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江西南昌。一14歲男孩因爺爺不讓其玩手機遊戲,而將爺爺殺害。
這件事在網絡上曝光的時候,看到網絡上的評論,更多的是「14歲,可以負刑事責任了」、「不能讓這個惡魔長大」一類的言語。
當所有人只觀察到這件事的表面時,我們的心卻異常沉重。
毋庸置疑,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中國任何一個家庭身上,都是一種悲哀,都是一種無盡的傷痛。
一個年僅14歲的男孩,他天生邪惡了嗎?他應該犯下這樣的罪孽嗎?
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好好地冷靜地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他從原本是一個天真燦爛的少年,變成一位殺人兇手呢?
還有他的爺爺,天底下又有哪一個爺爺不疼愛與溺愛自己的孫子呢?把孩子玩遊戲的手機搶走,他怎麼也想不到竟然引來殺身之禍,他怎麼也想不清楚是什麼締造了窮兇極惡的孫子。
如果不追溯事件的起因,如果不滅絕滋生暴力惡性事件的種子,把一個14歲的男孩判刑了槍斃了又如何,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男孩成長起來的。
1、
今天在抖音上也刷到一個視頻,一位約十四五歲的女孩,她玩遊戲的手機被媽媽搶下後,站在那裡氣得兩眼冒煙,那憤怒的樣子也是怪嚇人,殊不知下一步會做出什麼事來。
在前幾個周末,我家孩子也是在入迷地玩著手機遊戲。
快八點了,學校布置要收看央視某教育類節目,可孩子玩手機遊戲仍在興奮當中,我提醒孩子記得要準時收看節目,他的嘴裡雖應著「嗯,知道了」,但手裡卻不停地玩弄著手機遊戲。
時間到了八點整,我對孩子再次進行了提醒與警告,孩子卻回答說,遊戲快結束了,再等會……
我對孩子的提醒是一次、二次、三次……可見,他一直沒有絲毫行動。
我生氣了起來,憤怒地搶過手機,並大聲吼了他。
沒有想到的是,一直聽話乖巧的孩子,竟然因為打遊戲問題與我對吼起來,那情緒變得無比地扭曲,甚至是猙獰,好像要與我打架的陣勢。
我恍然大驚,一個手機遊戲竟然可以把孩子帶向與父母的對立面,竟然讓他走入無底的深淵,而且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深淵。
手機遊戲,豈止是一種毒品?那已經成了殺人的毒藥,把人性可以徹底毀滅。
猶記得前兩年有一條新聞報導,一位父親把孩子玩遊戲的手機從八樓的窗戶扔出去,而後,這位孩子竟然也從八樓的窗戶跳了出去……
2、
上周與一位朋友閒聊,聊到孩子玩遊戲暗自充錢的事。
孩子在玩遊戲時,為了買遊戲裝備,竟然把父母或親人賞賜給他的零花錢與紅包,全部充值到遊戲裡。
更為驚人的是,有些孩子偷偷知悉了父母手機錢包的密碼,背著父母偷偷往遊戲帳戶裡充錢。
據我與朋友了解的情況看,幾乎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往遊戲帳戶裡充錢的經歷,數額不等。最少的幾十幾百元,最多的有上千元。
這樣的案例,我們不僅在生活當中體察到,在網絡新聞的報導中也發現了不少。
有些孩子竟然往遊戲帳戶裡充值了父母的幾萬血汗錢,最後鬧得不可開交。
這些事例,都是真實發生的,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以前在發生著,現在仍在發生著,將來也還會有人繼續上演著……
3、
作為家長,我們經常教育孩子,玩遊戲只能是適度地消遣一下,或者作為簡單的娛樂放鬆一下。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似乎無法全面杜絕孩子玩遊戲,因為所有孩子都在玩遊戲,你唯獨不讓他接觸,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家長們只能從玩遊戲的時間上儘量控制,要麼是在作業做完後,要麼是在周末休息時間內,適度地玩一下。因為每位家長都知道,在這個手機遊戲泛濫的世界裡,完全地讓孩子隔絕遊戲太難了,只能控制與節制而已。
可是,孩子玩遊戲就是會上癮。遊戲就像大麻一樣,就像毒品一樣,讓你玩了還想玩。縱使父母千般阻攔,也要把遊戲玩下去。
孩子是無辜的,在這個遊戲泛濫的世界裡,有人大張旗鼓地吆喝著遊戲,遊戲的廣告漫天飛舞。讓孩子們接觸到遊戲,就是一件觸手可及的事。
你想與遊戲無緣,除非你逃離這個世界。
4、
既然手機遊戲瘋狂地毒害著新一代的青少年,既然手機遊戲不能為社會帶來有價值與有意義的事來,既然手機遊戲根本不可能推動社會與文明的進步,那麼,手機遊戲為什麼會有它強勁的滋生土壤與存活空間呢?
難道是手機遊戲是一副良藥?正在滋補著所有人!
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個詞,那是一種職業,叫「電競」。
當這個詞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頓時把玩遊戲的事正大光明起來,玩遊戲成了一項健康的時尚的運動,成了可以鑄就人生成功的手段,終於,它披上了華麗的外衣。
與真正的荼毒生靈相比,這樣的外衣能經得起時代的辯證嗎?
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遊戲在青少年中具有如此之大的滋生土壤與成長空間?
我們國人最擅長的「封禁」,為什麼對遊戲生產者與經營者束手無策與無動於衷呢?
編輯排版/徒步獨行
主編微信/
wuzhiming092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