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慷仁。
1982年11月24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市。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他成長在單親家庭,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因為經濟壓力從小就到處打工。在成為演員前,她做過焊接工、模板工、當過清潔員也擺過攤、還有調酒師,前前後後似乎從事過40多種不同的職業。
25歲才出道,既非科班出身,相較同輩男演員起步也稍微有點晚,然而,吳慷仁終究成了角色。
雖然有人可能天生就會演戲,可吳慷仁其實不是有天分的那一個。可他很努力。入行前有次機會拍廣告,被導演罵「你怎麼連表情都不會做?」然後他就去學了,而且一學學到了現在,一直都在學習中。演戲成了他堅持最久的工作。
他的私生活很簡單,那些人生中最複雜的事,他全都丟進戲劇裡了。
初識他時那時的臺灣偶像劇正處於衰落前的巔峰,在《下一站,幸福》裡飾演男二花拓也。可是那時觀眾都比較關心慕橙與光晞之間愛情,男二總是悲慘的那一個。
說起來,這部劇大概是吳慷仁唯一一部被大陸觀眾略微熟悉的作品吧。
臺劇,雖然就近來播出的幾部劇來說反映不錯,但臺劇衰落好像從許久以前開始就是不爭的事實。
就演戲上來說,從配角到男二再到男一,到現在,我覺得他的的確確是臺灣演員中實實在在的「扛把子」。
仔細去看他演的戲,其實不像現在的許多演員會去挑戲,哪部戲火我才演會去爭男主這些事情在吳慷仁身上好像不會出現。
很多人以為,演員就只要把自己的戲演好就好,剩下的都是別人的事,但吳慷仁認為完全不是這樣:「戲不好看,一個人好看沒有用!」當自己漸漸有了能力之後,吳慷仁開始想著要如何協助其他人,把戲支撐起來。
▵百度百科資料
電影
《沿海岸線徵友》
《渺渺》
《臺北異想》
《河豚》
《當愛來的時候》
《第三個願望》
《東京,不見不散》
《這一刻,愛吧》
《九州向愛走》
《樂由心生》
《白蟻》
《寫真咖啡館》
▵百度百科資料
電視劇
《與男友前女友密談》
《愛情的盡頭》
《下一站,幸福》
《愛情的盡頭》
《清蜜星體驗》
《鍾無豔》
《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
《愛在旭日升起時》
《田庄英雄》
《真愛找麻煩》
《粉愛粉愛你》
《金大花的華麗冒險》
《碧海映藍天》
《A咖的路》
《小胸維尼的幸福旅程》
《無慌不成真》
《謊言遊戲》
《一把青》
《戀愛沙塵暴》
《滾石愛情故事》
《麻醉風暴2》
《極品絕配》
P.S.可能還有一些沒有提及到的
《一把青》愛上郭軫,喜歡上吳慷仁,很多時候覺得郭軫=吳慷仁,他把郭軫演的太好了。看完小說腦子裡帶入的都是吳慷仁的樣子。
之前推文寫過《一把青》的影評。因為太喜歡所以迫不及待想要分享,所以放在前面。
風流倜儻,帶著點痞痞的樣子,欲罷不能。
吳慷仁也憑藉這部劇拿下了第51屆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回顧金鐘獎視頻的時候,還是很感動,雖然師娘還是遺憾的沒有奪得視後。小朱青連俞涵獲得了最佳新人獎,從天心口中宣布吳慷仁獲得最佳男主,那種實至名歸的感覺竟然讓人想落淚
- 《沿海岸線徵友》-《沿海岸線徵友》裡飾演小海,是個人首次參演電影,正式進入娛樂圈。
花拓也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個時候的第一印象就是男二比男一帥耶。
然後是他訣別的那場哭戲看哭人。
那時候很心疼花拓也,明明早認識,明明那麼好的一個人,明明付出了那麼多。可是愛情偏偏不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100次的感動比不上一次的心動。
有網友說,這是16年唯一一部零差評的臺劇。
吳慷仁飾演的是哥哥林亦得。是公司裡的銷售一把手,還有一個公主病的千金小姐女友,活脫脫的在公司討好客戶,回家還要顧好女友,而且還極其愛面子,二十多歲的人了還在管家裡要錢。
明明是直男,還要穿上女友喜歡的粉紅色睡衣,甚至睡著粉嫩嫩的房間,而且最重要的是女友該死的控制欲,不僅各種粉紅色,還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不得不說,看吳慷仁演戲,總有一種能看出他很用心,看得很享受的感覺。
除了吳慷仁,一家人除了父母的婚姻問題,還有三個子女的戀愛和生活。真實又可愛。
聽說是吳慷仁決定出演的最後一部偶像劇,最近也在追。女主是《1989一念間》的女主。
雖然是個富二代,卻一心只想做好料理。
臺劇近來好像還是少不了的些許狗血的情節,可就目前的劇情和吳慷仁的演技來看,還是值得一看的。
而且,吳慷仁的模樣越生俊俏了,演偶像劇還是很令人花痴的。
- 《白蟻》-拍《白蟻》的時候,為了貼合角色,在三周之內減肥十公斤瘦到56公斤。後來為了拍《麻醉風暴2》又增肥十幾公斤。
增增減減,為了戲。為了「誠意」。
- 《麻醉風暴2》-吳慷仁➕李國毅。光是這兩個人就值得期待了。
吳慷仁的戲路很寬,而且他願意去演,用心去演。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努力的吳慷仁,認真演戲的吳慷仁。
我想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愈加喜歡他了吧。
我很喜歡fb裡的吳慷仁,好像是真的在和你交朋友。
而且很關注社會現象,會去思考,會去做出行動。
可愛又迷人。
每一次看吳慷仁的採訪,好像更認識了他一步,然後更喜歡多了一點。
他說「第一次進電影院看的是《酷斯拉》,國小三年級時,小舅媽帶我去的。第二部片是劉德華的《天與地》,看完只覺得爆米花很好吃,對電影也並沒有心生嚮往,在我27歲以前,電影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他說:「不能讓別人覺得你的表演好像都一樣,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我現在覺得OK了,之後希望不要那麼累。」
「很多人會說演戲就是過生活,我以前也覺得,但是後來發現演戲就是一碗酸辣湯,你要什麼料都有,每次要的東西不一樣。」他舉恩師李啟源當年跟自己說的話,以前似懂非懂,長大之後才慢慢了解,比如,「演好自己戲的演員是不錯的演員,但讓對方演好戲的演員,才是一個好演員。」近兩年,他都在追求在自我範圍內做到這點,「大家都一起把戲演好,這齣戲怎麼會不好看?」拿了獎之後,還想不想再拿獎?吳慷仁做了個鬼臉:「拿了獎還可以再拿啊,有人會嫌獎太多的嗎?如果演了好戲,拿獎當然是很好的事情。」
他說:「會很苦惱該如何讓別人看到自己?我的外表相對其他模特兒或演員來說並不突出,身高不是特別高、長相不是特別好,絕對不會第一個被看到。對一個新人而言,要能好好演一部戲、被別人看見已經不容易,我的資質跟外在條件又不夠搶眼,很擔心短短幾分鐘沒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可能就失去機會了。很幸運的是碰到很多貴人,例如導演李啟源老師和師娘。」
他說當個演員,「需要誠意。」
拿到金鐘最佳男主時他說:「我真的很想要鼓勵大家,我們在臺灣拍戲很辛苦,賺不到什麼錢,很多人跑去內地,也很好,可是我真的希望,留在臺灣演戲的人,我希望長官給我們更多的資源,我希望電視臺開發更多不一樣類型的戲劇,在座的都是菁英,可是還有很多的演員,在明天馬上可能6點的通告、5點的通告,他們賺的錢不多,可是他們在等,像我以前一樣我也再等,等待一個有曹導的這種導演的眼光,選中了我,可是其他人沒有那麼幸運,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選擇,幫幫我們,我們可以更好,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分的,但是,我們總是可以當最努力的那一個,謝謝。」
.
喜歡他的人呢還是喜歡他的戲,其實我會選擇後者。
或許,他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但喜歡一個人好像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你問我會喜歡他多久,我好像無法回答。
插圖/吳慷仁
音樂/《不期而遇的溫暖-慕寒》
-END-
Weibo @大臉少女頭
郵箱 vvcynd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