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娃聊又有個17歲孩子嫌老媽嘮叨,肢體衝突中致老母去世了。娃說,為啥不控制一下自己,我說年輕人,很衝動的,不會控制自己的。
娃說,我認真想過的,有媽媽還是好些,不能沒有媽媽。老母心裡一驚,娃還想過這?為啥想這?還好還好,咱要珍惜這個結論賦予的榮譽。
好像最近的輿論都是陪讀老母給娃壓力大,真的是太多互相傷害的例子了,不是娃走了,就是老母走了。一個家就沒了。
昨天娃說一個同學讀高中的姐姐,確診了中度抑鬱,還是在一個稀巴爛的高中而已。竟然也中度抑鬱了。詳情不知,但是類似消息聽到的是越來越多了。
讀書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何況八成的娃根本無緣985和211,甚至普通高校。最近連小學都在組織聽宣傳職高的講座。
何必搞得這麼血雨腥風的?有個視頻裡說7萬碩士在送快遞。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真的是碩士也只能去送快遞,何必賭上一家人的幸福去讀書呢?
不是說不努力讀書,不拼命讀書。該讀書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讀書,儘可能地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能考多少考多少分。努力了,付出了,問心無愧了,能讀到什麼程度就讀到什麼程度。如果和家長定的目標差太遠就算了。畢竟是家長定的目標而不是娃自己定的目標。
如果娃真的想絕地反擊的時候,不培優,靠自己靠課本也能考高分,如果娃不想配合不想讀書的時候,花上百萬也可能買不來一個及格,因為娃不想要!
生活不僅僅是讀書。即便是在讀書的日子裡,也有讀書以外的東西。比如說做家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發現其他人優點的能力,發現生活樂趣的能力。
如果日常生活中沒有留戀的人和事,真的太容易放棄生命了。如果不懂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日子真的是會越過越抑鬱。
哪個高校沒幾個扛不下去的?越優秀越是多,因為生活中他們除了學習只會學習,如果學習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或者別人定的目標,就會懷疑自己,放棄自己。
反而讀書不行的,生命力特別頑強,《裝臺》拍的太接地氣了,生活中那麼多難事一樁接一樁,可咋辦,日子還得過下去,苦中作樂,有一絲絲地甜都是那麼地甜。
咱就這麼阿Q地寬慰自己,不能沒有娃,所以,娃盡力就好。咱絕不多嘴了。
最近幾天,咱做的不錯,只陪娃閒聊八卦,娃心情大好,睡覺前非要拉著我給我讀紅樓夢,把我都讀睡著了,她還讀的飽含深情的。真不錯,娃真是個哄睡高手!
昨天我在刷美劇,別對我說謊,這個電視劇主角的原型是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娃說為啥省圖沒有一本保羅.艾克曼的書?不是被借走了,是一本都沒有。那個意思就是,老媽,你看著辦,買一本吧。
我說,你要是期末進前20,就給買一本。娃驚喜地說沒問題。我說年級前20哦。娃是必須的啊,班級前20有啥可說的。
沒想到娃這麼自信,哈哈哈,咱家娃從來都是特別自信,也不知道誰給的勇氣,總是這麼自信,經過期中的失敗,加上最近幾次考試打擊了娃,相信面對期末會更認真一點吧。而不是像期中考試前那樣盲目自信。
娃所在的火班,期中考試成績真的不是很匹配火班的稱號,確實有點丟面兒了。最近明顯感覺到各科老師都在加勁兒布置任務。那咱還說啥呢,跟著老師走就對了嘛。
咱當陪讀媽媽的就刷刷劇就好了呀。最近好的電視劇不少呢,看都看不過來了。給娃管好後勤,陪娃聊好八卦放鬆解壓就好了。多的真管不上了。
當然小學和幼兒園階段的家長還是要規劃好娃的時間的。初中高中家長放輕鬆點,養養生,刷刷劇,研究研究食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