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者稱
當時老人14歲的孫子正在家玩遊戲
爺爺喊他吃飯但孫子沒有搭理
隨後爺爺把孫子的手機收走
還罵了幾句
誰知孫子竟因此將爺爺殺害
記者從警方處了解到
案件屬實
行兇者已年滿14周歲
應負刑事責任
1月15日,江西安義縣一個名為龍津的小鎮發生了一起命案。僅僅是因為吃飯時玩遊戲被收走了手機,李琛14歲的兒子江江(化名)竟狠心將朝夕相處的爺爺殺害。
「孩子已經完全陷進了遊戲的世界裡,是我沒有教育好。」
作為江江的父親,李琛異常自責。他說,自己也曾嘗試沒收孩子的手機,兩人差點大打出手。他說,自己如今只希望父親能早日入土為安。
據老人的一位老鄰居介紹,被殺害的老人為人和善,每天一大早就出門買菜,午飯後則會騎上一輛老式電動車,載著老伴一起去外面打打小牌。
「既要看管孫子,又要照顧年過九旬的母親,真的可惜了。」
另一名小區住戶則說,平日裡老人確實愛玩牌,但最近一段時間很少出去娛樂消遣,因為老人將年過九旬的母親接到了家中照料。
「不願意相信老人真的已經離開,這幾天我都睡不著覺。」
說起被害老人,居民們都表示他性格比較開朗,碰上誰都能聊上兩句。對這個孫子,大家的感覺也差不多:「雖然同住在一個小區內,但幾乎沒有見到過」。鄰居們稱孩子似乎從不出門,老人也很少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孫子。
一位居民介紹,案發當晚,她看到警方將嫌疑人帶出了事發樓棟,孩子低著頭沉默寡言,手上有明顯的血跡。民警帶著孩子一邊向前走,一邊還出聲詢問,但孩子始終一言不發。事發後,老人的遺體被送去了殯儀館。
據知情人士介紹,事發前江江就已輟學,曾在一家手機店做過一段時間的學徒。
手機店店主張蕭(化名)證實了這一說法。張蕭說,此前他曾在事發小區租住過一段時間,因此認識了江江的奶奶。
2020年9月,江江的奶奶找到張蕭,說孩子輟學後,一直待在家中無所事事,希望他能教孩子一門手藝。張蕭記得,孩子剛到店裡時,幾乎是零基礎,動手能力比較差,他就讓孩子坐在自己身邊,以學習觀察為主。
「頭兩天學得還比較認真,但後來就開始出現遲到早退的情況,有時候在崗位上也會看一些遊戲視頻。」
張蕭說,針對學習態度方面的問題,他曾經嘗試和孩子談話,但孩子只是默默地聽他說,並不愛與人交流。大約堅持了一周的時間,孩子就再沒有到過店裡。
事發當晚,在北京打工的李琛和妻子,就連夜乘飛機趕回了江西。至今,夫妻二人仍未能與孩子見上一面,而老人的遺體也尚未火化。
李琛說,按照他們老家的習俗,父親去世後應該在3天時間內入土為安,但警方告訴他們,目前仍需對父親的遺體做法醫鑑定,「所以遺體還放在殯儀館裡。」
在父母眼中,江江也曾是一個熱愛學習、活潑開朗的孩子,然而一切的美好卻在3年前發生了轉變。
江江的母親說,那一年孩子讀初二,說要買一部手機,理由是學校上網課會用到。有了手機以後,他們發現孩子常常一個人躲到房間裡玩遊戲,甚至連性情都開始變得急躁、自閉。遊戲成了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
「我們知道不能讓孩子陷進去,也想過各種方法阻止。」
李琛說,有一次他強行將手機沒收,希望能夠喚醒孩子,沒想到孩子竟作勢要與他打架。
「最開始,我們和老師還能管一管,到後來學校也不要他了。」
江江的母親說,孩子去年輟學後,就整日躺在床上與遊戲為伴,每天玩到凌晨兩三點才肯睡覺,每天不吃早飯也不吃中飯,唯一一頓晚飯還要家裡人好言好語求著,才勉強起床吃一口,爺孫倆的矛盾大都源自於此。
「一開始是三四遍,後來一連喊上七八遍,他都待在房間不理你。」
李琛說,有時節假日他和妻子會從北京回到江西,但即便是他和妻子在家,孩子也沒有絲毫收斂,好像吃口飯就耽誤他打遊戲了。他曾一度認為孩子「沒救了」,
考慮到老爺子已經是71歲的高齡,他曾告訴老爺子不要再為管孩子傷了身體。然而,悲劇還是毫無徵兆地發生了。在他看來,孩子做了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做父母的沒有教育好。
目前,他們首先想做的,就是儘快為老爺子辦理後事,關於孩子應該承擔的刑責問題,他認為有必要給孩子一些應有的懲罰。
律師介紹,《刑法》中明確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對包括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在內的8種特別惡性的犯罪行為,也應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2019年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曾發布
關於遊戲障礙防治的專家共識
其中指出遊戲障礙患病率
平均約為5%
以男性、兒童青少年為主
青少年沉迷遊戲現象
不可不重視。
什麼是遊戲障礙?
沉迷到什麼程度才算得病?
怎樣預防孩子遊戲成癮?
↓↓↓
來源:新聞坊、人民日報、羊城晚報、江西電視臺-都市現場、楚天都市報
責任編輯:噠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