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把握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能力

2020-08-30 浮生慢時光

以前聽一個男性朋友說他老婆很聰明,有一次他出軌被老婆捉姦在床,然後他老婆不吵不鬧,給他們做飯吃,他跪下懺悔,然後婚姻繼續,而出軌也繼續,然後幾年後還是離婚了。

男人認為女人不吵不鬧就是聰明,原諒出軌男就是聰明?事實上大多數女性都沒有把握自己人生的權利和能力,一味地討好,卑微地活在婚姻裡。真正自立自強的女人有選擇的權利,有敢於面對未知的勇氣。出軌只有O次和無數次,原諒出軌男的後果就是繼續接受和忍受。

其實想想,原諒與否看自己的需求,有些人無法做到斷舍離,有些人能勇敢離開,這一切選擇權其實都在自己手裡,旁人說再多也沒用。

在男權社會裡,能正確歸因,客觀分析責任歸屬的女人,都是智慧的,懂得愛自己的。親愛的們,如果你總被伴侶責備,甚至已經有了自責的習慣,不妨先深呼吸,再冷靜客觀地分析看看,是自己的責任咱就去成長,不是自己的,千萬別自己背鍋。

相關焦點

  • 判斷的能力和權利
    這兩個問題很關鍵:第一,環境或者大多數人已經預判了某個事件,我如何分辨?第二,對自己未曾經歷過的事件,可不可以做出判斷,程度如何?「我是誰,我有沒有資格做出判斷?」很費勁,弄明白這個邏輯:如果否認自己具有這種判斷的能力和權利,我們如何解釋對歷史的詮釋和以公正為名義的法律?——包括曲解與篡改。所以,我們只有「後見之明」,並言之鑿鑿做出判斷!
  • 馬伊俐為女性發聲:「女人擁有選擇的權利,婚育不是人生的使命」
    她們認為,女性的使命,不僅僅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在對婚育問題的看法上,她們覺得女人也有選擇婚育的權利,可以結婚生子,也可以選擇不婚不育。在主動單身的女人眼裡,女人的一生,並非一定要結婚生子,而是應該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為自己而活,才是不負此生。網上,很多女性的評論,都對馬伊琍的觀點,表示贊同。
  • 這一種男性更容易出軌但女性責任更大!這六種權利也不是女性專屬
    就像現在的影視劇情感知識分享大多數都是針對女性的,女性從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改善自己經營婚姻的技巧,但是男性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是缺失的,是落後於女性的,有本書中裡面給男性貼上了很好的標籤:陽剛,理性,堅強等這些善良的代名詞從另一方面來講像是給男性說
  • 主動把握選擇的機會和權利,總好過讓別人替你做出選擇
    你有沒有見過9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都堅持出去散步,哪怕自己的腿部曾經被摔骨折過、但依然希望每一步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而不是被人攙扶著挪動的。把握每一個能夠主動做出選擇的機會,其實就是在盡全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反之,當你把每一次選擇的機會和權利都拱手讓人時,
  • 「女權癌」,阻礙女性爭取權利
    記者身邊確實有一些人,仍持有「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嫁個好男人」這樣的觀念,她們認為女人到頭來還是要依附於男人的,所以女人要順從、聽話,要在自己的黃金期將自己嫁出去,否則無論其他方面有多麼成功,在社會審視下仍是一個沒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失敗者。類似行為,引起越來越多男性的不滿。
  • 即便女性學習成績好、能力強,為什麼事業成功的大多數是男性呢?
    小M,著名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漂亮優雅,每月銷售額都是樓盤第一,典型的金領麗人。她自己有車,在一次去朋友的聚會上,她開車在附近兜轉了好久還是沒有到達聚會地點,打電話給朋友抱怨導航出錯了,讓自己繞了路。大家也都普遍認為美女不認路太正常了。而事實上,小M在工作中可是個樓盤活地圖,一個新樓盤只要走一遍,東南西北方位全部裝進她腦子裡。
  • 馬伊琍:任何年齡都有權利談性和欲望,也有權利成為你自己
    馬伊琍:很少有人把目光著力於離婚之後的人生,但其實任何年齡都有權利談性、欲望和權力。人說上海女人很精明,馬伊琍確實是個活得通透的人。她的通透體現在生活和情感等各方各面。我們的「慫」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馬伊琍這樣的經濟實力和底氣。一個人要成為自己就是不被世俗裹挾,想要做自己,挺直腰杆做人的前提是實力和金錢。錢和實力是尊嚴的屏障。
  • 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因為人生在世很多很多苦難是無法避開的,如果沒有吃苦的能力,那什麼大事兒都幹不成。而我們這一代人,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家庭教育正在逐步完善,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什麼苦頭,有一點挫折可能就受不了,就覺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苦。現在我們的口頭禪是我太難了,遇到一點打擊就沒法活了,可是事實真的如此麼?
  • 半月談:極端女權主義,是阻礙女性爭取權利的敵人
    記者身邊確實有一些人,仍持有「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嫁個好男人」這樣的觀念,她們認為女人到頭來還是要依附於男人的,所以女人要順從、聽話,要在自己的黃金期將自己嫁出去,否則無論其他方面有多麼成功,在社會審視下仍是一個沒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失敗者。類似行為,引起越來越多男性的不滿。
  • 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動,從學會自愈和獨處開始
    獨自自愈是個很重要的能力呢。就算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我和我弟弟說過,就算離開他姐夫,我也可以過得很好。沒有一個人離開另外一個人活不下去。情緒的管理和自愈能力,對矛盾理性的處理,以及獨處自立的能力。當我們學會真正不依賴別人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想得開,才能真正的快樂,才能學會自己療愈自己,才能獲得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動。
  • 案例:已婚女性該如何把握和異性相處的分寸?
    俊蘭是一位30多歲的女性,長得非常漂亮,氣質也很高雅。俊蘭說,最近她的單位裡流傳一些關於她和領導之間的緋聞。可是事實上她跟這位領導之間很清白。她說讓她苦惱的不只是這一件事,早在五年前,同事也私底下議論過她和前任領導的緋聞。只不過由於領導調動,這段緋聞才不了了之。
  • 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逛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問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我稍微思考了一下,感覺……這……也太多了吧!比如邏輯思維能力、高效學習的能力、抵抗逆境的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和各種人溝通的能力、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是:就算你已經清楚知道問題的答案了,也很難做得到。為什麼呢?
  • 俞敏洪和馮侖談女性問題讓人感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這個能力體現在兩點,第一點是讓其有上九年義務教育的供養能力,第二點是要給到孩子愛和陪伴。對於馮侖的觀點,恐怕現在大多數的女性都不贊同,但男性會贊同。畢竟現在很多男性依然覺得傳宗接代是頭等大事,他們需要女性生孩子,所以會這樣對女性洗腦。為什麼大多數的女性會不贊同?馮侖確實是經歷過貧苦日子的,但是那是一代人的苦日子,而不是一群人的。現在不一樣了。
  • 事實上,日本夫婦同姓制度給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很大困擾
    這個公約的第十六條(g)項就有規定「夫妻有相同的個人權利,包括選擇姓氏、專業和職業的權利」。聯合國通過這個公約後,多少給了日本壓力。日本國會在1985年承認了這個公約。之後,日本的總理府(內閤府的前身)召集了專家學者研究民眾對夫妻姓氏制度的觀感,從1987年開始每隔幾年就會向民眾調查夫妻姓氏制度的意見。由於以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調查,所以日本政府在調查時花了很多時間摸索。
  • 下嫁的膽量,大多數中國女人都有,高攀的膽量,大多數男人卻沒有
    一個資深老記者說:「像林志玲這種咖位和經歷的女明星,嫁入豪門不現實,一方面她自己不喜歡,不然早嫁了,另一方面她年齡過生育紅線了。不嫁豪門,中國跟她咖位、年齡匹配的單身男明星,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其他都是高攀。」我們不以為然。
  • 別噓,是否成為全職太太,都是女性的自由選擇
    大多數當代人認為,婚姻是一種合作行為,必須憑藉契約精神。而事實上,婚姻關係也有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境界。我們相信,大多數人需要的是一種更傾向於契約精神來維繫的當代婚姻。這樣的婚姻是強強聯合的,是權責分明的,是在財產分配協商一致基礎上建立的。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並非純然理智的動物,婚姻並非只有一種模式。依賴感性來維繫婚姻,是一種更為古老的方式,也是一種更為柔性的方式。
  • 人生不是遊戲,沒有重新開始的權利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許是美好的,但是若是扯上婚姻這道枷鎖,我想大多數並不會像我這樣失去理智吧!為了愛情釀下的苦果,或許也就只能混著眼淚咽下」在印章落下的那一刻起,白靈(化名)心中不禁一陣酸楚。從戀愛到結婚生子,八年的感情就這樣瞬間撕裂,丈夫的冷漠和另一個女人得意的表情,她的心似乎真的很疼。或許冥冥之中上天在警告她,這就是裸婚的代價。
  • 當代女性最稀缺的一個能力是什麼?
    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過這樣的話題:當代女性最稀缺的一個能力是什麼?其中一個回答讓我深有感觸——愛自己的能力。但不能否認的是,在絕大多數的家庭中,女性為家庭生活付出的精力要比男性多得多。很多人也都在考慮與衡量,現代職業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顧好家庭與工作。但在這之前,小編想問問你:暫且放下家庭和工作,你有沒有照顧好自己?
  • 《認知覺醒》:你的大多數焦慮,都和沒有耐心有關
    更是覺得人有沒有認知能力,真的非常重要。這不,前段時間,拿到作者周嶺的新書《認知覺醒》後,認認真真讀完整本書後,發現人生在世,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輛長期奔跑的汽車,那麼毫無疑問認知能力是唯一不可缺少的配件。
  • 女性即使當了全職媽媽,也一定要把握好這三件事情
    婚姻對於女性來說,實在是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很多女性在結婚了之後,人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女性在沒結婚之前,覺得婚姻就是自己最好的歸宿,一切都是那麼的甘之如飴。而事實上的婚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幸福美滿,甚至充滿了各種的辛酸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