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9年5月11日第3版刊登了《徐聞小夥施朗帶著家鄉菠蘿受邀上<天天向上>節目》。今年8月2日,廣東衛視大型文化益智類節目《見多識廣》播出「家鄉的寶藏特產」主題賽,舞臺上來了八位帶著家鄉特產的「獻寶人」,其中就有一位熟悉的身影——施朗。他這次帶來了幾種不同品種的菠蘿給主持人和嘉賓品嘗,贏得一片點讚聲。
這位返鄉創業的32歲徐聞青年在《見多識廣》節目中有怎樣的臺前幕後故事?昨日,記者對施朗進行了採訪。
看好前景回鄉創業
「大家好,我叫施朗,是廣東省湛江市徐聞人。在我的家鄉,有一個特別美麗的名字,叫做『菠蘿的海』。」2019年5月,施朗曾將徐聞菠蘿帶上了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舞臺,在全國觀眾面前推介。該節目的有關視頻曾一度刷屏大家的朋友圈,給徐聞菠蘿帶來了不小的熱度。
「去年把菠蘿帶到《天天向上》節目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徐聞人,又是返鄉創業青年,我的創業方向應該和家鄉特產結合在一起,努力將徐聞的農產品,特別是菠蘿銷出去。這樣既可以幫助到本地農戶,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創業成功率。」施朗說,去年回到湛江後,他便註冊了「菠蘿大師」這個商標,希望打造徐聞的高品質菠蘿品牌。
施朗出生於1988年,家裡世代務農。在徐聞念完中學後,施朗到廣州讀大學本科,學的是物流管理專業,畢業後先是在省城工作,又選擇了回徐聞創業。作為徐聞人,施朗既看到過徐聞菠蘿暢銷時的火爆,也見證過菠蘿滯銷時的困境。所以,他想通過品牌的打造和運營來進一步提高徐聞菠蘿的市場競爭力,「菠蘿滯銷有很多原因,能否更好適應市場競爭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我見過市場上的進口菠蘿賣幾十塊錢一個,但同樣美味的徐聞菠蘿在滯銷的時候卻少人問津。」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施朗通過電子商務銷售家鄉菠蘿,雖然銷量可觀,但發現價格還是較低,所以他更加堅定了徐聞菠蘿應該走向品質化、品牌化的道路。
再上節目推介菠蘿
「參加廣東衛視《見多識廣》的錄製其實也挺波折的。去年,《湛江晚報》報導了我參加《天天向上》節目的故事,《見多識廣》的導演在網上看到文章後輾轉找到我,邀請我參加這檔節目。」因為檔期的原因,施朗沒能在去年登上《見多識廣》的舞臺,直到今年才參加了錄製。
今年7月12日,施朗和公司夥伴一起,從徐聞開車到佛山參加節目錄製。「這次我們帶了三個菠蘿品種,分別是峇里、鳳梨和金菠蘿。這些菠蘿都是我親自到田裡精心挑選摘下來的,當時我們塞了滿滿一車菠蘿上去,但節目錄製時每個品種只用了兩三個,嘉賓和主持人都搶著試吃。」施朗笑著說,「由於徐聞菠蘿味道實在是清甜可口,節目錄製後大家聽說還有剩下的菠蘿,一會功夫就被大家分光了。看到大家這麼喜歡我們的徐聞菠蘿,我真是太開心了!」
節目中,施朗給大家播放了徐聞「菠蘿的海」的美麗鏡頭,給大家詳細介紹徐聞菠蘿。「節目錄製期間,我也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對菠蘿的認識不夠,比如不知道如何分辨好吃的菠蘿,也不知道菠蘿和鳳梨的具體區別等,甚至還有一些人以為菠蘿是長在樹上的。通過這一次節目錄製,我覺得家鄉的菠蘿有很多知識可以去普及和傳播,也還有很多菠蘿文化有待挖掘。」
施朗表示,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整個錄製過程有些辛苦,但是欄目組非常敬業也非常專業,「我要感謝節目組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在廣大觀眾面前展示徐聞菠蘿。」
攜手果農打造品牌
接連參加了兩檔熱門綜藝節目,在父老鄉親們眼裡,施朗也算是個「網紅」了。但施朗說自己只是想做好菠蘿銷售,能夠幫助果農賣出更多菠蘿,「其實,我個人性格是偏內向的,並不是很適合出鏡。但是想到能夠在全國觀眾面前宣傳家鄉特產,我努力調整自己,不斷學習,以最佳狀態參加《天天向上》和《見多識廣》節目錄製,把我們徐聞菠蘿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之前江西衛視也有一檔節目想邀請他參與直播帶貨,但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去成。
「現在直播、短視頻帶貨銷售的新方式非常火,我自己也有一個抖音號,我們的計劃是先在京東開設旗艦店,等網店建設成熟之後再嘗試視頻帶貨。」施朗說,希望到時候父老鄉親們能多多轉發和分享,共同把徐聞菠蘿名聲打響,助力徐聞本地果農脫貧致富。施朗表示下一步的打算是盡全力打造和提升徐聞菠蘿品牌,「以我們徐聞菠蘿的品質,我相信這是可以實現的。」
「我很榮幸能夠帶著徐聞菠蘿登上在廣東乃至全國知名度很高也很受歡迎的節目舞臺。在這些節目播出之後,徐聞菠蘿在全國知名度提高了,很多人主動找到我希望能一起合作,這讓我看到了徐聞菠蘿很好的發展前景,讓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施朗說,現在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徐聞人也開始關注家鄉的農產品,還有不少青年人選擇回鄉創業,「提高我們家鄉特產的知名度和鼓勵更多的人才回家鄉發展,節目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讓我很滿足了,希望大家攜手努力,讓家鄉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來源:湛江雲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