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坦言:人老了別指望依靠誰,做好這幾件事福氣自然來 。

2020-08-09 黃小骨

導語:

70歲的趙奶奶一直過得挺幸福的,趙奶奶有一些關於幸福的秘訣,她認為人老了,別指望依靠誰,做好這幾件事福氣自然來。

(1)不要自私地總想麻煩兒女,能不麻煩兒女就不麻煩兒女。

很多老人到老了都很自私,總想麻煩兒女,兒女要忙於工作,有的時候無暇顧及老人,老人就會責怪兒女,其實這樣是一種惡性循環,老人和兒女都不會開心,人老了,最應該摒棄的就是自私的想法,不要自私地總想麻煩兒女,能不麻煩兒女就不麻煩兒女。

人其實都是這樣的,如果你一心很自私,總想麻煩別人,那麼你就會替自己委屈,也會怨恨別人,如果你總是想著不指望依靠誰,不想給人添麻煩,很多事情其實很容易解決。

當老人沒有了自私的想法,就不會對兒女有太多的苛求。對兒女沒有苛求,反而兒女會越來越孝順,福氣自然來。

(2)存好養老錢,老了不拖累兒女,自己也過得自在。

人老了要想靠自己,那麼得存好養老錢。養老錢對老年人來說非常的重要,一個老年人如果不指望別人,那麼他自己首先得有一定的積蓄,這樣老了才不會拖累兒女,自己也能夠靠著這筆養老錢過得自在些。

如果老人沒有養老錢,那麼當他老了,他只能指望兒女,但很多兒女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他們自己本身的負擔就很重,他們根本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去照顧老人。

所以如果一個老人不存養老錢,晚年只指望兒女,那麼對兒女來說其實是一種拖累。

一個老人如果身無分文,沒有養老錢,只靠兒女活著,那麼他自己也無法過得舒心和自在。所以老人要想晚年有依靠,那麼一定要存好養老錢,存好養老錢是非常有必要的。



(3)對兒女和善些,多替兒女著想。

很多老人其實對兒女都不太和善,也從來都不替兒女著想。我覺得做老人大可不必倚老賣老,也不要因為自己是老人,而總是希望兒女對自己付出,

與其做一個讓別人不喜歡的老人,不如做一個對兒女和善些,多替兒女著想的老人。

一個老人如果總是非常的和善,總是替兒女著想,我覺得兒女是不會虧待他的。人為別人著想多了,福氣自然也多了。



(4)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最有福氣的一件事。

其實老年人最有福氣的事情,就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人老了,如果身體不健康,那麼其實是沒什麼福氣的。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少去看病,少花醫藥費的錢,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能生活自理,不必指望兒女來照顧自己。

老年人最有福氣的事情就是身體健康,自己身體健康,就不用去羨慕別人能走能動,身體健康,自然就覺得晚年不悽慘,心情也能愉悅一些。



結束語:

老人不要總是活在恐懼中,不要總擔心自己老無所依,抱著順其自然的想法,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不要總想著指望別人,很多時候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份內事,鍛鍊好自己的身體,多為他人著想,福氣自然會來。

相關焦點

  • 誰都靠不住?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事,老了誰都靠得住
    經常聽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發出感嘆:人老了,誰都靠不住,靠兒女,兒女忙,靠老伴,老伴走在前頭,病了躺在床上,有時連自己都靠不住。那麼,人老了,真的誰都靠不住嗎?一位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時,老了誰都靠得住。
  • 70歲老人坦言:人老了,依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有錢
    我是芸兒,你有故事,你說,我聽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文/柒芸兒導語人老了,最怕就是沒有一個人給自己養老送終,還要被自己的兒子女兒拿完了全部的財產。孫爺爺坦言:人老了,依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有錢。我今年也已經70歲了,估計自己都沒有多少個年頭了,但我這一生真的沒有什麼遺憾。
  • 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是最好的依靠嗎?3位70歲老人坦言不一定
    導語:人過七十古來稀,70歲以後的老人都希望能夠,依靠老伴或者兒女安度的晚年生活。可現實生活裡也有的老人到了晚年才發現,原來老伴和兒女也是靠不住的,能夠依靠的也只有自己。下面我們來聽聽這3位70歲老人是如何說的。
  • 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70歲老人說出內心實話
    ,對於兒媳和女兒哪個更能讓老人心裡有依靠,這個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桿秤,誰對自己好,自己就會對誰好,總之,是人心換人心,真心對真情。我的老伴前幾年過世,當時很多人勸我再找個伴,我覺得一把歲數也就算了。在我們這代人的心裡,還是有「養兒防老」的思想,我也期望著自己的晚年兒子兒媳能夠多孝順我些。女兒已經嫁到了別人家,要孝敬自己的公婆,對待我的照顧要少的多。前段時間,我生病住院,還是兒媳對我照顧的多,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給我洗洗涮涮,經常詢問我身體變化。女兒和女婿來過醫院幾趟,留下些錢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 2位70歲老人坦言,年輕時別逞能,老了病了,還得靠兒媳婦
    說白了,就是希望婆婆和媳婦將心比心,各自做好自己的本份,不要太過份了。婆婆不要說出養老不指望兒媳的話,媳婦也不要用不帶孩子不給養老威脅婆婆。然而事實上呢,年過70的婆婆,老了病了,基本都要靠兒媳婦照顧。為此,我特地採訪了2位老人,聽聽她們的故事吧。當事人:劉奶奶,71歲,兒子不在了,幸虧還有兒媳婦和孫子劉奶奶年輕的時候,一直在鎮上的中學教書,她和丈夫都在學校工作,一個教語文,一個教音樂,家裡也算是書香人家了,自然也希望兒媳婦最好是個文化人。
  • 晚年養老指望誰?70歲老大爺說出大實話,句句在理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今年已經70歲的呂大爺,在和朋友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得不說,老大爺的觀點也說出了他們那個年齡段老人的心聲,句句在理。呂大爺說,人上了歲數,不管是六十出頭,還是七老八十,在他看來,最好的狀態就是和相依為命了一輩子的老伴彼此陪伴,做對方的依靠。
  • 70歲老人真心話:做好這5點,餘生不給兒女添麻煩,養老靠自己
    我們來聽聽院區裡,70歲舒大爺的肺腑真言:做好這5點,餘生不給兒女添麻煩,養老靠自己。也許會給在漸老路上的你我一些啟發和提醒。歲舒大爺我今年70歲了,有2個兒子一個女兒,老伴走了有幾年了。我不反對老人談黃昏戀,再找老伴,只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但我已經沒有這樣的想法了,因為我覺得都這歲數了,能夠遇到真情不多,但也有能夠遇到真心相伴的老伴。現實生活裡也有老人在黃昏戀裡被騙的,有些人就是打你的錢財主意接近你。為了讓自己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還是單身過日子算了,不跟著著急了。
  • 80歲老人坦言:人老了,能靠得住的不是錢不是老伴不是子女
    公園散步,看到幾位老人坐在大樹下乘涼,談論著人老了,誰能靠得住的話題,於是坐在旁邊的石凳上,聽聽幾位老人的說法。自己不做飯,沒人給做,自己生病,沒人給錢,現在事事靠自己,雖然不知道將來不能動了會怎麼樣,至少,現在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和金錢。正當幾位老人在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訴說自己的生活時,一位約80歲的老人笑而不語,其他老人看這位80歲老人一直笑而不語,疑惑道:「老哥哥,您覺得我們誰說的有道理呢?」
  • 「老了不要跟後人住在一起」:70歲老人坦言,越老越要自立
    我一直對母親這句話表示不理解,自認為自己不會是那種不孝之人,但後來接觸了很多老人之後,才發現母親這句話不無道理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老人在步入萬晚年之後,卻並沒能夠真正意義上享受天倫之樂。按常理來說,兒女對於老人都有贍養的義務和責任。所以很多老人在晚年都會選擇跟自己的兒女住在一起。一方面是相互有個照應;另一方面則是認為這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在聽完兩位跟兒女住在一起的70歲老人自述後,我才明白:人到晚年,還是儘量別和兒女住在一起。
  • 70歲空巢老人哭訴:在兒女家各住1個月後,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有一座土不拉嘰的老房子,裡面住著位70歲的老人。老人和老伴在同一屋簷生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日夜相依,不管生活有多艱難,兩人相互扶持,並養大了3個孩子。兩人感情很好,一輩子很少吵架、紅臉。老人本以為自己能和老伴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沒想到一場急病,奪走了她53歲的老伴。老伴走後,老人非常傷心。
  • 一個64歲老人的坦言:什麼才是晚年真正的依靠。
    老人晚年真正依靠的是什麼?很多人會說是自己的子女,因為老有所依,養兒防老。但是真的可以依靠這些嗎。一個64歲老人的坦言:什麼才是晚年真正的依靠。老趙 64歲我曾經也以為自己老的時候可以依靠自己的子女,子女再怎麼不好,也不會不管自己的父母吧,但是現實生活中不是這樣的。
  • 人到晚年,你最能指望上的是這3種人,值得70後一看
    隨著90後這一代長大,成為新時代的主力軍,作為父母的70後也老了,開始邁入養老的步伐。我爸爸常說,70後是最辛苦的一代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吃飽飯依然是生活的重中之重。為了賺到吃飯的錢,很多70後放棄了學習的機會,背井離鄉去城市裡打工,與子女分開。在外地打工幾十年,晚年想回到家鄉養老,又發現物是人非。
  • 到了晚年生活不能自理,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70歲老人說實話
    導語:人其實不怕老,怕的是老了生活不能自理,那麼到了晚年,生活不能自理,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我們這邊習俗就是這樣子的,女兒將來長大都要成為別人家的兒媳婦,父母到了晚年是不能依靠女兒的。我平常都會和媳婦好好相處,因為我知道自己老了總是要依靠媳婦的,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越要好好相處,相處好了,有了感情,晚年才有指望。
  • 3個70歲老人親身經歷告訴你,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三位70歲老人的真實故事。一、管好自己的嘴,兒孫自有兒孫福。今年已經70歲的李阿姨。一個人獨自坐在家中的院子裡,望著大門外來往的行人和車輛。他老伴早些年已經過世了,現在就她一個人在這裡獨自的生活。李阿姨還有一個48歲的兒子,現在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很少回來。
  • 「兒子和女兒,晚年能依靠誰?」聽聽兩位70歲老人的真實感悟
    還有一些老人存在「重男輕女」的舊觀念,認為老了以後只能指望自己的兒子,女兒嫁出去以後就成了「潑出去的水」。那麼,現實生活中,老年人的晚年是如何度過的呢?兒子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呢?我採訪了兩位70歲的老人,聽到了這些回答。
  • 3位70歲的老人坦言: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最靠不住
    看人間疾苦關注情感酵母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人到了晚年,能依靠的是朝夕相伴的老伴?還是有養育之恩的子女?3位70歲的老人坦言: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最靠不住。傾訴人:楊奶奶,70歲老伴總是會突然地消失在你的生活裡,讓你措手不及的同時痛哭流涕。
  • 鬼谷子:心軟之人無福,做好這三件事,福氣自然來敲門
    生活之中不乏這樣一類人,他們很好說話,對於別人的請求總是有求必應,因為擔心別人難過,所以說不出拒絕別人的話,明明自己很為難卻也不說什麼,自己默默承擔。但是偶爾也會遇到自己付出了精力,卻發現對方不那麼領情,甚至反過來責怪自己,這就是心太軟的人。心軟的人往往因為狠不下心,做什麼事情都先想著別人,從而讓自己過得很委屈。
  • 70歲癱瘓老人哭訴: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誰也靠不住
    尤其是當他們70歲時,伴侶會離開自己。孩子們也有了一個大家庭要照顧,孩子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他們只能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守在家裡,沒有人和他們聊天,只有自己陪伴自己。這樣的日子在老年真的很不開心。但是當你到了70歲時,有誰可以依靠那?
  • 70歲老人說:人老了遠離這4件事,兒女孝順,才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到老年,已經經歷了歲月滄桑,也看透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會有很多的經驗之談。70歲的張大爺說他退休後,一直遠離這4件事,不僅兒女孝順,還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生活。兒子兒媳高興了,買了大房子結婚了,也把他們老兩接到一起居住養老,可沒有過兩年,這位領導兩口子就又回來自己租房單獨居住。每次說起這件事,老領導都是欲說先流淚,總是勸別人不要跟他一樣的傻,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到頭來自己一無所有,連居住的地方都是租的,跟個漂流的浮萍一樣。
  • 70歲老人的忠告:在兒女家各住半個月,我才明白晚年能依靠的是誰
    一、導語人老了應該依靠誰呢?很多老人都說生兒子好,這樣才能讓自己老有所依,也有老人說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生女兒才能讓自己的晚年有所依靠,那到底靠誰才最靠譜呢?不如看看下文裡的這個老人是怎麼說的吧。我今年70歲了,我已經退休快20年了,我每個月退休金有3000塊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夠我一個人花,兒子女兒都非常讓我省心,他們已經有了各自的家庭,所以不用我時刻操勞,我老伴兒走得早,我一個老婆子孤零零的在老宅住,一個人種種花草。雖然每天日復一日,可是過得也不算無聊,可能是我有退休金的緣故,所以不用給兒子女兒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