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意識:詩與遠方-生活的幻象

2021-01-09 意識星球

曾經有句名言「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這句話因觸動了很多70後、80後的心靈成為網絡名言。這是一種情懷,也成功地把我們的生活帶到了未來,那個我們無法決定的未來。

有人說,成功了,我要週遊世界。

有人說,等空了,回家陪陪孩子。

有人說,忙完了,保養調整身體。

……

若干年後,當你成功了,卻失去了週遊世界的激情。當你空了,孩子也長大了,不再需要你的陪伴。當你還未忙完,身體便出了問題,不得不躺下來。

然後你回首發現,所有你要的詩與遠方,依舊是遠方。而構成你生活的每個當下,卻錚錚地錯過了。

每一個你為遠方而奮鬥的當下,每一天生活中的事件與體驗,每一位出現在你面前的人,每一刻你的呼吸與感受。

所有這些片刻構成了你的生活。你的人生就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沒有詩與遠方的意境,沒有幻想與頭腦賦予的情感,唯有每一個你覺得索然無味的當下。

一個十多年的好友,她總是很努力,她說,等她成功了,就提前找個地方養老。

十年來,她的生活由每一天馬不停蹄地在路上組成。不停地開著車在城市間穿梭,不停地和周圍的人介紹著她的產品,這就是她的日常生活,辛苦而又勞累。

她不斷激勵自己要努力,為了未來的美好生活。因為未來真的很美好,相比之下,當下就顯得黯然無色。

也因為未來的美好,期待著未來早點到來,當下變得如此地無法忍受,焦慮成了當下社會人的普遍狀態。

請回來吧,請安住於當下,當下才是真真切切你的生活,當下也才是你能夠決定的每一刻。安住於當下,所有幻象引起的情緒就會消退。

如果此刻,你的生命中需要你停下來,那麼就好好地與自己在一起,體驗著每一個當下帶給你的感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與家人在一起。

如果此刻,你的生命中需要你面對自己的身體,那就好好地與身體在一起,足夠深的體驗身體帶給你的一切感受。病痛也好、情緒也好,那個禮物是深遠的,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當你與身體在一起的時候,那個真正在的品質所帶給你的力量。

如果此刻,你的生命中需要你竭盡全力地散發光彩,那就好好淋漓極致地發揮吧。要知道,人生的舞臺,需要多少的積累才有你散發光芒的那一刻啊,如此的彌足珍貴,請不要浪費,活出並綻放你的生命吧。

如果此刻,詩與遠方背棄了你。那就和那個背棄在一起。因為日月輪轉,黑夜與背棄亦有時,同樣珍貴。人間萬味皆嘗遍,才知真味是無味。

請心中懷著詩與遠方的情懷,珍惜每一個當下。

珍惜眼前的人、境、物、事。在那個珍惜的過程中,所有一切的幻象慢慢褪了色。

在那個珍惜的過程中,所有的一切有了質感與能量。

讓生活的每個當下充滿品質與能量,而這個過程僅僅需要的只是你痛快地活,大口地呼吸,盡情地體驗。

讓生命的一切淋漓盡致,讓一切都真真地進入你足夠深,融入當下,當下即是你的人生,讓每一個當下,如醇酒一樣濃烈而沁香,讓生活真正地成為詩和美酒。

#高維意識頻率#

小靈魂之旅:知識與智慧

高維意識:專注力-高頻率的意識

高維意識:你的能量層級-決定你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成功存在「蟲洞捷徑」,但它只是相對於高維意識而言的
    更高智能的動物就具備了三維意識,當然也包括人類。但是正如上文所說,人類與地球上任何物種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人類不僅僅具有三維意識,人類不僅僅生活在三維空間,我們實際上是一種無限維度的生物。但是如果我們的認知僅僅停留在三維意識空間之內,我們就變成了三維意識生物,絕大部分人的意識活動都限制在三維空間,不懂得怎樣連接高維意識,更不懂得整體提升自己的意識層次。
  • 詩和遠方,是建立在你的能力之上的
    作為「網際網路新生代」的我們,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自我意識也逐漸被最大化地喚醒。相比前人,這一代的年輕人在自我意識的作用下,對自由和自我的追求更強烈也更突出。不難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前人那些循規蹈矩的生活模式「成長-結婚-生子-養家-老死」不再適用於現代的年輕人。或者說,是不被現代年輕人所遵從。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無後為大。」
  • 面對眼前的苟且,願生活充滿詩與遠方
    生活中的詩與遠方,該怎麼去追尋呢?每個人的詩與遠方都有自己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與遠方。生活中的詩與遠方,其實就是在說,生活還有很多美好與溫暖的事,現在經歷的一切終將會過去,未來還是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期待的。
  • 面對眼前的苟且,願生活充滿詩與遠方
    有人說過,錢多是苦,但是也有人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著糾結,充滿著各種矛盾,在譜寫著生活的樂章。可以看到,當代人的一天都被分為三個部分:工作、業餘、睡覺。而這業餘有時候卻因為沒有自己的打算而被消耗、被浪費掉了。所以,人不應該只看著生活中的苟且,只知道去承受它,不知道改變生活的方式,去稀釋它,去轉換它,生活中除了各種苟且之外,還應該有著詩與遠方。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也許你並沒有聽過這首歌,也許你聽過,但最開始的最熟悉的並不是這幾句話,而是出自高曉松的《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書中原話是:
  • 生活不單只有詩與遠方,還有責任與義務
    詩人嚮往的往往是詩與遠方。因為詩與遠方,因為那些心靈的雞湯,我們會背離生活,但是生活從來都是現實的,你可以有詩,但是你不能有遠方,我總覺得遠方意味著逃避,逃避責任,逃避義務。我本俗人,俗物纏身,七情六慾一樣不少。我有詩,我嚮往遠方,但只是嚮往。
  • 生活不單只有詩與遠方,還有責任與義務
    詩人嚮往的往往是詩與遠方。因為詩與遠方,因為那些心靈的雞湯,我們會背離生活,但是生活從來都是現實的,你可以有詩,但是你不能有遠方,我總覺得遠方意味著逃避,逃避責任,逃避義務。我本俗人,俗物纏身,七情六慾一樣不少。我有詩,我嚮往遠方,但只是嚮往。
  • 詩和遠方究竟怎樣賦予我們生活的靈魂?
    我們每個人都嚮往美好的生活,但我們的生活不要過的那麼枯燥乏味,「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那究竟什麼是詩和遠方呢?所謂詩和遠方並不是很多人所想的那樣,只是片面的書寫詩詞,充滿文採文學作品。有一種詩情畫意的創作思想只是我們詩和遠方的一部分。
  • 眼前的「詩和遠方」
    高曉松一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喚醒了人們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因此許多人拋下眼前的所謂「苟且」,去刻意追求「詩和遠方」,可到頭來卻發現無論你走多遠,無論你尋多苦,並沒有找到你理想的「詩和遠方」,於是很多人喟嘆:詩和遠方究竟在何方?
  • 遠方未必有詩,心安之處即是詩與遠方
    每一個成年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詩與遠方,即使眼前生活苟且煩亂,心中的遠方卻詩意盎然。多少人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多少人幻想著放下一切,去尋找夢中的天堂,無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讓我們必須在方寸之地努力掙扎求生。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固執地把微醺的日光阻擋,近乎瘋狂夢裡幾度回首,輕聲吟唱....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有人說: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我們應該有詩也應該有憧憬的遠方。
  • 生活不止是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是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文/李廣鳳.你一定注意到了,我把人們的說法給反了過來,多少有些叛逆和反骨的意思。我不是要在這裡來證明這兩種說法哪個對?哪個錯?其實哪個都沒有錯,不過是這一反一正的語句置換中,代表的是持兩種生活態度的人。一提起詩與遠方,大約人們就會聯想到"十指不沾陽春水",不食人間煙火味之類的詞藻,也罷,我到也真這麼覺得與詩,與文結交的人,終究骨子裡藏有那麼一種與生俱來的蘭心蕙質。比平常人多了一股子文化的氣息和內在的修養,頭腦裡 多了一些思考和夢想。
  • 詩和遠方
    (馮明德,筆名皇泯,1958年出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首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現任《散文詩》雜誌社總編輯。套用現在一個時髦的說辭是,詩和遠方。作為詩人,詩歌當然是明德的最愛。除了編輯《散文詩》,他還以筆名「皇泯」發表了2000多首詩和散文詩,出版了8本詩集和散文詩集。明德最愛的還有遠方。這些年,這個披著一頭長髮的滄桑男人,總是一次一次像赴一場約會一樣奔向遠方。在他的眼裡,遠方就是他心靈深處的詩。明德的第一次遠行,是1985年10月。
  • 生活不僅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前幾天,在我端午節之時,開始四處閒逛,聽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似乎在討論著什麼,我並沒有仔細的去聽,我想,大概又是花色新聞,遊戲娛樂,抑或對生活的各種不滿。也許是我厭倦了這些言語,在聽了關於這些事情之後便想快步離去。
  • 一顰一蹙,皆是生活。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不完美!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高曉松的母親對他說的這句話,曾經一度刷屏了朋友圈,甚至也被一些人引申為辭職的理由:「生活不止眼前的工作,還有詩和遠方……」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平時張口閉嘴就是「讀書無用論」和「讀書好不如賺錢早」的那些人,在那一段時間裡,朋友圈也儘是「詩和遠方」,仿佛自己也是一個文藝青年。
  •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一個人追求詩和遠方是沒錯的,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是沒錯的。但是這些必須得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的。也許你讀到這會覺得我很現實。但是你可以現在另外一個角度想想,如果你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你拿什麼去追求詩和遠方。最近我感覺好多女孩都被這種雞湯文案洗腦了。
  • 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圖:網絡,文:楊威我眼中的「詩與遠方」湖北省鍾祥市高級技工學校  楊威有人說,生活不能限於苟且,要追求詩與遠方。時代變更,年華更迭,處於新時代中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實現我們的遠方的夢,無論是中國,還是令人充滿期待的歐洲國度,我們大可以一覽大江南北之景,感受大自然的巧工藝術,不枉時光的恩賜。這就是所謂的「詩與遠方」麼?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多少人在欺騙生活?
    心無詩,何來遠方有人在心裡種下了花,便有了「採菊東南下,悠然現南山。」的詩意生活;有人在心裡種下了草,便有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無盡煩惱。生活的詩,在心裡,不在遠方。遠方的詩在生活裡,不在遠方。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被玩兒壞了的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一邊聽,一邊感嘆當年的曉松真牛逼,當年的許巍無論是哪種風格的歌,也不會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的小心肝兒啊,那被玩兒壞講濫了的生活、詩和遠方啊。到底有幾個人能夠像許巍那樣破釜沉舟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去靠近夢想的彼岸,最終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呢。怕是真的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