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15分鐘快剪 不燙不染不辦卡 融資3千萬 他有90名髮型師 25家美髮店

2021-02-26 鉛筆道


◆ 莊威今年28歲,出生於臺灣快剪世家。他說,創業期間是他人生中剪頭髮次數最多的時候。

文| 鉛筆道 記者 戎枳潓

導語

很難將眼前的帥小夥與快剪聯繫在一起。一個是87年的時尚潮男,頭戴棒球帽 haha,一身休閒裝扮,不經意的笑聲中,透露著稚氣;一個是15分鐘快速剪髮的「土」項目,用戶進店消費,髮型師戴著口罩全程一言不發。

「其實我剛開始真的對這個行業不感冒。」出生臺灣的莊威說著:「我想做能摸得著的消費類產品,但是美發是底層服務業。」確實,這個行業好像沒那麼酷:勞動型業務、只專注剪髮、不做延伸服務、單店盈利天花板明顯、業務模式過度依賴線下……

與朋友的一次聊天后,讓他改變了主意:「很少有公司有權威性頭皮頭髮的數據,這裡面蘊含著商機。」

2015年初,莊成立了「星客多」,一反美發行業的服務意識,不做延伸服務(不燙、不染、不洗頭、不辦卡),專注快速剪髮:用戶從微信下單支付,價格區間在20-30元;到店核銷二維碼後,剪髮為15-20分鐘;剪髮過程中,髮型師一言不發;店內只配備髮型師與店長。

剛開始抱著猶豫態度嘗試,到創業近一年時間,莊曾經深陷美發世家的固有思維:父親是富康美容美髮校長,同時也是CQ2(臺灣快剪模式)的合伙人。父親做了一輩子的傳統美發行業,無資本介入的方式讓莊耳濡目染,導致融資過程頻頻受挫——空有一副本領,卻不會吆喝。

從剛開始靠自己120萬資金起步,到找資本方說「線下美發連鎖店」的故事多次被拒,到年初借勢O2O大潮拿下創新工場,明勢資本、天使匯的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再到提煉「網際網路+美業」概念,於今年11月完成由東方弘道領投、創新工場、明勢資本、天使匯跟投的3000萬A輪融資,莊用「量子跳躍」形容這一過程,「每一次融資都是學習的最好機會。」

目前,「星客多」在北京、上海共入駐25家店面,髮型師共計90位,用戶男女比例近7:3。單店理髮工作檯在2-6個,成熟門店每日每工作檯單量在25-30單。

備註:莊威確認文中數據真實無誤,鉛筆道願與他一起為內容真實性作背書。

28歲的莊,之前已經有過2次創業經歷。2011年,在珠海,他與表哥設廠,從事手機配件代加工行業。隨著市場競爭激烈,項目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回報率每況愈下,2013年,他轉向文化產業二次創業。抱著兩個項目同時進行的想法,結局慘澹——2014年年中,第二個項目夭折,第一個項目不溫不火。

2014年8月,莊的父親來到珠海。莊的父親是富康美容美髮學校校長,同時也是CQ2的合伙人。作為臺灣快剪模式的推行者,在看到兒子兩次創業失敗後,嘗試著詢問:「你要不要考慮進入美發行業?」

「一直沒有想過進入這個行業。」是莊給父親的回答:「我喜歡鼓搗產品,比如電子產品、智能硬體,美發服務業太累了。」但是處於迷茫期的莊,抱著了解的心態回到臺灣,每天走訪1-2家快剪店,研究他們的流程、服務、培訓、標準。

「那一陣,是我人生中剪頭髮次數最多的時候。」說到此處,莊取下了壓在頭頂上的棒球帽示意著:「我跟別人說剪一點、再剪一點,人家說我不需要再剪了。」


體驗了一個多月,莊與傳統髮廊的老闆、用戶的頻繁溝通,發現美發行業的痛點:

1、服務太多,消費者無法精準選擇服務。「更多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而快剪佔據的只是消費者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2、傳統髮廊高能耗、高汙染。「除了房租、人力,水電是髮廊的主要運營費用。一隻吹風機能耗是1200W,用一天耗電量非常高。染膏、洗髮水、燙髮藥水都是不可回收的高汙染化學品。」

3、髮型師70%靠銷售、30%靠技術。「在傳統髮廊,被訓練的髮型師是為了挖掘用戶的更多價值。在這個行業裡,工資高的都是嘴巴甜的。往往背負著卡的KPI,一個100㎡到150㎡的髮廊,帳戶基本上有80萬到350萬的卡金。」

看似快剪避開了傳統髮廊的痛。然而,這個起源於90年代日本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模式,直接套用到追求極致服務的個性化時代,不足以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勞動型業務、附加值低、單店盈利天花板明顯、業務模式過度依賴線下……

和朋友的偶然聊天,改變了他的想法。「我一直沒想好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挖掘,我哥們跟我說可以做頭皮、頭髮的數據。比如發質怎麼樣、頭皮屬性、甚至一個毛細孔裡面有幾根頭髮。」

瞄準市場,下定決心。2015年1月,莊回到北京,成立快剪連鎖品牌「星客多」。試圖通過複製臺灣CQ2的快剪模式,以價格低、去服務的優勢迅速積累用戶數據。

1月28日,第一家店在國展家樂福開業。店裡有4個工作檯,5位髮型師全部來自莊父親的富康美容美髮學校。

模式完全照搬臺灣:選址圍繞超市周邊;門口裝置傳統小票機,用戶塞現金(不找零)取號。拿著小票後,進店15分鐘剪髮,最後通過毛髮收集器吸乾淨碎發。

憑藉相對標準化的流程,隨後2個月內,「星客」在北京快速複製了3家店面首地大峽谷凱德MALL、健翔橋家樂福、知春路沃爾瑪。「60分吧,說實話體驗還挺差的。」提起這4家店,直爽的莊給自己打了一個剛剛及格的分數,「當時沒有思考太多的差異性,就先做了。」

當初,由於臺灣相對成熟的模式與美發世家的背景,促使了莊進軍北京。現在卻因為固化思維,導致前期並不順暢——「星客多」酒仙橋新港店被迫關店。

「這是一個很完美的陷阱。有地鐵口、有網際網路公司、有新建的商場、有吉野家、漢堡王等連鎖品牌,一直在想應該沒問題。」莊回憶道:「後來我們發現,開發商承諾的招商都做好了,但是進去2個月後,其他商鋪還沒搬進去。我們旁邊是一家全國性連鎖店,幾百平米。我們十天裝修完了,等他們裝完的話,時間太長,我寧願不開業。」

選址失誤、體驗流程不佳、品牌影響下用戶畫像年齡層偏大……一系列的問題,逼迫莊正視臺灣與北京的差異,調整經營策略。「臺灣快剪是很傳統的線下企業,不靠資本、不靠網際網路,就是一家店滾一家店。」

這與莊構建得「網際網路+美業」的數據故事,相差的很遠。

吸取教訓後,莊從品牌定位、店面裝修、選址標準、流程網際網路化、髮型師培訓及管理五個維度進行調整:

1、品牌定位弱化低價、強調效率。由於過度強調價格,用戶對新生品牌的不信任感加劇:用戶質疑是新手拿自己練手、15塊錢對應的是15塊錢的剪髮水平……「我們要把這個誤區改過來,現在的客單價有浮動。以前快剪強調的順序是:價格低、快、方便、乾淨,現在倒過來是方便、快、乾淨、性價比高。」

2、店面裝修精品化。從店面風格、髮型師制服、美發設施,莊進行了一輪升級。「消費者能碰到、看到、摸到的東西都改了。之前的快剪類似藥妝便利店,現在有點像星巴克。之前過度追求極速,反而會把很多東西給砍掉了。」

3、選址標準多元化。從最初的超市重心遷移至寫字樓、購物中心、交通樞紐。單店面積在15㎡—60㎡之間,大多數集中在20㎡—40㎡;每個店配置3—4個工作檯,單店成本控制在10萬以內。「我們會按單工作檯的效率,計算單店的承租能力。」


4、流程網際網路化。改變臺灣的線下支付模式:通過微信公眾號下單支付,用戶獲取排號後,直接上店體驗,從而將用戶行為轉移至線上,進一步沉澱用戶數據。「我們有一個安卓後臺的小票機,其實是一個排號+結算系統。門店前有一個大屏幕,到店後直接核銷二維碼。我們計劃希望在3月份,全部把現金砍掉。」

5、軍事化髮型師培訓。早期依靠富康輸送髮型師,並沒有建立體系化的培訓機制。隨著髮型師數量增多,如何管理、保證服務質量,是「星客多」的立足根本。基於此,莊建立了一套培訓流程:從第一輪面試→現場測試→一周培訓時間→考核(培訓中心實操)→再培訓→終極考核(敬老院、軍隊等公益實操),為期半個月到1個月的培訓考核時間。

上任後,「星客」打破了傳統髮廊的技能晉升模式(洗頭工-髮型師-高級髮型師-髮型總監-店長),設立職能晉升模式:髮型師—店長—督導—經理。同時,根據當月的消費者滿意度、店平均增長水平、個人平均增長水平等,工資按照底薪、提成、獎金發放,不對髮型師設置會員卡銷售、護髮產品銷售等KPI。

有趣的是,除了嚴格的培訓流程,莊採用了軍事化的管理風格。「培訓是必須住到我們這邊來,我們在南二環有個400多㎡的宿舍。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是培訓時間。這利於我們培養企業文化。」

基於此,「星客」形成了一套標準打法:圍繞寫字樓、交通樞紐、購物中心開店,開店成本控制在10萬內;隨著店面裝修成本提高,客單價從15元提升至20元,同期根據早、中、晚高峰期價格波動;7月底,微信帳號上線,線上支付比率近70%;

9月,「星客多」進駐上海。隨著上海運營成本攀升,客單價從20元提升至30元;同期根據上海用戶反饋,增加了女性髮型修剪服務。

截止至今,北京、上海兩地共有25家店面;男女消費比率為7:3;擁有髮型師近80位;成熟門店每日每工作檯單量在25-30單。

11月,「星客多」獲東方弘道領投,創新工場、明勢資本、天使匯跟投的3000萬A輪融資,離第一段天使輪已過去10個月之久。曾經,美發世家無資本介入的傳統方式讓莊頻頻受挫——空有一副本領,卻不會吆喝。

「天使輪的時候,我說我要做一個線下美發連鎖行業。」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現在看起來是挺傻的,難怪沒人投我,主要是故事沒講對。」後來,在天使匯的幫助下,他找到了O2O的風口,成功斬獲創新工場、明勢資本、天使匯的1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這是一項重運營的創業項目,意味著需要資金不斷注入。9月,東方弘道的投資經理範維逛了幾家店後,找到莊。此時,莊用「網際網路+美業」的故事打動了東方弘道:砍掉現金支付方式,通過線上支付採集大量數據,建立髮型、體質、性別等多維度用戶檔案,最後切入美業垂直電商。

「一般的美發產品賣100元,成本是10元,品牌成本是30元,渠道成本是40元,都被層級分銷、營銷剝削了。」莊試圖打破這種結構:「我們的用戶相對標準化,比如男性、年齡、用戶畫像,我們的渠道就是自己的店,這樣就消除了渠道和營銷成本。我可以把成本還給消費者,同時給他更高質量的產品。」


不同於顯性產品,美發產品屬於隱性產品:需要長期使用,才能體會效果。「這就是為什麼美發產品一直是寶潔、聯合利華的天下,其他人沒有辦法推出一個很顛覆性的產品,告訴消費者說我的東西更好。」

這意味著需要更強的營銷行為說服顧客改變消費習慣。這是去服務化走回服務化的第一步,如何在堅持「去服務化」的品牌初衷下,有節奏的進行營銷是轉變的難點。但這個故事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11月,3000萬A輪融資到帳。起初抱著迅猛擴店的莊,最後接受了投資方的建議:

1、不盲目追求開店數量。莊認為,店面與用戶的數量直接決定著下輪投資的估值。「我說幾十家跟說上百家,這完全兩個概念。」隨後他接受了投資方的建議,「要穩紮穩打,提升店面承載力遠比開店重要。他們說好的投資人都能看懂該模式。」

2、打造整套OA系統。想把資金砸在開店上面的莊,受到了投資方的勸阻。「他們不同意,覺得應該花更多的錢打造後臺系統,從CRM、ERP、財務、收銀、店務管理等等。」

基於此,莊保持著每個月3家的開店速度。「我們現在招募的是3-5年經驗的髮型師,即戰力強。」

◆「星客多」部分團隊留影

下一步,他將通過後臺系統沉澱用戶數據。在他的構想中,除了微信後臺現有的ID、點評、消費記錄等基層數據,他將開發髮型師平臺:髮型師通過掃描消費者二維碼,即可記錄用戶性別、發質、髮長、頭皮健康指數等用戶信息。

「我是這個行業養大的,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這個行業的。」曾經一直想圍繞網際網路科技創業的他,最終回到了剛開始的地方。

看這裡!求報導請加微信號meera003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加微信號meera003;

鉛筆道網站上線啦!點擊「閱讀原文」看看。

相關焦點

  • 不洗頭、不辦卡,星客多15分鐘快剪到底靠不靠譜?
    其創始人叫莊威,生於臺灣、成長於加拿大但工作在北京,中間還回臺灣當了兩年兵,照片如頭圖所示。如果非要給他貼上一個標籤,小鮮肉或許比較恰當?這個留待讀者自行鑑定。什麼是快剪快剪在國內才剛出現,但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 疫情下的「二月二」:有理髮店排長隊,髮型師抱怨沒人辦卡不賺錢
    疫情下的二月初二,相比往年有哪些不同?需求極簡「你發質挺好的,又多,就是顏色太黑了,要不要染個色?」林小強站在鏡前,鏡子裡的客人和自己都裹得嚴嚴實實,氣氛並不歡快。這讓他的勸說有些不合時宜,瞥了客人好幾眼,猶豫幾次,才開口試探。
  • 日本QB house:剪頭髮只需10分鐘,不染不燙不辦卡,一年收入200億
    他想:為什麼剪頭髮就不能簡簡單單,純粹一點呢?他認為,一定有人像他一樣討厭這樣過於「殷勤」的服務,於是一個新的想法誕生了:如果有一家這樣的理髮店,只提供簡簡單單的剪頭髮服務,收費合理,比如說只需10分鐘就能剪好頭髮,收費1000日元(大約人民幣60元),有人感興趣嗎?小西國義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市場調查,在他看來:只要有10%的人願意就可以著手幹。
  • 一位「Tony老師」的自述:美髮店客流恢復僅4成,行業洗牌加速
    我們只能到店消費,說句不好聽的,幾乎滿足公眾對於病毒傳播理想環境的所有想像——封閉空間,較長時間人員聚集。2月28日,復工近10天後,我們店來了第一位燙髮的顧客。她30來歲,在未來科技城一家傳媒公司工作。她大概消費了1400元。燙染因為客單價高,利潤高,是美髮店營收的主要來源,頭部美髮店裡,燙染的營業額佔比達到80%。
  • 西安美發市場調查 不足百元燙髮劑美髮店收費近千元
    前幾日,湖南長沙的曾女士逛街時,因為免費造型的誘惑,被店員拉進了一家名為「Mr.rope」的美髮店。說好的免費設計髮型,當曾女士進店後,卻被所謂明星籤約造型師忽悠,一次性花了3.8萬元,整個造型過程只用了15分鐘,事後曾女士才覺得事有蹊蹺。
  • 女子被忽悠進美髮店,「魔術手」理髮師親自設計髮型,看不出變化
    女子被忽悠進美髮店,對方說可以免費設計小王前段時間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那天她正在街上走著,突然間衝上來一個男子,指著她的頭髮就說這裡不好那裡不行的,還說他們的店裡今天來了高級設計師,只給有緣人免費設計。就這樣小王被這名男子忽悠著進到了一家美髮店,這家美容店名字還起得相當高大上,是英文名「time hair salon」,也可以翻譯為「時光美發」。
  • 我在這8家店做出了超滿意的髮型,又燙又染都不傷頭髮
    ,永遠找不對店」-「眼睛都看花了,沒選到一家合適的店剪劉海...」📍方位:成都目前僅有2家店,10年進駐仁恆置地,15年進駐太古裡。擅長各種長短髮造型燙,有朋友找她剪的頭比外面燙的還好看。📍方位:總共9家店,年底擴大到11家,可見人氣~在遠洋太古裡.銀泰in99.萬象城.世豪廣場.銀泰城.悠方.凱德(新南).大悅城。💵 消費:燙染推薦中間價位就很OK,千元出頭,燙染一起的話2000多。
  • 王牌髮型師進軍短視頻自救
    來源:上觀新聞上海一家中高端美髮店,原本在市中心幾個熱鬧商圈開了三家門店,因為疫情這些店全部關閉了。但幾個月前,公司收羅舊將、重新選址,在新天地開出一家新店。創始人陳先生說,要對辦了卡的客人和願意跟著自己的員工負責,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還是看好美發行業。
  • 美髮店門口辦的剪髮卡,進店後卻被告知不能用……
    反映 美髮店門口辦的剪髮卡,進店後卻被告知不能用  市民於先生住在洛龍區九都名郡小區,今年11月,他在小區門口被人攔住,對方稱旁邊的美髮店在做活動,原價60元的剪髮卡,現在花20元就能辦一張,可在店裡剪髮3次。
  • ...200 家,「Q髮屋」要用「斷舍離」的快剪抓住千億級美容美髮市場
    美發是一個重人力的服務型行業,託尼老師們為了賺得更多提成,會在服務過程中不遺餘力地向客戶推廣會員卡、充值業務、美發產品等,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很多亂象和惡性競爭,行業連鎖率很低。而在鄰國日本,面對類似地市場環境,主打 10 分鐘快剪的連鎖理髮店 QB house 迅速崛起,目前已經在全球擁有近 700 家門店。
  • 男生「不燙不染」的髮型,2019年頭髮這樣剪肯定帥!
    男生不燙不染的髮型,首選當然是寸頭髮型了!男生最陽光、最展現顏值的髮型,非這款莫屬,精簡幹練,你幾乎不需要花費精力去打理它,起床隨隨便便就可以帥出天際!第2款:中分髮型。男生想要更有氣質,髮型的襯託很重要,而留中分髮型的小哥哥會顯得很帥氣!這款中分髮型同樣不需要燙染,頭髮自然垂下,在中間劃出分界就好了,打理方法同樣簡單容易!第3款:鍋蓋頭髮型。
  • 頭髮剪「一半」被加錢,髮型師:老闆換了,卡要重新激活!
    網絡配圖12月19號上午,記者探訪了大連中山路一家「換老闆必須充錢才能重新使用會員卡」的美髮店,這家疑似變相圈錢的美髮店工作人員稱,新老闆接手了這家店,就提出必須採取充值等金額的錢後才能繼續使用會員卡,這是維護老客戶的權益
  • ...200 家,「Q髮屋」要用「斷舍離」的快剪抓住千億級美容美髮市場...
    美發是一個重人力的服務型行業,託尼老師們為了賺得更多提成,會在服務過程中不遺餘力地向客戶推廣會員卡、充值業務、美發產品等,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很多亂象和惡性競爭,行業連鎖率很低。而在鄰國日本,面對類似地市場環境,主打 10 分鐘快剪的連鎖理髮店 QB house 迅速崛起,目前已經在全球擁有近 700 家門店。
  • 男生「不燙不染」的髮型,剪這4款就夠了,簡單帥氣不油膩
    現在去理髮店,很多髮型師都會建議你燙一下或者染一下頭髮。的確,當頭髮燙過之後,髮型會更容易塑造,看起來會更加時尚。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男生都喜歡燙髮,而且燙一次也要花費不少。那麼,有什麼髮型是「不燙不染」,而且還很帥氣的呢?下面這4款髮型,值得一試!
  • 明星頂級髮型師敢一剪刀剪哭吳昕,底氣就是不燙染也能大變活人的技術
    連續打卡7天,300氧分獎勵+隨機抽取2名獲得價值¥129的美即377美白奶皮面膜;累積打卡15天以上,700氧分獎勵+ 隨機抽取2名獲得價值¥290的olay零重力小白傘防曬;連續打卡30天以上吳昕作為節目組新人只能吃下這個虧,不僅被導演罵還去花錢買了假髮。
  • 日本快剪QB House,「快靚正」的10分鐘理髮
    國內的理髮店大多如此,相比之下,日本卻有一家理髮店做到了全程無推銷,10分鐘的理髮。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快剪QB House的故事。 在QB House這個只有10㎡,3個簡單座位的理髮店裡只有一種服務,就是剪頭髮。沒有洗髮和剪髮的服務,也不為顧客做髮型設計、不染髮、不剃鬚。可能,大家也見過它的身影,就是在一些大型商場裡面有著鋪面大概8-10㎡左右的理髮店,但是這都是模仿日本的QB House,並不是真正的QB House。
  • 潮剪故事丨究竟什麼是快剪?
    這個也只限於髮型基本沒有針對的人群,可是對於想快又想好看的人們來說呢,快剪的出現就很好的滿足了這些人群的要求。快剪模式起源於90年代,快剪模式希望最大限度減少服務 從而形成一套標準化的運作體系 。相比傳統美髮店,快剪吧將剪髮與造型分開,剪髮是剪髮,造型是造型,快速將顧客的時間縮短,同時提高理髮師剪髮的效率。
  • 「去套路」的星客多快剪「把時間還給用戶」!
    ,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工具,向精準用戶提供最重要的理髮服務,免洗頭,不提供染燙,把省出來的時間還給用戶。 星客多的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時間的確定性,在線預約,精準到店,20分鐘快剪,時間可控。第二是價格的確定性,每家門店僅有剪髮、剪劉海服務,且線上線下明碼標價,不再有任何其他隱形收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