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不要做被壞情緒支配的人

2021-02-18 人民網

聽過一個故事。小徒弟問師父,如何才能消除胸中的鬱結。師父笑了笑,沒有回答,卻收拾起行裝,帶著小徒弟踏上了漫漫徵程。

一日偶遇山間起霧,狂風呼嘯,電閃雷鳴,走著走著竟不覺迷失了方向。四下荒涼,連一處遮蔽也尋不見,小徒弟忍不住抱怨:「今天怎如此不順,又是霧又是雨的,現下衣服都溼透了。」師父問:「這便是壞事嗎?我卻覺得不然。」小徒弟撇撇嘴:「這難道還不是壞事嗎?」

不過片刻,暴雨驟停,迷霧散去,雨後現彩虹,山清水秀,碧空如洗,前路盡現眼前。師父說:「你看,有時候好未必是好,有時候不好也未必是不好,這說的就是一顆得失心。」

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得失。誰都盼望著生活始終能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喜樂平安,但這只不過是一種願想,反而是你越怕什麼,往往就越來什麼。

遇到那些不喜歡的人和事時,我們總是容易先生起氣來。明明生的是旁人的氣,但氣的卻是自己,因為你的悶氣從來不會憋在別人那裡。

被自己的情緒和心態束縛住了,鬱結的永遠是自己的心口。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一定包括不被壞情緒支配,能夠穩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聽過這樣一個觀點: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十二秒。控制好這十二秒,就能緩解負面情緒。

大家一定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猛地心頭火起,衝動和憤怒像海嘯一樣瞬間淹沒頭頂,如果那一瞬間沒控制住自己,也許真的會做出些難以挽回的事情。

而這樣的「失控」,我們往往洩露給了最親近的人。有人問:「我很愛我的爸媽,但每次他們嘮叨我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和他們抬槓,有時一些很傷人的話說出口我自己也很震驚,看他們失望的眼神我也很難過,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有人建議說,「你先記住一件事,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深呼吸30秒不要說話。有任何話,都等到30秒以後再說。」

看過這樣一段話,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你一時沒控制住情緒,對親密的人說了難聽的話,事後也許你道歉了、你們和好了,但那一瞬間的失望、尷尬和難堪卻可能是永遠都無法重來、彌補的。

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待情緒,情緒就怎麼對待你。你越暴戾,它越囂張;你越平和,它就只能偃旗息鼓。觀察它從哪裡來、為何而來,30秒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已足夠。

走過平湖煙雨,看過歲月山河,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中必須要吃的苦,無人可替,無人可免。只不過有些人選擇把磨難當歷練,有些人卻從此麻木一生。

所謂的好運氣,從來都不是突如其來的。你選擇堅定、選擇善良、選擇積極樂觀、選擇從容向上,那麼你就是在一路走,一路遇見更真實的自己,並且與「他」握手言和。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才能遇見更多的可能性,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才能夠尋找到更平和、更幸福的生活。

願你始終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所有經歷皆是成長。答應自己,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給那些不開心、不值得,永遠不要做被壞情緒支配的人,好嗎?

相關焦點

  • 請不要被壞情緒打敗,你得在快樂中生活
    有時候,我們因為別人懟自己的一句話,一天都負能量爆棚,容易不開心,做什麼都感覺不順利;有時候,因為前一天沒有休息好,心情有點差,可能別人說一句無關痛癢的話,都可能激怒我們,讓我們失去控制;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覺得不公平,做什麼都提不起來勁……這樣的負能量,壞情緒,讓我們看起來很喪,時間長了,我們就變成了
  • 心理驚悚片《精神錯亂》不要被情緒支配 遠離陌生人
    ,瑞秋過激的行為激怒了陌生人,陌生人陷入自己過去遭遇的沉思,他感到非常無助與憤怒,被情緒支配的他決定給瑞秋「一系列的教訓」。精神錯亂劇照一部好電影的既能娛樂觀眾,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精神錯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體驗,無論是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這個故事對每個人都一次深入靈魂的思考
  • 【有聲夜讀】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尺度
    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消極評價,究竟有多少是靠得住的?有多少是以己度人度量出來的?反過來說,下一代人不是也以自己當標尺嗎?當他們看到上一代人已經發胖、已經不明白許多新名詞的時候,他們是多麼失望啊。可他們怎麼不想一想,老一代也曾經大大地火過呢。上了年紀的人與年輕人之間,相互之間需要更多的了解。
  • 不要傳染你的壞情緒——踢貓效應
    別計較太多勿遷怒於他人要做情緒的主人心理學原理——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從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所導致的惡性循環。那麼,是什麼讓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成了直接關係的加害人和受害者呢?遷怒!如果男人不把壞情緒遷怒於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去踢打那隻貓,貓不受到傷害不可能逃跑,貓不逃跑司機也就無需避讓撞人……將壞情緒遷怒於他人,最終使無辜者受傷。這是最沒出息、最不理智的做法。
  • 這3本書,治癒人的壞情緒
    《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作者: [日]和田秀樹日本作家和田秀樹在《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超圖解心情調節術》中提到: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他人難以理解的,明白這一點是讓自己高興起來的第一步。《別讓壞情緒,趕走好運氣:超圖解心情調節術》這本書將心理的理論和心情調節的實踐相結合,呼應了它的小標題:超圖解心情調節術。
  • 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影響給別人
    我們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將自己的的不開心表現出來,然後再對自己親近的人肆無忌憚的發火,自己親人也是一臉懵。連帶著自己心情也不好,然後就又把脾氣發在別人身上。一連串的大爆發就是這樣出來了。其實這時候只要我們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就不會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 學會這四招,不被寶寶的壞情緒牽著走,做個溫柔寶媽
    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寶寶的壞情緒牽著走,學會理智的去包容和應對孩子的壞情緒,才能成為一個溫柔的寶媽。 1.不要嚴厲呵斥 首先面對寶寶的壞脾氣,家長不要一上來就急吼吼的嚴厲呵斥。有時候家長的呵斥可能會在當時起到讓寶寶安靜的效果,但是事實上孩子卻把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在內心,很有可能會加劇孩子的憤怒情緒。
  • 所有的壞情緒,都是需要買單的
    的確,在這個快時代的節奏裡,每個人都有太多自我掙扎的瞬間。 被衍生的焦慮、不安、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不停困擾著。 然而,凡事有因果輪迴,你所有的壞情緒,最後都要由自己買單。
  • 好情緒和壞情緒?
    至於,這麼多情緒的理論到底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斥著情緒,腦筋急轉彎整部電影也是要提醒我們這點,我們常常被情緒牽著走,我們會生氣、我們會悲傷、我們會快樂、我們會恐懼、我們會憂鬱,如果能夠更了解這些情緒的本質也許我們就更能夠面對自己的憤怒,也許能夠改善自己對於蟑螂的恐懼、或者是不再感到過度憂鬱。
  • 于小彤陳小紜分手:不要把最差的情緒,給最愛的人
    他的情緒來得太莫名其妙,並且絲毫沒有想要控制的意思。也許,他想查看女友手機,只是因為心裡的一點不安全感,這能夠讓人理解。但他從頭到尾只在乎自己的情緒,全然不顧及女友,著實讓人心寒。你是做自己了,輕鬆了,但被你以親人之名,隨意謾罵的人,可能次次都承受著刀割般的痛苦。
  • 【楠楠夜讀】擇人先擇心,交友要交誠
    後來,年紀漸長,才發現,人有千面,心有不同,來來往往中,不是誰都能成為朋友,更不是誰都配得上自己那份篤定不移的信任。這個社會複雜而現實,是好是壞,是真是假,我們很難在一個人臉上明明白白的看出來。有時候,表面熱情的也許暗藏心機,平時清清冷冷的反而誠摯可靠。行走於塵世,我們可以相信人間自有真情,但也應該學會睜眼看人。
  • 學會管理情緒,是成長的開始!七張圖教你與壞情緒真正做朋友
    處理各種複雜的情緒,是我們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大主題。當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很難受,甚至完全被情緒淹沒、主宰,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壞情緒像情緒野獸一樣,本人都控制不了,四處咆哮,到處撞擊,傷人傷己。
  • 我們的情緒像流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何掌控自己壞情緒
    主管回答還沒有,他突然怒哄:「如果拿不下你就不要來上班了。」主管懷著一肚子的不滿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下屬過來找他籤字,主管問他:「上個月的項目方案做好了沒有」。下屬回答「快了,我……」。主管打斷了他,我沒時間,今天加班也得做出來。
  • 你的壞情緒,會毀了孩子一生
    不管生活壓力多大,千萬不能把壞情緒帶給孩子。我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一舉一動,孩子都會放在心上。你的情緒波動有多大,孩子的內心就有多崩潰。父母的情緒是一個家庭的風水,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讓家庭更和諧,才能讓還要在人生路上越走越穩。1.坦然接受自己的壞情緒,和它和平共處心理學家說,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有當人無法駕馭情緒的時候,才會出現錯誤的情緒——壞情緒。
  • 「最壞的情緒給最親的人」,這才是對自己莫大的傷害
    呵,原來我也不過是:「把最壞的情緒留給了身邊那些最親近的人了。」01前幾天媽媽來家裡玩,因為給她染頭髮時,我不小心把沾滿了染髮劑的梳子放在了水臺上,等到發現後,潔白的水臺上已經被染上了一大片黑色的印記,並且任我怎麼擦拭,也無濟於事,這對於有強迫症的我來說,根本就是無法容忍的事。
  • 「夜讀·小說」夢中的婚禮
    臺上的人忘情彈奏,臺下的人沉醉其中。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傳來雷鳴般的掌聲。臺上兩名演奏者攜手致意,一位穿著火箭軍禮服,一位穿著潔白的婚紗,他笑著對她說:「夢中的婚禮,我們一起完成了。」他叫王梁,是一名火箭軍軍官。她叫李月,是一名英語老師。為何他們的婚禮上會出現一架鋼琴?故事還得從9年前說起。初三畢業那年,王梁暑假期間報了一個鋼琴速成班。
  • 所有壞情緒,最後買單的都是自己
    的確,在這個快時代的節奏裡,每個人都有太多自我掙扎的瞬間。被衍生的焦慮、不安、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不停困擾著。然而,凡事有因果輪迴,你所有的壞情緒,最後都要由自己買單。只有當你學會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放下一些壞情緒,你的福氣才能慢慢靠近你。博主@芸豆和雨豆曾在微博上講過這樣一件事:有個阿姨去年沒有借錢給無良親戚,被對方一頓亂罵。
  • 【夜讀】最好的情緒,要留給最親的人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對待家人明明是關心的,卻總是刀子嘴,把最刻薄的一面留給家人。當我長大後和朋友聊起父母的感情,他們詫異地叫道:「原來你爹媽也這樣啊!」 2我們總是將最壞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哪怕在表白的時候也是「惡語相向」。
  • 好心情與壞情緒
    好心情是一種狀態,或長或短,人都希望它長一些,但這只是理想的樣子。如同天氣,人和天氣一樣,有時候陽光明媚,有時候陰雲密布,更有時候電閃雷鳴,或者風雨交加,各種不一樣的描述,對應不一樣的心情,還有隨時而變的情緒。情緒是一個怪物,有時候因為一件大的驚喜而只是微微開心一下,有時候因為一件小的不愉快,沉迷在自己的心結中。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