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大學生,被村民逼著嫁給農村光棍,慘遭家暴,39歲慘死

2020-09-03 阿玉碗碗

點擊上面的「關注」,為你解讀這個世界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而「門當戶對」並不一定是指家庭狀況,而是指兩個人的眼界學識,三觀是否一致。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少有幸福的,就比如女大學生白啟嫻嫁給沒文化的農民光棍畢振遠,註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


  • 01

1968年,白啟嫻從河北師範大學畢業,然後下鄉到河北省滄州相國莊大隊插隊。

白啟嫻性格外向,人長得漂亮,又受過高等教育,還多才多藝,很得村民們的喜歡。

於是就有些村民想要將白啟嫻永遠的留在這個地方,他們對白啟嫻說:你身為有文化的大學生,既然下了鄉,就應該真正的紮根在農村,為了表示你的決心,你應該就在這裡嫁給一個農民,在這裡成家。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像說得很有道理一樣,甚至還有人自作主張為白啟嫻相起了親,你來幫助農民,那你就嫁給沒有人願意嫁的光棍畢振遠吧,這也算是助農了。

畢振遠是白啟嫻同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家庭條件特別差,人又不愛說話,所以一直沒有人願意嫁給他,是村裡有名的光棍。

被眾人說昏了頭的白啟嫻腦子一熱就說:「好啊。」

  • 02

哪知村民們真的就當了真,簇擁著白啟嫻和畢振遠去登記,直到白啟嫻拿到結婚登記書,才緩過神來,自己真的嫁給了一個農民。

1970年,27歲的女大學生白啟嫻下鄉兩年,被眾人「逼著」嫁給了一個農村光棍。


即便是白啟嫻不願,但是也別無他法,只能打起精神來迎接未知的明天。

這場婚姻註定不幸福,白啟嫻是漂亮有文化的女大學生,而畢振遠是老實巴交娶不上媳婦的農村光棍,兩個人被強行湊在一起,註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

畢振遠的脾氣不好,一有不順心就打罵白啟嫻,這時白啟嫻讀過書在畢振遠面前顯得蒼白又無力。

白啟嫻只好努力去適應一個普通農婦的生活,做不完的家務,伺候公公婆婆,還有脾氣不好的丈夫。

這時那些慫恿白啟嫻嫁給畢振遠的村民們又站出來了,他們說白啟嫻你真傻,缺心眼嫁給了一個光棍,活該你現在經常挨打罵。


  • 03

白啟嫻已經無力辯駁,當初不是他們慫恿著自己嫁給畢振遠的麼,白啟嫻只想逃離畢振遠,每當白啟嫻流露出想要離婚的念頭時,丈夫便會苦苦哀求她,求她不要離開。

白啟嫻心軟,一拖再拖,還為畢振遠生下了兩個孩子。


後來,白啟嫻被分配到縣城當中學老師,白啟嫻的婚姻被眾人說成了「扶農婚姻」,遭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熱諷。

她無法接受這種環境,只好回家,但是畢振遠的打罵也讓她的心理不堪重負,1981年,她向法院提交了離婚申請書。

法院同意了她的申請,畢振遠苦苦哀求她看在兩個孩子的面上不要離開,最終她還是留了下來。

1982年11月,白啟嫻39歲,因煤氣中毒離世,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


  • 04

女大學生和農民的婚姻本就不算「門當戶對」,如果不是眾人的起鬨,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

在那個年代裡,還有不少女大學生「被迫」嫁給了嫁給了農民,有的艱難維持下來了,也有的婚姻破裂了。

那些起鬨讓白啟嫻嫁給畢振遠的人,沒有一個願意為白啟嫻的悲劇擔責。


其實,就連現在這種事情也在發生著,網絡上不時會曝出支教女大學生遭當地村民騷擾的事件,村民認為,你們來支教就是來解決問題來了,現在既能解決教育問題,還能解決農村光棍問題,這麼偉大的事情應該上趕著才行。

女大學生支教本是好事,但是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逼迫著她們不得不放棄這件事情。

希望每個女孩子在面對「強買強賣」的事情時,能堅持自己不妥協,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是阿玉,一個有溫度的創作者。


創作不易,點個讚再走吧~

相關焦點

  • 27歲女大學生,被村民慫恿嫁給農村光棍,39歲不幸離世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少有幸福的,就比如女大學生白啟嫻嫁給沒文化的農民光棍畢振遠,註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白啟嫻性格外向,人長得漂亮,又受過高等教育,還多才多藝,很得村民們的喜歡。於是就有些村民想要將白啟嫻永遠的留在這個地方,他們對白啟嫻說:你身為有文化的大學生,既然下了鄉,就應該真正的紮根在農村,為了表示你的決心,你應該就在這裡嫁給一個農民,在這裡成家。
  • 當年那位被眾人慫恿,嫁給文盲農民的27歲河北女大學生,後如何
    50年前,一位27歲的女大學生,便因為眾人起鬨,稀裡糊塗嫁給了一個沒文化,且並不熟識的農民,度過了痛苦而短暫的一生,她就是女知青白啟嫻。很快,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著白啟嫻等知青已經二十七八了,一些村民開始「擔心」起他們的婚姻大事,說實話,他們當然想這些知識分子留在農村,推動當地的發展,那麼留住大學生們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那就是嫁個農民,成個家,最後生個娃,自然就永遠留在這裡了。
  • 50年前那位被刻意慫恿,嫁給農村光棍的河北女知青,後來怎樣了
    但是在現代社會「門當戶對」更要緊的是精神上的,如果兩個人精神世界是完全相斥的,那麼這樣的結合往往會造就一場婚姻的悲劇,就比如發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女知青在被刻意慫恿下嫁給了農村光棍的事跡。在幾位女知青中,就最粗大條沒有什麼心眼,白啟嫻常表示自己捨不得農村,要永遠和農民們站一起。於是個別村民就趁勢慫恿:「你找個村裡人嫁了,不就得了嗎?」
  • 那個因為眾人慫恿,嫁沒文化農民的27歲女大學生,最終結局如何
    自古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門戶不一定非要指家庭狀況,還指兩個人的眼界學識,如果女大學生嫁給沒文化的農民,結果會怎樣呢? 白啟嫻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白啟嫻竟然在27歲那年因為眾人慫恿稀裡糊塗嫁給了看起來老實巴交、少言寡語的農民畢振遠為妻,這段婚姻最終結局如何呢?
  • 知青時代因眾人慫恿, 嫁沒文化農民的27歲女大學生, 最終結局如何
    自古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門戶不一定非要指家庭狀況,還指兩個人的眼界學識,如果女大學生嫁給沒文化的農民,結果會怎樣呢?白啟嫻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白啟嫻竟然在27歲那年因為眾人慫恿稀裡糊塗嫁給了看起來老實巴交、少言寡語的農民畢振遠為妻,這段婚姻最終結局如何呢?
  • 當年被人故意慫恿,嫁給文盲農民的女大學生白啟嫻,後來怎樣了?
    就像50年前,一位善良、淳樸的女大學生白啟嫻,就因為一群村民的道德綁架,被人慫恿著,稀裡糊塗地嫁給了文盲丈夫畢振遠。婚後的白啟嫻開始了噩夢般的生活,但當初那群慫恿她的村民,並不同情她、理解她,讓她只能在悔恨中離世。
  • 女知青被眾人慫恿嫁給文盲農民,39歲便離世
    因此白啟嫻很快就適應了農村生活,並且還常組織活動、安排節目,向大家展示才藝。村子裡的人也喜歡和這個漂亮姑娘嘮嗑,但聊著聊著就會聊到白啟嫻的感情生活,得知白啟嫻還沒有男朋友、沒有結婚後,村民們就有了別的心思。
  • 50年前,那位被刻意慫恿,嫁文盲農民的河北大學生,39歲去世
    60-70年代,有1280多萬知青到農村體驗生活,1968年,河北師範大學女大學生白啟嫻就是其中一個,她被安排到滄州相國莊大隊。別看白啟嫻是北京人,又是女大學生,吃起苦來一點不輸常在地裡幹活的人,插秧鋤地樣樣都幹得又快又好,嘴巴還很甜經常在休息的時候和人聊天,大夥都特別喜歡這個勤快開朗的閨女。
  • 女大學生知青一時衝動嫁農民,39歲意外去世,悲慘一生
    大學畢業後的白啟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上山、下鄉」風潮的鼓舞,一門心思地想要去更需要知識的農村支教,為大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大學生。白啟嫻想證明給別人看,知青和農民之間沒有界限。在一個農民就問白啟嫻是否喜歡農民,能否和農民結婚時,她隨口說出一句喜歡。
  • 還記得嫁給農民的大學生白啟嫻嗎?當初被慫恿下嫁,造就悲劇人生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女大學生被眾人慫恿嫁給沒文化農民,最終卻獲得失敗婚姻的故事。在上世紀50年代,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青年被鼓勵前往農村進行勞動,感受農村生活。但總體來說,生活十分艱難,而白啟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響應號召,前往農村進行工作和生活,她是當時女知青群體的一個代表,她的生活是大部分女知青生活的縮影。1968年,白啟嫻在大學畢業後到農村插隊,在繁忙的農活之餘,她還帶領當地村民積極學習先進思想。
  • 農村的光棍危機,二婚女卻很受歡迎,啥原因?
    而對於農村光棍危機還有一個主要因素,便是農村女孩也越來越少,再加上我們國家現在男多女少也是公認的一種現象。對農村女孩來說,找對象也是優先選擇城裡的男青年,這對農村男青年娶妻路上也走的更加的艱難。雖然現在農村光棍危機蔓延也是一種社會的新現象,但是還有一個現象也越來越多,無論城裡還是農村,現在離婚率也是越來越高。
  • 當年被人故意慫恿,嫁給文盲丈夫的女大學生白啟嫻,結局怎樣了?
    在那個年代,大學生的含金量相當高,工作的待遇也十分好。有一次,白啟嫻下鄉插秧體驗農村生活,很快便和當地的村民打成一片——這麼好的一位姑娘怎能不討人喜歡呢?正是這次經歷,讓白啟嫻為當地村民們所熟知,大家都為這位熱情善良的女大學生豎起了大拇指。由於村民的口碑,很快地,白啟嫻便被分配到當地的學校做了一位鄉村教師。
  • 她17歲慘遭家暴,20歲嫁大30歲丈夫,如今婚姻不幸卻很堅強
    導讀:她17歲慘遭家暴,20歲嫁大30歲丈夫,如今婚姻不幸卻很堅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她17歲慘遭家暴,20歲嫁大30歲丈夫,如今婚姻不幸卻很堅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家發現沒有,現在農村光棍的現象是不是嚴重
    所以,農村光棍現象是普遍現象!至於嚴重的程度每個村情況不一樣!有的村裡少一點的可能只有三五個光棍,一般情況10來個光棍,大村落30來個!如果你說你村裡沒有幾個光棍,我絕對不信你!也有很多朋友紛紛拍著胸脯說起一個個事實。
  • 50年前,那個因眾人「熱心」介紹,嫁沒文化農民的女學生怎樣了
    今天要講的便是上個世紀的故事,50多年前,有一個叫做廖曉東的女知識青年,因為眾人起鬨選擇嫁給沒文化的農民,她的噩夢從此開始了。曉東不是大學生,只是高中生,1947年出生於山東青島。曉東一點也不覺得在農村的日子苦,她每天跟著大傢伙唱歌、開會,上山下地,幹活樣樣能行,村民們目不識丁,曉東便主動教他們的孩子認字或者給孩子們講故事,完全融入了農村生活。
  • 越南新娘」的思考:那個花40000元,娶21歲小姑娘的老光棍
    他們都是大齡光棍,結婚都沒有辦婚禮,為什麼?原來他們這三人的妻子都是「買」來的。事情要從這個村莊說起,三個村民所在的村子,男的特別多,女的特別少。現在倒是好了,女的全都嫁入城,村子裡全是男的,一個個都成了光棍。光棍們年齡越來越大,想著成家立業,想著再生兒子傳宗接代,於是犯罪分子才能有機可乘。這類騙局並不是稀罕事,新聞曾多次報導。
  • 農村剩男30歲未婚將光棍一生,中國農村剩男大調查
    儘管各種網絡社交工具也曾讓一些農村男青年有機會在虛擬的環境中實踐愛情兵法,但畢竟那大多是鏡花水月。9個男孩的相親波折幾乎讓這個家族每年春節都被愁雲籠罩,大一點的那幾個孩子已經奔著30歲去了,按農村的習俗,過了30歲還沒娶上媳婦,打光棍幾乎就已成定局。女孩稀缺,媒婆生意難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大齡剩男密集出現,不少剩男多的地方被戴上了「光棍村」的帽子。
  • 彩禮下調,農村「光棍」就能娶上媳婦了?別天真了和彩禮沒有關係
    現在農村光棍是越來越多了,三十多歲沒有娶媳婦的,可以說每一個村子裡都有一些人,幾個、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在農村若是三十多歲,還沒有娶妻生子,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是他們不想娶媳婦嗎?當然不是了,每一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家,每一個人都是想要娶媳婦的。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實力不允許。那麼,為何他們不娶媳婦呢?
  • 12年前,河南35歲保安娶26歲美國女大學生,如今怎麼樣了
    01 初中畢業輟學打工的河南窮小子蔡小華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家裡非常窮,父親靠家裡的幾畝地起早貪黑,獨自把他和3個妹妹拉扯大。初中的時候,家裡實在困難,作為老大的蔡小華主動提出輟學外出打工,幫著父親養家,供養3個妹妹。沒什麼學歷,也沒什麼過人的能力,找工作有多難,可想而知。
  • 32年前,那個被16歲女孩拐賣到山東,折磨71天的女研究生,後怎樣
    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在找工作時認識了熱情大方的16歲女孩胡曉曉。利用介紹工作的名義,胡曉曉將白雪梅拐賣到了大山裡,並賣給40歲的老光棍黃德貴做老婆。最後白雪梅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逃出了大山。 電影很壓抑,但卻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32年前,我國曾發生過一起22歲女研究生被拐外的案件,而拐賣她的也正是一名16歲的女孩。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女研究生會被16歲的女孩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