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我們都身不由己,沒有選擇和任性的權利

2020-09-22 友部情感原創

看到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苦惱,一位妻子,很擔心自己的老公突然辭職,做自己一直想做的工作,現在兩個人收入穩定,可一旦辭職,就變得未知。


是啊,小時候,以為自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努力實現夢想,長大後,卻發現所有一切,都繞不開兩個字——現實。



夢想?那是小時候才會信的東西。


我一個同學,從小學到初中,都非常喜歡畫畫,他真的很有天賦,剛進入學前班的時候,給全班同學畫《西遊記》裡面的人物,用的是鉛筆和水彩筆,都是自學,農村孩子,那時候沒機會學習美術,到了初中,也一直保持著畫畫的興趣,什麼都能畫,我還有一張他用原子筆畫的麒麟,鱗片十分精細,據說畫了一個星期,和卡片上印的一模一樣。可最終,一方面沒有學習進修的機會,另一方面家裡人不支持,老師也反對,後來就放棄了。


如果,他出身富裕家庭,從小父母就能支持他在美術這方面進行專業正規學習,是否長大後可以順利成為一名畫家呢?這是他從小的夢想,不知道現在,他是否還會想起,小時候自己有過這樣的想法。



責任,只有自己來承擔。


不說別人,我們每個人,真正進入社會後,找工作,每天兩點一線,加班,賺錢,多數都是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甚至以前從未想過要做這些,可為了生存,為了維持基本的衣食住行,為了自己擔負的責任。

可以想像,這位妻子的丈夫,可能這麼多年,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工作,或許是教師,或許是寫作,或許是畫畫等,可自己有家庭,有妻子,有孩子,有父母,能任性嗎?在某個深夜,可能有過那麼一瞬間的衝動,要為自己的夢想拼一次,第二天早晨起床後,還是回歸到自己原本的生活軌跡。



選擇,要考慮現實。


從小到大,我們學習,畢業,工作,又有多少選擇,是真正發自內心?身不由己,這便是成年人最現實的生活狀態,我們都曾懷有夢想,都曾心向朝陽,可生活不給我們機會,原來,我們都一樣,都成為了自己少年時代曾不屑一顧的那種人。

能有機會不顧一切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只是極少部分的人,我們只是普通人,所以,我們不行。突然,可以理解有些父母將自己的夢想交給下一代,這也算是一種執念吧,只是愛錯了方式,也誤解了現實。



努力前行,活在當下。


路,還是要走在當下,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任何決定,在塵埃落定之前,要考慮自己該不該做,能不能做,後果是什麼,畢竟作為成年人,我們都不是一個人,只有自己夠強大,才能有一天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人生,總是要對得起自己,心態,有時候要也決定很多東西,如果現實註定如此,那麼,便讓自己有改變現實的能力吧!

相關焦點

  • 現實中,我們都身不由己,沒有了選擇和任性的權利
    可是,如果連苟且的生活都舉步維艱!你讓他們拿什麼,去看詩和遠方呢?都說成年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有些苦只能一個人受,有些累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的時候,放聲大哭。並且,我們的人生中隨時隨刻還可能會遇到很多突發事件,例如生病、失業、婚姻變故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能夠有承擔一定的損失卻不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不敢任性、不我們敢輕言放棄,而是選擇努力維持與經營著自己的生活。
  • 這一生,我們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我們這一生,總有那麼多的無法言說,無可奈何,從沒有過一帆風順,生活卻處處都是狂風暴雨。這一生,我們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時候,明明心如刀割,卻還要明媚的微笑,明明不想退讓,卻還要大度的包容,表面雲淡風輕,內心卻裝滿了孤獨和痛苦,這世界那麼大,卻怎麼也找不到真正懂得我們的人,找不到一個真正能棲身的避風港。
  • 權利、選擇和責任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有時候的想法真的很特殊,總是在弱化自己選擇的責任,強化選擇之後別人的責任。自由的選擇應該是我們的權利,但自由選擇之後的結果也應該是我們的責任。 就好比生小孩,小孩子沒有要求父母要生下他來吧,相信生的每一個小孩子應該都是父母自己選擇的結果,自己想要生,所以才生了,所以這應該是自己自由選擇的後果和自己的責任,但有些父母卻總是希望把這些責任強加給孩子,好像給了孩子天大的恩惠,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恩人,讓孩子抱著報恩的想法去和父母生活,這是一個正常的父母和孩子應該有的關係嗎?這應該是幾千年來養老體制的特殊產物吧!
  • 心理學丨對「權利」的追逐,也是「失去所有權利」的開始
    「我有這個權利」、「這是我的權利」、「我有權做這個選擇」這樣的話,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看樣子「我有權利做選擇」、「我有權利追逐自己想要的」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到絕大多數朋友的心裡,並且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開始幹預我們的人生和選擇。
  • 人生,有太多身不由己……
    人這一生,總有太多身不由己,有些情,看似堅如磐石,可聚散卻誰也說不準,有些事,看似牢牢把握在手心,可得失卻由不得自己;這些年來,我們走過、累過、痛過,到頭來還是得一笑而過。人活一世,不可能事事都順心如意,每個人都有很多言不由衷,有幾處身不由己,生活沒有想像的幸福,人生也沒有期望中順利,很多事情不能如願,很多無奈難以釋懷,只有惋惜常伴身側。
  • 我們沒有選擇血親的權利,但也不該承受他們強加的痛苦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唯獨不能選擇的便是血脈至親。在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與家庭教育、家庭氛圍息息相關。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父母,在女兒談婚論嫁時,獅子大開口,向男方索要高昂的彩禮,還振振有詞:我們把她養那麼大,以後她就是男方家的人了,我們收回點成本不過分!
  • 愛一個人,是身不由己的
    01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型的伴侶,卻不知道感情這種東西,一直以來都是身不由己的。不能對想像中的愛情抱有太大的幻想,而是要搞清楚這份感情是否值得你付出。《這就是生活》中的高山是一個要顏值有顏值,要背景有背景的好男人。卻在感情道路上歷經挫折,執著於一個不愛自己的已婚女性。
  •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身在異鄉,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身不由己。為了所謂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不得不做出一些選擇。世間若是能有兩全之策,該多好。這樣就不會和親人分居兩地,也不會有鄉愁。可,偏偏沒有,身不由己也只能堅持熬過去。
  • 成年人的悲劇,身不由己
    或許,這就是成年的人的悲劇吧,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人生多數時候,都是身不由己的。只可惜,現實是骨感的,設想人生的時候,可以想得天花亂墜,可一旦實施起來,卻未必就能夠那麼容易。在飽受現實的摧殘後,我們漸漸失去了當初的衝勁,變得隨遇而安,進入了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生狀態。
  • 你選擇了依賴,就意味著你放棄了選擇的權利
    顯然,大部分女人都很難成為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顯然是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就算她親眼目睹了自己的老公出軌,她也只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她已經失去了選擇的權利,甚至可以說,她已經失去了選擇的能力。因為離開這個男人,就意味著她將一無所有。
  • 放棄選擇權利,讓你越來越貧窮
    孫洪鶴VIP課堂學習筆記11如今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變得越來越艱難,收入減少,支出增多,各種天災人禍不斷,這讓我們感覺自己越來越失敗,越來越無能為力。這裡邊有幾個原因,首先就是這世界上就有很多的不公平,讓我們失去了參與的權利,讓我們選擇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可供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是讓我們沒有選擇的機會,沒有選擇的權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主動放棄了選擇的機會,甚至很多時候是在自己不了解的情況下,主動放棄了選擇的權利。
  • 有一種潔癖,身不由己
    我們一起六年了,畢業後我就到了他的城市,雖然因為他父母不同意,我們一直沒有領結婚證,可是,我們在一起相處的日子一直非常愉快。一次醉酒後的誘惑,他和公司女秘書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他不想瞞我,告訴了我實情。
  • 主動把握選擇的機會和權利,總好過讓別人替你做出選擇
    實則不然,儘管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了維護自己在各個圈子中的形象及維繫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而做些什麼,但這種維護和維繫的背後需要你擁有獨立思考和決定的智慧,否則就會變成無意義的為了做事而做事,完全處於被動的立場。
  • 樸樹一生都在擰巴和任性,卻在節目《明日之子》裡變了一個人?
    【早年還有一些任性的樸樹】早年的樸樹確實是很任性的,儘管出自書香門第,父親還是北大的教授,但是樸樹在上學時期對學習並沒有興趣,整天和一些街頭藝術家混在一起,也是在那個時候接觸到了音樂。大學沒有讀完就休學了,1995年正處於貧窮的樸樹,在朋友的介紹下見到了高曉松,他說他想要賣歌,因為要吃飯。
  • 快樂教育和壓力教育,你會選哪個?家長: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如果必須從二者中做出選擇,家長會怎麼做呢?很遺憾,包括筆者在內,我們做家長的,似乎並沒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只能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權衡利弊後給出一個對孩子更好的方案。快樂教育並沒有那麼快樂很多人支持快樂教育的理由是,縱觀歷史,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偉大科學家、學者,基本上沒有考試考出來的,普遍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成長起來的。
  • 事實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把握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能力
    事實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把握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能力,一味地討好,卑微地活在婚姻裡。真正自立自強的女人有選擇的權利,有敢於面對未知的勇氣。出軌只有O次和無數次,原諒出軌男的後果就是繼續接受和忍受。其實想想,原諒與否看自己的需求,有些人無法做到斷舍離,有些人能勇敢離開,這一切選擇權其實都在自己手裡,旁人說再多也沒用。
  • 感情和金錢掛鈎嗎?沒錢是不是就沒有了追求幸福的權利?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每個人都想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絢爛多彩,和深愛的另一半走進婚姻的殿堂,白首偕老。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很多人都知道馬伊琍講的這句話,她和文章直接出現的婚姻問題當時也是讓網絡沸騰了一陣。他們之間的感情輸給了時間,輸給了誘惑,輸給了出軌。那這個「預支彩禮」的女孩子呢?她的感情輸給了男朋友嗎?
  • 愛情中,選擇貧窮的你是我的自由,而離開你更是我的權利。
    我和胖子談戀愛時,他窮的連一頓正經飯都沒請我吃過。戀愛這幾年,幾乎吃飯花錢的事都是我來。我身邊很多人都不理解,剛開始有規勸的,有冷言冷語的,到最後幾乎都是罵我蠢的。雖然網上大家都在說如今的女孩太現實,不願意和窮小子談戀愛。但是真要是身邊有人這樣做了,幾乎沒有讚賞而都是非議。
  • 高牆最讓人恐懼的地方在於沒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們也不需要知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吃。其實這事兒在看守所也發生過。連續很多天的黃瓜,到最後那段日子,聞到它的味道都有點兒反胃。、或者是一些額外的獎勵來調侃,聲稱「坐牢比外面都舒服」。
  • 愛他是你的選擇,離開是你的權利
    她的所有段子,都來源於生活,從她的段子中,都能夠讓我們有所感悟。她尤其對婚姻的段子手到擒來,生活中一些經常遇到的事情被她說出來,讓人恍然大悟的同時,也會忍不住笑出聲來。她把老公寫進段子裡,在她的描述中,丈夫是一條「鹹魚」,我們也通過她的段子在心中勾勒出一個「鹹魚」老劉的形象,直到在一檔節目中出現,會覺得他們兩個人在一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很多事情無需多說,只要一個眼神,就有著別人無法懂得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