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熱搜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一網友回答深有同感:
我們不能沒有空氣、食物和水而活。但沒有書籍、音樂、電影,沒有希望,沒有親密關係,我們還是可以活著的,然而沒有了這一切,活著也未免太蒼白了。
我們找伴侶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期待能夠體會愛,幫助我們自我重要性,人生的路也可以走得更精彩。
很多人藉由親密關係來尋求安全感。但是諷刺的是,我們以為的親密關係是個避風港,但它卻是一面鏡子,你的伴侶不斷地舉著鏡子(還是放大鏡!)照回給你自己看,最後是失望和心碎的聲音,害怕而選擇遠離親密關係!
為什麼我們本需要的親密關係會越來越變得害怕了呢?
一、保持獨立,害怕被拋棄
從小生活在疏忽的父母和迴避性依附人格環境下長大的人,最會形成親密關係的恐懼,會認為我唯一能夠指望的人就只有自己,獨立自主,可以積極看待自己,但總用消極眼光看待他人。
獨立本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需要時如何尋求幫助!如果試圖自己做任何事,也是保持了與他人感情上的距離。其潛在意識是在被拋棄前離開總是好的,所以也不願意讓別人進入你的生活,更不願被感情束縛。
二、完美主義
我們都想在愛的人面前有好的印象,這毋庸置疑,但是你如果永遠只向對方展示完美的自己,不讓別人看到你的任何缺點,會導致別人敬而遠之,讓所有人都害怕接近。
你的完美主義,其實更多的害怕對方內心對你的看法,甚至是自己不想承認一些缺陷,但其實學會向關心你的人敞開心扉,並且信任他們,會獲得很多的理解和真誠!
三、總是愛上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人
你有沒有愛上一個不適合的人的經歷?有沒有發現自己常被那些沒法給你情感的人,或疏遠你的人吸引?
一段不適合的關係,會讓本來對感情期待的一方失望,自我懷疑,並且失去對親密關係的信任。而這會讓他們更加害怕親密關係,從而會選擇一段更不適合的開始,因為這可以讓他們避免走的太近!
四、喜歡跟工作戀愛
當你的時間基本上都給了工作的時候,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幾乎沒有為任何一種關係留下空間。在工作中,轉移了個人生活的問題,並且避免面對它們,用忙碌為自己找到了不想擁有和維持持久的親密關係的藉口!
如果你是工作狂,問問自己這是不是你躲避親密關係的原因!
五、古怪多變,自我破壞
你有沒有跟朋友剛度過一段美好時光後,開始無視他們;有沒有曾向伴侶敞開心扉深入談論一些私人的事,但之後很長時間都不再聯繫。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表明跟某個人建立真誠的情感,會讓你不自覺感到害怕,會保持距離,不讓自己依賴。因為太接近你的舒適區,你就會往相反的方向逃跑,不給情感萌牙的機會,以避免自己受傷害。但也這可能無意中做出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情!
樊登老師在講《親密關係》這本書時提到,戀愛是為了滿足每個人內心的需求,我們的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如果在童年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尋找!
所以我們總是會對他人充滿期待,過去我們總覺得親密關係是兩個人的事,只有遇到對的人,雙方都付出努力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但張德芬老師有一句至理名言:「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想要獲得好的親密關係,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從內心發現自己的!我們總以為不愉快的童年經歷,糟糕的分手,會給我們留下很多感情上的包袱,使我們沒法走入親密關係。
但事實上,這些只是過去,並不代表現在的自己,你的餘生不能一直受此困擾,如果你重拾信心,努力克服對親密關係的恐懼,並致力於去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一定會有一個全新的自己!
那麼第一步是,你已經意識到這些影響親密關係的惡性循環,並準備去打破它了嗎?
我是靜語,一個愛讀書愛解決問題的女子,歡迎跟我一起講講你生活中的故事,一起尋找答案,感謝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