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還是名分——「田氏代齊」背後的「綠帽」王

2020-12-22 歷史行程

馬克思講,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點在世界古代貴族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即重家名而非血脈,比如日本戰國各大名。最為典型的例子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朮赤幾乎可以肯定不是他的兒子,但抱著「生在誰的窩就是誰的」這一傳統,還是將其視如己出,甚至封以大國,當然,大可汗的位子是別想了。

這種觀念不但在外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也不例外。與晉國的「三家分晉」幾乎同時,在東海之濱的齊國也發生了一場「內部演變」,由來自陳國的田完家族取代了源出姜太公的呂氏家族,史稱「田氏代齊」。頗有意思的是,面對繁衍近千年的龐大呂氏公族,勢單力薄的田氏家族在田成子田常這一代突發奇想,採取了不禁門客出入後宮的「非常規」措施,很快就在子嗣方面迎頭趕上,為其後來篡奪齊國政權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礎,頗令後人嘆為觀止。

田氏代齊在景公時就已初露端倪。景公是個奢侈之君,特別到了晚年,更是好治宮室、聚狗馬,厚賦重刑、喜奢侈。公室倉廩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爛而生了蟲子,人民卻都生活無著,因小過被砍腳的人不知有多少,甚至出現了「國之諸市,屨賤踴貴」的異常現象。而齊景公的大夫田桓子,主動將齊國的量制由四進位(即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釜,十釜為鍾)改為五進位,向人民借貸時用新制,而還貸時用舊制,因此,田氏得到了齊國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晏嬰出使晉國,曾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最終將歸于田氏。田氏雖無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而施私恩,有恩德於民。」

景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6年)的一天,晏嬰陪著齊景公坐在柏寢臺,景公看到那豪華的宮殿,嘆氣說:「多麼漂亮的宮室啊!我死後誰會據有這裡呢?」晏嬰說:「恐怕是田氏了,田氏雖然沒有大的德行,但對民眾屢有施捨。他從公田徵稅就用小鬥而對民眾施捨卻用大鬥,君主徵稅多,田氏施捨多,民眾都歸向他了。您的後代如果稍稍怠惰,田氏如果不滅亡,那麼國家就要成為他們的了。」景公聽了,問:「對呀,這事可怎麼辦?」晏子答道:「只有禮可以制止這個。如果符合禮,家族的施捨不能趕上國家,民眾就不遷移,農夫就不挪動,工商之人就不改行,士就不失職,官吏就不怠慢,大夫不佔取公家的利益。」景公很讚許晏子的主張,但他年事已高,倦於政事,雖然也採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發展的措施,但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公元前490年,齊景公去世,在位58年。齊景公病重時,讓國惠子國夏、高昭子高張二相輔佐他寵姬芮子所生的兒子荼為太子。景公去世後,荼即位,史稱晏孺子。但田乞、鮑牧和大夫們極不贊同景公這種「廢長立幼」的亂政,遂相約領兵入宮,迫使國高二氏逃往莒國,晏嬰之子晏圉逃奔魯國,轉而擁立公子陽生為君,是為齊悼公。鮑牧和悼公不和,殺死了悼公。齊國人共同擁立悼公的兒子壬為國君,是為齊簡公。田成子田恆與監止並為左右相,共同輔佐簡公。因為監止受簡公寵信,田恆心中嫉妒,雙方矛盾很大,甚至到了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地步。

子我是監止的同族,素與田氏不和,田氏的遠房同族田豹卻因侍奉子我而受寵。一天,子我說:「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孫都殺光,讓你來接續田氏宗族。」田豹說:「我只是田氏的遠房啊。」子我不聽。不久,田豹對田氏說:「子我將要誅滅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災禍就要到來了。」因子我住在簡公宮裡,田恆兄弟四人即率兵乘車人宮,逐殺子我。子我閉門相拒,當時,簡公正與寵妃在柏寢臺飲酒作樂,聽說田恆帶兵入宮,欲下令驅逐田恆。太史子餘心向田氏,便出來勸道:「田恆不敢作亂,他是要為國除害。」簡公這才沒有行動。田恆出宮後,聽說簡公曾發怒,恐怕自己要被殺,想出外逃亡。田子行說:「遲疑不決,是事業的大敵。」田恆於是發兵攻擊監子,監子勢力不足,見難以取勝,只好外出逃亡。田恆的部下趁勢追趕,並殺死了子我和監止。簡公聽到消息,十分害怕,遂倉皇出逃,被田恆的部下追到徐州殺了。田常讓簡公的弟弟驁即位,是為平公,田恆則自任相國,專擅國政。

經過這兩次武裝鬥爭,田氏取得最終勝利,徹底架空了呂氏君主,操縱了齊國實權。田恆還割取自齊安平以東到琅琊的大片土地作為自己的封邑,這甚至比齊平公的公室領地還大。田恆死後,其子田常繼位,是為田成子。田成子考慮到呂姓公室畢竟樹大根深,田氏一族在人口上難以與之抗衡,不能完成對齊國的有效控制,遂選大批7尺以上女子入後宮,前後達數百人之多,而他的賓客及舍人皆享有出入後宮不禁之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等到田成子田常去世時,竟能有子七十多人。待到他的兒子田襄子田盤繼任齊宣公國相時,他的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便宜」兄弟們都做了齊國大夫,專城而居,使呂氏公族徹底孤立,田氏家族得以完全專擅齊國國政。

當然,從大小宗的層面上看,田氏也沒吃虧,畢竟誰是嫡系血脈,老爺子還是心中有數的;而對那些庶子來說,要想取得政治地位,也只能堅信自己就是田氏之子,忠心維護田氏利益,否則便喪失了安身立命的本錢。綜上所述,田成子田常這頂「綠帽」還真是戴得划算啊!

相關焦點

  • 田氏代齊的真相,比一百多頂綠帽還慘...
    咱們大傢伙兒都知道,春秋時期的齊國,一開始是姜姓呂氏的,後來被姓田的給搶了,歷史上把這事兒叫做「田氏代齊」。姜子牙當年的河邊釣了幾十年的魚,才釣來周文王這條大魚,輔佐周朝滅了商,成就一番霸業。事後論功行賞,姜太公本人被分封到了山東,便是後來的齊國。
  • 田氏代齊:中國第一軍事家族的誕生
    春秋末,呂氏政權被田氏所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史稱「田氏代齊」。田氏代呂氏,齊國由「呂(姜)齊」變為「田齊」,經過了長期而複雜的演變過程,其中有諸多可供後世借鑑之處。        第一階段:此間約計一百二十二年。田完,本陳國陳厲公媯躍之子。
  • 田氏代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反對?反而還都支持田氏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這標誌著田氏開始成為齊國的正式君主。還有就是得到了所有諸侯的承認。這也就是聞名的田氏代齊。
  • 田氏代齊的啟示
    當時齊國實力就不容小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了齊桓公姜小白時,齊國更是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不過,恐怕姜太公不會想到,最後他的封地竟會從他的後代手中丟掉,田氏家族將成為它新的主人。齊桓公想要任命他為正卿,陳完推辭說:「我只是個逃命的人,您不殺我,我就已經很知足了,不敢再接受那麼高的職位。」於是,齊桓公就讓他擔任工正,掌百工之官。不久,大夫齊懿仲想要把女兒嫁給他。為此,齊懿仲還專門算了一卦,卦上說他的女兒如果嫁給田完,她的第六代後人就可以擔任正卿之類的高官,第九代後人就會成為地位無人能比之人(暗指國君)。齊懿仲大喜過望,立馬就把女兒嫁給了田完。
  • 戰國七雄之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春秋時陳國陳厲公之子陳完,在陳國滅亡後逃到齊國,為避姓改為田氏。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田氏掌握齊國國政,拉開了「田氏代齊」的序幕。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發動政變,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朝政,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
  • 從避難者到一國之君丨田氏近三百年終代齊:空降兵如何闢出一片天
    沒想到,286年之後,他的後代果然佔有了齊國,這便是「田氏代齊」。作為一個毫無根基的外人,田氏家族,是如何一步步站穩腳跟,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田氏代齊高官厚祿惹人心動田完剛到齊國時,齊桓公正處於稱霸的上升期,求賢若渴。
  • 讀懂田氏篡齊為何不改國號,便明白:周公不叫姬旦,嬴政不叫趙正
    至於齊國的田氏,比三家分晉更惡劣。田氏本是陳國公子,流亡於齊。換句話說,田氏齊不僅是弒君篡位,還是齊國的外來戶。田氏篡齊,好比一個人收留個落難的人,落難人卻化身為強盜,霸佔恩人一家的所有東西——財富和地位。這對講究禮儀尊卑的周朝是致命打擊。
  • 稷下學宮由齊桓公創建,齊宣王光大,二人是什麼關係?
    三、齊桓公與齊宣王是什麼關係 齊桓公本名呂小白,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之幼弟,其母為衛國人。
  • 餓死宮闈齊桓公
    《風雲戰國之齊國篇:綏靖之謎》正片一開始就講述這個故事,在李贄《藏書》記載戰國七雄「簡史」的目錄中也標明了「田齊」。 也就是說戰國之齊並非春秋之齊,「田氏代齊」也是中國歷史由春秋轉入戰國的標誌之一。
  • 姜子牙創立的齊國,最後怎麼就被田氏集團取而代之?
    那麼,田氏集團是如何一步步蠶食齊國,對「姜齊」取而代之的?準確地說,田齊代姜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韜光養晦,到最後的鋒芒畢露,田氏集團經歷了好幾代人的經營努力,從而讓齊國歸田形成了一個順應時代的、不可逆的趨勢。最開始的時候,是在齊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陳國落難的貴族田完逃到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正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因田完頗有才幹,故而被齊桓公所接納。從此,田完便在齊國落戶安家了。
  • 大秦賦:齊王田建不戰而降,忘恩負義的田氏,終於走到了盡頭
    是春秋時代那個陳國嗎,媯姓國,帝舜後裔,這跟齊威王有什麼關係,齊威王為什麼要叫陳侯,如果不提前告訴你,你大概很難猜出來這個刻著主人是陳侯因齊的容器,居然是齊威王所有的。齊威王就是歷史上那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齊國君主,他是田氏,為什麼不叫田侯而叫陳侯呢?
  • 《四川田氏》雜誌創刊號(周年特刊)薦讀16-田氏部分字輩排行
    湖北蘄春蘄州田氏字輩:雲日鳥禮金魚九同土之仁禾自生明良開泰運鴻彰德澤鄉存世吉祥忠義傳家人孝本詩書光國定華昌永代先道文武旺恩意連天江宇振信智浩潔秋桂揚 湖北來鳳田氏字輩:「國盛玉有光祖兆鳳呈祥學利輝先德家和萬事寬」。 湖北孝感田氏字輩:「可春現洪果傳仕宗年光世澤德紹先忠」。
  • 中國田氏家族,流落韓國近4個世紀,帶著族譜回國認祖歸宗
    背後是一段斷腸人在天涯的故事這群回到中國認祖歸宗的人,被稱為「廣平府田氏」,是風正村田氏的一個分支。「廣平府田氏」這個姓氏的背後,是幾代人數百年的流浪史。廣平府田氏的祖先名叫田好謙。朝鮮的王為了獎賞田好謙,還將同樣是從中國來的一個女子賜給了他。就這樣,這位女子為田好謙生了好幾個子女。位處高官、深得朝鮮皇帝的寵信、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那時的田好謙是無數人羨慕的對象。但是在眾人羨慕的眼神和繁花似錦的背後,是田好謙難以言說的悲傷。
  • 早期霸主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後齊,晉走向何方?
    春秋五霸的故事為人們所熟知,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也為人知曉。那麼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春秋和戰國時期都有齊國,那麼戰國時期的齊國又真的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嗎?晉文公作為春秋五霸中的一位,晉國按理說應該不弱,那麼為何在戰國時期,七大王國中已經沒有了晉國?
  • 韓國田氏家族,367年始終不忘根在中國,來華認親後幫助故鄉發展
    這背後有什麼歷史淵源呢?原來在3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來自於中國,現今的他們是中國人的後裔。而現今居住在河北雞澤縣風正鄉的田氏族人則和他們是血脈相連的同族親人。明朝後期,遷居到風正鄉的田氏家族第七代後人中有兩人位居朝廷重職,其中哥哥田應弼官拜御史大夫,弟弟田應揚官拜兵部尚書。兄弟二人都為官清廉,秉公辦事,是一心為民的好官。為了表彰他們的清正廉明,當朝皇帝將其老家的村名御賜為「風正村」,這也就是風正鄉的由來。而正所謂是「虎父無犬子」,弟弟田應揚的孫子田好謙自幼聰穎好學,長大後為人謙虛有禮,頗有才幹。
  • 《皇帝聖印戰記》開局就送老婆送城池,綠帽王終究加冕為王!
    老粉絲直接笑,新粉走過流程就開始笑,而在這裡作為一部搞笑番推薦給大家,一起見證綠帽王(主角:提歐·柯涅洛)的成神之路!環保色加麒麟臂,主角成長全靠送!《皇帝聖印戰記》名副其實的神作慘遭動畫化,主角這個造型本來就很有喜感環保色加麒麟臂,再加上劇情猶如閃電一樣快,大多數追番的小夥伴只看明白了結果,問起過程全是一臉懵逼,這是其成為喜劇番的最大原因!
  • 「五世其昌」,田氏的起源
    「五世其昌」大致的意思是歷經五代之後將會昌盛,這一典故出自《左傳》,其內容講述了齊國一個重要勢力集團——田氏家族的起源。
  • 假面騎士Kiva中那個擁有五條腰帶的男人和太牙king以及悲催綠帽王
    暗黑Kiva無論是在外觀還是機構都與Kiva 魔皇形態相同,卻擁有著凌駕於魔皇形態的戰鬥能力。能將使用者的力量發揮到最大限度,所以它的副作用比Kiva大。【紅音也】紅音也也被稱為紅爹,小提琴製作師兼演奏家 。最喜歡與漂亮的女子搭訕的輕浮浪子,最後卻為了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