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又一項新舉措來了,禁止學生帶手機入校,減少網絡危害

2020-12-23 妮妮教育指南

文/妮妮

我記得前兩年我們上大學的時候,上課之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機放好,放到講臺前或者是門後的手機安放處,目的就是想讓我們好好聽課。

雖然很多大學生們都表示不滿,不過也都能理解學校這樣的舉動。畢竟大學不像初高中,沒有了老師的管教約束,我們真的很容易放飛自我。

真的也會有一些學生忙著打遊戲,或者是拿著手機看一些其他的事情,而疏於自己的學業,耽誤自己的學習。

把手機放到安放處,既能夠看到自己手機是安全的,又不能讓學生玩到手機,還能讓他們好好聽課,這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舉措。

大學生尚且是這樣,對手機的自制力非常的差,那小孩子呢?對於一些初中生,高中生他們的自制力同樣是很差的。

如果不節制他們玩手機的話,他們同樣也會因為玩手機而耽誤自己的學業。拿著一部手機連上網,面對網絡上的花花世界,他們怎麼能夠抵得住誘惑呢?

不得不說,很多父母都非常擔心孩子這個問題。不能一下子給孩子收繳了,又不能放任孩子,這確實成了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教育部又一項新舉措來了,禁止學生帶手機入校,減少網絡危害

不過教育部卻對此有了新的舉措,下發了一則新通知,讓家長們表示強烈支持。因為教育部門終於對那些借學習為名,把手機帶到校園的學生下了手。

新通知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為建設綠色網絡,引導中學生合理上網,嚴令禁止學生把手機、平板帶到課堂上,即使是特殊情況,帶到學校也要上交老師進行統一保管。

不得不說,教育部下發這一則通知,實在是太明智的,難怪家長們都拍手叫好,強烈支持。

對於沒有自制力的學生來說,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很容易過長,還很有可能因此完不成作業,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對孩子們的危害可不僅僅是這一個。所以禁止學生帶手機對學生、家長、老師都很有好處。

經常玩手機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第一:攀比

影響成績,我們就不說了,這是一個很必然的結果。而經常玩手機還有一點弊端就是,會導致孩子們之間造成攀比現象出現。

你想一下,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買五六千的手機。而對於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很有可能會很羨慕,甚至是嫉妒。

這樣一來就容易讓孩子產生攀比心,這樣的心理既不利於孩子學習同時還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好影響,所以不讓孩子帶手機是一個比較明確的選擇。

第二:影響視力

現在隨便找一個班級,看看你都能發現班上有是好幾個戴眼鏡的同學。反過來再看我們的長輩們,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上學的時候,班裡面能有幾個近視的。

為什麼他們那個時候近視的人數這麼少?而現在近視的學生人數這麼多,其實就跟玩手機玩電子產品沒有限制,時間太長,很有關係。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手機屏幕上,並且在玩的時候還不注意調節自己的距離,長時間下來損害視力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禁止孩子帶手機上學還有哪些好處?

家長們不用擔心孩子學壞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孩子們在網上什麼人和事都能接觸到,接觸的多了他們沒有自我判斷,難免會受到影響,從而學壞也說不定。

不讓孩子帶手機上學,家長們就不用擔心孩子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玩手機,也就能大大減少孩子學壞的概率了。

也更利於老師們管理本身老師要管理一個班的同學就很不容易,而學生們如果再帶手機上課,老師還要時刻提防同學上課玩手機的現象,這樣往往很容易分心。

一旦孩子不被允許帶手機入校,那老師們的工作也會減輕不少,不需要再顧慮孩子上課玩手機的問題出現,更方便管理了。

孩子們太著迷玩手機確實是不太好,一不利於成績的提升,二不利於視力,更有可能因此爆發與父母之間的矛盾,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來看,如果真的想要好好學習,需要用到手機,那不妨等到每天放學回家之後再使用,或者是在課上及時向老師尋求,這樣可能更具體,也更方便。

站在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我們更是要以身作則,平時我們在面對著孩子的時候,能不用手機就儘量不要用手機,更不要沒事就玩手機,否則孩子只會有樣學樣。

今日話題:

你們對學生不能帶手機上學有什麼看法?支持還是反對,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相關焦點

  • 因勒令學生自行砸手機老師被停課,教育部對帶手機是怎樣規定的?
    導讀:2020年12月1日,「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勒令自行砸手機」視頻在各網絡平臺傳播開來,網友爆料稱是雲南蒙自市鳴鷲鎮某學校,老師讓私帶手機的學生,排隊輪番砸手機。視頻中,老師一個個叫名字,讓其站在講臺上砸手機。該視頻迅速引起了網民的熱議。蒙自市教體局及時進行了核實,網傳視頻屬實。
  • 教育部對「手機」下手了,學生看後欲哭無淚,家長卻拍手叫好
    時間一長,那部手機就成為了兒子的專用手機。但是在疫情結束之後,小李的兒子回歸了校園,手機也被他帶到了學校。 起初小李並沒有在意這件事情,因為她以為兒子還可以用手機學習。但是在一次考試之後,兒子的班主任給小李打電話告知了她兒子的情況。 原來在有了手機之後,小李的兒子總是會在手機上玩遊戲,看一些網絡視頻。
  • 老師逼學生自摔手機
    12月1日,雲南省蒙自市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帶手機進校被老師強逼摔毀的視頻引起網民熱議。當晚,蒙自市教育體育局發布通報,網傳視頻屬實,涉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方法不當引發社會關注。該教師進行停課調查,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安撫。
  • 學生們不開心了,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該列為法律條款嗎?
    在法國,從8月起,15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們將勒令禁止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7月底的時候,法國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3至15歲的在校學生不能在學校使用手機,即使是休息或用餐時間。法國教育部官員Jean-Michel Blanquer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說:「我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學生們未來考慮,預防學生們太過深陷於電子屏幕的世界。」話雖如此,法國擁有智慧型手機的12-17歲青少年比例已超過90%。法律能否有效實施,法國中學的教師也深表懷疑。然而,這項法律是現任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競選期間承諾的法案。該法案自2010年就已經推出。
  • 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手機」下手了,家長表示支持,早該管管了
    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手機」下手了,家長表示支持,早該管管了 教育部回應,禁止中小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加強對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管理,若有特殊情況帶入手機的同學,在入校時須上交老師統一管理。
  • 法國明令禁止小學生玩手機,這項長達10年的實驗證明了手機的危害
    近日,法國卻通過了一項新法案,全面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電腦等能夠聯網的通訊設備。能夠迫使國家制定法案來禁止玩手機,說明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嚴重了,大家都應該警醒。再來看看一項科學實驗:2008年,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了手機對小孩子的成長影響,他挑選了100名孩子,分為兩組:第一組的50名孩子不接觸手機,第二組的50名孩子對手機痴迷。經過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最後結果是:第一組學生幾乎全部考入大學,第二組學生只有2名考入大學。
  • 法國出臺嚴格手機禁令 禁止3-15歲學生在校使用手機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7月30日,廣大正在放暑假的法國孩子們,迎來了一個「不怎麼好」的消息:法國正式通過了新法案,旨在禁止3至15歲的學生在校使用手機。其實,馬克龍早在競選時就承諾過,要消滅「那些讓人分心的智慧型手機」。
  • 澳洲小學嚴厲打擊學生佩戴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該不該禁止,引發巨大爭議!
    根據澳洲一項調查發現,12歲以下沉迷於智慧型手機的學生群體中,25%曾遭受過網絡騷擾或欺凌。約佔澳中小學1/3的私立學校對學生的言談舉止都有嚴格的要求,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已是「標配」。出於各種考量,自2020年第一學期起,維州公立中小學校全面禁止學生帶手機進課堂。新州、西澳、塔州等3個州也跟進,目前出臺禁令的4個州人口數量佔全國人口的2/3。
  • 宿舍封閉管理、外賣不入校,教育部發布大學生返校指南,新的放假...
    開學時間還沒有來,今天,2020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國慶節和中秋節放假調休日期又出爐了!清明節:4月4日至6日放假調休,共3天。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 馬克龍兌現競選承諾 法國將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課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歐洲時報》6月8日援引法國《巴黎人報》報導,法國國民議會已經通過一項在小學和初中課堂禁止使用手機的法令,但法令中尚未明確具體措施。國民議會代表7日在國會就一項關於校內禁止使用手機的法案進行辯論。
  • 法國擬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 校方:這很難
    中新網6月11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刊發文章稱,法國國民議會已經通過小學和初中禁止使用手機的一項法令,但是法令中沒有明確具體措施。文章摘編如下:近日,國民議會代表在國會就一項關於校內禁止使用手機的法案進行辯論。
  • 法國中小學校園禁用手機,值得我們借鑑嗎?
    網絡配圖青少年學生玩手機已經演變成為一個社會話題,法國這次發大招了。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在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校園禁止使用手機的新法令,即使是休息時間也不例外。這也是法國2010年立法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後再度加強相關法規。
  • 教育部採取多校劃片入學 多校劃片是什麼意思?
    教育部採取多校劃片入學 多校劃片是什麼意思?  「教育部放大招,學位房可能白買了!」中小學剛開學,網上熱傳的一則消息讓不少家長非常擔憂。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積極穩妥採取多校劃片,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確保各片區之間大致均衡。
  • 法國中小學全面禁止學生用手機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從今年9月3日開學起,全法國的學校將全面禁止3至15歲的學生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或是可聯網手錶等可以上網的電子產品。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報導稱,新法律不要求學生把手機留在家中,但在進入校門後,學生們必須把手機關機,放在書包裡、儲物櫃中,或是放在專門的保管處。對於不遵守規定者,法律允許學校沒收其手機直至當天放學,然後交給家長。
  • 法國將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
    來源:人民日報法國國民議會日前通過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法案規定,除殘障學生特殊需要、校外活動或教學目的外,3歲至15歲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使用手機、平板電腦及智能手錶等可聯網通信設備,高中學生可自願執行全部或部分禁令。該法案將於今年9月正式生效。
  • 教育部最新通知,嚴禁教師學生三種行為;家長:支持!但禁不住
    教育部有過具體的文件指導,對線上教學的時間、形式、內容等都作過較為詳細的規定,以免各地各校在操作中矯枉過正。儘管如此,教育部的指導性文件還是遲了一步,各地的線上教學都朝著教育部禁止的方向行進。教育部嚴禁教師學生三種行為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就有序、有效、深入開展「停課不停學」工作再次提出指導意見。教育部肯定了一階段以來各地線上教學好的經驗和做法,也指出了各地線上教學存在的一項而突出問題,而這些突出問題正是師生家長普遍詬病的事。
  • 教育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831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稱,在義務教育方面,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聚焦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個重大政治任務,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的有關意見,採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控輟保學工作。
  • 武漢初三復學學生間隔一米入校怎麼回事?在教室需不需要戴口罩?
    關於 武漢初三復學學生間隔一米入校怎麼回事?在教室需不需要戴口罩?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 武漢初三復學學生間隔一米入校怎麼回事?在教室需不需要戴口罩?
  • 學生帶手機入校遭老師強逼自行砸爛,是校規大還是法律大?
    在學校,常常引起話題的事,就是學生帶手機到校,從學校角度來講,學生帶手機到校,一是影響學習時間的專注力,二是會有學生之間的攀比,因此,通常校規班規都會規定,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但如果學生違反了這樣的規定,又會如何處理呢?一般而言,老師會批評教育,有些會暫時沒收代管。但還有極端的老師,可能會直接將手機毀壞,這也常常引起社會的質疑。
  •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通知:校園內全面禁止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通知:校園內全面禁止 2020-12-15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