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多地發生誤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2020-12-25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野生蘑菇味美鮮香,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是,每年一到夏秋季進入野生蘑菇的茂盛生長期,毒蘑菇中毒事件便時有發生。11月25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據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有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


  據食品夥伴網不完全統計發現,蘑菇中毒發生地區分布十分廣泛,可以波及南北方很多地區,湖南、重慶、山東等多地都發生過蘑菇中毒的事件。

  其中,湖南省在2020年6月一個月中就發生多起因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多人死亡。2020年6月2日,湖南永州的老陳和老伴因食用從自家後山摘的野蘑菇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2020年6月5日,湖南婁底漣源兩兄弟因誤食野生劇毒蘑菇導致意外死亡,誤食的蘑菇為肉褐鱗環柄菇。6月初,湖南湘潭2名村民食用自採野生蘑菇後中毒,最終均不幸死亡,進食蘑菇中有一種是灰花紋鵝膏。6月5日,湖南東安縣的一個孩子吃了奶奶上山採的蘑菇,出現了腹痛、嘔吐、腹瀉、頭暈等中毒症狀。6月7日,湖南郴州市的李某跟朋友一起到山上撿野蘑菇嘗鮮,6月8日凌晨,李某一家三口陸續出現蘑菇中毒症狀,此時朋友一家三人也出現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6月8日,湖南郴州市的劉某和女兒到山上採野蘑菇食用後中毒,經了解,劉某母女食用的是鵝膏菌……


  2020年重慶地區也發生多起因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事件。2020年6月,重慶銅梁區虎峰鎮西泉村村民喻大娘從山裡採回野生蘑菇,吃之前拿銀戒指試毒,沒有發現戒指變黑,就認為蘑菇是可以食用的,飯後2小時不到,一家4人出現中毒症狀。當地疾控中心確定誤食蘑菇為鵝膏菌,是一種有毒菌類,因含有毒肽、毒傘肽兩大類毒素,致死率極高。同月,重慶萬州天城鎮老李一家三口因食用山上採的野生蘑菇均中毒。2020年7月,重慶永川一家三口因為吃了毒蘑菇導致中毒。同月,重慶巫山縣的章先生一家四口因誤食毒蘑菇引發中毒。2020年10月,重慶渝北區黃女士一家人4口因誤食毒蘑菇發生中毒等。


  山東省多地也發生多起誤食毒蘑菇導致中毒的事件,已知1人死亡。2020年8月,山東淄博7歲的男孩誤食毒蘑菇中毒,最終搶救無效而死亡,經相關機構鑑定,誤食的是肉褐鱗環柄菇,是一種劇毒蘑菇。同月,濱州張女士一家六口吃了從野外採的蘑菇後中毒。2020年9月,山東濟南有一對老兩口吃了自採的野蘑菇後出現幻覺,造成神經精神型中毒。據了解,老人所採菌株以中國疾控中心檢測,確認為糞生斑褶菇,是「致幻蘑菇」的一種,其所含毒素主要是光蓋傘素、光蓋傘辛等胺類化合物。


  此外,河南、雲南、四川、湖北、貴州等地均發生過蘑菇中毒事件。


  2020年7月27日,河南漯河市民白女士與孫子在河堤玩耍,意外發現一些野生蘑菇,採回家食用後兩人均出現中毒症狀。當晚,漯河市民宋女士,也因食用了在某果園裡採摘的野生蘑菇,出現嘔吐、腹瀉、渾身乏力、發熱等症狀,與其共同進食的丈夫沒有明顯症狀,兒子症狀輕微。


  2020年7月,雲南一女子吃菌子後中毒後送醫,該女子稱自己看到了小精靈,還有雲彩、花等。據悉,該女子是吃了見手青後出現中毒症狀的。


  2020年8月16日,四川成都朱某在菜市場買了2公斤野蘑菇回家,一家三口因食用野生蘑菇均出現中毒症狀。


  2020年9月15日,湖北黃梅農村一對六旬夫婦因食用毒蘑菇發生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


  2020年10月,貴州,有三人因吃了毒蕈即「毒蘑菇」而導致中毒。


  ……


  由上可見,蘑菇中毒事件不勝枚舉。


  據了解,毒蘑菇又稱毒蕈、毒菌等,是指食用後能造成人毒性反應的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其中大部分屬於擔子菌,少數屬於子囊菌。世界範圍內已報導的毒蘑菇約有1000種,我國目前已報導480種。在我國造成中毒的毒蘑菇種類主要集中在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紅菇屬、青褶傘屬、粉褶菌屬、樁菇屬、粉末牛肝菌屬等,致命的毒蘑菇主要包括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的鵝膏屬、環柄菇屬、盔孢傘屬及造成橫紋肌溶解型的亞稀褶紅菇。其中鵝膏屬的毒蘑菇和亞稀褶紅菇造成的中毒死亡人數佔我國毒蘑菇中毒死亡總人數的95%以上。


  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預防為主。


  如發現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應及時就醫,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圖片和/或剩餘蘑菇樣品,請一併帶到醫院,可以幫助醫生準確的判斷毒蘑菇種類和中毒類型並針對性實施救治。


  此外,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還有可能會出現「假愈期」,即經相應治療後,症狀逐步緩解甚至消失,但在一兩天後,病情會迅速惡化,致使患者出現以腎衰竭為主的多器官衰竭。因此,提醒:在中毒初期症狀出現緩解時,仍應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


  食品夥伴網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輕信個人「經驗」和民間方法來鑑別毒蘑菇,不要自行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如發生食用毒蘑菇中毒,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處理,並立即送醫救治。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別再採食野生蘑菇!我國今年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中毒
    /a/20201126/e4eb7bf4248a466c8bec3baa089193be.shtml   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一組數據,我國今年將近
  •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近日,我國發生多起自採劇毒黃蓋鵝膏中毒事件,鵝膏菌引起的中毒是最常見的毒蕈中毒,黃蓋鵝膏及其白色變種常見於每年夏秋季節,是我國的劇毒鵝膏之一,誤食後可引起嚴重的中毒事故甚至導致人員死亡。毒蘑菇又稱毒蕈,屬於真菌,我國蘑菇種類可達幾千種,其中,有毒蘑菇達幾百種。毒蘑菇危害嚴重,病人病死率高,蘑菇中毒常發生在夏秋季多雨季節,常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誤採、誤食而引起中毒,多為散發,並呈現家庭聚集性。
  • 淄博男孩誤食毒蘑菇搶救多日 山東省疾控專家: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
    「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9月6日,山東省血液中心緊急發出的一則招募信息瞬間牽動了無數市民的心。山東多地市民連夜馳援,甚至有人從外地自駕、包大巴車趕來獻血。截至當晚21點45分,已有367人捐獻了130400毫升血液。
  • 河北人,誤食野生毒蘑菇事件頻發,這些誤區要認清!
    最近,誤食野生毒蘑菇的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7月,因石家莊西部山區發生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不幸中毒身亡的案例,河北省石家莊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千萬不要為了飽口舌之欲、貪其鮮美,自己採食野生蘑菇。
  • 毒蘑菇又惹禍!2019年全國769人中招!這份「毒蘑菇」圖鑑要收好
    9月6日中午,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男童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截止到9月7日15:00,已有1095人在山東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56400毫升,其中AB型獻血者491人,共計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在感受眾人緊急救援的溫暖之外,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誤食毒蘑菇事件屢有發生。
  • 如何預防酸湯子中毒事件再發生?國家食安風險評估中心:河粉、臭...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基於前段時間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介紹了冬季食物中毒相關預防措施。李寧強調,預防食物中毒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即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 【熱點】昨晚十點誤食毒蘑女童不幸去世 另附常見毒蘑菇大全
    有關部門給本網的答覆是:公園內一直設有警示牌,內容多為「不要採摘,已打農藥」。相關工作人員還表示市民並不在意他們的提醒,還說公園內的蘑菇並不是公園種的,採摘也不需要公園管。對於這個答覆,本網小編無法認同。僅從7月份算起全國各地已有多起公園自採蘑菇誤食死亡事件,上海老夫婦誤食毒蘑、安徽夫妻倆誤食毒蘑、山東母女倆誤食毒蘑等,最終都是不幸離世,這麼多以生命換來的教訓為什麼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 這些常見的鑑定毒蘑菇的辦法都不靠譜!萬一誤食毒蘑菇這樣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實習生 張澤文這兩天,「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多天,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發布緊急招募愛心血液的公告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迅速發布相關消息,大量愛心人士立刻行動起來,紛紛到山東省血液中心的獻血點獻血,還有的愛心人士自發組團包車從外地趕來濟南獻血。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這種蘑菇極毒,含鵝膏毒肽。
  • 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中毒急需血 愛心熱血把血庫獻「滿」
    「一名7歲兒童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醫院重症監護搶救9天,每天使用3000毫升血漿,急需您獻血救治。」9月6日,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出緊急招募信息。今年7歲的圓圓(化名),山東淄博人,9天前因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症狀,危及生命,已在省立醫院重症監護搶救,因為病情嚴重,每天需要使用3000毫升血漿,已經輸注了20000餘毫升血漿(按每人獻400毫升全血能產生200毫升血漿計算,相當於100人的獻血量),再加上大量的紅細胞、冷沉澱和血小板進行治療。
  • 重慶多地出現家人集體中毒事件!
    >近期重慶就發生 多起野蘑菇中毒事件 ,發生了意外。 巫山一家4口誤食野生蘑菇中毒 近日,巫山縣的章先生一家四口就因誤食毒蘑菇住進了醫院。經診斷,章先生為食用野生菌引發的肝、腎功能衰竭。據了解,當晚,章先生與父母以及9歲的兒子共進晚餐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過了一會兒人就站不起來了。好在目前他們的中毒症狀已得到緩解,沒有生命危險。
  • 「科普」切勿食用野生蘑菇、斷腸草等野生植物,謹防中毒!
    在一年中萬物復甦的春季,各種野生植物開始生長,是各類野生菌及植物生長的旺季,也是誤食野生蘑菇及其他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不少市民已經按捺不住出門踏青的心情了。有時看到路邊的野菜、菌類,還會採摘起來,開心地回家煮著吃。
  •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9月12日上午,一個悲痛的消息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傳來: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孩子還是因為不可逆的多臟器功能衰竭於9月11日離開了我們。而圓圓的不幸離世,是因為誤食了採摘的毒蘑菇!據介紹,8月27日,圓圓在東營老家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時,採集了一些野生蘑菇。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中毒,100多人死亡,湖南蘑菇頭號殺手長這樣!快轉發給你身邊的人看
    毒性:有毒,在郴州等地發生多起中毒事件。△亞稀褶紅菇 主要特徵:子實體中等至大型,成熟後中部長下凹呈漏鬥狀。菌肉白色,受傷後易變紅色而不再變黑色,菌褶白色,傷變紅色。 時間與生境:7月上旬—9月下旬生長於馬尾松與栲樹等山毛櫸科植物的混交林中。毒性:劇毒,與稀褶紅菇、密褶紅菇極為相似。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
  • 《紅色的毒蘑菇》鼓上蚤-協助拍攝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分布廣泛。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縣有1 000多人中毒,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種毒蕈可能含有多種毒素,一種毒素可存在於多種毒蕈中。目前確定毒性較強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鵝膏肽類毒素(毒肽、毒傘肽)、鵝膏毒蠅鹼、光蓋傘素、鹿花毒素、奧來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