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舔狗追女生的通病,受害者為什麼有罪?

2020-10-06 相悅訣擁

 為了追女生,男生們也算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的男生追女生靠錢,有的男生追女生靠暖,有的男生追女生則靠舔!

  以愛之名,放棄了自己尊嚴和驕傲的舔狗,竟淪落至討好型人格的境地,對女生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然而最終卻很難得到愛情的滋潤,還要被人們嘲諷一番,舔狗作為戀愛中的受害者為什麼還要被人們如此鄙夷呢?

舔狗的討好型人格

  舔狗大都是卑微的,「My pleasure」用來形容舔狗是再恰當不過了,舔狗認為能夠為心愛的女生舔一舔,就是自己的榮幸。

  因為舔狗的討好型人格,讓他們認為——我只有照顧好女生的感受,才有資格被愛。因此在和女生的相處中,舔狗的表現即為:

  a) 我不能拒絕女生,因為拒絕就會傷害女生。

  b) 我不能提要求,因為提要求就會讓女生不開心。

  c) 我不能做錯事,因為錯事會讓女生生氣。

  d) 我寧願自己受委屈,也絕不讓女生受委屈。

  舔狗追女生,向來與其他男生是不同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生來就是欠女生的,只有毫無底線地討好女生,才會有讓女生愛上自己的資格。

  更有甚者,認為自己比女生低等,只有完全地服從和照顧女生,才是追女生的正確方式,舔狗向來是不把自己定義為男朋友的,而是定義為僕人。

受害者為什麼有罪

  作為戀愛中的受害者——舔狗,經常淪為渣女手中的玩物、備胎,常常被欺騙感情,成為女生的工具人,可以說是戀愛中的最不幸的存在,為什麼反而遭到許多人的厭惡呢?難道受害者真的有罪嗎?

  a) 「女孩子晚上別出門,自找的」

  b) 「打滴滴不就是想被包養嗎?」

  c) 「誰讓你衣著暴露?活該」

  乍一看,受害者有罪仿佛站不住腳,但仔細一想,Just-world Theory或許真是有道理的。

  受害行為,就是矛盾的結果,而矛盾是這個世界無法消除的事件,人們能做的唯有儘量避免,在受害行為中學習和成長。

  比如你丟了錢,是不是自己太大意了?你被人打了,是不是自己太裝備了?你走路上摔了個狗啃屎,是不是自己不看路?

  女生存備胎、養舔狗,是適應環境的最優生存和繁衍策略(女性每個月只能進行一次排卵,一旦受孕,則要經歷十個月的懷孕期,以及一到兩年的哺乳期。而男性則每天都可以有數次射精,一次繁殖只需要投資區區兩分鐘。)

  知道女生不愛你,還去舔。又能怪得了誰呢?

把妹對於我以前來說,真心是太難了,童子身保持了28年之久,那個時候心裡都有陰影,恐懼跟女生接觸。也是偶然情況下看到了一本把妹的書~「泡學老王全集」裡面教了很多追女生的方法,而且都是不用表白直接就能確定關係並且拿下。從此桃花運不斷,搞定了一個又一個的正妹。現在才明白,把妹就是個技術活,懂與不懂的結果完全是不同的。我覺得想脫單的兄弟們都可以看下,去上百度搜下就有電子書的,不花錢就能看,關鍵效果還是奇好,學以致用,祝兄弟們都早日脫單。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自己不做舔狗,正常的追到喜歡的女生?
    追女生企圖用對她好的方式去獲取她的芳心,這個也能理解,但如果無底線的放低自己,那就變成舔狗了,最終就算追到了喜歡的女生也可能只是因為利益。而且讓女生開心的方法有很多種,為什麼偏偏要用跪舔這種方式呢?  雖然很多男生都明白舔狗不得house這個道理,但在追女生的時候總是追著追著就讓「追」變成「舔」,這是什麼原因呢?
  • 舔狗如何才能擁有女朋友
    哈嘍,大家好,我是鵬哥舔狗,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好像只知道舔狗,知道舔狗不得House,卻不懂為什麼。準確說,每個舔狗都是討好型人格。所謂討好型人格,心理學術語稱為「迎合型人格」,它是潛在的不健康的行為模式。
  • 當舔狗真的好麼?
    對不起,沒有萬一,今天我要扎你的心了: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你永遠不可能僅僅憑藉著感動就把一個女生追回來,如果那管用的話,娶一個白富美太簡單了,只要放得下尊嚴,人人都能分配到一個萬裡挑一的女生。對於「舔狗」,可能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詞來形容他們:討好病。
  • 怎樣追女生而又不成為一個舔狗?
    這個話題讓我有點心酸,兄弟們啊,敢問哪位在追女生的道路上沒當過舔狗?在以前我還是個懵懂的男孩兒的時候,每天跟在女生屁股後面有求必應、主動示好的那個人就是我,有一次讓我印象最深刻了。那時候我喜歡班上的一位女生,她是課代表,而且長得又好看,當然你也知道,這種女生一點兒都不缺人追,我呢,學習勉勉強強,長得也沒有那麼一表人才,也沒啥一出場就讓女生尖叫的才藝,但是我還是想追她,所以我呢,就日常舔狗,想著這樣總會感動到她,讓她喜歡我,每天早上我都買好早餐,早早去學校,放到她桌子上;她要是打掃衛生,我絕對不會讓她動一下;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也會跟著她和她的閨蜜,請她們吃好吃的
  • 如何追女生而又不成為一個舔狗?
    這個話題讓我有點心酸,大兄弟們啊,敢問哪位在追女生的道路上沒當過舔狗?、主動示好的那個人就是他,那時候小A喜歡班上的一位女生,她是課代表,而且長得又好看,這種女生也不缺人追,小A呢,學習勉勉強強,長得也沒有那麼一表人才,也沒啥一出場就讓女生尖叫的才藝,但是小A還是想追她,所以小A呢,就日常舔狗,想著這樣總會感動到女生,讓女生喜歡他,每天早上小A都買好早餐,早早去學校,放到她桌子上;她要是打掃衛生,小A絕對不會讓她動一下;
  • 拒絕做舔狗——追女生的四條攻略
    舔狗,網絡流行詞,意思是指對方對自己沒有好感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自我感動是舔狗的通病,他們往往會通過一種自我犧牲式的付出,希望能感動對方,而忽略對方的真實需求和感受。所以大家不難發現,很多男生「上位」失敗後都被發了「好人卡」。
  • 追女生如何避免做「舔狗」?
    有什麼梗是從去年火到今年,除了王境澤的「真香」,大概就是「舔狗」了吧。它從一開始就偏攻擊性質,到後來大家都默默地接受了,再到如今大家用來自嘲。自嘲行,但沒人願意被別人指著鼻子說咱是舔狗,相信沒人會樂意的吧。在追女生過程中,咱只要稍微對她好那麼一丁點兒,在別人眼裡就變成舔了。今天告白給大家說說,追女生怎麼樣才不算舔狗。
  • 怎麼追女生,才不會變舔狗?| 情聖大衛
    會員諮詢:大衛你好,作為一個資深舔狗,我一直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追女孩才不會變舔狗,因為我之前追了好幾個女生,感覺都是用力過猛,
  • 討好型人格,也是施暴型人格
    01網上關於討好型人格的自我傾訴,以及研究很多。所有的傾訴和研究,大多傾向於把討好型人格描述成自怨自艾,生活非常不幸福的人。沒錯,討好型人格的成長環境一般都不會好。討好型人格,在某種意義上越是施暴型人格。 02討好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滿意,這是討好型人格的驅動力。一旦沒有得到,他們會怎麼樣?不要說,忍辱負重,反正他們要討好別人,肯定會逆來順受。
  • 過來人告訴你:「舔狗」為什麼不會得到女生的歡心?
    用這樣的方式去追求一個女生我們都稱之為「舔狗」。,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但是你有想過女生為什麼不會喜歡上一直討好她的舔狗嗎?追女生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你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她,這樣她才會發自內心的愛上你,所以你最重要的問題是要去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去做「舔狗」。
  • 舔狗的4個等級,你看你在第幾級?男孩子怎麼追女孩子呢
    我發現現在大家都是一邊罵舔狗,又一邊心疼這樣的男孩子,很多男生都不敢承認自己以前有過舔狗經歷,生怕被網暴, 而且還反過來加入罵舔狗的隊伍當中。等待有這種想法的男生通常是自卑的,覺得自己身高樣貌家境都配不上人家,想方設法討好奉承,要給她發什麼信息,要給她買什麼禮物。
  • 追女生的方法,不當舔狗也能談戀愛
    如今不少男生主動當舔狗、當耙耳朵的思想和行為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有時你去提醒一個男生在追女生的時候,不要當舔狗,他不但不聽,還反而會嘲諷你:至少我還有個舔,舔狗怎麼了?你還是單身狗呢?  戀愛本身是一件情投意合、舉案齊眉的緣分,如今卻被許多人發展成只有舔狗才能摘取愛情果實的荒唐行為。身為男性,我們應該警惕這種思潮的危害——極大地降低了男性在戀愛中的地位!
  •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並不是外在世界是影響,而是自己的各種原因所造成,一般來說,都是由於自卑心、無原則的善良等原因造成的。1、不敢對別人提出要求,卻不敢拒絕別人 有了討好型人格的我們2、也要多考慮自己的感受,不要總是迎合別人想法 人活著首先要取悅自己,我們有了討好型人格之後
  • 討好型人格有多可怕?如何改變你的討好型人格?
    因為在他們永遠對外人照顧周全,笑臉相迎,超出一個外人應當考慮的範疇;而對自己各種壓制,自己的感受和欲望只能變成討好他人的犧牲品,連基本的「人權」都沒有。這樣一個極端的反差存在於同一個人身體內,你說可怕不可怕?一、「討好型人格」和「替他人考慮」有何不同?
  • 怎樣追女生而又不成為一個舔狗?
    想要追女生,又不成為舔狗,最重要是心態建設。戀愛學中,有一個平衡心態原則,任何一方跪舔,都會使戀愛關係失衡,最終倒塌。愛情很有意思,既不能追太緊,又不能追太松,必須得學會把握「度」,要追的恰到好處。就像「舔狗」這個詞一樣,為什麼很多男生追著追著就成舔狗了?
  • 舔狗式的戀愛都怎麼樣了?| 好的關係,都不需要一方過度的犧牲
    一段感情中,對於不愛的人,或者是不愛自己的人,我們都應該理性的分開,所謂好聚好散,才能有機會獲得下一次的幸福。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用舔狗的方式去挽留、維護這一份不健康的關係。所謂「舔狗」,泛指在一段關係中地位比較低下而對對方跪舔以祈求回應的人群。
  • 討好型人格
    最近「討好型人格」又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以家人之名》中的子秋,因為被認為是「討好型人格」被上熱搜。我並不覺得子秋是討好型人格,他表現得只是對尖尖和對爸爸的愛。看到這個話題,就好像又一次在拷問我一樣,從前我就覺得我就是「討好型人格」本格。從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暗暗發誓,改掉!因為我過得並不快樂,我像是在為別人而活。
  • 拿什麼拯救我的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有很多原因。 比如,在一個家庭裡,如果爸媽總是忙於工作而忽視孩子,那孩子就會採取破壞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面對冷漠的家人,孩子只好採取審問者的角色挑出他們言語中的毛病。
  • 「舔狗」追女生,和皇帝用「金鋤頭」挖地,有著同樣的思維方式
    有些男生追女生只會一味的討好女生,我們把這種男生戲稱為「舔狗」,但是「舔狗」大多到了最後,女生都會離他而去,這時「舔狗」會想,那個能把女生追到手的男生是不是比自己對女生還好。男生以自己的這種角度來思考問題,是一個錯誤的思考方式。
  • 在關係裡生,在關係裡死|討好型人格如何走出「不被愛的魔咒」?
    吃力不討好的討好型人格 不知道你在戀愛關係裡,會不會有這樣的苦惱: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作為討好型人格的我,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是自私型的。討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通常來說,討好型人格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童年時代因照顧者「有條件地給予愛和關注」所造成的條件性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