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概念,加強理解?死記硬背?

2020-12-27 小許講數學

我們強調要加強理解數學概念,因為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水平決定了他對數學概念的本質接近程度。概念不僅僅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同時也是思維的材料,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有正確的判斷和推理。理解概念,包括理解每個概念的名稱、定義、內涵、外延。

概念的形成基本上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學習者必須能夠從許多事物、事件或情境中認識或抽象出他們的共有特徵,以便於進行概括;二是學習者必須能夠辨別與概念相關或不相關的標誌,以便於進行區別歸類。換言之,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通過抽象去進行分類和辨別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概念的抽象概括

我們之所以強調對概念進行多元表徵,主要是有小學時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的,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抽象概括數學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這是最重要的。同時,由於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很強,也非常強調幾何直觀,強調直觀與抽象形影不離。要想讓孩子真正理解概念,不能直接灌輸學生抽象的定義,也不必讓孩子死記硬背書上的概念,而是儘可能由孩子自己經歷概念的抽象概括的過程。

2、加強對概念的鞏固

對概念的鞏固方式有很多種,讓孩子對概念進行多元表徵以後,要加強各種表徵方式的聯繫,這樣有利於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當然,通過舉例和練習也都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數學的邏輯性比較強,很多概念之間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把握住概念的這些特徵,才能更好地建立數學認知結構。

3、在機構中理解和記憶概念

數學認知機構中的知識結構來源於數學學科的知識結構,數學學科的知識結構主要來源於數學概念的關聯、系統化、結構化。孤立地研究數學概念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把概念融在關係和結構中才有意義,才有利於對數學概念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長久記憶。把小學數學概念按照它的邏輯性,進行縱向和橫向的結構化,不但有利於理解和記憶概念,而且有利於數學認知結構的形成。

相關焦點

  • 初三數學:細心的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   01   缺乏理解   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
  • 理解數學的邏輯,快速提升數學成績
    它是各門科學和技術的語言和工具,數學的概念、公式和理論都已滲透在其他學科的教科書和研究文獻中;許許多多數學方法都已被寫成軟體,有的數學軟體作為商品在出售,有的則被製成晶片裝置在幾億臺電腦以及各種先進設備之中,成為產品高科技含量的核心。三是研究對象的多樣性與內部的統一性。
  • 8000所小學將用中式方法教數學 英國網友怎麼看?
    然而,這幾天陸續有國內媒體發表評論,稱「英國孩子們也要死記硬背學數學了」,「『死記硬背』法的漂洋過海,或有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徵象,但也不足以體現填鴨式教育的高人之處」。 當然,這種論調在英國也有市場,可隨意貼標籤的說法早就被英國官方打臉了。
  • 學好數學,需要理解數學的本質
    看大家在討論小學數學和奧數的內容後,她提出了自己的過來人經驗。根據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確實如此。學好奧數,不等於學好數學;學好數學,不等於學好奧數。當然,這兩者可以同時學好,不過本質上不是一個東西。我的奧數水平很差,只在五年級的時候參與過一次奧賽尖子班海選,尖子班第一次培訓完考試就被刷下來了。
  • 張俊教授:幼兒數學學習的本質不是記憶的過程,而是理解的過程(建議...
    寫在前面 有不少這樣的家長,他們很重視孩子的數學學習,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教他們背數字、寫數字、做加減法,以至於在孩子們還不能理解數字代表什麼時,就已能將一長串數字背得滾瓜爛熟。然而,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能幫助孩子發展數學能力嗎?
  • 2020年考研數學複習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基礎基本概念
    小編整理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本概念這一部分的總結,希望能夠給準備考研的同學一點點幫助。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一部分內容是研究生考試中,廣大考生感到困難同時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數理統計部分在考研真題形式和所佔比重相對固定,題型一般都是兩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和兩個解答題總共是34分。縱觀近十年來的考研真題,每年考研數學一的第23題(最後一道壓軸題)都是數理統計的題目。
  • 蒙臺梭利常青藤MIS蒙氏數學,為孩子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
    ,不需要通過改造孩子來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而是應該注重如何把數學的概念引入教室,如何創造出最適合兒童學習的環境。蒙臺梭利常青藤MIS蒙氏數學正是基於這一教學理念,通過改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思維,讓孩子在的數學天性得到最好的發展,最終愛上蒙小數學,並且學好蒙小數學!  創新教學方法,讓數學走向生活  傳統教學方法千篇一律,孩子在學習中很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魅力,無法引起共鳴,導致數學學不好。
  • 孩子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培養邏輯思維
    今天輔導瓜子數學作業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大BUG——她在用背語文課文的方式做數學題,所以我特意總結一些心得分享給各位家長。事情是這樣的,瓜子兒被稱為班上的「學霸」,所有成績都很好,但老師提醒她數學有待加強,今天我測了一下果然發現大問題:如下,左邊的單一題型算術她全能做對,但右邊我出的複合型題目她做錯很多,只得了60分。
  • 把數學概念融入到生活裡
    把數學概念融入到生活裡(資料圖)把數學概念融入生活「5個人分1000毫升的牛奶,可以平均分光對不對?」把數學概念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誰敢說培養出的孩子一定不是天才!到了小學3年級,孩子們會學習到「水的容積」。實際上若干年前,這是小學2年級的學習內容,而這幾年卻將課程向後推遲了一年。這是因為容積的概念對於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難理解了。難以理解的原因是不熟悉的詞彙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教學中出現了mL(毫升)、dL(分升)以及L(公升)等單位。
  • 教師資格證(小學數學)大題專講4(簡述「四基」)
    簡述「四基」內容審題:所以知識點都有四基,整體理解、強化記憶,涉及知識點再替換即可!答題:個人版(個人理解為主,適當表達就好!)基礎知識:指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三角形面積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法則、基本公式等,教學重在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死記硬背;理解的標誌在於能描述對象的特徵以及與相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基本技能:內容包括三角形面積基本的運算、測量等技能,要求為 「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等,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數學條件的理解、思考、運用。
  • 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義的區別和聯繫
    日常數學學習中經常遇到概念和定義,甚至同一個內容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的叫定義有的叫概念。那麼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義究竟有什麼卻別與聯繫呢?查閱大量資料後,將我學習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任何一個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內涵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思維對象本質特有的屬性的總和;外延是指具有該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一切對象。
  • 如何讓學生深度理解數學概念?這節課提供了認知建構的有效路徑
    對於一個概念的建立,教師需要提供非常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通過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抽象出概念本身。在數學學科中,負數原先是學生到初中階段才接觸到的內容,因為新課改的要求被「下放」到小學,在小學面對仍處於具象思維階段的孩子,如何來教具有代數化傾向的數學是一個挑戰。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著讓他背乘法表!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誤區一:認為數學是智力衡量的標準孩子如果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就認為孩子智商高。孩子什麼事情完成的好都歸結於他智商高,而不是他的努力,他的思維。如果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平平,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是很聰明。
  • 孩子數學概念發展有2個關鍵期,1個很早,父母如何給幼兒數學啟蒙
    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一般人的數學天賦是由先天決定的。一個好消息是,如果家長能夠在學齡前做好孩子的數學啟蒙,可以有20%的可提升空間。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抓住數學概念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孩子發展數學能力。所以,嬰兒就已經開始具備估算能力,這是一項天生的數學能力,也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一項基礎。2、幼兒對數的概念形成要經歷的發展階段一般孩子都會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這4個發展階段。
  • 從來就沒有死記硬背,專家捏造了這個毛骨悚然詞,貽誤了多少人生
    (如果有,那是職業道德,與死記硬背無關!)漢字,日、月、星、辰?我仍然相信沒有這樣的老師:對日月星辰什麼都不講,也不引導學生去理解去學習,只叫學生:聽到,讀什麼!看到,怎麼寫!記下來,寫下來,背下來!否則打爛屁股!這樣的教育場景,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 家長抱怨:數學考這麼低,不背概念怎麼行?
    數學好往往其他科目差不到哪,數學不少其他科目再好也差點意思。小學生要是語文或其他科目沒考好,家長往往是抓背誦、抓聽寫。要是數學考不好,就像攤上了大事,家長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該補課了,是不是該買題了。但也有家長反其道而行,她認為孩子數學沒考好是背誦的原因。數學沒考好,不背概念怎麼行?
  • 初二學生感覺數學不好學,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
    有些同學對數學學習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著老師運轉,不制訂學習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重點和難點,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記硬背。
  • 八年級上冊數學思維導圖,考點一目了然,打開初二數學大門的鑰匙
    學生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認識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軸對稱、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關規律、概念、性質和定理,並能進行簡單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必要的運算技能和作圖技能,提高應用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三角形主要學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多邊形的內外角和。本章節是後兩章的基礎,了解了相關的知識,教學時加強與實際的聯繫,加強推理能力的培養。
  • 一年級下冊數學孩子最模稜兩可的概念,涉及數學學習一個大問題
    一年級下冊數學孩子最模稜兩可的概念,涉及數學學習一個大問題經管數學是抽象的,但是她所表現出來又是精確的,也就是數學的概念概括起來是精準的,不會模稜兩可。但是一年級的這些概念,孩子們理解起來就模稜兩可,其實這涉及到數學學習的一個大問題估算及估算意識的培養。
  • 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生數學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
    另一方面,教師對在課堂中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對知識的實際運用方法也沒有進行深入講解,對於技巧性較強的數學題型一筆帶過,導致學生產生一種偏技巧的解題心理,而不是自主地探究知識內容,獲取最終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直接導致他們在理論的運用上存在問題,不利於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