言稱,從小就知道感恩,這個男孩子長大了肯定會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網友們都紛紛為這個男孩點讚。

我們很多人以前一直有一種偏見,始終認為,外孫子是跟著別人家姓的,姥姥姥爺對他再好,他也跟你不親,爺爺奶奶對他再不好,他也是跟爺爺奶奶親。

其實那只是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作怪。從醫學和法律角度看,姥姥姥爺與爺爺奶奶的血緣都是一樣的。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姥姥姥爺帶大的,這些孩子長大後跟姥姥姥爺的感情都很深。

前段時間一個熱搜曾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文章指出,姥姥逐漸成為城市帶娃的"主力軍",種種原因讓姥姥帶娃越來越多,奶奶帶娃越來越少。那麼,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姥爺姥姥帶大的,而不是奶奶呢?

其實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姥姥姥爺心疼自己的閨女,主動來給閨女帶孩子。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她們從小就是被父母放在手心裡寵大的。現在看到女兒剛當媽媽,很多的事情都不懂,不會照顧小孩子。爸爸媽媽心疼自己的閨女,害怕她受累,同時更擔心女兒跟婆婆處不好關係,怕她受委屈,所以就會主動提出幫女兒帶孩子。

第二、婆媳關係不好,為了避免矛盾。

一般情況下,老人幫忙帶孩子,都需要經常住在子女的家裡。如果是婆婆幫忙帶孩子的話,每天婆媳兩人都會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會打交道。萬一婆媳關係不好,還這樣每天面對,會更容易產生矛盾和問題,所以為了避免產生更多的矛盾,一些父母堅決不讓婆婆來給自己帶孩子。

而讓娘家的父母來幫忙帶孩子,就會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而且女方在生活上會更加的自由,輕鬆,不受拘束。

第三、婆婆重男輕女。

有的婆婆重男輕女,封建思想較重。在女方沒生孩子之前,婆媳的關係相處還算融洽,但是若是看到媳婦生的是女孩,婆婆的態度就有了轉變,不再主動幫助媳婦帶孩子,這也讓女方接受不了,所以女方就會選擇孩子的姥姥來帶孩子。

第四、孩子爺爺奶奶的實際情況不允許。

有的家庭,由於爺爺奶奶住在外地,離得太遠,不方便拋下家裡的一切來照顧孫子,而女方這邊,恰好孩子的姥姥姥爺都生活在本地,照顧起孩子更方便,所以就會把孩子交給姥姥姥爺帶。

還有一些家庭,孩子的爺爺奶奶年紀實在太大了,或者身體健康情況不是很好,他們根本沒有精力幫忙照顧孫子,所以就只好由姥姥姥爺爺幫忙帶孩子了。

以上這幾種情況造成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是由自己的姥姥姥爺帶大的,這樣也就造成了孩子與自己的姥姥姥爺感情比較深。

寫在最後:

雖然現在很多孩子是由姥姥姥爺帶大的,但是也不能忽略了還有很多幫兒女帶孩子的爺爺奶奶。雖然婆媳矛盾真的很常見,但也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是「惡人」。由誰來帶孩子,應該由全家人一起溝通後來決定,最後找一個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方案。

無論是爺爺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姥爺帶娃,作為子女都應該多多體諒老人的不易,畢竟老人已經把兒女養育成人,他們已經沒有義務再為我們帶娃。


所以不管是誰幫著帶孩子,我們都要心懷感恩,也希望每一個被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都能像這個10歲男孩一樣,有一顆感恩之心!

相關焦點

  • 姥姥姥爺生日
    作者簡介:孫蕾, 山東人,北京定居。 下周五即農曆的十月十三,是我姥姥和姥爺的生日了,沒錯,是兩個人,他們同一天生日。姥爺今年90大壽,姥姥94歲大壽,兩人一起攜手相伴已經整70載。但是今年的生日,因為姥爺的身體狀況出現了一些老人的常見問題,整個家族少了一些歡喜和熱鬧,多了一絲憂傷和無奈。
  • 姥姥、姥爺相濡以沫的愛情
    姥爺也很心疼姥姥,所以每次一有什麼好東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姥姥留一點。 兩位老人就這樣相濡以沫的,平平淡淡的過了大半輩子,如果不是因為姥姥的胃病,估計姥姥、姥爺晚年依舊很幸福。 姥姥是2017年冬季胃疼的實在是受不了了,才到大醫院檢查的。之前一直在小醫院裡看,也沒看出什麼毛病,醫生只是說有胃病,就一直讓姥姥吃藥。
  • "70歲姥姥和姥爺吵架,結果姥姥鬧著回娘家找90歲太姥姥!"
    這次又吵架,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越來越兇了,我仔細的聽了聽,大概是在因為廣場舞上發生的事情,姥爺和別的「女生」跳舞了,姥姥吃醋了, 都這麼大歲數了,還互相吃醋,真是的!這次姥姥還吵著回娘家找太姥姥去,經過我們家「車輪戰式」說服加安慰,終於把姥姥壓制住了,姥爺也被「壓制著」道歉了,這不他們正商量著,今天廣場上跳什麼舞來著。你們說搞笑不搞笑啦!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
    我跟護理員說我姥爺迷糊了,他想罵人就罵吧,罵累了就不罵了。護理員一臉嫌棄,不知道她是嫌棄我姥爺的鬧騰,還是嫌棄我對我姥爺的放任。護理員說她罵你姥姥罵的太難聽了。我無奈的笑笑,那能怎麼辦?我總不能把他的嘴堵上吧。我姥爺今年77歲了,我也不知道我姥爺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每天罵我姥姥,罵的很難聽,一會兒罵我姥姥跟著這個老頭跑了,一會兒又說跟著那個老頭跑了。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笑出了眼淚,但也有人是真的心酸不已。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什麼樣子的,但在天津有一大怪現象,那就是「姥姥帶孩子」。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帶孩子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姥姥,那句打油詩可以說是非常貼切。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首先,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一輩子的牽掛,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公主。
  • 那山村,那老屋,我的姥姥姥爺
    說起來,我的姥姥和姥爺都是苦命人,兩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具體是哪天生日,因為母親去世的早,孩子多,根本就記不清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後來就大約找了個日子算是生日了。 姥姥因為以前生活不好,落下了哮喘的毛病,到了冬天就憋的厲害,最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在六十幾歲時去世了。
  • 娶對一個女人有多重要?姥爺娶了姥姥,害慘了三代人
    後來我去外地上大學,有一回給家裡打電話,父親說母親沒在家,去她媽媽那邊了,也就是那位所謂的姥姥。幹什麼去了呢?說是那位姥姥病了,高血壓,需要有人伺候做飯。說她去另一個城市她女兒家帶孩子去了。後來大概有四五年的時間,母親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伺侯這位姥姥。但每次回來母親都不太高興,問她她也不說。直到有一年,母親病了,查出是癌症。我和父親都慌了。於是四處求醫,看病、吃藥,最後住到了北京的一個部隊醫院,主管大夫是一位老主任,看著挺有經驗的。
  • 姥爺去保護膽小的姥姥了
    在那個貧苦年代,老人一門心思都在考慮如何能夠把日子過好,不僅自己好,村民也得好!姥爺的思維很超前,他是我們村的第一位汽車司機,也是第一個開解放牌汽車的人,他用自己的勤勞智慧給家庭創造了財富。作為村裡的領導人,他兢兢業業,一心撲在工作上,在自己任職期間,精心分管著自己的工作。我們村是附近村裡第一個修路,在我上小學的90年代,我們村已經是水泥路了,街上乾淨整潔,下雨後不再泥濘不堪。
  • 我和我的姥姥姥爺(二)
    倆舅媽直接說不想讓我姥姥去她們家,大姨說自己有病,白天晚上照顧老人,要不了兩天自己也就垮了。最後我媽把我姥姥接回來我家,我小姨說費用她出。我姥姥來我家以後,每天我給她針灸、按摩,我爸給我媽買了一個三輪車,讓我媽沒事了騎三輪車帶著我姥姥上街轉轉。我爸有時候會說:「老人年輕的時候可別偏心,你指望那個孩子,不一定就能指望上。
  • 姥姥的一生
    姥爺說:「只有男人的家,其實更像是一個窩,你姥姥來了之後,才有了家的味道。」姥爺和姥姥一生有6個子女,4個兒子,2個女兒,4兒子很小就送了人,大女兒6歲時因為拉肚子,死在茅房裡。喪女之痛加上母子分離的苦,姥姥不到30歲,就已經嘗了個遍。
  • 我想姥姥了……
    姥爺是個有文化的人,年輕時是生產隊的會計,但不知道為什麼從我姥姥嫁給姥爺的那一刻起,我姥爺就只有一隻眼睛可以看見東西,另一隻什麼也看不到。我曾問過好多人其中的原因,包括問我媽我姨,甚至問我姥姥,她們都說不知道其中的究竟。此外,因為姥爺是獨生子,面對生活中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姥爺也是事事不管不問,無奈之下,姥姥只有帶著孩子們拼命勞動來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 故事:不會疼人的姥姥,實在是讓人心疼
    我兩個舅舅三個姨加上媽媽,姊妹六個可以說是姥姥一個人帶大的,身為中層幹部的姥爺好像就沒怎麼過問過媽媽說她小時候,姥姥經常在生產隊忙活,大姨畢竟也還是個孩子,姥姥出去就把她們關在屋裡,媽媽說她和大姨都是趴在門縫裡往外看,給院子裡的小雞玩。大舅二舅相繼出生以後,雖說家裡有了男孩,姥姥還是沒有暫停她忙碌的步伐,仍然一邊顧著家,一邊忙著生產隊的工作和耕種。媽媽去上學了,兩個舅舅多是大姨照看著。
  • 和姥姥在一起的日子—關於姥姥
    由於一些事情,最近都和70多少歲的姥姥住在一起。這也是上了高中之後,和姥姥在一起最久的日子了……很開心因為每天都可以聽到姥姥給我講一些很老故事但是也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關乎飲食作息、關乎認知觀念、關乎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相處之道。
  • 昨天得知姥姥去世了
    哥哥身體狀恢復不錯是讓人欣慰的,不過意外得知姥姥去世了,事兒都辦完了,這不得不從昨夜到現在常常想起姥姥。姥姥今年94歲了,姥爺去世大概有10來年了,這也許就是曾仕強教授所說的女人的守寡關。孤獨一人在兒女家輪轉的日子能和老伴相守更自在和氣勢麼?絕對不能!
  • 鄉土散文:姥姥家的大棗樹藏著很多故事
    姥姥家的大棗樹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是母親的爺爺栽的,姥姥嫁到這個院兒的時候棗樹就有碗口那麼粗了,七八十年過去了,人都去世了兩輩子人了,棗樹還在院子裡亭亭玉立,像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人,在守護著這個家。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每當母親節,我都會想起母親的母親,我的姥姥。
    姥姥06年去世的,至今已有10年了,而我在姥姥家從小長到14歲,我記事很早,有些3、4歲的事情都能記得,我以為關於姥姥的記憶也能那麼清晰,結果記憶裡常常閃過的片段是我騎著三輪車帶著姥姥,姥姥很驕傲的對鄰居說都說:姥娘疼外孫就是茄子栝裡攆老貓,我這外孫長大了還能帶我。我一直不懂為什麼當地茄子栝裡攆老貓為什麼和竹籃打水一場空是一個意思,可能是因為我們這輩人已經脫離了土地,遠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我卻在身邊人的感染下有著黃土地的木訥和對情感表達的羞澀。
  • 「酒妮兒泡北京」我的姥姥姥爺(二)
    作者:酒妮兒攝影:酒妮兒無論子女還是孫輩,老兩口有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讓人心裡舒服有自信。除了北京外,我一定要回到老家去看望年邁的姥姥姥爺。每次到樓底下,我就情不自禁地喊:「姥姥姥爺。」很快姥爺從樓上探出了腦袋,接著姥姥也湊過來。我望著他們,用力地揮手。 然後我會拖著沉重的行李上樓。正呼哧帶喘地爬樓, 樓上傳來房門打開的聲音和姥姥的腳步聲。
  • 逝者追思丨姥姥英年早逝,姥爺用盡一生撫養孩子們長大
    2020年3月14日,我姥爺因為心臟衰竭去世了,喜喪,終年88歲。我姥爺年輕的時候過得很苦,我姥姥在30多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留下了三個孩子,我姥爺為了撫養三個孩子,戒掉了煙,每天不停的幹活,得了疝氣。那時候家裡非常窮,我姥爺自己學縫衣服,舅舅,舅媽母親的衣服基本都是姥爺做的。姥姥去世後 他找過兩個女人,都因為對孩子不好而結束了。
  • 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姥姥,竟然問我深圳有蘋果賣嗎?心酸!
    我的姥姥今年82歲了。除了聽力不怎麼好外,腿腳都很利索,也健康得很。姥姥生活的那個年代很苦。後來媽媽16歲的時候,姥爺去世了。姥姥一個人拉扯媽媽和舅舅兩個人。那時候舅舅還沒結婚。家裡的一切都是姥姥一個人張羅,包括給舅舅找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