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而「門當戶對」並不一定是指家庭狀況,而是指兩個人的眼界學識,三觀是否一致。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少有幸福的,就比如女大學生白啟嫻嫁給沒文化的農民光棍畢振遠,註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
1968年,白啟嫻從河北師範大學畢業,然後下鄉到河北省滄州相國莊大隊插隊。
白啟嫻性格外向,人長得漂亮,又受過高等教育,還多才多藝,很得村民們的喜歡。
於是就有些村民想要將白啟嫻永遠的留在這個地方,他們對白啟嫻說:你身為有文化的大學生,既然下了鄉,就應該真正的紮根在農村,為了表示你的決心,你應該就在這裡嫁給一個農民,在這裡成家。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像說得很有道理一樣,甚至還有人自作主張為白啟嫻相起了親,你來幫助農民,那你就嫁給沒有人願意嫁的光棍畢振遠吧,這也算是助農了。
畢振遠是白啟嫻同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家庭條件特別差,人又不愛說話,所以一直沒有人願意嫁給他,是村裡有名的光棍。
被眾人說昏了頭的白啟嫻腦子一熱就說:「好啊。」
哪知村民們真的就當了真,簇擁著白啟嫻和畢振遠去登記,直到白啟嫻拿到結婚登記書,才緩過神來,自己真的嫁給了一個農民。
1970年,27歲的女大學生白啟嫻下鄉兩年,被眾人「逼著」嫁給了一個農村光棍。
即便是白啟嫻不願,但是也別無他法,只能打起精神來迎接未知的明天。
這場婚姻註定不幸福,白啟嫻是漂亮有文化的女大學生,而畢振遠是老實巴交娶不上媳婦的農村光棍,兩個人被強行湊在一起,註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
畢振遠的脾氣不好,一有不順心就打罵白啟嫻,這時白啟嫻讀過書在畢振遠面前顯得蒼白又無力。
白啟嫻只好努力去適應一個普通農婦的生活,做不完的家務,伺候公公婆婆,還有脾氣不好的丈夫。
這時那些慫恿白啟嫻嫁給畢振遠的村民們又站出來了,他們說白啟嫻你真傻,缺心眼嫁給了一個光棍,活該你現在經常挨打罵。
白啟嫻已經無力辯駁,當初不是他們慫恿著自己嫁給畢振遠的麼,白啟嫻只想逃離畢振遠,每當白啟嫻流露出想要離婚的念頭時,丈夫便會苦苦哀求她,求她不要離開。
白啟嫻心軟,一拖再拖,還為畢振遠生下了兩個孩子。
後來,白啟嫻被分配到縣城當中學老師,白啟嫻的婚姻被眾人說成了「扶農婚姻」,遭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熱諷。
她無法接受這種環境,只好回家,但是畢振遠的打罵也讓她的心理不堪重負,1981年,她向法院提交了離婚申請書。
法院同意了她的申請,畢振遠苦苦哀求她看在兩個孩子的面上不要離開,最終她還是留了下來。
1982年11月,白啟嫻39歲,因煤氣中毒離世,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
女大學生和農民的婚姻本就不算「門當戶對」,如果不是眾人的起鬨,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
在那個年代裡,還有不少女大學生「被迫」嫁給了嫁給了農民,有的艱難維持下來了,也有的婚姻破裂了。
那些起鬨讓白啟嫻嫁給畢振遠的人,沒有一個願意為白啟嫻的悲劇擔責。
其實,就連現在這種事情也在發生著,網絡上不時會曝出支教女大學生遭當地村民騷擾的事件,村民認為,你們來支教就是來解決問題來了,現在既能解決教育問題,還能解決農村光棍問題,這麼偉大的事情應該上趕著才行。
女大學生支教本是好事,但是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逼迫著她們不得不放棄這件事情。
希望每個女孩子在面對「強買強賣」的事情時,能堅持自己不妥協,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是阿玉,一個有溫度的創作者。
創作不易,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