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 | 最好的人生:適度善良,懂得拒絕

2021-02-26 YCTV鹽城新聞

有人說,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會不自覺地心軟。一次兩次沒覺得什麼,但次數多了,往往就會讓人進退兩難。

於是你會發現,當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並且無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

因為,你容忍別人的同時,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沒有節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有個話題叫「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覺得容忍毫無作用」。

有句高贊評論說:「容易被欺負的,永遠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軟的人,畢竟好騙又好欺,傷疤一好,那個人就忘了疼。」

我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善良,也害怕令別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殊不知,有一句話早已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覺得失望,那是他們要處理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你無需對別人的情緒負責」。

沒有人有義務要一直替別人著想,一個永遠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人,那得卑微成什麼樣呢?


名家畫廊 | 東山魁夷

有人說:你的善良,應該略帶一點鋒芒。

不管是與人為善,還是給人包容,前提都是不為難自己。

不要怪別人太貪婪,也不要怪社會太不溫暖。一個連自己都維護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別人來體恤你呢?

就算我們有包容別人的義務,但卻沒有無限次容忍的責任。

人想要發出光芒,必須先長出鋒芒。

《人間失格》裡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不懂拒絕就像一種頑疾,不由分說地啃噬著人們的一生。

懂得拒絕,人生才更自在清淨。

三毛曾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早就預備好了答案。」

每一種井井有條的人生,都是靠拒絕一些事情得來的。

看清自我的需求和意願,大膽地對一些裹挾說「不」,你的人生才更輕鬆。


名家畫廊 | 東山魁夷

有一項調查發現:那些過度隨和,並且完全不懂得拒絕的人,比那些性格強勢的人收入要低18%。

毫無底線地接受或幫忙,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和諧的人際關係,反之,只會得到別人的輕視。

所以,永遠不要去做一個容忍無度的「弱好人

真正的將心比心,是建立在雙方人格對等,交付對等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際關係才是和諧健康的。

網上有句高贊評論說:「老好人是一種毒藥,不僅讓自己上癮,還會讓對方對你的索求不斷上癮,直至最後大家都變成仇人,才會結束這種帶著強烈毒性的人際關係。」

學會拒絕,遠比學會接受更重要。

要知物極必反,任何容忍到了一定程度,於別人是蜜糖,於自己卻是砒霜。

拒絕心軟和無底線的容忍,你才能從亂七八糟的生活裡找到頭緒,逐漸步入人生的正軌。

相關焦點

  • 最好的人生:適度忍讓,懂得拒絕!
    沒有節制的容忍不是善良知乎上有個話題: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覺得容忍毫無作用?你以為自己善良而寬容,別人卻以為你軟弱好欺負。大吵一架後,她贏回了自己的主權。懂得拒絕,人生才更輕鬆我的一個學弟大山,多年前回家,碰到一個遠房親戚推銷保險,打著親情的旗號,逢人便強買強賣。「弟妹,你結婚的時候,我還去幫忙了呢,所以你也得幫幫我。」「小侄子,我是看著你長大的呀,你混得這麼好了,不能看著我丟飯碗吧。」一來二去,面子上過意不去,儘管手頭緊,大山還是咬牙買了兩份保險,說是十年到期,就能連著本息全拿出來。
  • 最好的人生:適度忍讓,懂得拒絕
    有人說: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成全別人,委屈自己。生活中,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是會不自覺地心軟。「你英文這麼好,我的論文就勞煩你哦,你不會見死不救吧?」「你手頭寬裕,再借我一點,下次我一定還你……」一兩次沒什麼,但次數多了,往往會讓人進退兩難。你會發現,當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無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
  • 成年人的友誼,適度打擾最好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偶爾聯繫、適度打擾。深以為然!!!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菲菲的初中同學小璇沒有讀大學,畢業後一直在瀋陽銷售服裝。一次在初中同學群中,同學小璇了解到菲菲也在瀋陽,便加她微信私聊,並相約一起吃飯。十年沒有見面了,況且在初中的時候,和同學小璇並不熟悉,菲菲一開始有些猶豫要不要見面,但是一想畢竟是同學一場,還是見見比較好。吃飯期間,菲菲只是禮貌的問問同學小璇這些年的過的怎麼樣?都在忙什麼?
  • 不懂拒絕的人生,註定會是一場災難
    畢竟,人生有限,做人有尺,沒有底線的善良,一文不值。深以為然。再善良的人,也應當把自己的個人感受和利益得失擺在首位。否則,生活會告訴你,你的一腔好心,處處忍讓,最終只會變作苦勝黃連的虧。很多時候,善良無底線、付出沒邊界的老好人,只會一味遭人壓榨,活得憋屈不已。
  • 在談戀愛時,做出適度拒絕,會讓他變得更加珍惜你
    在戀愛時的兩個人,有時候女孩子不一定要表現得特別溫順,很有可能再有些時候得不到男生的珍惜,甚至是在有些感情中,有些女孩的脾氣偶爾任性的一兩回還很有可能會得到這個男生的她疼愛;在正處於戀愛的時候也要在某些時刻學會適當地去拒絕他
  • 真正智慧的人,不是喜歡咄咄逼人,而是懂得適度示弱
    在遇到阻礙或者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學會示弱,養精蓄銳,積蓄力量,然後才能一舉成功。人生總會有艱難險阻,絕不會風平浪靜,既要拿得起,也得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所以,做人處世只有懂得適時示弱,才有可能也能成為人生贏家。
  • 人生層次越高,越懂得拒絕
    其實,懂得拒絕,遠比學會接受更重要。,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對方理所當然地索取著你的善意,即使明白你的無奈,了解你的軟肋,懂得你的力所能及,也無動於衷。良善可欺,誠然如此。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 35歲薇婭一句話戳痛無數人:不懂拒絕的人生,註定是一場災難
    畢竟,人生有限,做人有尺,沒有底線的善良,一文不值。深以為然。再善良的人,也應當把自己的個人感受和利益得失擺在首位。01有一種累,叫不懂得拒絕。付出有邊界,接受有底線,如此,你的善良才不會變得廉價。03最好的人生:適度善良,懂得拒絕。
  • 散文:為人著想,要適度而為
    有人說這是懦弱,有人說這是善良。我更相信這是善良。但太懂得或者一味為人著想,並非是好事。如果碰到她要接送小孩,需要調班,其他人不肯,我都願意,久而久之,阿萍就只找我調班,我沒有拒絕結果阿萍拒絕了。那時我才知道,阿雪並非真正討厭阿萍,在我來之前,阿雪本沒少幫阿萍的忙,其實沒有誰會特意討厭誰,本來也無冤無仇,阿雪說:「只是在這個社會生存,很多事情,要適度而為,太為人著想,幫人太多,結果別人反而不會感激你,別人會把你的善意,理解為理所當然的,最後你請求別人為你付出一點,哪怕是一點,你會發現這是多麼的奢侈。」 阿雪說的話,我至今仍然記得。
  • 子夜薦讀 | 將心比心的善良,是最高級的修養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在別人失意的時候給予蘊藉。你有但別人沒有的東西,少做展示,更不要順勢抬高自己、傷害別人。即使別人有不如自己的地方,也會給別人留臺階,不讓人難堪,會體諒人、尊重人。為了不傷害男孩的自尊,不讓他被同學嫌棄,善良的班主任選擇了這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幫助他。有句話說:情商,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而是德行具足後的虛心、包容、自信和格局。高情商的背後,都是善良。能替別人著想的人,一定也是十分善良的人。他們心裡裝著溫柔和善意,懂得真心地將他人放在心裡。
  •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
    文/素白人生這一趟,本身就是曲折交加的,苦非苦,樂非樂,也都是執念而已,不同的角度看待便會有不同的理解古人都常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世間百分之八十的煩惱:皆由心生,太過執著,最後疲憊的只會是自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努力去解決,有些人和事,需要雙箭頭才能懂得
  • 痛與樂是人生的意義
    說起閨蜜,真的是一個很善良、很善良的一個女孩,即使生活沒有這麼順遂 ,但重來沒聽過她一聲抱怨的話。她第一個男朋友是我老公的表弟(當時她倆還處於曖昧階段,在一次吃飯,我們四人遇一起。有時候開玩笑會跟閨蜜說:人生真的很奇妙,如果當初我們四人相遇,你跟我老公成一對,會不會生活不一樣,你看我老公你也認識,這人吧除了賺錢不行,其他生活及感情、待人處事都還是可以的,而你對金錢的欲望跟債務的恐懼度都比我低,你們一對日子會不會更好?反觀我,有時候真的羨慕你,還可以有第二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 「你會因為不懂拒絕,而困擾嗎?」
    不懂拒絕的人生,註定是一場災難。有一種累,叫不懂得拒絕。畢竟,人生有限,做人有尺,沒有底線的善良,一文不值。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生活和工作中那個不懂得拒絕的人,因為怕讓別人失望,只能委屈自己。看似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相處頗歡,實際上,背後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 知道生存法則的人,都懂得拒絕,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
    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難免會遇到一些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像那句話說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最為危難的時候身邊有個人能幫助到自己自然是最好的。不過換個角度來分析,一個人過度依賴他人的情況下總會引人反感的,明明我們自己都無法熟練的掌握某件事,當朋友求自己辦事言語委婉的時候,自己因為不撇開他人面子選擇無奈接受了。那麼在應承這件事情之後呢?是否會內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心理壓力也會無形中提升不少。
  • 拒絕一個男人的最好方式:不麻煩他
    大家把善良當作美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會拒絕也成了一種變相的善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便利貼女孩,這些女孩簡單、樸素,她們不太起眼卻又不可或缺,就像一張隨手可撕的便利貼,用完也可以隨手扔掉,她們很善良,不會拒絕別人。其實在生活中不懂得拒絕別人並不是一件好事,會無限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大家都會來佔你的小便宜,出力不討好。
  • 每日一讀 | 人生不易,請好好愛自己
    女人讀史可以明智,女人讀詩可以靈秀,女人讀數學可以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變。書讓女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歲月會為讀書的女人帶來皺紋,書卻會給她帶來睿智和豁達;歲月為讀書的女人帶來白髮,書卻會為她塑造內在的魅力和修養;歲月可以奪走一切,卻奪不去那顆智慧、寬厚、純真、善良而又驕傲的心。
  • 太過善良的人,基本沒好報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就在隨筆中勸誡人們:「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是的,善良要有度。即便選擇善良,也不能太善,因為太過善良的人,基本沒好報。……那一瞬間,他才徹底意識到自己所堅持的,不過是種「愚蠢」的善良罷了。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太善良,就會被生活啃噬得屍骨無存」。是的,如果你善良過度,就有人敢把你欺負,你太過善良,就有人會把你利用,你的善良,反而變成了傷害自己的武器。
  • 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適度的距離
    又或者,我覺得和朋友的關係很好,請她幫我做點什麼,她拒絕了我,我心裡就開始抱怨。其實這兩種情況都很不錯,真正的友誼也需要你保持距離,朋友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保持一段距離相處,就可以如沐春風,沒有多少煩惱。總而言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不願意被他人捲入的角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你自己與他人的感覺。距離帶來美,其實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珍惜。
  • 懂得適可而止,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人生在世,凡事不可過度,否則物極必反。做人太過,容易走不長久;做事太剛,容易招致橫禍。人生有度,過則為禍。做人忌滿,萬事求缺。讀了陳琳的檄文,曹操當即驚出了一身冷汗。不久之後,曹操的大勝袁紹,陳琳也被生擒。一時間,處死的聲音不絕於耳。受到如此屈辱,換作其他人,可以早就趁機報仇,以洩心中不快。但曹操卻因惜才,反將陳琳留在身邊委以重任。
  • 學會拒絕別做老好人,善良必須要有鋒芒
    真正容易被欺負的,是善良軟弱的老好人。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過:你的善良,應該略帶一點鋒芒。三毛在《西風不識相》中寫道:「如果善良只是一味地付出,那麼這種善良,我寧願不要。」學會拒絕,不做生活中的老好人,我們才能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