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我們總是高估今後一兩年內將要發生的變革,總是低估未來10年將要發生的變革。所以,不要讓你自己陷入無所作為的窘境「。
然而,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會選擇眼前看得見的既得利益。
比如,股市素有「七虧二平一賺」之說,大多數人更加在意的是股票最近幾天的表現,而從來沒有考慮過未來三至五年甚至十年的大體走勢。
再比如,大多數人更願意每天很辛苦地工作,加班加點也甘之如飴,卻從來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一下未來10年的職業規劃。不知道自己每天趕的路、吵的架、加的班、受的累,會給10年後的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提升。
然而,談起未來,很多人會用活在當下搪塞過去,抱著活在現在的藉口活在現在,直到平凡的過完此生。最後,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可貴」。
一、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包括自己都在說:「要是以前。。。就好了」、「早知道。。。就。。。」
要是幾年前開始堅持鍛鍊,跑步健身,現在就可以擁有一副好身材了;要是幾年不亂花錢,把錢都存起來做基金定投,現在我就有好多錢了;要是幾年前,我堅持寫公眾號,現在我就有好多粉絲了。
遺憾的是時光不會倒流,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
過去是現在的因,現在是過去的果;未來是現在的果,現在是未來的因。若想擁有好的未來的果,從現在開始,做好現在的因。
與其遺憾過去,不如把握現在。
二、你的現狀是過去所有點滴積累的折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現狀不能令我們滿意,那麼一定是過往的積累不夠。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成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與牛人的差距就在於,牛人總是在點滴中不斷的進步,而大多數人總是遇到難題就放棄。
去年我接觸到一個雪球大V,他的公眾號粉絲已有20W+。幾乎每天寫出的文章都是十萬加的閱讀量,而且文章質量很高,真的能讓讀者有所收穫。
一開始我覺得他一定是有寫作天賦,一定是文科生。後來才知道,他是學機械工程的理工男。而能有今天的成就,來源於他五年來從未間斷的堅持寫作。
世上本就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別人的輝煌,卻忽視了他們背後的自律和努力。
還記得那個一萬小時定律嗎?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賦無關,練習一萬小時,就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就像摩西奶奶說的:「喜歡一件事,你就開始去做吧。即使此時此地只能把它當成業餘愛好,你堅持去做了,點滴積累,有一天它會成為你的專長,成為你可以靠之養活自己的看家本領」
想,都是問題。
做,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