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慢慢明白:最好的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2020-08-30 國學文化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論語》中記載:司馬牛憂愁地說,「人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全都失散了。」子夏安慰道:「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是人能強求的,應該接受上天安排。君子做事肅敬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合乎禮儀,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怎麼會沒有兄弟呢?」

其實,子夏這裡所說的「兄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朋友圈加了很多好友,但是真正能夠談心交心的朋友寥寥無幾,甚至是沒有。為什麼說出現這種情況呢?用一句話總結——傳統的關係網不復存在,利益交換更加簡單直接。

以前社會,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現在,朋友一詞被說多了,見誰都稱兄道弟,反而沒了真感情。人到中年,我們才慢慢領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會慢慢明白:最好的朋友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恰到好處。

0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越是優秀的人,朋友會越少,因為能夠與他們志同道合、產生思想上共鳴的人不多。因此,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感嘆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這是對現實的吶喊,更是對朋友情的珍惜與慎重。

高漸離和荊軻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喝酒,一邊擊築,精神上能夠共鳴,互相稱得上是「知己好友」。荊軻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送荊軻於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後來,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始皇通緝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高漸離為了替好友荊軻報仇,刺殺秦皇帝(沒有成功),自己也丟了小命,正可謂「士為知己者死」。古人的知己也不多的,但是他們對待知己的感情很真摯,甚至不惜犧牲自我。

現代社會,人們好像變得越來越聰明和自私,只為自己著想,當然也難有真心朋友,知己就更少了。其實,真朋友不在數量多,有幾個就可以了。朋友在精不在多,要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關鍵時刻,能夠出手幫我們的才算是真朋友。

現如今,真朋友就像愛情一樣,非常奢侈與稀有,少有人願意與你談心交心,更多的都是利益之交,都是互相利用罷了。所以說,在這樣的大環境,誰要是有一個真心知己,就應該非常知足了。很多人,終其一生,一個知己也沒有遇到,表面上的呼朋喚友,都是假象,實則是沒有一個真朋友。

02、君子之交淡如水,恰到好處。

古人對於人性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確的,他們先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然後又說:「以勢友者,勢傾則斷;以利友者,利窮則散」。這番話一下子點透了人際交往的本質——大多不是感情主導,而是利益主宰,有利則聚,無利則散,很現實,很扎心!

正是因為現在的很多人際關係變得庸俗化了,反而才會讓那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顯得格外珍貴。就如企業家任正非所說:「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你還能刨出一種精神來,這才是留給後人最寶貴的財富」。

很多同學或朋友,平日裡不與你聯繫,到了他們有事情的時候,才過來求你幫忙,好像感情很好一樣,這就是屬於利益之交。

但是,在眾多朋友當中,總有一個或兩個沒有利益瓜葛的「淡水之交」,他們只與你談夢想、談人生,互相鼓勵,互相欣賞,等等。這樣的關係,不濃也不淡,恰到好處,點到為止,這才是最令人舒服和愉悅的關係。

結束語: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才能慢慢領悟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那句詩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人到中年,我們才慢慢明白:最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還有一兩個知己,就應該十分知足了。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和誰走得太近,往往都將是一場災難。看完本文,大家做何感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哲學、勵志、正能量、情感等方面的美文,歡迎點讚文章,並關注帳號。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才慢慢明白:最好的關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是人能強求的,應該接受上天安排。君子做事肅敬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合乎禮儀,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怎麼會沒有兄弟呢?」 其實,子夏這裡所說的「兄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朋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朋友圈加了很多好友,但是真正能夠談心交心的朋友寥寥無幾,甚至是沒有。為什麼說出現這種情況呢?用一句話總結——傳統的關係網不復存在,利益交換更加簡單直接。
  • 君子之交淡如水 —淺析
    —— 昌國原創作品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句流傳久遠的交友名言,至於如何淡法,淡多少才叫「淡如水」?第三心胸開闊,有容人之心,包容之量。第四處世圓潤,八面玲瓏,心存幫助他人之念。這樣的君子之交,有深厚的思想,人品,心胸,處世基礎;哪怕許久未見,也心存思念,在「淡如水」的交往中,友誼長留人間。
  •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成年人關係中應遵守的法則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好像是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本上還是語文課本上,記憶已經模糊了。古聖人為何要說人與人之間要像水這般相處呢?這個問題甚至困擾了直到大學畢業也沒想的太清楚。那時候的身邊都有一群朝夕相處而又臭味相投的朋友。直到工作了三四年以後才逐漸的明白聖人的高明之處,也才逐漸懂得,這句話是說給成年人聽的。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親密無間的朋友是良藥。
  • 朋友間能處久些的關係,我覺得應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為什麼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能處久些呢?因為關係太親密你會很在意她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就如我網上有個很好的姐妹,已經是到了無話不說的地步,甚至好到大家都一點秘密都沒保留,但正因為這麼好的關系所以才會導致到了最後互刪微信,也許是我太小氣,太較真,她說的一句話,我就覺得我真誠的對她,她卻反而怪我,其實我也知道她是個口直心快的人,心裡怎麼想,嘴裡就怎麼說,但是我還是放心裡了,還是難過了,也是因為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才會這樣!
  • 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才是精華,老實人值得一看
    因此古人留下一句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才是精華,老實人值得一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對於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他說的就是君子之間的交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在相交的人取得輝煌的成就,是不羨慕、不嫉妒、也不會自哀自嘆,只會祝福,君子的德行就是美好的,所以君子之間的交情也是美好的。
  • 不要讓摯友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仇敵,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古以來就很微妙,所以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在訓誡世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距離產生美」。這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適應於所有人群,包括情侶、親朋好友、多年至交、同學友情、同事交情等等都非常的適用。
  • 「君子之交淡如水」,想要交到真心朋友,就要做到以下3點
    「君子之交淡如水」,想要交到真心朋友,就要做到以下3點我們應該這樣要求自己的朋友,這樣的友誼才是真正可貴的。現在的你是不是已經到了中年?原本喜歡交朋友的你,花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請客吃飯。當然也有不少人總是賴著讓別人請客,一到買單時就見不到人影。有些人好面子不懂拒絕前去赴約,次數少還可以,次數一旦多和頻繁,很多人就會吃不消。有些人有了家庭,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幾次以後矛盾就會產生,雖然嘴上不說,但已經出現了間隙。
  •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大概是友情最好的樣子了吧!——《冥間酒友》
    什麼是最好的朋友?其實古人早有解釋,生死之交,刎頸之交,知音之交,膠膝之交,忘年之交等等,這是古人告訴我們的什麼是友情。在當今這個時代,物質橫流,爾虞我詐,仿佛人與人之前充滿了算計,仿佛每個人的接近都是帶有目的,所以在人與人的接觸之中我們都帶著防備,這種八拜之交的感情在小編看來似乎只有古時才有。然而,在看過聊齋中的《冥間酒友》之後,我對於友情又有了一個新的理解。
  • 婆媳相處,就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文/橋妮有很多人在婚姻中,飽受婆媳相處之苦。提到婆媳關係,平日在外叱詫風雲的人也不禁頭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雙方距離靠著太近,生活摻雜在一起過多,相處時缺少分寸感。孟非在節目裡就說了關於婆媳相處:保持距離,保持尊重。因為太近的婆媳關係,會成為一場災難。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嫁到我家,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
  • 婆媳相處,就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提到婆媳關係,平日在外叱詫風雲的人也不禁頭疼。為何婆媳矛盾頻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雙方距離靠著太近,生活摻雜在一起過多,相處時缺少分寸感。孟非在節目裡就說了關於婆媳相處:保持距離,保持尊重。因為太近的婆媳關係,會成為一場災難。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嫁到我家,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
  • 我和他素不相識,卻擁有最真誠的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輕鬆籌"信息,圖片上是一個枯瘦如柴的農村女子,得了很嚴重的病,家境貧寒,需要籌款。我問,她是你什麼人?他說幫他發小兒轉發的,是髮小的姐姐生病了,同一個村的鄰居。我說你發小兒是幹嘛的?
  • 君子之交淡如水:跟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可小玲哪裡聽得進去呀,每天晚上不是給準婆婆微信視頻聊天,就是網購衣服手套送準婆婆。 所以就算是關係比較好的閨蜜,也不能無所顧忌,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行為上,都不能走得太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有熟悉自己才最安全。陌生和遙遠產生了美感。
  • 人到中年,與異性相處,如果能做到這3點,就可避免走入誤區
    ——塞繆爾·巴特勒導語人到中年,還需要異性友誼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旦涉及這些敏感的話題,若不及時止步,會將雙方都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你們的關係也會到此為止。人到中年,一方或雙方是有家庭的。跨出界限一小步,就會給婚姻的破壞帶來一大步。光明正大地來往,內心坦坦蕩蕩,不僅獲得伴侶的支持,還能使得友情長久存在。
  • 情到深處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情到深處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思是:感情深了才會趨於平淡。它的出現是愛情與感情的完美結晶。就像魚和水不離不棄彼此包容,又彼此了解著。因為生活習慣,說話方式等等的相互磨和與統一,讓生活在這長期的感情河流中歸與平淡。但這種平淡又是對彼此最好的給予,也是對人生的最好的交代。
  • 中年婚姻,平淡如水,也有愛在其中,你要慢慢品味
    有人說,中年的婚姻根本沒有愛了,經風雨見世面了,曾經滄海難為水了,人到中年,愛隨風走,什麼愛不愛的,湊合過日子而已。這種說法,褒貶不一,其實,中年婚姻不是沒有愛了,也不是愛隨風飄走了,只不過是中年人之間的愛變得平和細微,以至於身在其中的人體會不到愛與被愛。
  • 相處舒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
    到了一定年紀後,才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相處舒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淡如水。月光如水,竹柏的光影如水中的藻荇,心中雖有萬千思緒,但無需多言,彼此異能領會。歷世事艱難之後才明白,人生有太多事難以向外人道也。
  • 人到中年,感情慢慢淡了,怎麼辦?
    亦舒《地盡頭》:「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已婚,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成名,不是發財,是身體健康,家庭和諧。家庭和諧與否,婚姻很重要,因為,婚姻是家庭的核心。
  • 心理學:人到中年,夫妻關係開始淡了,如何正確處理?
    人到中年,為何關係會變淡,其實也無非是被瑣事和無聊打敗,大多數的中年男性就像是劇中的泰德一樣,承擔著經濟的重擔,他們努力工作,卻忘記了要時不時的回歸家庭,更忽視了妻子。那些中年女性,則像是喬安娜一樣,將時間都奉獻在了瑣碎的事情上,可是偏偏得不到了丈夫的關愛和回應,那麼最後也只剩下了抱怨和失望。有多少中年夫妻,他們在婚姻裡失去了自己,卻沒有來得及找回,漸漸的人變了,關係也就淡了。
  • 好的關係,不用刻意討好,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好的關係,不用刻意討好周汝昌曾多次提到過,他和張伯駒的友誼。他們兩個人相差二十歲,卻因《紅樓夢》結緣,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張伯駒是一名收藏家,家中有無數藏書,周汝昌就常常到他那裡去看書。兩人也不需要太多客套,也不需要刻意討好,就怎麼舒服怎麼來,各忙各的,互不打擾。周汝昌說:「我到了張伯駒那裡,我不理他,他也不理我,我要回學校了,也不告辭,出了門就走,我們那個關係沒人能理解。」
  • 與人相處,喜歡淡淡如水
    原創 李寶平與人相處,喜歡淡淡如水,最好不要涉及經濟上的來往,特別是網絡現在最怕的就是並無深交,素無聯繫,只是偶爾有個交集,突然一個視頻過來,尋求幫助。我們有那麼熟嗎?好尷尬啊,其實我們家我是不掌權的,平日的那點退休金,是夠養活我自己,自己也不會伸手借錢,積蓄也不多,所以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幫助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