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避難者到一國之君丨田氏近三百年終代齊:空降兵如何闢出一片天

2020-12-27 陌道流塵

公元前705年,春秋時期的陳國。陳厲公生了個兒子:陳完,字敬仲。

其時恰逢東周負責天文曆法和祭祀的太史路過,被陳厲公請來用周易算了一卦,得到的卦象是觀變否。

太史預見了這個新生兒離奇的人生:「他將據有一個國家,但要到他的後代才能實現。所佔據的國家不是陳國,而是一個姜姓之國。陳國衰弱之時,就是他的後代興盛之時。」

果然,年少的陳完就感受到人生無常。陳厲公後來被殺,侄子媯林自立為陳莊公。陳莊公即位七年後去世,其弟杵臼繼任,是為陳宣公。本該由自己繼承的江山,卻一再轉手漸行漸遠;昔日熟悉的親友反目為仇,危及自身性命。沒辦法,陳完不得不投奔到了齊國。

他改姓了田,低調地在齊國開啟了「空降兵」生涯。沒想到,286年之後,他的後代果然佔有了齊國,這便是「田氏代齊」。

作為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人,田氏家族,是如何一步步站穩腳跟,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

田氏代齊

高官厚祿惹人心動

田完剛到齊國時,齊桓公正處於稱霸的上升期,求賢若渴。對於名士田完,提出了優厚的待遇:齊桓公想讓田完做卿,進入齊國的核心管理層。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對外來人士,自然應當以禮相待。可人家為了表示熱情,自然會給出超過預期的待遇和允諾。

如果此時你一個外來人員,敬的酒你全喝,給你的讚美欣然接受,給你的待遇照單全收......那你就麻煩了。人家會認為你沒有自知之明,不知天高地厚。而你則認為這是人家對你的常態,時時指望獲取更多。這樣,矛盾的種子便開始種下,你的未來之路勢必充滿坎坷。

田完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作為一個合格的「空降兵」,他必須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對於空降初期的熱絡和恭維,必須適當地拒絕。這裡可以運用「奧卡姆剃刀原理」。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此原理,內容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田完的想法很明確,就是在齊國找到一方立足之地。保證一家老小的安全,是當前他的最大任務。作為一個逃亡公子,幾乎沒有交易的籌碼,能夠讓齊桓公善心大發管吃管住,田完就已經很滿足了。

「我作為漂泊之人,能不做勞苦的工作,就已經非常感謝您的恩惠了。這個高官,我可不能擔任。」「《詩經》說:『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雖然高官厚祿惹人心動,但若與自身不相符,就算獲得了也恐為朋友們所責備。雖愛慕君王以高位禮聘我,但又擔心為朋友所譏責。)」田完說。最終,他接受了工正的官職,負責工匠營造。

從陳國到齊國

遲遲不散場的酒席

齊桓公好飲酒。他深知酒品如人品。他想借酒試試,看田完究竟為人如何。

——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你必須要與周圍的人,尤其是領導完成一波信息交換。即使周圍的人不找機會了解你,你也應該找機會去了解別人。

怎麼了解?想辦法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了解。通過工作了解智商,通過生活了解情商。

之前的拒絕高位,顯示出田完在工作上頗為實際,對職場套路十分熟捻。接著,通過生活中的小事,齊桓公想進一步了解這位「空降兵」的為人處世。

啥也別說了,喝酒,一杯接著一杯地喝。齊桓公展示著他引以為豪的酒量。田完也不拒絕,配合地喝著。

齊桓公看在眼裡,到這一步,就說明了2點:1、田完是個實誠人,服從性不錯。2、田完的酒量也不錯,齊桓公從此將又添一酒友。

開心地齊桓公一時嘴滑,竟然從白天喝到了晚上。

「點燈,繼續喝。」齊桓公吩咐道。

「不,君上。微臣喝酒是喝得,但只知道白天喝,徹夜地放肆豪飲,恕臣難以從命!」田完起身告辭。

田完清楚,作為一無所有的外來人員,必須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否則為了融入環境,事事順從他人,到最後只會被認為是個可憐的好好先生。

今天,在喝酒這個事情上,齊桓公顯然有點過分。無論齊桓公是否是故意,田完必須拿出自己的態度。

好,那今天就到此為止吧。齊桓公一揮手,喝了一整天的宴席,散了。

至此,齊桓公算是了解了田完的基本個性:不貪圖高位,也不會無底線地溜須拍馬。遇事敢于堅持原則,還能勸諫領導適可而止。

這個「空降兵」不是個草包,才堪大用。齊桓公美滋滋地想。

田完這才算得到了領導的了解和信任。

嗜酒好色的齊桓公

結婚,融入圈子

想要融入環境,最好是能進入各種小圈子。

研究人員發現,有些員工,利用公司休息時間,加入喝咖啡討論的同事圈子,在職場上將會發展得更快更順利。對于田完而言,能融入職場「圈子」的最好辦法,就是婚姻。

齊國大夫懿仲此時伸來了橄欖枝,他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田完。

懿仲事先算了一卦。卦辭曰:「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按照卦意,這樁婚姻很有前途。不僅雙方生活美滿,而且五代後,子孫昌盛,榮居正卿之位。到了八代之後,將有可能代君而立,榮耀無人能及。一聽有這等好事,懿仲趕緊將女兒嫁給了這位金龜婿。

這樣,田完真正地在齊國貴族圈內紮下了根。果然如佔卜中所說,經過了120多年,田氏後代田無宇步入政壇,在公元前549年,田無宇堅持出兵討伐衛、晉兩國,並獲取勝利。齊莊公由此十分寵信田無宇,並將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他。從此,田氏開始成為齊國的頭部家族。

田無宇

大鬥借糧小鬥還

得到上層的認可,融入相關圈子,只能說空降兵暫時站穩了腳跟。

但這還遠遠不夠。為啥?沒有追隨者,就算個人再厲害,也形成不了勢力啊。

於是,田氏後人開始想辦法壯大自己的實力,並爭取民心。

當時的齊景公並非是個守成之主。他野心勃勃,與晉國爭霸,在齊桓公之後又過了一把霸主的癮。到了晚年時他更是奢侈無度,大修宮室,聲色犬馬。經此一番折騰,國家再好的底子也會被掏空。於是一時間稅負增加,勞役不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對於百姓的反抗,齊景公推行高壓政策,動不動判人有罪並施以砍腳之刑,導致假腿都漲價了。

田氏後人,大夫田桓子,針對性地推出收買人心的一攬子政策。他將齊國糧食的量鬥進行了改造,將小鬥改成了大鬥。人們向田桓子借糧時用大鬥,而還糧時,則用小鬥計量。

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田桓子之子田成子田常。為此,齊國人還專門寫歌讚揚田常:「老太太採芑菜呀,送給田成子!」這樣,田氏通過向普通百姓施予恩惠,樹立了良好人設。

——當空降兵站穩腳後跟之後,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要盡最大可能與員工們接觸,廣施恩惠,爭取員工們的支持,為下一步的作為營造良好環境。

仁義的田常

田常和他的70個兒子

經常看到一些「空降兵」遭遇窘境。自己能力突出,跟公司領導關係不錯,人際關係也尚可。但就是說話不管用。

可能問題就在於缺乏執行者。你的建議很高明,得到從上到下普遍支持,但一到落實階段,要麼就進展緩慢,要麼就走了樣。

田氏到了田常這一代,開始逐步著手培養執行者。

第一步,是擴大封地,安排好田氏家族。田恆利用自己齊相的地位,不斷擴大領地範圍,割取了從齊安平以東到琅琊的大片土地作為自己的封邑。

除了常規操作外,田常還出了個奇招:

田常為齊相時,在齊國選擇了一批七尺以上的高挑女子進入自己的內宅,到最後他的「後宮」為數眾多,數以百計。對這些女子,田常出了個規定:他的賓客和舍人到內宅暢行無阻......於是,眾多田氏子孫。據粗略統計,田常的兒子達到了七十多人。這些田氏子孫,都被安排到齊國的大小城池擔任主官。

可以想像,短時間內,突然冒出的這麼多以「血緣」為紐帶的自己人,極大地擴充了田氏家族的實力,讓田氏家族人丁興旺,甚至超過了某些本土家族。

最終龐大的田氏家族,打垮了其他卿族,逐步削弱了齊君勢力,最終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並隨後得到周王室的承認。齊國由此易主,呂氏政權被田氏所替代。

在現實工作中,田常的方法同樣適用。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培訓、項目等多種渠道,搭建自己與他人的紐帶,從而找尋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僚,共同為完成某個目標而努力。

田氏終代齊而立

結語:適應、融入和新建

庖丁解牛,出自《莊子·養生主》。意思是,通過反覆實踐後,人們可以掌握事物的規律,從而能夠事事均得要領,得心應手。

這,就是目無全牛的功夫。融入新的環境,同樣要把握關鍵。

新的城市、新的公司、新的領域......外來的空降兵,往往會面臨全新的挑戰。

職場如戰場,如不能適應,就將被淘汰。

看起來,職場空降兵們基本上跟「新人」差不多,人際上幾乎一片空白,時時刻刻都處在被動狀態。

但若此時能沉心靜氣,主動適應與融入,找準自身定位、發揮自身作用,構建起自己的人際關係,定當會有一番作為。

田氏家族歷時近三百年,從外來戶成為齊國之主。恰恰就是最好的例證。

相關焦點

  • 田氏代齊的啟示
    陳國(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人,春秋時陳國陳厲公之子,字敬仲(一說敬是諡號);陳國滅亡後逃到齊國,為避姓改為田氏。其後裔中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司馬穰苴)、孟嘗君田文等。周朝能夠建立,姜子牙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所以周武王在分封諸侯時,將齊國分封給了他。
  • 血緣還是名分——「田氏代齊」背後的「綠帽」王
    與晉國的「三家分晉」幾乎同時,在東海之濱的齊國也發生了一場「內部演變」,由來自陳國的田完家族取代了源出姜太公的呂氏家族,史稱「田氏代齊」。頗有意思的是,面對繁衍近千年的龐大呂氏公族,勢單力薄的田氏家族在田成子田常這一代突發奇想,採取了不禁門客出入後宮的「非常規」措施,很快就在子嗣方面迎頭趕上,為其後來篡奪齊國政權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礎,頗令後人嘆為觀止。
  • 田氏代齊:中國第一軍事家族的誕生
    春秋末,呂氏政權被田氏所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史稱「田氏代齊」。田氏代呂氏,齊國由「呂(姜)齊」變為「田齊」,經過了長期而複雜的演變過程,其中有諸多可供後世借鑑之處。        第一階段:此間約計一百二十二年。田完,本陳國陳厲公媯躍之子。
  • 田氏代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反對?反而還都支持田氏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這標誌著田氏開始成為齊國的正式君主。還有就是得到了所有諸侯的承認。這也就是聞名的田氏代齊。
  • 戰國七雄之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春秋時陳國陳厲公之子陳完,在陳國滅亡後逃到齊國,為避姓改為田氏。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田氏掌握齊國國政,拉開了「田氏代齊」的序幕。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發動政變,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朝政,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
  • 田氏代齊的真相,比一百多頂綠帽還慘...
    01正所謂亂世出梟雄,春秋戰國真是牛人多多。咱們大傢伙兒都知道,春秋時期的齊國,一開始是姜姓呂氏的,後來被姓田的給搶了,歷史上把這事兒叫做「田氏代齊」。姜子牙當年的河邊釣了幾十年的魚,才釣來周文王這條大魚,輔佐周朝滅了商,成就一番霸業。
  • 讀懂田氏篡齊為何不改國號,便明白:周公不叫姬旦,嬴政不叫趙正
    周朝分兩段,標誌事件是「平王東遷」,鎬京陷落,周天子的權威降到冰點,諸侯逐漸做大,歷史進入春秋。春秋後是戰國,它們又是如何區分的?春秋時周天子失勢,而到戰國時期,則徹底淪為擺設,標誌是三家分晉、田氏篡齊。為何是這兩個事件呢?因為它們的本質是以下克上。
  • 餓死宮闈齊桓公
    要說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的人生真是充滿了戲劇性,在完成了一系列歷史創舉之後 同時,他又收留來自南方的陳國公子完,舉為上卿、任百工之長,結果「餓死」了自己的子孫。 《風雲戰國之齊國篇:綏靖之謎》正片一開始就講述這個故事,在李贄《藏書》記載戰國七雄「簡史」的目錄中也標明了「田齊」。 也就是說戰國之齊並非春秋之齊,「田氏代齊」也是中國歷史由春秋轉入戰國的標誌之一。
  • 身處韓國367年,田氏家族從不忘根,2004年終認祖歸宗
    兒孫繞膝也難解心中鬱結,幸而有生之年無法完成之事,尚可託付於後世子孫。指著故鄉的方向,他一遍又一遍地囑咐:那是廣平府風正村,我們的祖先就在那裡,千萬不要忘了。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回去認祖歸宗,那才是我們真正的根。田氏田好謙這一分支,遠離故土,在朝鮮國定居,三百多年間逐漸發展成一個大家族。
  • 「五世其昌」,田氏的起源
    上回說到,鄭文公剛一上任就不得不在齊楚兩國之間做出選擇,而就在他猶豫不定之時,從齊國傳來的一個消息最終讓他下定決心。這個消息和陳國的一位公子有關,這位公子名叫陳完,字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生於公元前705年。在陳完出生的時候,周王室的太史正好路過陳國,陳厲公便請太史給陳完卜了一卦。
  • 姜子牙創立的齊國,最後怎麼就被田氏集團取而代之?
    那麼,田氏集團是如何一步步蠶食齊國,對「姜齊」取而代之的?準確地說,田齊代姜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韜光養晦,到最後的鋒芒畢露,田氏集團經歷了好幾代人的經營努力,從而讓齊國歸田形成了一個順應時代的、不可逆的趨勢。最開始的時候,是在齊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陳國落難的貴族田完逃到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正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因田完頗有才幹,故而被齊桓公所接納。從此,田完便在齊國落戶安家了。
  • 韓國田氏家族,367年始終不忘根在中國,來華認親後幫助故鄉發展
    但就是這樣一個顯赫的韓國家族在三百多年中卻一直遵循著各種中國傳統風俗,例如:用漢字書寫家譜,吃除夕團圓年夜飯,過春節,貼對聯,過元宵節等等。這背後有什麼歷史淵源呢?原來在3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來自於中國,現今的他們是中國人的後裔。而現今居住在河北雞澤縣風正鄉的田氏族人則和他們是血脈相連的同族親人。
  • 《四川田氏》雜誌創刊號(周年特刊)薦讀16-田氏部分字輩排行
    湖北蘄春馬驊山田氏字輩:「本萬永於龍種之啟義相傳必發興祥曙光輝星鬥極慶雲綿遠樂昇平槐高實蔭千秋業桂長芳馨百世榮華國文章依孔孟箕裘圭碧大家聲」。 湖北蘄春蘄州田氏字輩:雲日鳥禮金魚九同土之仁禾自生明良開泰運鴻彰德澤鄉存世吉祥忠義傳家人孝本詩書光國定華昌永代先道文武旺恩意連天江宇振信智浩潔秋桂揚 湖北來鳳田氏字輩:「國盛玉有光祖兆鳳呈祥學利輝先德家和萬事寬」。 湖北孝感田氏字輩:「可春現洪果傳仕宗年光世澤德紹先忠」。
  • 當朝拿一國諸侯開涮丨周夷王「削藩」鬧劇背後,是回天乏術的無奈
    齊哀公落難周夷王:扁平管理下的崩盤一、 周王室的衰微周武王滅商後建立了西周王朝,為鞏固統治,先後分封了齊、魯、燕、蔡等國諸侯,令其拱衛周王室。隨後的周天子不斷徵服新土地,所佔之處就分封給同姓和異姓諸侯。到周成王時,共分封了七十一國。
  • 揭秘「連橫之父」張儀:戲弄一國之君如戲弄小兒——張氏文化
    張儀踉踉蹌蹌晃到家跟老婆訴說冤屈,末了張開嘴巴指著舌頭對老婆起誓:「親愛的,別傷心,只要這個在,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爺們兒我不愁混不出個模樣!」  果然,憑著天下無敵的巧舌,張儀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青睞。應聘入秦的張儀如魚得水,以酣暢淋漓的特長發揮搗鼓出了相當不俗的業績。惠文王看政績用幹部,一個紅頭文件,就把張儀推上了相國的職位。
  • 子貢的遊說真的改變了魯、齊、吳、晉、越的歷史走向嗎?
    過了五天,越國大夫文種也到了,說勾踐請求親自率領三千越軍支援吳國,並以十二件鎧甲和一批斧頭、屈盧矛、步光劍等饋贈吳國。夫差非常高興,認為子貢說得沒錯,接著問子貢是否要接受?這時子貢就說,您要調動人家的所有兵馬,又讓人家國君隨從出徵,這是不道義的;您可以接受禮物,也可以接受軍隊,但越王本人還是辭謝了吧。夫差對子貢言聽計從,調動九郡兵力攻齊。子貢最後一站到達晉國。
  • 慶祝空軍空降兵成立70周年 神兵天降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跳傘訓練,這一天距空降兵成立僅過去了11天。離機信號發出後,62名傘兵果斷躍出了機艙。組建11天就升空跳傘,這在世界各國空降兵部隊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對中國空降兵來說,這種英勇無畏的拼搏精神或許與生俱來。空降兵成立之初就帶著英雄的基因——來自全軍40多個軍級單位的5053名指戰員,全部是戰鬥英雄和功臣模範,這在中國軍隊中極為罕見。
  • 韓國田氏家族海外漂泊381年,到河北認祖歸宗,表明自己是中國人
    在韓國 ,有一個名為廣平府田氏的家族,這個家族流落海外381年,仍然心繫中國,他們時時刻刻牢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並且一直延續著中國的傳統習慣和風俗。那這中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為什麼他們不能夠重新踏上祖國故土呢?
  • 國際局勢丨中國空降兵放棄履帶式戰車?房兵:形成新作戰模式
    各國過去空降兵都在著力提高著陸之後的地面機動能力、防護能力,包括可能要用的車載火力,那麼從中國空降兵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講,肯定要走這條路,所以說中國空降兵未來徹底放棄履帶式的重型空降戰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 田氏各地族譜字輩匯總【田雲強輯錄2020.7.8更新】
    渝北德華公後裔是:得道自相見,有繼成仕之,忠義榮光,正貽其祥,常昭金玉,遠建宗邦   渝北花石田氏,字派:(湖廣老派)龍承有國日(安豐原派)在中將思產,近植期隆生,逢興正遇盛,通茂愈時增。二、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三匯、土溪、臨巴、渠北、天星、鮮渡字輩:(一)發依命永,澤其昌炳,雍華比利,龍(隆)道之景,詩禮傳訓,仁孝作本,克篤(讀)前烈,行必立品。共三十二字輩。(二)九有應子,志士多鵬,萬毓忠利,龍(隆)道之景,詩禮傳訓,仁孝作本,克篤(讀)前烈,行必立品。共三十二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