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產業有多大?李連杰也是推手

2020-12-23 新京報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於中國人來說,太極拳既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文化符號,也是一種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拳法。雖然是一種拳法的名稱,但太極拳本身流派眾多,從「武林門派」看,太極拳主要分為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等八大流派。而從工商信息看,企查查APP顯示,目前國內已成立多家太極拳品牌,包含陳家溝太極拳、天龍太極拳、北京循經太極等,國內相關註冊主體共5087家,這些主體多為太極拳行業協會,也有不少經營太極拳業務的公司。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在諸多太極拳流派中,陳氏太極拳的產業運作最為全面,其與河南溫縣政府高度綁定,不僅開辦武館,還推出了旅遊、演出等業務。其餘流派的太極拳也「百花齊放」,行業協會開遍全國。除了太極拳的正宗「流派」們外,馬雲、李連杰等名人也均是太極拳的商業「推手」。陳氏太極:溫縣陳家溝打造太極IP「華麗轉身」太極拳的創始,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太極拳源自武當派張三丰創始的內家拳,二說,是明朝末年陳家溝(現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人氏陳王廷所創編的新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按照溫縣黨政門戶網站上的文章所述,太極拳發源於溫縣陳家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金庸「大俠」等各種影視劇影響下,大眾眼中恐怕張三丰知名度更高,但從現實傳承來看,陳家溝及陳氏太極拳是有據可查的最早太極拳發源地,從產業上看,與陳氏太極相關的產業鏈也最為豐富。在企查查APP以武當太極拳為關鍵詞搜索,只有40家企業的工商信息;而陳家溝太極拳和陳氏太極則分別有117家和316家企業登記在案。其中,陳家溝太極拳武館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由溫縣拳源文化旅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控股,從「拳源」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陳家溝對自己是太極拳發源地的自信。對於溫縣,太極拳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拳法,而是從健身、旅遊、文化等多個角度圍繞打造的IP。除了教習太極拳的主要業務,溫縣還大力發展與太極拳相關的IP,可以說是最早開發太極拳商業價值的政府之一。早在1981年,陳家溝太極拳武術學校就已開始招生;2009年8月,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正式開放。2018年12月,溫縣與上海功守道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籤訂「功守道」合作協議,與張藝謀團隊聯手打造的大型室內演藝項目——《印象太極》在溫縣陳家溝啟動。2020年6月29日,陳家溝太極小鎮舉行了奠基儀式。該項目依託太極IP,要打造集國際性太極文化綜合體。根據溫縣人民政府2019年4月發布的《太極拳走向世界 陳家溝華麗轉身》一文中的表述,陳家溝這個原本普通的中原村落隨著太極拳而發生了巨變,「如今,這個只有3000多人的村子裡有4所太極拳學校、30多個家庭拳館和300多名拳師。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文化園、太極文化交流中心已經建成,一個集太極拳學習、展示、文化交流、旅遊為一體的太極拳小鎮正在形成。陳家溝村民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以『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練太極拳』為主題的特色旅遊項目。」「太極拳這張讓世界驚豔的名片正走出溫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的寶貴財富。」溫縣人民政府在官方網站表示。太極拳「八大流派」 商業化程度不一相比陳氏太極拳的「開身鼻祖」地位,其餘流派太極拳也各有所長。如河北邯鄲人氏楊露禪在陳家溝學藝後,創立了楊氏太極拳,相比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因此開展得最為廣泛。「楊氏太極比較簡單,適合中老年人,因此我們練習楊氏太極拳的人比較多。」家住天津的太極拳愛好者李阿姨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據了解,目前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48式、24式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這種楊式太極拳或由其演化而來。此外,吳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的創始人也都曾師從楊露禪。除上述幾大流派外,「太極」作為最吸引人的一塊招牌,,各式各樣「自封」的太極拳門派及掌門人也層出不窮,包括創建「雷氏太極」的雷雷,以及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在民間「野蠻生長」的太極拳門派吸引了一批愛好者學習太極拳,但也「帶偏」了太極拳的路線。有網友稱,越來越多的武館開始選擇套用現代健身俱樂部的模式,向收費的會員或者學員們傳授武藝;也有越來越多的武師學會了藉助影視表演來包裝和宣傳自己,在打響品牌後,再用武術培訓和中醫保健去賺錢;還有不少館主正在琢磨著,是不是應該花上一筆錢,在網際網路上建一個推銷自己武館的網站……為了排除這些「小門小派」的幹擾,《世界太極拳藍皮書:太極拳發展報告(2019)》將太極拳流派主要劃分為傳統五大流派和獲批國家非遺的流派組成八大流派,具體是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和氏太極拳和王其和太極拳。不過,與溫縣和陳氏太極拳深度綁定且擁有自己的公司不同,其餘流派的太極拳中,擁有自己獨立公司與產業的並不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搜索楊氏太極時發現,所出現的搜索結果大多是某縣市的楊氏太極拳協會,經營範圍也大多是「太極拳宣傳學習、交流」等。「相比陳氏太極拳,其餘太極拳確實在商業化程度上做得不夠好,但我們練拳的也不太關注這些,主要關注的是功夫有沒有到位,老師教得好不好。」李阿姨說,「不過如果商業化做得足夠好,吸引更多弟子,把太極拳作為一個產業做大,我們也是樂意看到的。」太極拳的商業化之路:廣東相關公司最多,李連杰也是推手太極拳早已不止是一種拳法,而成為了一種文化理念,開發太極拳IP的遠不止太極拳「八大流派」的傳人們。在開發太極拳IP方面,馬雲和李連杰是最為知名的太極拳商業化推手。2011年,馬雲與李連杰成立了「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李連杰任CEO,公司定位於文化體育事業。該公司打造的「太極禪苑」在杭州營業,根據公開報導,馬雲與李連杰是要讓太極拳與跆拳道、瑜伽爭奪健身市場。這在「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名字和股東的身份上就能看得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是新加坡註冊的「國際太極禪集團」,公司的經營範圍主要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太極拳培訓、太極拳市場推廣、貨物進出口」等。今年10月,馬雲退出該公司董事職位。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太極禪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連杰,同時李連杰還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與各門派太極拳多為行業協會不同,同馬雲一樣,直接將太極拳作為生意的公司為數不少,如寧夏文武之道太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對太極拳產業的投資及太極拳產品技術研發」;江蘇弘武太極拳武術俱樂部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也有5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組織太極拳武術比賽、武術培訓」等。如果以太極拳為關鍵詞在企查查APP中搜索,與太極拳相關的國內公司共有5087家,其中廣東省註冊公司最多,共623家;國內共1.2萬個商標申請記錄,其中6765個商標為已註冊。此外,懷化學院、巢湖學院、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所學校已申報相關專利。雖然派別眾多,公司也多,但如何將「各自為戰」的太極拳流派以及公司整合起來,是一樁難事。《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慎明教授表示,需要看到太極拳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1.各門各派交流不夠;2.傳播過程中文化附加值偏低;3.用於解決健康問題還任重道遠,產業模式需要向瑜伽學習;4.產業定位與實現社會效益的平衡等。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行雲流水般的太極拳表演屏幕直播太極拳申遺成功宣布瞬間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的現場表演太極拳七大社區傳承人點亮「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主題儀式美輪美奐的東溝夜景萬人演練太極拳太極拳成功申遺是上下同欲的非凡成果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努力不可辜負。太極拳申遺也是如此。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作為中國唯一項目列入2019年新一輪申報工作,並把河南作為牽頭申報省份。
  • 太極拳申遺成功!
    陳家溝星光璀璨 全球太極七大門派齊聚 太極拳起源地陳家溝註定今夜無眠,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申遺陳成功後 「申遺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這次成功了,我現在非常激動。」素有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稱的太極拳傳承人朱天才,難掩興奮之情。他表示,太極拳是中國的一張名片,也早就傳播到了世界各地,這次申遺成功眾望所歸。作為傳承人,今後要做的還是把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 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參考消息網薩馬蘭奇體育頻道12月23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12月18日報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前中國首次提出這一申請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原標題: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為我國42個世界非遺項目之一。消息傳來,全國媒體紛紛聚焦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給予了濃墨重彩的報導。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發源地陳家溝拉開太極拳傳承發展...
    在大樹參天、綠水幽幽的東溝創拳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為大家講述了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故事,並進行了行雲流水的太極拳表演;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武學社,人們探尋了楊露禪學拳的傳奇故事……隨後大家共同觀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結果宣布現場的實時畫面,欣賞了深邃凝重,古樸典雅,粗獷豪放,氣勢磅礴的得勝鼓表演。
  • 河北省詩詞協會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詩詞選(第二輯)
    劃分架式有長短,實戰演習難過關。華廈太極要普遍,申遺成功再揚鞭。 張   目上行杯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垂肘沉肩意動。提落變、頂崩推送。 關松發賀太極拳申遺成功九州大地有奇峰,兩美運籌千古興。神到意趨頻對步,氣和流暢阻頑兵。躺席八漢拽何起,坐地一獒不近卿。歷盡申遺艱澀路,中華文武有傳承。
  • 申遺成功後,太極傳承人有話說
    17日晚,太極拳被成功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武術圈由此沸騰。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楊露禪所教之拳術,在當時不叫太極拳,而叫作「綿拳」,只教旗人不教漢人,旗營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時的旗營分為東八營和西八營,東八營是善撲營,練摔跤,西八營多是提籠架鳥的,體質較差,練綿拳。當時除了端王爺學拳之外,有很多王公子弟也來學拳,使得綿拳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非同一般。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無人機升空陳家溝讓太極「武破蒼穹」
    為迎接並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12月19日太極拳交流座談會在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匯聚在太極故裡溫縣陳家溝共襄盛會。 ,為前來慶賀的人們獻上一場美輪美奐的光影盛宴,為慶祝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喝彩。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個縣政協使出了「洪荒之力」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太極拳究竟有何魅力?成功申遺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 為迎接「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這一令人歡欣鼓舞的時刻,來自全國各大太極拳流派的傳承人和上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於17日夜晚匯聚在溫縣陳家溝翹首以盼。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太極拳申遺成功帶來的福祉無疑是巨大的。這意味著河南政府和人民願為全人類承擔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同時也激勵和啟迪著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申遺成功後,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合理開展旅遊,傳播中國文化,也是世界遺產的功能之一。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從中國其他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媒體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 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
  • 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後繼有人,上海這所學校學生竟然人人會打太極拳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成功,目前中國非遺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說到太極拳,人們或許會將它同廣場舞、木蘭拳等項目並列為中老年人最常參加的健身項目之一。速度慢、養生成為它的功效標籤,也因此被打上了一種刻板的印象。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太極拳申遺路上的「洪荒之力」
    「太極拳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讓太極拳服務更多人。」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瞬間沸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 太極拳申遺圓夢,焦作文旅擔當新使命衝刺新高峰!
    12月17日夜,76歲的太極拳大師陳小旺說這話時,一直笑容滿面,「申遺成功,打響了世界級品牌,讓我們練習太極拳的,以後更有信心,更有盼頭了!」當夜,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東溝創拳處,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活動現場,與陳小旺大師一樣興奮的,還有來自國內各地的數千名社會各界人士。申遺成功喜訊傳來,他們振臂歡呼,以至於-3℃的低溫也似乎失去了寒意,讓人熱血沸騰。
  • 太極申遺圓夢 奏響焦作文旅「衝鋒號」 從雲臺山到太極拳「雙擎...
    12月17日夜,76歲的太極拳大師陳小旺說這話時,一直笑容滿面,「申遺成功,打響了世界級品牌,讓我們練習太極拳的,以後更有信心,更有盼頭了!」當夜,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東溝創拳處,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活動現場,與陳小旺大師一樣興奮的,還有來自國內各地的數千名社會各界人士。申遺成功喜訊傳來,他們振臂歡呼,以至於-3℃的低溫也似乎失去了寒意,讓人熱血沸騰。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溫縣正在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 將培育傳拳人才新京報:溫縣被稱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昨晚宣布申遺成功後,當地的反響怎麼樣?嚴雙軍:大家都非常高興,覺得實至名歸。昨晚我們這裡有鑼鼓喧天、載歌載舞的歡慶活動。
  • 太極拳申遺成功,90後大師文採會上亮真功!
    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被正式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次日一早,當觀眾走進在民生藝術碼頭開幕的2020魅力長三角·上海(浦東)公共文化和旅遊服務產品採購大會,就被展場入口處的海報吸引,上寫著:「恭賀太極拳申遺成功!」落款是:「浦東新區太極拳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