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龍是個不折不扣的科技迷,這個被同事戲稱為「進場專業戶」的小夥子因為3D印表機而在圈內小有名氣。作為資深MAKER,他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愛好創新的年輕人。高寶龍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要用單一的專業去完成一個複雜的產品,他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一個多學科專業的跨界交互平臺。將業餘時間悉數投入,他也會有顧慮,擔心會被認為「不務正業」。
創客聯盟的成立正是「時候」,對醉心於此的創客來說,不僅是一枚定心丸,更是一劑強心針。
在206所,創新早已如同基因一般,融入企業的靈魂深處,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管理創新體系為來自工作範圍內的創新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激勵。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以天網、高層樓宇滅火系統為代表的跨界創新產品和以電磁彈射、腦控外骨骼為代表的前沿技術,能夠大放異彩,並最終陸續走向應用。另一方面,有些和工作不是那麼「搭邊」的奇思妙想活躍在很多年輕人的腦中,以完全自發的狀態頻頻出彩。如何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如何引導、激發和釋放這樣一股即將噴發的正能量?
為此,206所成立了一個聯合內外部資源的民間自組織,由所裡提供必要的支持,即使短期不會馬上產生巨大的效益,但是能夠最大程度上激活那些還在萌芽期的「創新能力」。這股創新能力,將恰到好處地成為該所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有益補充。
創客聯盟本身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其成立見證了管理上的創新。聯盟本身是自組織,執行委員會由熱愛、熱心創客事業的職工競聘上崗組成,負責日常管理,自組織靈活高效的特點高度契合了創客聯盟的特質。創客的項目可以涉獵各個領域,不局限於206所目前的專業領域和方向,也就是說,只要有價值、有亮點,就能得到所裡包括資金在內的各種支持,項目孵化成功後按照事先約定的原則共享受益,在這個過程中,虛擬眾籌、明確吸納外部資金共同推進項目等成為管理上的有益探索。
創客工作室為創客提供了一個完全個性化的空間,這裡是創客自由活動、思想碰撞的小天地,思想活躍、有想法並願意付諸行動是唯一的通行證。
全方位的支持和呵護是特區的另一個顯著特點。該所領導明確表態,只要不涉及保密、安全、財務制度等「紅線」問題,儘可能為創客聯盟開展活動大開方便之門,並明確支持、呵護、不幹涉原則,力求建立一個「三創新」特區。在他看來,用創客聯盟輻射、影響、帶動全所職工,摒棄事務型和固守型的思想,將創新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人人做創客,進而推動206所的創新發展,是將創客聯盟打造成「特區」的另一價值所在。
創新無價、創新無限。也許不久,創客聯盟工作室這一 「特區」,不僅孵化出眾多項目、技術和商機,還將走出眾多的創客,期待ing。(文/程雙紅)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在文章底部點讚並分享至朋友圈哦,歡迎關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官方微信!
微信號:EY_195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