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義的區別和聯繫

2020-12-27 跟我一起來玩轉數學

日常數學學習中經常遇到概念和定義,甚至同一個內容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的叫定義有的叫概念。那麼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義究竟有什麼卻別與聯繫呢?查閱大量資料後,將我學習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自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任何一個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內涵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思維對象本質特有的屬性的總和;外延是指具有該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一切對象。

數學概念是人腦對現實對象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本質特徵的一種反映形式,簡單說就是將看不到、摸不著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特點描述出來。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一種基本形式,數學概念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對客觀世界中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直接抽象,這類概念與現實如此貼近,以致人們常常將它們與現實原型「混為一談」、融為一體,如三角形、四邊形、角、平行、相似等都有這種特性;二是純數學抽象物,是抽象邏輯思維的產物,在已有數學理論上的邏輯建構,利用原數學概念,再用「每一個」,「所有」,「存在」「不」「和」「或」「如果……那麼……」,「若且唯若」等等來描述。

舉例:我們發現有生活中有一種既是軸對稱又是中心對稱的圖形,圖形上的每一個點到中心的長度都是同一個定值,那麼根據這個性質,抽象出了「圓」這個概念。那麼如何描述「圓」這個概念呢?通俗地講就是如何判定什麼樣的圖形是圓?這就需要提出圓的定義了,即一平面上到一定點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是圓。

定義是認識主體使用判斷或命題的語言邏輯形式,確定一個認識對象或事物在有關事物的綜合分類系統中的位置和界限,使這個認識對象或事物從有關事物的綜合分類系統中彰顯出來的認識行為。定義是對於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要的說明。定義可以引用已經認可的概念,但不能引用尚未定義的新概念。如定義合數為除1和本身外至少含有一個因數的自然數,這裡是用了自然數和因數這兩個已知概念來。

綜上所述,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產物,「概念」是名稱。「定義」是對名稱和術語的含義加以描述,作出明確的規定。

相關焦點

  • 數學概念,加強理解?死記硬背?
    我們強調要加強理解數學概念,因為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水平決定了他對數學概念的本質接近程度。概念不僅僅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同時也是思維的材料,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有正確的判斷和推理。理解概念,包括理解每個概念的名稱、定義、內涵、外延。
  • 數學中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聯繫與區別
    今天分享一下我的認識和理解。思維是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繫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根據思維活動憑藉物的不同,可將思維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抽象思維以詞為中介來反映現實,是藉助於語詞符號來思考的,是一種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進行的思維。
  • 角度的概念在視覺上非常直觀,但其數學定義並不是那麼簡單
    角的概念是幾何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當我們研究三角形的性質時,我們自然地建立了三角形的邊和角之間的聯繫。這些聯繫是在三角學中系統地建立起來的。角是什麼?我們如何測量它?雖然角度的概念在視覺上很直觀,但它的數學定義卻不那麼直觀。讓我們嘗試開發一種視覺方法來理解我們如何定義一個角度。
  • 隨機變量與數據分析——統計學與數學的區別(一)
    雖然統計學要利用數學方法來進行計算,但從《隨機變量與數據分析---數據分析》一文的數據分析中我們能體會到,統計學與數學在許多方面是不一樣的,是「合而不同」的。下面我們嘗試地分析一下二者之間的區別,這不僅有利於我們了解統計學,也有利於我們更加深層次地理解數學。
  • 初三數學:細心的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   01   缺乏理解   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
  • 高中數學10種常見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整理
    #函數是初中數學的重點,也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函數的三要素,即定義域、值域、對應關係中涉及了函數定義域和值域的求法。除此之外,判斷相等函數也是考試中的高頻考點,由於多為選擇題,我們也往往需要藉助「定義域和值域不同的兩個函數不是相等函數」這一知識點用排除法來做題。由此,一個函數定義域和值域也就成為了一個必備的知識技能。下面整理了高一數學常見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 一年級下冊數學孩子最模稜兩可的概念,涉及數學學習一個大問題
    一年級下冊數學孩子最模稜兩可的概念,涉及數學學習一個大問題經管數學是抽象的,但是她所表現出來又是精確的,也就是數學的概念概括起來是精準的,不會模稜兩可。但是一年級的這些概念,孩子們理解起來就模稜兩可,其實這涉及到數學學習的一個大問題估算及估算意識的培養。
  • 數學文化:武俠和數學
    來源 | 《數學文化》, 2019年第十卷第二期, pp. 104-107. 感謝作者和《數學文化》授權轉載。武俠小說裡有 「聽風辯器」 一說, 講的武林高手在戰鬥中, 閉上眼睛,氣沉丹田,就可以聽出對手的武器的種類,來襲的方向等等。
  • 【張景中院士】談談教育數學
    形數結合,動靜結合,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提供的工具和環境,在數學實驗中變抽象為具體,體驗數學之美.為此,就要做切實的基礎數學的研究.這包括提出新定義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體系,發掘新問題新技巧,尋求新思路新趣味.凡此總總,無不是為教育而做數學.基礎教育中的數學,講的是普適的最一般的數學事實.大道至簡,最一般的道理應當是易於表達和理解的.因此,有可能讓「過去曾經使成年人困惑的問題,在以後的年代裡,連孩子們都能容易地理解
  • 從數學專業基礎課程數學分析開始的雜談
    數學專業的學生都知道,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以及空間解析幾何是數學專業學生的三大基礎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後續包括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數、概率論等的基礎。數學分析以極限為基礎,從數列極限到函數極限(數列也是特殊的函數),通過極限定義了函數的連續性以及函數的可導性。從一元函數到二元函數甚至多元函數都是以極限為基礎。介紹了函數極限的性質,包括保號性、保不等式性、局部有界性、迫斂性等進而連續函數通過極限定義也會具有這些基本的性質或者更良好的性質。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如何進行數學閱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如何進行數學閱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數學教材的閱讀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必須注意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數學閱讀教學的實質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準確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關鍵。
  • 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初中三年數學重難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初中三年數學重難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1.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礎,想要學好數學必須重視基礎概念,必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然後會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自己學會反思及多維度的思考,最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 數學啟蒙動畫片《佩格和小貓Peg+Cat》讓孩子愛上數學和英語
    、繁華的大都市和豐富多彩的宇宙,所有的經歷都在向孩子展現數學的魔力。比如在第一集「The Chicken Problem」裡,Peg在農場裡給小貓Cat和小豬Pig分派吃,每塊派的大小不同,要怎麼分呢?這裡就引出了一個關於「大小比對」的概念。
  • 【通俗數學】「三角形外角和等於360°」優勝於「內角和等於180°」
    但是我們注意了,質點越過頂點F時,方向是順時針轉變90°,越過其他頂點時,方向是逆時針轉變90°,而順時針轉變90°和逆時針轉變90°應該是相抵消的。所以我們定義n邊形外角的時候,不但要定義它的大小,還要定義它的符號,這樣可以確保外角和還是360°。還有一個問題,對於凸n邊形,我們可以講繞它的邊順時鐘或逆時針運動,這都沒問題。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小學數學中最易混淆的15條基礎概念!給孩子看看!
    同時,加法、乘法運算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也不會受到影響。所以,「0」加盟到自然數集合實屬理所當然,而不僅僅是人為的「規定」。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然數和它的功能,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教學時不僅要知道和記住數學的「定義」和「規定」,還應該思考「規定」背後的數學涵義。3.什麼是有效數字一無效數字?
  • 愛因斯坦和數學,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但是,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興趣遠遠大於數學,加上他獨立不羈的性格,經常逃課。他的表現用閔可夫斯基的話講最為透徹:「愛因斯坦在學生時期是條懶狗。他一點也不為數學操心。」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確使閔可夫斯基大吃一驚,但是,真正認識到狹義相對論價值並且從哲學和數學上推進一大步的也正是閔可夫斯基。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正是閔可夫斯基第一次把時間和空間聯繫在一起成為四維時空。
  • 吳軍:《數學之美》中的人工智慧原理,仿生和數字人工智慧的區別
    在《數學之美》中,吳軍在第1,、2、3、4、5、30、31章談到了語言人工智慧和Google大腦及人工神經網絡。今天,人工智慧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慧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麼站在一個非專業人士的角度如何認識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原理究竟是什麼?仿生人工智慧和數字人工智慧又有什麼區別呢?
  • 把數學概念融入到生活裡
    把數學概念融入到生活裡(資料圖)把數學概念融入生活「5個人分1000毫升的牛奶,可以平均分光對不對?」把數學概念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誰敢說培養出的孩子一定不是天才!到了小學3年級,孩子們會學習到「水的容積」。實際上若干年前,這是小學2年級的學習內容,而這幾年卻將課程向後推遲了一年。這是因為容積的概念對於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理解了。難以理解的原因是不熟悉的詞彙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教學中出現了mL(毫升)、dL(分升)以及L(公升)等單位。
  • 是不是數學不好都不能聽數學搖滾
    數學搖滾(Math-rock)是一種實驗性的搖滾風格,80年代後期 萌芽於美國。數學搖滾的迷人之處是它出其不意的換拍節奏和難以捉摸的複雜結構。  按照數學搖滾的定義來講,重點在於「數學」二字,可解釋為:  奇數拍和偶數拍的堆疊與排列;不規則的循環;聽著雜亂但卻非常有序的編配。所以符合這個定義的都可從技術上稱之為數學搖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