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少,這段話道出了現實。(深刻)

2021-01-12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微信剛出來時,

那時的我們有什麼事都愛發朋友圈,

喜歡看朋友們的點讚留言,

喜歡把公眾號裡搜集來的各種各樣美文美圖分享給大家,

也喜歡收藏一些覺得珍貴有用的東西。

喜歡有事沒事找朋友聊天。

也可以說,

微信的深入廣泛應用,

的確愉悅了我們許多人,

讓人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

方便了生活,也讓一些人為之痴迷上癮。

後來,為了工作為了生活,

我們開始添加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我們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

不知從何時起,

微信朋友圈開始變味,

各種炫富,各種微商廣告穿梭其中,

讓人對朋友圈開始膩味反感。

認識的人多了,

朋友圈關係也變得錯綜複雜,

對熟悉的人,

我們發動態只是為了表達現在的生活狀況,

對一些不熟悉,而添加的陌生人,

則擔心他們會從我們日常發送的一些動態中尋找利益關係。

同樣的語言文字表達,

在不同人的眼裡便是不同的理解會意,

曲解了發朋友圈的初衷。

本來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

卻往往適得其反,

稍不留神便可能得罪了誰,又傷了誰。

點開長長的一排排微信通訊錄,

你卻不知自己何時早已被人拉黑刪除了,

看著一個個稀奇古怪的頭像網名,

你竟絲毫分不清誰是誰,

當初加好友時的那一個個熟悉的網名頭像早已不知何時變成了誰?

你想通過她的空間去了解一下到底她是誰?

對方卻設置了好友僅可見三天之內的動態,

面對空空如也的空間,

面對一個個不知名的微信好友,

你刪也不是,留也不是!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越來越少,

發朋友圈也成了躲躲閃閃的事,

發出了又怕人看,有時又想得瑟一下。

朋友圈的裡虛情假意,

讓你厭倦了所有朋友圈裡的動態。

誠如你滿心歡喜發出一條生活動態,

偌大的朋友圈裡卻如一潭死水,

沒有絲毫動靜一樣,

你想要的點讚留言一個卻沒出現!

你不知道何時別人早已設置了不看你的動態,

久不見動靜的朋友早已設置了不讓你見她的動態,

你發朋友圈想設置為不讓某一個人見,

說不定她早己屏蔽了你的動態,

根本不會關心你的圈子。

朋友圈裡沒有了你在意的人,

你也就沒有了發朋友圈的熱情了。

人性的虛偽冷漠,

誰也不是誰的誰?

每個人都有大把的事在忙,

誰又會真的關心你的生活圈子。

漸漸的,你再也不愛發朋友圈了!

相關焦點

  • 「90後消失在朋友圈」,你為什麼越來越少發朋友圈?
    問他為什麼,他翻個白眼,說:「發個朋友圈事太多,太累!」這幾天,、、」等話題也是輪番上了熱點話題。大家也是紛紛表示已經對朋友圈絕望,紛紛評論,道出了背後的辛酸真相。現代人認識一個人,大多是說上兩句話,再來一句「加個微信吧!」而後大多都是從朋友圈開始,這也意味著:你的朋友圈是什麼人設,你就是什麼樣子的人。
  • 發朋友圈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少了
    最近,發現發朋友圈的朋友越來越少了,許多人甚至一年都難得發一條,這究竟是怎麼了?朋友圈,作為微信平臺的一種交流方式,一度風靡一時。曾記得當年還有人專門總結了愛發朋友圈的十種類型:自戀型、虛榮型、英語型、炫富型、驢唇不對馬嘴型、廣告型、感慨型、拍飯型、瞎B贊型、怨婦型,基本上囊括了發朋友圈的各路牛鬼蛇神,朋友之間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互動,分享快樂憂愁,了解彼此最新的動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很現實
    真正的幸福不是朋友圈所定義的。微信裡,總有人喜歡發朋友圈,也有人很少發朋友圈,甚至有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這很正常。在朋友圈裡面,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點滴生活,記錄當下的心理狀態,還可以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有時為了發一篇滿意的圖文動態,圖片精修,文案反覆修改,都是為了可以在朋友圈裡面引人注目,滿足自己的存在感,有時甚至會得到一個贊而開心許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再也不是以前那些「乾淨」的朋友圈了,打開朋友圈一看,裡面大部分都是廣告,讓人看了一點也不舒服,沒有刷下去的欲望。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 為什麼真正厲害的人很少發朋友圈
    你聽到這可能會覺得,這人可能比較高冷吧。可是現實生活並不是,相反,他們反而能夠和你坐下來侃侃而談,可以一起交流一些對最近新聞的看法,不乏頻頻有自己的見解,有時還能聊一聊八卦,是那種能夠一直聊下去的人。後來我對他們提出過疑問:說為什麼你們平時很健談,卻幾乎不發朋友圈。
  • 為什麼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少有人看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一周也就發兩三條;二是,之前發的狀態,大都和自己的心情有關,也生氣的罵過別人「傻X」,也吐槽過,有一點事都要發到朋友圈裡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情狀態」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小雞湯,或者自拍、開心事等等;三是,我發現之前的狀態點讚的評論的人好多好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的朋友圈好像很少有人看到一樣,前幾天我發的狀態,竟然一個點讚的評論的都沒有。
  • 工作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
    一直以來,有一個疑問,「一直以來,有一個疑問,「工作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以上,說的不一定對,歡迎討論,留下你的評論。工作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和小夥伴們一起聊天,包括自己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發現,工作後,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大概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你被屏蔽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微信作為最常用的通訊、支付軟體,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很多時候,因為工作需要,我們要加別人的微信,從而進行溝通聯繫。
  • 不到50歲,突然發現朋友圈越來越冷清了,人越來越少了
    白女士表示,自己獨到50歲,突然發現朋友圈越來越冷清了。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些人把自己屏蔽掉了,有些人是不喜歡發朋友圈。白女士,平時忙於工作也沒有時間去看這一些,這一次發現了這個事情,覺得也特別的傷感。著名的哲學家馬克思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資本越來越多了,人情卻越來越少了。」
  • 為什麼大部分人越來越脫離「朋友圈」
    第一點,在剛有朋友圈的時候,因為大家處於好奇的狀態,所以幾乎每個人都願意發朋友圈,甚至很多用戶將朋友圈當做自己炫耀的設施。而如今的朋友圈,就相當於整個社會,裡面包括家庭、工作、同事、老闆、陌生人等等,這便讓用戶在發朋友圈的時候,考慮的太多,導致最後就不願發朋友圈。
  • 為什麼大部分的90後都不愛發朋友圈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你不再像以前一樣一日三餐、開心不開心都發在朋友圈了,你也不是沒話說了,你只是不敢說了。你也不停的在想,為什麼越長大越膽小了。一定是長大太孤單了,太孤單了。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連送水的大爺都有你的微信,通訊錄的人越來越多,但很多人發朋友圈的頻率卻越來越少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設置「僅三天看見」?
    朋友圈雖然是展示給微信好友看的,不過微信裡也並沒有幾個好友呀。有時候反倒覺得,自己某些發洩出來的或者負能量的消息挺影響別人的,於是設置成「僅三天可見」讓自己清淨,也讓別人清淨。我身邊也有很多把朋友圈設置為「僅三天可見」的人。我問他們為什麼的時候,有的要麼答不出來,有的要麼說是跟風,其中有一個朋友的回答讓我記憶深刻。
  • 為什麼領導很少發朋友圈?
    底下有個評論說:現在領導也都不發朋友圈了,別人都忙著自我增值,哪還有空刷朋友圈發些沒營養的朋友圈。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優秀的朋友柳柳。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
  • 朋友圈是分享的地方,可是很多人都不發了,這是為什麼?
    朋友圈本來就是機率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據調查,大部分的人朋友圈都是三天可見。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是否也是三天可見呢?,本來發朋友圈就是為了分享給朋友看的,但是又不想被砍的太多,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經常人設崩塌越來越沒勁了。
    然後發朋友圈。她把這一切都做好後說,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你是我朋友,不要說出去吧。我是有點虛榮心。朋友圈裡積贊的贊越多,我就越開心。我是個導遊,主要負責國內遊,有時替補一兩回國外遊。我不太相信她說的話,你不是外貿公司的高管嗎?而且這麼多年我一直以為她是。這太顛覆了。
  • 心理學: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不喜歡發朋友圈了?
    這令人很疑惑,本來發朋友圈就是想分享給他人看到,又為何讓自己的內容曇花一現呢?不喜歡發朋友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一、性別差異其實,發朋友圈也是分性別的。男性普遍比較沉穩,大多是有城府、較為成熟的,社會角色賦予男性更多的是能力上的要求。
  • 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往往都是這三類人
    如今,朋友圈仿佛已經越來越魚龍混雜了,而大多數人也已經養成了不發朋友圈的習慣,只是偶爾進去瀏覽一下朋友的動態。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三類人仍舊在頻繁地發朋友圈,不妨一起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精神上實在是沒什麼可寄託的了,對於現實中的一切也沒啥興趣,就喜歡發朋友圈這一個愛好,還有一點就是期待著別人的點讚、評論,然後自己在一個個的去回復,也算是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要說為什麼頻繁地發朋友圈,其實自己也不清楚,就是喜歡這種感覺,不然去幹什麼呢?生活實在是百無聊賴,想想自己除了發朋友圈之外,也沒什麼事情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了。
  • 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青島婚禮主持人團隊的這段話超走心!
    結婚發什麼朋友圈文案?青島婚禮主持人團隊的這段話超走心!大到婚禮場地的選擇,小到婚紗衣架、中式頭飾、賓客伴手禮等等都蘊含了新郎新娘自己的心意,現在的新娘動手能力真是 100 婚!更厲害的是,青島婚禮主持人不僅在婚禮小物上傾注了自己的精力,還不忘設計有趣的婚禮流程。
  • 一個頻繁發朋友圈的人,透露了這兩種信息
    不難發現,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朋友圈「狂魔」,當然了,隨著新鮮事物的退潮,也有很多人不再頻繁的發朋友圈,甚至也有一些人設置「三天可見」等功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化現象呢?其實,恰恰是因為生活習慣和態度的不同,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妨和我一起研究一下。很多時候,一個人,頻繁的發朋友圈,往往透露了這兩種信息。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且讀文摘,ID:qdwz8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發不發朋友圈,我們都在好好生活。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有個高贊回答是:想發的「朋友圈」,已經以私信的形式發給在乎的人了。說到底,朋友圈只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一個窗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 為什麼大家都不再隨便發朋友圈?
    你的微信好友數漸進式增加,但在朋友圈能看到的內容卻越來越少!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很多人通過日常社交很自然在微信加的人越來越多,各種不同身份的人都在你的好友列表中。每當發朋友圈都經過深思熟慮,除了親戚朋友同學外,還有同事、競爭對手、對頭人、面和心不和等人。如果每次發朋友圈都經過分組過濾,挺累的。
  • 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
    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有個高贊回答是:想發的「朋友圈」,已經以私信的形式發給在乎的人了。 說到底,朋友圈只是我們抒發情感的一個窗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發朋友圈的人也各有各的原因,並非沒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