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你真的不能看太多

2021-01-13 潘幸知

情感醫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幫你提高戀愛和婚姻情商。

昨日頭條文章無故消失,請回復「結婚七年」閱讀。

幸知註:也許你初接觸情感醫生,會覺得有些不適,因為給你的不是雞湯,而是抵達你的心靈深處,赤裸裸的告訴你,你需要面臨的和正在經歷的,以及你不願意看到的。當你不願意面對的問題被打開,你的感覺不會那麼舒適,因為你看到了,你不變,難受,你要改變,更加難受。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改變,但是每個人都願意喝一碗雞湯,因為看起來,是很悠閒地解決了問題。事實上,不過是把問題很好的掩蓋了起來。

你願意喝一碗雞湯麻痺自己?還是願意去痛苦地改變自己?

作者:萬方中 來源:豆瓣

如果要追溯心靈雞湯的歷史,恐怕要從1993年由傑克·坎菲爾與馬克·漢森與共同負責出版和發行的《心靈雞湯》這個系列的書講起。當時這一系列的書超過200種類別,有許多書籍都是針對特定的人群,如:母親雞湯、囚犯雞湯、祖父雞湯。祖母雞湯、孩子雞湯、父親雞湯。


這組書傳入中國後,逐漸的成為了一種文體類型,他在我們很多本土的作家配上其自身的故事,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在我們的市面上,隨手可以買到一本《讀者》,如今網絡普及了,一打開微博、QQ空間、朋友圈也到處充斥著這些內容。


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雞湯文,總體而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試圖通過一個或幾個故事試圖得出一個人生感悟。他們的目的,用現在的話說,是由情緒上的負能量轉換為正能量,讓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中。


表面上看來,你會覺得心靈雞湯是一種非常棒的文體,這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愛這種東西的原因:因為他們覺得,無論如何,他的結果是好的,帶給了人滿滿的正能量。


如果單單是這樣,雞湯文似乎並沒有好講的。為了寫好這篇文章,我捏著鼻子看了很多雞湯文,以及批評雞湯文的文章。我發現正是因為雞湯文這樣,表面看是在揚善,導致很多批評雞湯的文章都講得不到要害,寫文的作者其本身邏輯也不是很清楚,其本身也沒有將問題的關鍵理順,講問題也沒有到本質,很多人都採取了謾罵和諷刺的形式來批評雞湯文,其結果無疑是受到很多雞湯愛好者的抨擊,這是我寫這篇文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們仔細觀察心靈雞湯所面對的目標群體:母親雞湯、囚犯雞湯、祖父雞湯。祖母雞湯、孩子雞湯、父親雞湯,當然,還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兩性雞湯、職場雞湯等,我們會發現,心靈雞湯所面對的這些人群,都在扮演著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會角色,人處在這個階段的時候,比任何階段都需要關懷和愛。


然而,他們的失落、迷茫和脆弱並不是毫無緣由的,是因為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一個人在遇到問題時,需要的是冷靜與理性,有了這些他們才能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雞湯的目的不在於解決問題,而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使人的負能量轉換為正能量,這正是雞湯的荒謬所在。


下面讓我們看一則實例,該碗雞湯由學術界的雞湯大師於丹提供,原對話簡略摘抄如下:


一個大學生問於丹:「我和我女朋友,我們畢業留在北京,我們倆真沒什麼錢。我買不起房子,就租一個房子住著,我們的朋友挺多,老叫我們出去吃飯,後來我們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飯,我倆沒錢請人家吃飯。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在北京我真是一無所有,你說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於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學想要留京沒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個能與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麼多人請你吃飯,說明你人緣挺好有著一堆朋友,你擁有這麼多,憑什麼說你一無所有呢?」


大學生:「哎,你這麼一說我突然間還覺得自己挺高興的。」


說完,於丹似乎對她的回答挺滿意,露出會心一笑。


我們如果不加以思考,便會像這位大學生一樣,滿心歡喜地全盤接受於丹的答案,因為她的答案看起來似乎有理有據。但如果你仔細思考,便會發現問題所在:大學生闡述自己的問題,諸如買不起房、沒錢請人吃飯、薪水低,實際上問的是物質上的一無所有,他尋求的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而於丹巧妙的繞過了他這個問題,採取詭辯的方式答別人的問題,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東西。


這個大學生沒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居然還覺得她回答得很好,這說明,當一個人情緒失落之時,往往更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而忘記了自己最初要的東西,對於一些感性的人群尤為如是。


一個本來邏輯不清的人,如果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來看待問題,只會讓他的邏輯越來越不清楚,這時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煩惱依舊在。這是為什麼當一個人在看完雞湯文之後,感覺渾身解氣,而過一段時間後,又感到煩惱起來——因為當他們打完一針雞湯後,他們還是得面對真真實實的問題,他們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遠活在雞湯的世界中。一個人如果在其職場剛開始的時候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件事情,耽誤的可能只是一年兩年,如果一直持續下去,耽誤的將會是一輩子。


在這個問題上,顯然應該告訴這名大學生怎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理財方案、人生規劃等等,用這些方法幫助他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解決他目前所處的財務困境(當然這絕不是一兩分鐘能解決的問題)。


當然,很多人會說:「於丹又不是就業辦事處主任,她怎麼會回答這些問題呢,她當然只能回答自己擅長的領域呀!」是的,對於自己不擅長的問題,回答當然應該是:不知道。而不是裝作一副人生導師的模樣,對別人進行錯誤的指導,何況於丹還是個學者,是一個大學教師。作為一個學者,最起碼應該有嚴謹的態度,作為一個老師,最起碼對學生應該有種責任心。而我在於丹的這段對話中,這兩種最基本的素質我都沒看見。


最後,於丹來了一句神總結:「你說讀書修行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讓我們這個當下心,怎麼樣能夠去轉境,看見自己擁有的這些東西,讓未來更好一點。」


我們讀書學知識為的是認識問題,並且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不是去逃避問題,更不是裝瘋賣傻、答非所問。如果學了知識不去面對問題,而是天天像於丹這樣,遇到問題就打一針雞湯,那麼請問,學知識和沒學知識有什麼兩樣呢?


如果我們遇到問題不去想方設法去解決,而是講究改變心境,那完全沒有必要跑到大學來學習知識了,你只用去信仰宗教就行了,比雞湯管用得多。


很多雞湯文,也不是完全是對問題避而不談,他們常常會先跟你講個故事(網上的雞湯文經常會將人物以朋友、親戚、同事等等各種身邊的人物身份出現,描繪得惟妙惟肖),然後再向你闡述他的道理,雖然都是些歪道理。


下面讓我們來看另一則例子:


富翁在海濱度假,見到一個垂釣的漁夫。


富翁說,我告訴你如何成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諦。


漁夫說,洗耳恭聽。


富翁說,首先,你需要借錢買條船出海打魚,賺了錢僱幾個幫手增加產量,這樣才能增加利潤。


那之後呢?漁夫問。


之後你可以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


再之後呢?


再買幾條船,搞一個捕撈公司,再投資一家水產品加工廠。


然後呢?


然後把公司上市,用圈來的錢再去投資房地產,如此一來,你就會和我一樣,成為億萬富翁了。


成為億萬富翁之後呢?漁夫好像對這一結果沒有足夠的認識。


富翁略加思考說,成為億萬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到海濱度假,曬曬太陽,釣釣魚,享受生活了。


噢,原來如此。漁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認為,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你說的那些過程的結果嗎?


這個故事在各大報刊雜誌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心靈雞湯文中的典範。那些寫心靈雞湯者和信仰心靈雞湯的人也自認為找到了事情的本質:很多時候別人孜孜以求的,正是我們現在擁有的,只是我們自己渾然不覺而已。所以,比起追求我們追求不到的,我們應該更加珍惜我們已經擁有的。


這個道理乍一看好像是那麼回事,事實上,他的結論是好的,但是他的推論是錯誤的。雞湯作者為了得出他的結論,剛好寫到對他自己有利的位置就馬上停筆了,沒有再深入下去,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他得出的感悟是站在漁夫這個狹隘的角度來看問題。


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問題的圈子,站在億萬富翁的角度來看同一個問題,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富翁來說,他的享受生活並不只是來海邊曬太陽,而是他們享受著選擇生活的權利:今天他可以來曬太陽,明天他又可以去騎馬,後天他還可以去森林裡打獵,這些對於漁民、放牧人、獵人看來說都是他們的職業,他們當然覺得不稀奇。但對於富翁來說是新奇的,關鍵在於,他玩膩了就可以去選擇其他,他有這種權力。但是漁人並沒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漁夫為了生計,只能終日守在沙灘上,每天重複著他的生活,終老至死,這正是他生命的悲劇所在。


我們如果這樣看心靈雞湯,就會看清楚,他們實際上講究的不是客觀、嚴謹、方法正確,而是講究的怎樣將自己的道理看起來正面很陽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邏輯已經被他隱去避而不談,而是選擇一些對他自己有利的角度來闡述問題。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麼很多人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


很顯然,這個漁夫的身份隱喻了我們當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數人為了生計,為了家庭,都像漁夫一樣,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朝九晚五,就此了了一生。現在突然來一個這樣的故事,真是讓人解氣啊!然而,現實我們還是要面對,這個故事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使得很多人邏輯混亂。


在看這個關於漁夫和富翁的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發現,他還有好幾個版本,同樣一個故事,他還想闡述不同的人生感悟,然而這些感悟跟我之前談論的人生感悟一樣,都是歪道理。


即便是講述同一個道理時,漁夫和富翁的對話都不同,講述的方式也不一樣,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雞湯作家為了說明一個他自認為很正確的道理,經常是不惜編出來一個故事來。


心靈雞湯如果只是以上幾種,那麼還不算夠壞,雖然他不講邏輯,畢竟還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給了很多人暫時上的心理安慰。


看似有理有據,實則邏輯混亂,在此我以豆瓣上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為例:《最想結婚的那個人不一定是最愛你的那個人,還可能是能在婚姻中獲利最大的人》:


首先,我們注意作者的這個標題,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他這是在辯證地看問題,實際上這句話說了跟沒說差不多,同樣的還有:《最愛你的人,最後還可能不跟你在一起》、《有錢的人,生活未必就一定幸福》等等,他首先引導出一個錯誤的絕對的概念,然後再否定這個本身就錯誤的概念,讓很多人以為他是在辯證的看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屬於問題,你不是情感專家你也會知道,最想結婚的那個人不一定是最愛你的那個人,結婚是結婚,愛情是愛情,兩者雖然有一定聯繫,但不是有了愛情就有婚姻,有了婚姻同時還有愛情。


細讀全文,文章的作者切入的點全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一些東西,像他文中提到的「結婚之後,性生活有了,孩子有了,飯有人做了,房間有人打掃了,連花費都有人和你均攤了」這種人,基本上是輿論一邊倒的情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認為這種人做得不對,你拿著這種既成論斷的東西分析來討論去,還不如討論一下「今天穿紅內褲走運還是白內褲走運」這個問題來得實在。


我們討論一個問題,選擇的應該是有爭議的、難斷是非、模糊不清的、在生活中給人造成困擾的問題,這時專業人士跳出來幫助分析問題,將事情的原委理清楚,這才叫解決問題,對於別人才是一種幫助。


對於這種大家都能斷是非的問題拿起來大談特談,好比「一個科學家研究出洋蔥確實可以催人淚下」一樣,通篇都是在講一些廢話。之所以會是這樣,也是心靈雞湯作者利用了目前很多人的心態:這一部分人在乎的並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公正、客觀的道理,即使這個道理和我已有的觀點相違背我也能安心接受。


而他們在乎的是這個東西順不順從我的意志,比如陸琪是這樣,通篇講一些讚美謳歌女性的話,即使再荒謬,也讓很多人心裡舒服。於丹也是這樣,而這整篇文看起來就是在為一些因很多在婚姻中受傷的特定人群在洩憤。


第二,作者分析問題的方式是很有問題的,比如他提出的核心價值觀「這很能說明女性在婚姻中的得利情況。女性在婚姻中的成本如此高,得利如何呢?」,作者把婚姻看作了是種過秤稱的買賣,這實際上是種作踐的價值觀,現在人之所以離婚率如此之高,大都是懷有一些不正常的心態。


婚姻的前期靠的是感情,感情穩定以後更多的是互相間的互相幫助和對彼此間的欣賞。在婚姻中,講究的是無怨無悔地付出:即使一切沒有回報,你也付出得心甘情願,這才是一個正常人結婚的心態。


如果你一分錢一分錢的算,還來個收益付出比,我建議還是不要跑過來結婚了,去做生意得了,早點離婚比較好,不要害了別人。因為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在一段時間內付出得要比對方多,這時你脆弱的心靈會感到承受不了,受了百般委屈,等得到時候再離婚,害人又害己,何必。


第三,我們提出問題批判別人,不是為了噴別人而噴,而是為了解決問題。這篇文章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然而並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應該提出諸如「當夫妻間出現這種問題時,妻子應該主動提出來跟丈夫討論問題」,以及給這些受傷害的女性以一些夫妻間溝通的技巧等等,這才是一個專家存在的意義。


然而作者沒有做這些,最後還來了一個「先和男方約法三章,未來他不準當甩手掌柜。不然花了自己的代價,舒服的卻是那個比你更容易在婚姻中得利的人」,我建議你最好要求男方先放一定數額的押金在你身上,不然約法三章對方不遵守,你不又白白浪費感情了?這就屬於你不專業了。


最後,從該樓主的年齡來看,很可能還沒到結婚的年紀,自己還沒經歷過,邏輯又混亂,專業知識也不具備,跑過來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瞎教導別人的婚姻,向別人灌輸作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人實在可恥之至。


而在這則心靈雞湯中,這位導師教誨人們將應該原本相濡以沫的人看作是敵對,將婚姻看作是種買賣交換,如果一些不明是非的讀者將這種思想全盤接受(事實上很多讀者實際上都有一定的盲從性,他們接受別人的觀點不是其觀點本身正不正確,而是跟你講話的人的地位如何,在此我就不一一展開細講了),原本可以通過夫妻倆商量討論的方式來解決的問題,很可能因為摻雜著這種激烈的情緒之後變得不可解決。


心靈雞湯文還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一詳述,但歸結開來,他們普遍具有以下特徵:


心靈雞湯作家本身水平就有限,普遍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尤其缺乏邏輯思維和清晰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心靈雞湯作者經常由於水平有限,講話、談問題不達要害,講的不是事情的本質,經常迴避問題講自己的大道理,採取的方式經常是意淫、詭辯。


心靈雞湯文的目的不是來解決問題,而是獲得讀者情感上的共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心靈雞湯作者可以說不擇手段。


最後,心靈雞湯作家普遍認為,當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才是正能量。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能量,而是意淫和消極,擺出的是一種「阿Q精神」,採用精神勝利法說服自己和別人的人,能有多正呢?真正積極的人生觀是要去直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再放棄,接受該接受的,而不為之屈服,再考慮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所以,一般人若輕信雞湯,情感上會產生高度的認同感,畢竟他們講清楚了自己壓在心頭已久的情緒,然而心情總是懸而未決,因為問題卻依舊沒有解決,到頭來他們會為自己的這種行為以一言而蔽之:我這是拖延症。


這是我為什麼憎惡雞湯的原因:他們總是選擇一些感性的人群欺騙,這些人本來處於情緒波動的時期,一個人情緒不穩定時。我們首先要做的理應是穩定情緒,理性的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而不是將情緒進一步放大,將焦點對準自己的情緒,進而由負面情緒轉為正面情緒。


這樣的方法,只會讓這些感性的人在下一次遇到問題時,更進一步地注重自己情緒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是一般的雞湯作家,騙了一時一陣就罷了。碰到有些所謂的專家,改變的很可能是讀者的人生觀、價值觀,耽誤的將是他們的一生。


我們這個民族,有個很不好的習慣,我們平時在談話的時候,尤其是面對面談話之時,都喜歡揀好的、討人喜歡的、正面的東西講,對於不好的、令人厭煩的、負面的東西,我們則通常選作避而不談。(事實上豆瓣也是這樣的一個群體,我們可以看到最受歡迎的是一些看似正面積極的心靈雞湯文,然後是一些不談是非的文學作品。像我這樣的批判性質的文章只能排到最末,大家心裡都想著怎麼樣舒服怎麼來,都討厭爭論)


最常見的例子是:我們身邊很多人在談話的時候,很少會幫別人指出一些他們身上的缺點,我們通常只揀別人身上好的、優秀的大肆讚揚,而將一些不好的話通常留在心底和背後講。


一方面,確實很少人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分析得有理有據,邏輯嚴謹。另一方面,在我們這個金錢權力至上的社會裡面,很多聽別人講話,首先看的是對方的身份,而不是講述問題本身是否合理。也有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在乎的不是客觀、嚴謹,而是這個世界是不是照著我的意志來轉,在現實中我經常看到因為侵犯到個人利益而欲拼命的人,卻極少見到有人因為追求某些自認為正確的事,寧肯放棄自身利益。


在這個大環境下,心靈雞湯正好迎合了當下很多人的需求,因為他通篇宣揚的都是大多數討人喜歡的、正面積極的、陽光的東西,而負面的、消極的東西投機取巧似的避而不談。即便是他們想批評某些人,也批評的悉數是「結婚之後,性生活有了,孩子有了,飯有人做了,房間有人打掃了,連花費都有人和你均攤了」這些萬人皆唾罵的人,而從來不選擇一個飽含爭議的問題來討論。


要將目前這種窘境所改觀,靠的是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追求真理而摒棄虛偽。靠的是公正執法,讓好人揚善而壞人得到懲處,弱者得到保護,給每一個人有公平的生存環境,靠的是人們心中的理性:企業不再環境汙染,公民不搞人情關係走後門,政府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慢慢地由一個感性的民族轉變為一個理性的民族,敢於面對問題,善於分析問題,懂得解決問題。而這一些,都不是心靈雞湯能帶給我們的。

駕馭愛情,最終是為了駕馭自我。
這是女人一生的課程。
來幸知情感私董會,
貼身情感陪護,全面提高婚姻智商。

你希望參加幸知情感私董會嗎?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參加。

如何報名?戳「閱讀原文」,現‍在就加入幸知情感私董會吧!

相關焦點

  • 心靈雞湯被排斥,心靈毒雞湯大受歡迎,雞湯文經歷了什麼
    前言每當看到這類標題《閱讀5分鐘,可能改變你一生!》、《人生不得不學的20句箴言》你是不是就會快速划走,或者發出一聲感嘆「唉,又是這些沒用的東西」,又或者點了一個舉報。心靈雞湯曾經也是巔峰一個叫傑克.坎菲爾德的美國人,大半輩子過去了,依舊窮困潦倒。到了45歲的時候他用一張大紙。畫了張一萬美元大鈔票,掛在牆上,盯著看。
  • 還在相信心靈雞湯?別傻了,不要讓「毒雞湯」害了你
    這樣東西真的是害人不淺,尤其是對於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女孩。這樣東西就是心靈雞湯。我的朋友杜梅告訴我,千萬不要相信心靈雞湯。這是為什麼呢?杜梅其實是那種我從小到大一直都特別羨慕的女孩,因為她長得特別的漂亮。但是就是因為以前的她總是相信那些不知道什麼人發出來的心靈雞湯,結果她淪落到了我不再羨慕的地步,這想來也是可悲的。
  • 心靈雞湯
    雞湯,雞湯。自覺弱不禁風、過筋過脈的時候,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想到雞湯。永遠是那一口能溫暖心靈的雞湯。說起來這些年,心靈雞湯還是喝了不少。關於雞湯的製造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做雞湯,有的說是燉雞湯,有的說是煲雞湯,還有人說熬雞湯。
  • 請你從心靈毒雞湯裡解脫出來
    柯柯&KOKO「你這樣給我太多不安全感了。網上有這麼一句話:「要達到能夠結婚的狀態,需要兩個人都達到自我內心的安定。對新鮮的異性不再蠢蠢欲動,對生活前路不迷茫,已經體驗或經歷過的感情抑或其他事達到自己預計的分量,決心靠譜而安心過日子。這才是可以結婚的時候。我在你身上沒有感受道這份安定,所以我們按照這個標準來說還不不到結婚的時候。」
  • 給女生的婚姻建議:「不要聽太多心靈雞湯,踏實地對待婚姻才行」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很普遍的情況就是一部分女生在面對婚姻的時候,是聽到太多的心靈雞湯的,所以導致她們沒有正確對待自己的婚姻大事,有的時候甚至因此而導致自己成為了大齡剩女。
  • 心靈雞湯的毒
    現在的網絡發達了,各種各樣的的短視頻應運而生,哪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就應運而生,層出不容。其實我們,不必在意哪些心靈雞湯,你就當做看看罷了,沒有必要去當真,如果你當真你就真的輸了,按照那些心靈雞湯的說法,現在打工的人只能窮一輩子,我個人覺得說這個話的人,無非就是想博眼球罷了,吸引眾人的眼光罷了,打工掙錢就是現在大多數人,養家餬口的選擇,現在打工的人,一天掙個七八百的人,大有人在,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我的一個朋友是乾電焊的,就是專門焊管道的,他一天工資1000多,雖然辛苦點,
  • 被心靈雞湯毀掉的中國女人:你的人生,「雞湯」治癒不了
    琳琅滿目的心靈雞湯在我們脆弱迷茫的時候也許真的能夠重新激發出對生活的嚮往,於是我們開始認為「生活應該是這樣」、「婚姻應該是這樣」、「女人應該是這樣」,想像我們應該活成雞湯中那些女人的樣子,才能讓生活變得美好。其實不盡然,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真的活成了雞湯中的模樣,卻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楚,做好自己,保持善良、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 我為什麼討厭心靈雞湯?因為它太稀而不能裹腹
    在我初中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一本雜誌叫「意林」,那裡總講述著各種勵志的故事,後來我知道那些鼓勵和感動人們的故事有一個美妙的名字叫「心靈雞湯」。試看,當天空下著大雨的時候,你是更需要一把傘呢還是需要一個打著傘的人告訴你,沒關係,太陽總會出來的?一個朋友家人去世了,鄰居來了安慰他:不要傷心難過,人生不就是這樣辭舊迎新。一副淡然的態度仿佛悟透了一切似的。然而等到相同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淡然的理智卻又蕩然無存,只剩那哭喊和嚎叫了。心靈雞湯是大而無內的典範,它總是正確的,而常常又是無用的。
  • 多少心靈雞湯已經成為了毀人三觀的毒瘤
    結了婚的比沒結婚的還要糾結,太多的待婚青年因為在愛情中傷的體無完膚,居然害怕了婚姻。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情感需要在那些心靈雞湯中獲得解脫,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愛情變得這麼的世俗,婚姻也變成了另外一種人生痛苦。
  • 心靈雞湯的內在邏輯
    「上帝關上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當你全力以赴,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失敗只不過是從頭再來,你若不爭,天高雲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些都叫心靈雞湯,雖然這些雞湯沒有看起來那麼有用,可還是有很多人愛之不舍,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需要這些沒用的雞湯呢?
  • 原野|關於心靈雞湯
    特別是心靈雞湯。本人是一個文學愛好者,談一下自己對這個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看法,本看法直屬於自己,不能代替別人。如有不同見解歡迎不同朋友們在我公眾號留言和評論。這個世界需要不同的意識和聲音!我先引用該平臺的一篇文章《做人,不需要人人喜歡》,看似觀點沒錯。看一看原文的中心思想吧!
  • 心靈雞湯沒告訴你的事 飛碟說
    點擊播放:心靈雞湯沒告訴你的事俗話說得好,微博想要轉發高,配圖雞湯少不了,微信刷屏有法寶,心靈雞湯熬到老
  • 心靈雞湯和毒雞湯,你pick哪一個?
    生活不可能毫無波瀾、一帆風順,而雞湯就是我們平常多說的調解負面情緒的話語。雞湯也分心靈雞湯和毒雞湯。心靈雞湯是帶有精神安慰作用、具有動機強化作用,內容是對世界較為樂觀的認識或者行動指向的文段。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和無處不在的壓力,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性的「語言藝術治療」。
  • 心靈雞湯和毒雞湯,你pick哪一個?
    而毒雞湯就是一種抓住某一點放大來說,傳遞的是一些負能量、不公平的話語,以此來打擊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人。雖然毒雞湯傳遞的是負能量,但在有些時候也可以起到激發鬥志的作用。心靈雞湯說的是童話,給你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的信心;而毒雞湯說的是現實,總會有人不屈於現實想要有所改變,所以有時毒雞湯反而會起到激勵的作用。
  • 心靈雞湯為什麼不管用?
    下面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心靈雞湯管用嗎?答案是:不管用。心靈雞湯一無是處嗎?答案是:並不是。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兩個問題。心靈雞湯不管用,現在已經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識。但很少有人思考心靈雞湯為什麼不管用,為什麼?因為心靈雞湯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 為什麼心靈雞湯會讓人變傻?
    二、看心靈雞湯文。三、喝酒興趣愛好等轉移注意力。比如---你若怎麼樣,生活便不辜負你。等等。所以說,心靈雞湯,不教給你如何解決問題,只是帶著詭辯讓人自我麻醉和逃避。打個比方,於丹說:我們之所以不快樂,就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並由此告誡人們:「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 心靈雞湯勾兌指南
    不誇張地說,無論你什麼時候翻看最新的暢銷書排行榜,無一例外都能看到心靈雞湯類書籍的影子。這讓不少企圖通過寫作「快、準、狠」發家致富的作者們很是好奇,該怎麼勾兌心靈雞湯?首先,一定得明白,心靈雞湯的流行,與社會氛圍、社會心理是密切關聯的。當社會急劇變革、價值觀失範,民眾失去了穩定的制度預期,極易陷入迷惘焦慮狀態。這時,他們迫切需要簡單的解答和心靈的慰藉,需要觸手可及的成功秘訣。簡言之,現世太過艱辛,囿於苦痛的人們需要幻覺。2.找準心靈雞湯故事的主人公。
  • 正能量心靈雞湯的句子
    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正能量心靈雞湯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心靈雞湯正能量簡短句子1、那段從前怎麼去撿,光陰似箭一直向前。2、青春如同在頭上的點滴瓶。一滴一滴地流逝乾淨。3、我相信,路總會有平坦的一面。4、如果你足夠努力,再加上一點點運氣,你就會成功。
  • 心靈雞湯經典語錄勵志 心靈雞湯正能量短文唯美句子
    心靈雞湯經典語錄勵志 心靈雞湯正能量短文唯美句子(二)  13.走得快有走得快的孤獨與明朗 走得慢有走得慢的擁擠和自在  14.得不到回應的熱情要適可而止  15.吃不了自律的苦,就得吃平庸的苦  16.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別放縱善變的情緒  17.好聽的話別當真
  • 我們「喝過」的心靈雞湯:很多都是假雞湯
    知乎網友「小人物」說,她爸爸就是這樣的人,生於1957年,高小畢業,當過保安,守過大門,「我爸的微信朋友圈全是這類雞湯文,他偶爾還會直接轉發給我。」而出版社編輯張小天也說道,媽媽每天都是各種心靈雞湯的狂轟濫炸,「她常常質問我:看沒看,怎麼不回我?這都是人生大道理啊,看看人家是怎麼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