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折磨猶太裔人的真實景象:羅茲集中營的生活,現場滿目離殤

2021-03-05 不二薦書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納粹德軍拘禁猶太裔人的真實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看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真實影像。1939年波德戰役爆發,此後德軍憑藉著強大的裝甲部隊,攻佔了波蘭全境。在攻陷了波蘭後,納粹德國針對性地對居住在波蘭的猶太人實施了種族滅絕計劃。

他們將大量的猶太人驅逐出此前他們居住的家園,為他們制定了統一的居住區,為他們殺戮計劃做準備。這一組照片的拍攝者名叫孟德爾格.羅斯曼,孟德爾格.羅斯曼出生於1913年,波蘭華沙的一名猶太裔人,在納粹德軍攻佔波蘭後,他和其他猶太人一樣,被驅逐至了位於羅茲地區的猶太裔統一拘禁區,此後他利用照相機,記錄了這段經歷,也記錄了這段歷史。

根據後世的資料顯示,羅茲地區高峰時期曾關押了超過16萬猶太裔人,但到了1944年納粹德國敗亡之際,這些被拘禁在此的猶太裔遭到了大量的屠殺,存活下來的人數不過七八千人,可見當時納粹德軍的殘暴。而在孟德爾格.羅斯曼的鏡頭中,真實展現了1939年至1941年被拘禁在羅茲猶太區的猶太裔人的生活,在這裡他們失去了自由,過著滿目離殤的生活。

照片拍攝於1939年羅茲猶太區,照片中是被德軍拘禁的猶太裔兒童,在二戰期間,大量的猶太裔人被德軍殺害,而面對兒童婦女,德軍並沒有差別對待,大量的婦女和兒童死於德軍的殺戮之下。

照片拍攝於1939年羅茲猶太區,生活在拘禁營地的猶太裔人,他們此時失去了自由,並且生活在對未來無法預測的恐懼之中,在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後,納粹高層下大了滅絕計劃,歐洲大量地區的猶太裔人被針對性的殺戮。

照片拍攝於1939年羅茲猶太區,正在猶太裔拘禁營工作的猶太裔人,他們儘可能的讓自己活下去,然而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殺戮。

照片拍攝於1939年羅茲猶太區,被驅逐的至拘禁營地的猶太裔人,他們被迫離開了自己此前居住的家園,前往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地方。

照片拍攝於1939年羅茲猶太區,被拘禁的猶太裔人正在排隊領取食物,在最開始他們還能夠領取到足夠的食物,但隨著蘇德戰爭的來臨,納粹德國開始有意減少拘禁營的補給,被拘禁的猶太裔人開始面臨飢餓。

原創不易,您的支持是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納粹屠殺猶太婦女的真實場景:拉脫維亞警方當幫兇,現場摻不忍睹
    如果說此前納粹德國對屠殺猶太裔人還能做到遮遮掩掩,那麼從入侵蘇聯開始後,納粹的這種屠殺行為可以說已經明目張胆了。也正是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被納粹德國所侵佔,從而這種明目張胆的屠殺行為並沒有受到當時歐洲各國的反對,大部分國家在納粹的支配下,無力反擊這場屠殺計劃,甚至還有一些地方的政府選擇了助紂為虐。
  • 攝影師冒死偷拍的猶太隔離區 疾病飢餓處決是不斷索命的三大殺手
    羅茲猶太區是納粹入侵波蘭後創建的第二大猶太區,最大的是位于波蘭首都的華沙猶太區。 納粹原本打算將羅茲猶太區作為一個臨時區域,但因為裡面涉及的人數眾多,最終變成了永久性的隔離區域。
  • 納粹集中營,遠不止奧斯維辛,納粹殺人方法讓人毛骨悚然
    最小的是長寬都僅僅只有300米的貝爾塞克,居然有60萬人猶太人死於此,屠殺密度讓人驚悚。這三個集中營在納粹戰敗之前拆毀了,所以不大為後人所知。 一戰結束後,德國的輿論一致把猶太人與共產黨作為德國投降的替罪羊。不過,往前追溯,鐵血宰相俾斯麥也曾有過猶太人是天生罪人的說法。戰後,採訪了大量的納粹,他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表明,對於屠殺猶太人從不曾有過靈魂的罪惡感。
  • 奧斯維辛的夢魘 | 納粹批判三部曲
    但是要記住,即便新的一體化毒氣室在比克瑙已經投入運轉,營地的殺人能力大大增強,奧斯維辛仍然在納粹國家內繼續承擔多種功能—而不僅僅是滅絕。集中營的真實情況如此可怕,其最令人吃驚的功能是,居然可以為納粹提供宣傳。在1943年初,有五千名猶太人從布拉格西北的特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來到奧斯維辛—比克瑙。他們與其他猶太囚犯不同,可以住在比克瑙的「家庭營地」中。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歐洲多地設立了集中營,對猶太人以及戰犯實行肉體消滅。位於愛沙尼亞的克魯加集中營設立於1943年,關押了包括蘇軍俘虜、愛沙尼亞政治家以及許多猶太人。在納粹黨衛軍和愛沙尼亞警察的殘暴管制下,許多囚徒被強迫進行各種重體力勞動,由於生存條件極其殘酷,許多人在集中營中死去。
  • 納粹德國的猶太幫兇
    這個故事據說是以16世紀一個真實人物為原型創作的,原型是真是假我們已無從考證,但一些猶太人的故事卻是真實的,這些猶太人對知識和權力的追求給自己也給無數無辜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德國猶太科學家:弗裡茨·哈伯1868年12月9日哈伯出生於西裡西亞的布雷斯勞(現為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父親是位猶太染料商人。
  • 猶太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1944年,她被轉送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裡她被納粹殺死,還沒到她13歲的生日。年齡小的孩子很難在集中營倖存下來,因為納粹覺得他們還不能幹活兒,活著對納粹「沒有用」。  這張畫是哈娜用水彩顏料畫在一張比較光滑的紙上的。她不可能用水彩紙,因為在集中營沒有水彩紙。可是,她還是畫出了水彩的感覺。她是一個有藝術感覺的孩子。她畫著特萊津的房子,忘記了現實的醜陋。
  • 從柏林猶太人紀念碑,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沃卓斯基姐弟的那部《超感八人組》裡,有一部分場景就在柏林,裡面就有關於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的鏡頭:是一個猶太的老人,選擇在這裡與人交易。你能看出在德國生活的老猶太人,至今臉上仍有的那種警惕。在二戰中,納粹曾花了一年時間把羅茲變成了一個用圍牆和鐵絲網完全封閉的猶太人隔離區,共有45萬名猶太人被迫來到這裡,以及一些吉普賽人。1944年,納粹高層決定徹底清洗最後一個猶太人隔離區羅茲,最後一批死亡列車裝載著7萬多名猶太人開往了滅絕營,趕來的盟軍救下了其中的5000到7000人,這在東歐是數量最多的一批倖存者。
  • 從納粹集中營倖存後,68歲的他選擇自殺
    1943年,萊維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捕,後因在審問中承認自己的猶太身份被遣送至集中營。次年2月,他和其他六百多名猶太人被押送上了一輛由十二節車廂組成的列車,駛往奧斯維辛。戰爭結束後,萊維重返故鄉都靈生活。
  • 納粹統治下珍貴鏡頭3歲小孩舉手投降,折磨女性的刑具保存完好
    :3歲小孩舉手投降,折磨女性的刑具保存完好!納粹對猶太人進行了殘忍的種族大清洗,屠殺了無數的猶太人,納粹的槍口甚至對準了無辜的婦孺,3歲的小孩子在納粹士兵的槍口下舉手投降,一臉恐懼看了讓人心酸。  納粹處決猶太女人的照片,可伶的這些猶太女人被蒙著眼睛,還完全不知道她們接下來的命運。
  • 被遺忘的童話:猶太集中營的兒童畫遺作
    那些猶太兒童的圖畫曾被久久冷落,沒有人懂得這些兒童畫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淌,他們懂了。」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他們被單獨關押起來,不能和父母和大人們在一起。 一位叫弗利德的藝術家,放棄了可以出逃機會,決定和集中營的孩子們在一起,他們一起畫畫,自己辦雜誌。
  • 猶太集中營裡的美麗畫作
    1944年,她被轉送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裡她被納粹殺死,還沒到她13歲的生日。年齡小的孩子很難在集中營倖存下來,因為納粹覺得他們還不能幹活兒,活著對納粹「沒有用」。這張畫是哈娜用水彩顏料畫在一張比較光滑的紙上的。她不可能用水彩紙,因為在集中營沒有水彩紙。可是,她還是畫出了水彩的感覺。她是一個有藝術感覺的孩子。她畫著特萊津的房子,忘記了現實的醜陋。
  • 被遺忘的童話:猶太集中營的兒童畫遺作,像自由一樣美麗
    那些畫作的主人,大多已經被謀殺在納粹的毒氣室裡。納粹曾經奪去了孩子們的名字,只容許他們有一個編號。但這4500張畫作,絕大多數,都有孩子自己的籤名。這些孩子,成千上萬的孩子,再也沒有能夠長大。可是,這些詩和畫的存在,給我們講述了那個令我們無法迴避的、真實的故事。人們一直熟誦著那句名言:在奧斯維辛以後,寫詩是殘酷的。
  • 納粹集中營「美容師」,羅伯特·萊伊
    達豪集中營寬大鐵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納粹德國惡魔在二戰期間大量設立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及滅絕營、瘋狂實施大屠殺的滔天罪行早已廣為人知
  • 真實照片揭秘:納粹德國第一美豔女魔頭
    二戰時期由於希特勒固執的種族主義,上百萬的猶太人都遭到了法西斯德國軍隊的屠殺,他們被關進了集中營裡,日夜都受折磨,然而在當時的猶太人口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美女遇見格蕾澤,必然是死路一條」。伊爾瑪.格蕾澤被稱為是納粹德國第一美豔女魔頭,當時的她只有22歲,便已經成為了集中營裡的看守長,雖然她家境很貧寒,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但當她聽到希特勒的軍事演講後,便暗自發誓要聽從納粹的召喚。
  • 納粹第一女魔頭,愛好折磨女囚犯,560個女囚的胸部被她抽爛
    提起希特勒,首先想到的便是此人對戰爭的狂熱,二戰期間,在歐洲大開殺戒,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跟著遭了殃,但不得不承認,希特勒確實是個人才,短短數十年,便得到德國民眾大力支持,甚至許多德國婦女都成為納粹狂熱分子,據統計,二戰期間,加入納粹黨的婦女超過230萬人!
  • 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遺忘與被改寫的歷史
    不過,總體而言,這些集中營雖不乏折磨囚犯等舉動,但並非以滅絕性命為宗旨的。讓「集中營」變得制度化且臭名昭著,則與納粹德國息息相關。一般認為,納粹德國的集中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最初,衝鋒隊(SA)把大量政治反對派投入到一些小型集中營裡。在這裡,不少德國共產黨員受到了拷打,甚至獻出了生命。
  • 發人深省的二戰納粹集中營紀錄片傑作《夜與霧》
    死於納粹集中營中的猶太人人性的殘忍在這極端的地方能夠更為清晰地表現出來。他們住的地方是一個洞穴,三個人擠一張床,陰冷,潮溼,食不果腹,隨時會有懲罰。人人生活在恐懼之中,告密很流行。阿倫·雷乃擅長捕捉生活細節,證明這些殺人者在生活中並不會貼著標籤,而是有著和我們所有人一樣的需求和欲望,並無任何過人之處,這樣讓我們更覺恐怖。猶奸有自己的房間,晚上還可以偷會情人。
  • .| 被遺忘的童話:猶太集中營的兒童畫遺作,像自由一樣美麗
    那些畫作的主人,大多已經被謀殺在納粹的毒氣室裡。納粹曾經奪去了孩子們的名字,只容許他們有一個編號。但這4500張畫作,絕大多數,都有孩子自己的籤名。這些孩子,成千上萬的孩子,再也沒有能夠長大。可是,這些詩和畫的存在,給我們講述了那個令我們無法迴避的、真實的故事。人們一直熟誦著那句名言:在奧斯維辛以後,寫詩是殘酷的。
  • 惡有惡報,二戰結束後納粹集中營中的女看守,被執行死刑全過程
    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奧斯維辛集中營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達豪集中營位於德國慕尼黑西北約80公裡處,這裡先後關押過21萬人,包括許多猶太平民和蘇聯戰俘,其中近3.2萬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