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只有真正經歷過,
才能走進心裡。
大多數人聽過了太多的道理,
卻終究過不好這一生。
《我的前半生》告訴我們
「原來,我養你竟是婚姻裡最毒的情話。」
但這部劇完全喪失了亦舒的風骨。
愣是把亦舒在作品裡滲入的驕傲,
硬生生地改成了狗血劇情。
那個那個面對丈夫出軌,將尊嚴低到塵埃裡的離婚女人,
怎麼會是亦舒筆下的子君?
要知道,亦舒從來不寫卑微的愛情。
在亦舒的筆下誕生一批「亦舒女郎」。
或美麗,或驕縱,或出身貧寒命運坎坷,
但她們總是通過自身努力或男子垂青最終走出自己的困苦。
關於愛情、婚姻、友情和生活,
亦舒,或許寫出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姿態。
驕縱一生卻敵不過情
現實,往往比電視劇更為殘酷、難過。
絕世好閨蜜或是霸道總裁的拯救情懷,那也只是出現在電視劇中。
大多數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亦舒這個曾經影響過一代女性的作者,
獨立到沒有男人也能活得瀟灑自在,
亦如亦舒本人自己的一生。
她年少成名,文採超群.
14歲發布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
哥哥是著名的小說家倪匡。
兄妹倆和金庸,一度被稱頌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非於常人的經歷,鑄就了她特立獨行的性格。
一個人的驕傲和清高
也只有在愛的人身邊才會展現不出來
像大多數才華傾世的女子一樣
縱使驕傲如亦舒,也逃不過一個「情」字
亦舒一生三段感情,每一段都堪稱是一部情感大戲
將所有的恩怨於筆尖處於紙張
化作我們所讀之「金句」
無不令人唏噓感嘆
17歲那年,亦舒
喜歡上了才華橫溢的窮畫家蔡浩泉
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她主動出擊倒追
終於讓蔡浩泉喜歡上自己
面對父母的反對
以死想逼,未婚先育
成為18歲的媽媽
18歲本是花樣年華
驕傲與自負,敏感與脆弱,戲謔與清高
緊緊的扭成一股繩,守護著亦舒
不得不面對的婚姻
時過三年卻日益疏遠
她依然離別,他重新再娶
悲劇收場
如此深情卻難以啟齒
前夫的另有新歡,讓亦舒挫敗不已
痛下決心,再不與前夫和兒子相見
拒子相見,終有違背世間所長
都說「孩子是無辜的」
亦舒"冷酷.無情簡直就是瘋子」
但多大的抨擊也沒有動搖亦舒的決絕
也許她只想為忘記過去。
越沒人愛,越要愛自己
直到30年後
已經成名的兒子蔡邊村拍攝《尋母記》上映
特別希望亦舒能夠與自己相認,見上自己一面
「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
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可亦舒也只是在作品裡,
含沙射影的做了回應。
我們無權幹涉他人的生活
但亦舒也並非無情
「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
我懷你的時候是那麼年輕,但我要你活著
甚至我親生的母親要我去打胎,我不肯
我掩著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來,我只有18歲。」——來自亦舒的微博
如此深情,卻難以啟齒,
原來你若真的愛一個人,內心酸澀,
反而會說不出話來,甜言蜜語,多數說給不相干的人。
對於兒子最好的禮物,或許就是不糾纏,
愛恨糾葛的過往
如果跟蔡浩泉算是愛恨糾葛,
那對於亦舒的第二段感情則是狗血淋瀝。
生活如電視劇般就是她。
她愛上了閨蜜的男友,當紅小生嶽華
跟賀函配唐晶一樣
嶽華有一位相戀五年的武俠影后鄭佩佩"郎才女貌"
從不顧及世俗的眼光的亦舒
開始自己的套路
最後兩人分手,亦舒套路成功
開始每天的甜蜜生活
甜蜜終有盡頭,可況是搶來的愛情。
從不妥協的亦舒,看見鄭佩佩與嶽華的來往信件
大怒將信件公開
危害到了鄭佩佩的現有家庭
嶽華說:「我可以原諒你剪碎我的西服,可以原諒你的破口大罵
但我無法原諒你去傷害別人的家庭」
自此,亦舒與嶽華決裂
視如空氣說的也許是他們
愛時不惜一切,恨時老死不相往來
亦舒的獨立.自強也是正是生活賦予她的
那是因為別人的話若只是聽一聽
經歷才會讓你真正的去成長
愛可以改變一個人
在這個世俗的世界裡
你總會遇到一些有缺的靈魂
但你的故事也終有人懂
那年40歲,他通過相親遇到梁先生
梁先生是香港大學老師,天性樂觀
對亦舒的才華極為欣賞
兩段戀情失敗的亦舒,學會了收斂自己的脾氣
續寫無數人的愛情情仇
但自己卻是那個最需要被愛的那個
她與梁先生相敬如賓
兩人決定離開過往的是是非非,移居溫哥華
甘願冒生命危險人工受孕
為梁先生產下一女
愛可以改變一個人
她不再是瘋狂不顧一切的亦舒
她是普通的媽媽,也是家庭主婦
作品中也流露出意思溫和
但亦舒仍然保持每年6本書的「高產」
因為這是她所愛之事
她寫了一輩子的「亦舒女郎」
但終比不上自己的故事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自己的幸福
有對有錯,又愛又恨
但每一段經歷終成就自己
不希望你如亦舒般戲如人生
但願你活出亦舒的獨立和秉性
敢為自己的幸福抗爭
不是世界給了你幸福,而是你選擇了幸福
幸福就是有事做
有人愛,有所期待
點讚瘦十斤,轉發更苗條~
姐一直在,記得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