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是普通女性的最後保障!男人:誰保障我?

2020-10-18 玲瓏雜貨鋪

文❤玲瓏

編者提示:

文章的開篇我先申明自己的幾個觀點,如果大家認同,請開心閱讀全文,如果不認同,請留下您寶貴意見。文明社會、文明評論,不要一看標題就炸毛。

1,不支持婚前同居行為,雙方的婚戀程序應該是戀愛、訂婚、結婚、生子。當然,訂婚環節可以省略。

2、婚前購房,如果需要女方出資,無論是買房或參與裝修,都應視作婚前財產,主動加女方名。

3、彩禮可有可無,這個根據個人能力及女方家中的風俗習慣而定。

4、所生育的子女,雙方協商孩子的姓氏問題,個人更支持子女都隨男方姓。

每個人的觀點是不同的,這些觀點來源於當事人周邊的環境。

比如:一個可以年入10萬+的女性,她就不能理解有些女人為什麼不用高級化妝品。

同理,男人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女人非要彩禮,越窮的地方越要的多。

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彩禮,只是普通女性的生存保障。

不要彩禮的女人有兩種:

◆有經濟實力,沒把彩禮錢放在眼裡的女人

◆心思簡單、有愛就行的女人。

這兩種,你更喜歡哪種?這是女性自帶的屬性,這個屬性也間接決定了你今後的婚姻質量。

以理智、現實著稱的男人們,你們想想,為什麼你遇到的女人非要彩禮不可?

✿家鄉風俗如此,不要彩禮沒有面子。這是思想觀念的問題,觀念沒有轉變的女方及家庭,在這個問題上不願意變通的時候,男女雙方要考慮「三觀」。

✿女方家庭遵照禮制,提倡彩禮、同時給予相應的嫁妝,以圖好彩頭。這類女方家庭,比較遵守規則,類似這種情況,可以雙方溝通彩禮及陪嫁的多少,千萬不要直接說人家「賣女兒」。說實話,真讓你買,你也買不起。

✿蠻不講理,以獲利為目的,獅子大開口索要天價彩禮。實際換個方式想想,女方如果陪嫁一臺二三十萬的車,可能你覺得也沒多少錢,也未必感覺臉上特有面子。但讓男方出個二三十萬的彩禮,多數男人就叫囂這是高價彩禮。

以上是女性要彩禮的原因,可以變通,也可以商量,就看雙方有沒有耐心和誠意。

那些不要彩禮的女性是什麼樣的呢?可以說,她們是經濟獨立、思想獨立的女性。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挺直腰杆子說話,才有能力拒絕彩禮。但你想過嗎?這樣的女性,與她匹配的是什麼樣的男性呢?

當下,普通女性依然佔絕大多數,她們選擇婚姻的目的就是共同經營家庭,「一好變兩好」。

男性主動承擔婚姻成本,比如買房、買車等。女主承擔生活成本,比如育兒、家務等。

房和車這些都是增值或保值產品,誰出錢誰受益,哪怕將來雙方離婚了,這些財產還是男人的,女人分不走一分錢。

可育兒與家務這類付出都是隱性成本,如果女人沒有工作,做家庭主婦,就相當於女性嫁人後,成了一個住家保姆而已,還是沒工資的保姆。

男人認為,我在外賺錢,你在家做家務,這很公平。我也承認,如果是男人主外,甚至一個家庭大部分或全部的開支都由男人提供的話,女人做好家務、管好家也是一種能力。

雙方分工不同,居家女性不應該受到來自男性的經濟蔑視。「沒有我在後方搞好安定團結,怎麼會有你安心在前方打拼賺錢?」

我相信,除了家庭主婦之外,沒有誰願意在一個包吃包住卻不給錢的地方打工,您說是吧?

除此之外,許多普通女性在婚姻裡還要承受生育風險。

比如懷孕時無法工作,沒有經濟收入,生產時生命及身體安全無法得到完全的保障,生育後養育子女,不能脫身或與社會脫節後造成沒有理想崗位。

為什麼商場或酒店的清潔工人多數都是女性?並不是女性擅長做這些工作,而是她們只能選擇這類工作,或者說是只有這些工作選擇了她。

假如婚姻面臨解體,那么女方既沒有物質財產,也沒有精神財富,最終一個人離開,一無所有。

作為最普通的女性來講,她們極少具有生存能力,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會出現一些依靠丈夫生活的女性,從而讓整個女性群體變成「討飯」、「靠男人生活」的人設。

之前我說過,人的主觀判斷來源於他周圍的環境。比如一個男人們痛罵女人要天價彩禮,可能就是他周圍的環境是那樣的。

那些從來不拿彩禮說事的男人,也並不是沒遇到「彩禮」這個聽起來並不讓人舒服的東西,他們只是從意識中認為,自己選擇的女人,配得上所有的好,他也願意傾其所有。

要彩禮的女人不可怕,只談感情不要錢的愛情才可怕。

女人有目的地組建家庭,往往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不談錢的愛情才是不成熟的。而且,不談錢只談情的女人,她要的情,你也給不起。

在經濟落後地區,彩禮往往很高。高彩禮讓男人娶妻困難,把對婚姻中高消費的怨氣全都轉嫁到女人頭上。

其實最高消費的是房子,這是大頭,誰買是誰的,別人拿不走。

有男人喜歡用外國人的標準對照我們的習俗。比如說外國人娶老婆不用彩禮,但他們也不養老你怎麼不說?

而且,外國人如果夫妻離婚,前夫要負責前妻的生活費及簡單開銷,直到她擁有下一次婚姻。

在我國,擁有獨立勞動能力換取報酬的女性,才敢不要彩禮。

對於沒有生存能力的部分女性來說,她婚後的生活就是相夫教子、承擔家務,她們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所以「彩禮」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她們安心,相信許多女性在生育期間曾動用過彩禮。

當女性的生活需要完全依賴男性時,她們是很可憐的。對她們而言,她們的婚姻更像是一場互出資源的合作,「你出經濟我出力」,你把我娶回家,我生個孩子,你負責養家。

這本來就是中國一直延續的一種傳統模式,只是一部分女性早就覺醒了,懂得依靠自己能力謀生,尋求真正的心靈自由。

可對於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一技之長的女性來說,你讓她安心教子的同時還要承擔家庭經濟,這兩種能力她們無法完全具備。

還有一個更直觀的事實是:女性離異後,得到的多數經濟幫助來源於自己的娘家,而非前夫。哪怕女性再獨自撫養共同的子女,也是有良心的男人會按時給點生活費,沒良心的男人根本不管不顧。

你讓中年育兒之後的女人殺進職場努力,她拼得過誰?拼得過那些高學歷、高能力、未婚的女性嗎?

那麼,女性在婚姻裡得到了什麼?

玲瓏,洞悉人情世故、擅長男女情感分析。如果喜歡我,就請關注我,有問題咱們坐下慢慢聊!

相關焦點

  • 女性的生育價值社會無法買單:男人的高價彩禮,才是最硬的保障?
    彩禮真的是保障?在分析完女性的困境後,博主引出了她下一個觀點:彩禮是基層女性的自救方式。,那女性把這個義務轉嫁到男人身上,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為什麼默認女性結婚後就是弱勢的?2. 女性依靠男性得到保障,這不還是在推崇男權麼?在這種思維主導下,既然默認了彩禮就是女性勞動價值的補償,那是不是意味著,以後男性回家當甩手掌柜當得更理所當然了?我給了你幾十萬彩禮,就是給你帶娃幹家務的啊!
  • 彩禮到底該不該給?彩禮是為了保障女方婚後利益?
    今天偶然在頭條看到了幾個關於彩禮的問答,心情有些複雜。評論區幾乎兩面倒,男方說男方的不易,女方說女方的難處。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畢竟人的本性就是「自私」、「利己」的。首先聲明,我提出的意見肯定是帶有主觀色彩,但是我會儘量不帶立場的去分析。那麼,彩禮到底該不該給呢?我瀏覽了眾多頭條用戶的發聲,基本分為三派。
  • 我的未來得不到保障,我為什麼不要大筆彩禮呢
    彩禮的形成有它歷史的原因,本是為禮而成,但在現在的經濟大潮下,在女人家庭權力意識的覺醒下,彩禮又成為成女人婚姻生活保障的物質基礎。好多人一聽到彩禮什麼「萬紫千紅一片綠」的,都會大為搖頭,感嘆男人現在娶個媳婦不容易,其實這一切都是男女社會經濟地位不均衡,長期的男尊女卑,隨著經濟發展了,女人在社會經濟中要求提高地位的一種表現。在傳統的社會形態下,女人沒社會地位,也沒經濟地位,一旦所託付的「良人」出現變故,女人的後期生活都會很悲慘。
  • 「彩禮」到底是陋習還是保障
    從我開始做婚戀行業開始,遇到太多的即將走入婚姻的未婚男女,總是問我,彩禮應該給多少,應該怎麼給。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公司有專門的服務是給到各位即將進入婚姻的人士的,包括一些風俗習慣,以及男女雙方的家庭矛盾的化解。
  • 彩禮|是對女方的一份保障、還是壓倒愛情的最後一根稻草,討論
    20萬元彩禮、6.8萬元訂婚禮金、一套房、一輛不低於10萬的車,成了壓倒表妹愛情的最後一根稻草。高中就開始戀愛的表妹徹底與男朋友分手了,這場長達7年的感情最後還是敗給了「世俗」。表妹跟我說,她男友家裡很窮,又是單親家庭,從高中到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是他媽媽一個人辛苦賺來的。男友上學的時候,一邊勤工儉學、一邊還要完成學業。她男友真的很努力,但攢夠彩禮還需要時間,她家裡人等不及。這些錢,表妹的父母也不會要,婚後幾年內夫妻感情好的話,還會把這些錢返給他們小兩口的。但作為男方,這就是一座大山在面前,翻過去需要時間積累。
  • 男人回歸家庭,不理解妻子只認錢:婚姻裡,錢是女性最後的保障
    其實並非女人在乎錢,也有很多結婚的時候一分不要,沒有彩禮,沒有房子,沒有戒指,然後結婚生子,共同奮鬥。但是感情的事很難說清楚,並非我什麼都不要,你就會對我好,特別是在女人婚後年齡逐漸增加,所謂的「不值錢」後,在面對婚姻的不確定時,她們的內心會感到不安。
  • 彩禮是給女方父母的補償還是給女兒的保障?3個女人是這樣說的。
    還是把彩禮錢給女兒帶回去做保障?女兒在婆家除了丈夫其他都是外人,作為女方母親的就把最後的保障(彩禮)給女兒防身,這樣女兒也不至於在婆家無依無靠,也算是給女兒跟女婿的幸福的保證。彩禮是給女方父母的補償還是給女兒的保障?3個女人是這樣說的。
  • 男女地位日趨平等,天價彩禮是不是婚姻和愛情的保障?
    但現在男女關係趨於平等地位,女人能頂起半邊天,不再整天圍著鍋臺轉,出去工作,甚至比男人賺的還多,但彩禮的習俗仍然存在,還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攀比心理有一部分人其實自己內心並沒有打算非要多少彩禮,但是幾個小姐妹聚在一起一聊,長的不如自己的女生要了30萬,憑什麼我就白白嫁給他?難道我比她差?
  • 「多要點彩禮給你弟買房」:變了味的彩禮,是否還能給婚姻保障?
    娘家人沒有嫁妝,男方已經不計較了,她反過來還變卦,要的彩禮還給弟弟買房用。我是結婚過日子,又不是一場利益交易,她就沒想過自己這樣做,我會有什麼樣的處境,就不能關心一下我嗎?」倒不是說我不贊同索要彩禮的做法,相反,我一直認為彩禮是嫁娶少不了的一個步驟,也是必須要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合理,既要考慮男方的經濟條件,又不能一味的獅子大張口,而且,作為禮數,女方也要給予一定的陪嫁。要很多彩禮但一點嫁妝都不願意出的父母,或者是一味在意彩禮的多少,執意把彩禮留下幫襯娘家的父母,他們真的是愛自己的女兒嗎?真的是為女兒著想嗎?
  • 唐代婚姻法中的「三不去」:男權社會裡,女性權利的最後一絲保障
    文丨深度歷史觀在我國古代,男性的地位要比女性高出很多,在婚姻中也是,男性佔據著一個絕對的優勢,根本不存在男女平等的說法,女性只是男性的一個附屬品。所以在古代更不存在離婚的概念,只有男性可以休妻,幾乎不會出現女性休夫的現象。
  • 農村姑娘一定要彩禮,現在老婦就是將來的你,彩禮的確可以保障你
    要是知道我是大學教師可能會更生氣。難道這就是所謂只會說一些奇談怪論的「叫獸」?認為我在挑戰大家的良知。一些困苦於彩禮的男青年可能會很憤怒,會質疑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說要彩禮是有限定條件的。這個限定條件就是還在農村居住的姑娘,這個限定條件很重要。其實就算我不說,現在農村娶媳婦的彩禮已經很誇張了。但是我為什麼還要火上澆油呢?
  • 四川又一起殺妻案,枕邊人變成殺人兇手,誰來保障女性生命安全
    無論是杭州殺妻案,還是四川殺妻案,都讓我們細想起來後背發涼,誰都不會想到「枕邊人」會成為危害妻子生命的兇手。夫妻本是同根生,何怨何仇,會讓人做出慘絕人性,傷其生命的舉動。女性作為婚姻中的弱勢群體,生命安全該如何得到保障呢?
  • 高價彩禮=婚姻保障,拿這個衡量婚姻有點尷尬。
    今天是個開心的日子,33歲的我終於該訂婚了,了卻了父母多年的心結。當然歡喜之餘又添不少憂傷。3天後19.9w的訂婚彩禮還沒有著落。 你可能笑了,這麼點錢…呵呵。頹廢了4年的我、也是恨自己無能。想起一句話、父母將我們養大、卻依然艱辛。把我們養大的意義何在呢?看看東拼西湊的爸媽.我也是瞬間淚流滿面!
  • 彩禮必須要!但是請注意,是彩禮不是「天價彩禮」
    最近幾年對於「廢除彩禮」的呼聲可以說是一天比一天高,但是對於普通的女性朋友來說,彩禮可以算是一種生活上的保障,也是後半生的底氣。但是彩禮的金額在人們的欲望中慢慢地變大,到最後苦的是誰呢?還不是要結婚的小兩口嗎?雖然這樣,我還是要勸你收彩禮,因為天價彩禮和彩禮是有很大區別的,需要根據現實情況拿捏好那個度的。
  • 國慶相親,女:20萬彩禮是保障,男:你能嫁對人我名字倒過來寫
    國慶相親,女:20萬彩禮是保障,男:你能嫁對人我名字倒過來寫現在的生活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已經不像古時候那樣,現如今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我們眼前的苟且。我的一個同事前兩天回家相親的時候,就遇到了這麼一個非常物質的女人。我的同事是一個31歲的男人,家裡面早就為他的婚姻所操碎了心。他也相過很多次親,很多女人都看不上他,主要是因為以前他沒有錢買房,也嫌棄他工資低,不到六千一個月。有那麼幾個女的看上他,他又覺得不合適。
  • 結婚因高價彩禮而被掏空家底,卻又因離婚而大呼為其保障權益
    結婚因高價彩禮而被掏空家底,卻又因離婚而大呼為其保障權益,高價彩禮的背後到底是社會觀的扭曲還是只為互相攀比?兒戲般的婚姻態度又是否已成主流?,攀比成風誰誰誰家嫁女兒時男方給了多少多少彩禮,誰誰誰家嫁女兒時男方又給了多少彩禮,而那些彩禮給的少的便會被大家看不起,嫁女兒的一方也會覺得在大家面前抬不起頭來,會認為女兒嫁的比別人慘,以後在別人面前就會低人一等。
  • 只有愛情能保障愛情
    千萬不要覺得有一紙婚約就能保障愛情,只有愛情能保障愛情。千萬不要讓婚姻變成戀愛的句點,它應該是可以延續的。婚姻與愛情不同,法律對愛情是無效的。可是我們常常把它們混淆了。關於愛的本質,可以確定的是:人是為了幸福而活的。人永遠需要愛,需要付出愛,也需要得到愛,這是本質,可是在形式上,不同的社會法律、道德倫理,有不同的愛的形式。
  • 一家之主的保障規劃刻不容緩!
    《中國中青年防癌科普報告》顯示,男性一生中患癌風險比女性高出50%至60%。若以10年為一個年齡組別,那麼根據保誠保險有限公司《2019年個人壽險理賠報告》1:去年男性身故理賠年齡段集中在41~70歲1,首要理賠原因是消化系統癌症1。
  • 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又保障原配妻子權利,是出於什麼考慮?
    古代男人在婚姻上實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妾這個概念的引入從現代的男女關係角度看來是對夫妻感情的背叛,沒有多少女人能容忍丈夫和別的女人在眼皮底下親熱。那麼古代在做出事實的舉動嚴重地傷害了夫妻感情,破壞了婚姻的基礎,為什麼男人們又要極力的維護原配妻子的權利,保障她們的地位呢?為什麼男人們大都抵制那些恃寵而驕的妾們成為原配的企圖呢?
  •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短6年!港男該如何配置健康保障?
    目前,香港男性平均年齡壽命為81.7歲,女性平均年齡為87.66歲1。香港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較女性短6年。 且男性患癌的比例略高於女性,例如2018年每10萬人口計算的癌症粗發病率,男性為499.7/10萬,女性為420.4/10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