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會不自覺地心軟。一次兩次沒覺得什麼,但次數多了,往往就會讓人進退兩難。
於是你會發現,當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並且無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
因為,你容忍別人的同時,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沒有節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有個話題叫「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覺得容忍毫無作用」。
有句高贊評論說:「容易被欺負的,永遠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軟的人,畢竟好騙又好欺,傷疤一好,那個人就忘了疼。」
我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善良,也害怕令別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殊不知,有一句話早已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覺得失望,那是他們要處理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你無需對別人的情緒負責」。
沒有人有義務要一直替別人著想,一個永遠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人,那得卑微成什麼樣呢?
名家畫廊 | 東山魁夷
有人說:你的善良,應該略帶一點鋒芒。
不管是與人為善,還是給人包容,前提都是不為難自己。
不要怪別人太貪婪,也不要怪社會太不溫暖。一個連自己都維護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別人來體恤你呢?
就算我們有包容別人的義務,但卻沒有無限次容忍的責任。
人想要發出光芒,必須先長出鋒芒。
《人間失格》裡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不懂拒絕就像一種頑疾,不由分說地啃噬著人們的一生。
懂得拒絕,人生才更自在清淨。
三毛曾說:「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早就預備好了答案。」
每一種井井有條的人生,都是靠拒絕一些事情得來的。
看清自我的需求和意願,大膽地對一些裹挾說「不」,你的人生才更輕鬆。
名家畫廊 | 東山魁夷
有一項調查發現:那些過度隨和,並且完全不懂得拒絕的人,比那些性格強勢的人收入要低18%。
毫無底線地接受或幫忙,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和諧的人際關係,反之,只會得到別人的輕視。
所以,永遠不要去做一個容忍無度的「弱好人」。
真正的將心比心,是建立在雙方人格對等,交付對等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際關係才是和諧健康的。
網上有句高贊評論說:「老好人是一種毒藥,不僅讓自己上癮,還會讓對方對你的索求不斷上癮,直至最後大家都變成仇人,才會結束這種帶著強烈毒性的人際關係。」
學會拒絕,遠比學會接受更重要。
要知物極必反,任何容忍到了一定程度,於別人是蜜糖,於自己卻是砒霜。
拒絕心軟和無底線的容忍,你才能從亂七八糟的生活裡找到頭緒,逐漸步入人生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