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個故事。小徒弟問師父,如何才能消除胸中的鬱結。師父笑了笑,沒有回答,卻收拾起行裝,帶著小徒弟踏上了漫漫徵程。
一日偶遇山間起霧,狂風呼嘯,電閃雷鳴,走著走著竟不覺迷失了方向。四下荒涼,連一處遮蔽也尋不見,小徒弟忍不住抱怨:「今天怎如此不順,又是霧又是雨的,現下衣服都溼透了。」師父問:「這便是壞事嗎?我卻覺得不然。」小徒弟撇撇嘴:「這難道還不是壞事嗎?」
不過片刻,暴雨驟停,迷霧散去,雨後現彩虹,山清水秀,碧空如洗,前路盡現眼前。師父說:「你看,有時候好未必是好,有時候不好也未必是不好,這說的就是一顆得失心。」
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得失。誰都盼望著生活始終能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喜樂平安,但這只不過是一種願想,反而是你越怕什麼,往往就越來什麼。
遇到那些不喜歡的人和事時,我們總是容易先生起氣來。明明生的是旁人的氣,但氣的卻是自己,因為你的悶氣從來不會憋在別人那裡。
被自己的情緒和心態束縛住了,鬱結的永遠是自己的心口。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一定包括不被壞情緒支配,能夠穩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聽過這樣一個觀點: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十二秒。控制好這十二秒,就能緩解負面情緒。
大家一定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猛地心頭火起,衝動和憤怒像海嘯一樣瞬間淹沒頭頂,如果那一瞬間沒控制住自己,也許真的會做出些難以挽回的事情。
而這樣的「失控」,我們往往洩露給了最親近的人。有人問:「我很愛我的爸媽,但每次他們嘮叨我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和他們抬槓,有時一些很傷人的話說出口我自己也很震驚,看他們失望的眼神我也很難過,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有人建議說,「你先記住一件事,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深呼吸30秒不要說話。有任何話,都等到30秒以後再說。」
看過這樣一段話,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你一時沒控制住情緒,對親密的人說了難聽的話,事後也許你道歉了、你們和好了,但那一瞬間的失望、尷尬和難堪卻可能是永遠都無法重來、彌補的。
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待情緒,情緒就怎麼對待你。你越暴戾,它越囂張;你越平和,它就只能偃旗息鼓。觀察它從哪裡來、為何而來,30秒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已足夠。
走過平湖煙雨,看過歲月山河,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中必須要吃的苦,無人可替,無人可免。只不過有些人選擇把磨難當歷練,有些人卻從此麻木一生。
所謂的好運氣,從來都不是突如其來的。你選擇堅定、選擇善良、選擇積極樂觀、選擇從容向上,那麼你就是在一路走,一路遇見更真實的自己,並且與「他」握手言和。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才能遇見更多的可能性,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才能夠尋找到更平和、更幸福的生活。
願你始終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所有經歷皆是成長。答應自己,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給那些不開心、不值得,永遠不要做被壞情緒支配的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