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核爆死傷無數,咋還說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女性給出答案

2020-12-23 秉燭鑑史

引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這本是一種非常悲壯的情懷,但如果安在二戰時期日本人頭上又會如何?也許有人認為戰爭無正義,但筆者反對這種說法,以侵略為目的的戰爭永遠是邪惡的,而反抗侵略者就是正義的。因此,儘管那時的日本人捨生忘死為國奮戰,依然不值得世界為他們點讚。

01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苦難,超過50個國家、20億人口陷入戰火中,諸國化為火海,英雄悲壯犧牲。直到今天,世界上依然處處遺留著二戰留下的創傷,很多老人依然忘不掉那段地獄般的歲月。對於中國人而言,二戰時抵抗的對象是日軍的侵略。日本最後的崩潰大概是從廣島和長崎的核爆開始的。不過到了後來,卻有人說二戰日本核爆死傷無數美國這一做法實在太過殘忍,但更多理性的人會反駁說原子彈下沒有無冤魂。為什麼這麼說呢?日本女性的所作所為給出答案。

▲原子彈襲擊後的長崎舊照

中國老百姓看了這麼多年抗日神劇,但筆者想真正了解這場戰爭的人大概寥寥無幾。比如最核心的問題,日本為何要入侵我國?且不說有沒有這個能力,國際上那麼多國家看著,這麼幹只會成為人類公敵。所以教材上提到的「三月亡華」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只是當時日本陸軍吹的一個牛,而且他們根本沒有滅亡國民政府的打算。日本政府的初衷是打一場小規模戰爭,取得我國東北土地,並逼迫國民政府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順便再訛詐一筆賠款,因為當時日本再不發動戰爭,國內就要破產。

▲侵華日軍劇照

只是讓日本政府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戰略目標一個都沒達到:首先國民政府不投降,他們拿不到賠款,去搶比日本還窮的我國更是笑話;其次戰爭的規模不是那麼好控制的,這一打雙方就打出了火氣,幾乎是不死不休,日本人侵略越激烈,東北地區敵後抗日勢力就越活躍,所以日軍甚至連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都沒有。至於偽滿洲國,那更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直到二戰結束都沒能翻起一點浪花。

02

雖然聽起來當時的日本挺慘,但其實日本國民都早已陷入了軍國主義的狂熱中,對他們而言,只要不停為天皇奮戰就是對的。所以那個時期所有日本青年都爭著要參軍,而日本女性也紛紛支持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去參軍。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井上千代子,因為她發現丈夫不舍拋下新婚燕爾的她上戰場,為了堅定丈夫的決心而選擇自殺。井上千代子因此成為了當時所有日本女性的楷模。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性

日本政府也很「民主」的給了本國女性一個為天皇效力的機會:加入所謂的「女子挺身隊」,跟隨部隊一同走上前線。這個公告一出,幾乎整個日本的女性都為之瘋狂了,她們仿佛終於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中村英子,這名女子的丈夫是日軍軍官,已經犧牲,她為了繼續報效天皇而帶著女兒一起加入了「女子挺身隊」。相信大家都猜得到,這些女性最後都成了慰安婦。

▲二戰日軍劇照

03

隨著日本深陷戰爭的泥潭,國內幾乎所有外匯儲備都用來購買美國的石油,1940年朝鮮和日本的大天災更是讓日本國民吃飯都成了問題,這種絕境下的日本政府徹底瘋狂了,他們入侵了英國殖民地印度,把大半個亞洲都變成了戰場。又因為各國紛紛掐斷了與日本的貿易,最終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對美國不宣而戰。

▲日本慰安婦舊照

可想而知,這種瘋狂行為的背後是怎樣的窘境。但是這種窘境並沒有澆滅日本國民軍國主義的熊熊烈火,國內更多男性選擇參軍,女性則開始捐出一切能捐的,實在沒東西捐了就自己捐苦力,去工廠生產武器彈藥。而日本的中小學校裡,本該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無論男女都每天拿著竹竿練習刺刀,然後在課堂上接受軍國主義思想的灌輸。

▲日本投降儀式

當德國戰敗後,日本知道自己不投降不行,但是直到此時日本也想要垂死掙扎——通過展示武力和決心來取得談判桌上更多的籌碼,所以日本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表明了要本土決戰的決心,這一切都是希望能夠體面地結束戰爭。但是美國沒有給機會,先後兩顆原子彈徹底破滅了天皇和一眾高層的希望,蘇聯的翻臉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日本無條件投降。

結語

客觀公正來說,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算得上是第一強軍。而其之所以能稱為強軍,是來自其對天皇的信仰,所以有人會說「信仰使一個民族迅速走向偉大」,但是也必須記住,這種偉大的背後往往面臨著扭曲人性的瘋狂。所以,二戰中的日本民眾沒有無辜者,他們只是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參考資料:

《白馬篇》

相關焦點

  • 美國人堅稱:原子彈下無冤魂!看看二戰時的日本女人在幹嘛就懂了
    儘管在這兩次核爆炸中,日本方面死亡的主要是平民百姓,但美國人始終堅稱:原子彈下無冤魂。 廣島原子彈投彈組的柯克和其他執行任務的轟炸機機組人員,在後來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永遠不後悔投彈」,因為他們的舉動,避免了二戰造成的更大傷亡。當投下原子彈爆炸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謝謝上帝,它終於引爆了』。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男性去參軍,女性做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男性去參軍,女性做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1945年,日軍無論是在中國戰場,還是在東南亞戰場上,都呈現出頹勢,在盟軍的猛烈進攻下,日本戰敗不可避免,然而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居然叫囂著要進行本土決戰,打算實行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企圖與盟軍決一死戰。
  • 二戰時的日本女人有多「壞」?看完就知道,原子彈下真的無冤魂
    在二戰時期日本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幾乎可以算是日本社會的附庸品,就連參加軍隊的權力都沒有。所以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中沒有女兵,只有一些日本在前線負責文字或者是醫護工作而已。不過雖然在二戰當中日本女性沒有直接拿起武器走上戰場,但是卻有許多日本女人為了戰爭瘋狂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這日本女人在二戰中作的惡不比日本男兵少。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二戰期間日本女人做的事,比鬼子還可怕
    在第二場世界大戰中日本兵並不是最喪心病狂的,最可怕的是日本的女人。 所有的日本婦女都視自己的丈夫為英雄,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他們,這些女人的鼓勵使得這些日本兵無所畏懼,衝向戰場。
  • 原子彈是誰發明的?「原子彈下無冤魂」是否太過殘忍……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原子彈、8月9日美國再次在日本長崎投放原子彈造成日本大量原地居民和軍人大量傷亡。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據估計軍人傷亡在4萬人左右,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原子彈下無冤魂!美國當年為何選廣島投下原子彈,而不是在東京?
    「原子彈下無冤魂!」這是很多人對美國當年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的評價。1945年8月6日,美軍B-29型轟炸機「伊諾拉·蓋伊」號攜帶「小男孩」原子彈飛向廣島,8時15分17秒,原子彈被投下,約43秒後,「小男孩」在相生橋東南方的醫院廣島病院上空600米處爆炸。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美國總統杜魯門所說的採取行動,就是要曼哈頓計劃,最初秘密計劃是要用原子彈摧毀日本。在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強烈反對下,杜魯門不得不改變計劃,決定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上空投擲原子彈。圖為美國核爆日本廣島後,當地的情況原子彈的巨大的威力讓日本記憶猶新,原子彈的威力實在太強大,導致日本領土軍民幾十萬人的死亡,原子彈的轟炸加速日本政府投降,一個星期之後日本宣布接受盟軍的投降,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在那一刻結束了。
  • 原子彈爆炸時,躲進水裡能保命嗎?日本核爆倖存者說出答案
    上世紀二戰的戰火一直都沒有蔓延到美國土地上,但被逼著陷入絕境的日本,強行給美國點燃了這堆火,於是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打敗,之後就開始一蹶不振。不過日本是一個特別驕傲的民族,硬是苟延殘喘到了最後,在聯盟軍準備登島作戰時,日本甚至制定了一億玉碎計劃,好在美國朝日本投了兩枚原子彈,把這些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人炸醒,裕仁天皇才宣布投降。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儘管它只是在空中爆炸,但也足以摧毀了日本的兩座城市,滿地都是殘垣斷壁,死傷了數十萬的普通民眾。
  • 原子彈是日本救星?為何說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實際上拯救了日本?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6分,美國「依諾阿蓋依」號機組駕駛著B-29型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名為「小男孩」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原子彈於廣島上空600米處爆炸後,廣島瞬間被火海和濃煙籠罩,爆炸帶來的衝擊波和強光更是讓廣島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
  • 二戰後,日本人說原子彈炸死了大量「無辜」的平民,美國人的回答亮了
    二戰後期,由於美軍在日本本土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過程,事後,日本人一度認為由於美軍的慘無人道,違背了聯合國公約,炸死了大量無辜的平民,企圖要求美國道歉並賠償損失,針對日本人的無恥行徑,當年執行投擲原子彈的美軍B29空軍少將查爾斯·斯韋尼在美國國會上駁斥了日本右翼這一不要臉的論說,並發表題為《原子彈下無冤魂》的演說
  • 日本老照片,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少女為何露出奇怪微笑
    所以美軍就計劃將這種新式武器投放到日本本土。而廣島市作為日本重工業和軍港集中的地方,自然成為了美軍的首要打擊目標。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上空投擲了這枚原子彈。事實上,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美軍曾散布大量傳單,要求平民們到附近的掩體躲避,但是許多人卻認為,美軍這是在故弄玄虛,最終廣島原子彈造成大量傷亡,日本才認識到了這種威力極大的新式武器。
  • 廣島原子彈設計者,60年後參觀廣島,說了一番話令日本人很憤怒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我們歷史教科書中是這樣評價兩顆原子彈投擲的,它們大大加速日本投降的步伐,在二戰歷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廣島原子彈背後的故事。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到底有多「瘋狂」?「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二戰中日軍相當瘋狂,越來越膨脹的日本還想打美國,後期為了迫使日本在投降,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造成20萬平民死亡。然而,投下原子彈的空軍將軍說,"原子彈下無冤魂。"這句話看似無情,但如果你知道當時日本的女性為了天皇做了什麼,恐怕你會感到不寒而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國主義在日本盛行。每個人都被戰爭情緒洗腦了。
  • 日本倖存者說出答案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義大利和德國投降,歐戰戰場正式結束,世界上就只剩下了日本一個法西斯國家還在頑強抵抗。為了減少傷亡逼迫日本投降,美國在二戰後期投下了原子彈,在原子彈的爆炸下日本終於宣布了投降。二戰中,美軍投下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兩座城市被夷為平地,幾十萬人因原子彈而死。
  • 原子彈下無冤魂!美國為何執意用原子彈炸日本?揭秘美國真實目的
    就跟美國戰略轟炸委員會在戰後的報告中宣稱的那樣:「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奧林匹克行動計劃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 既然美國知道不投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國內還有人反對,為何還是執意要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 廣島和長崎的核爆,對於日本的投降,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將核武器作為對日本拒絕投降的回應,分別投擲在了廣島和長崎。一般會認為,兩次核爆促使了日本的投降,但是在戰後,很多人認為原子彈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原子彈只是枉殺無辜。今天就回顧這段歷史,看看原子彈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而那些死於核爆的日本人,又是否真的無辜?
  • 二戰後,日本為討好美國大兵做了什麼?6萬日本女性被摧毀
    「慰安婦」這個詞彙,可以說是二戰時期被卑劣的制度之一,也是全球無數民眾心中的痛點。二戰時期,為了激勵士兵,從而順利實施吞併亞洲的計劃。日本在亞洲各地修建起一座座慰安所,俘虜無數女性供士兵享樂。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修改了相關名稱,將慰安所稱作「新女性涉外俱樂部」,將慰安婦稱作「特別挺身隊員」。而且,還打出了高收入、包吃包住包服裝的福利待遇。日本在二戰末期,遭受了美國長多一年多的輪番轟炸,整個國家都是斷壁殘垣。加上戰勝國的各種限制,民眾的生活非常艱難。
  • 原子彈爆炸,跳入水裡能躲過一劫嗎?日本當年倖存者說出實情
    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挑起了亞洲戰場的戰火,並且還因為物資補給的問題,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導致美國直接對日本宣戰,最終在中美蘇三國的夾擊之下,不得不宣布戰敗。
  • 廣島核爆70年:為什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必要的
    【編者按】《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是美國控訴日本二戰期間暴行的備忘錄。作為該書作者同時也是二戰親歷者的雷蒙德·戴維斯將軍和丹·溫法官,將二戰中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這段歷史的原貌呈現給當今和後世之人,揭示美國為何決定投擲原子彈,為何美國對投擲原子彈「決不後悔」。
  • 核武器在二戰裡的首次實戰,為何美軍最後把核爆目標定為了廣島?
    日本東京首先就被刨除了,表面看理由是因為東京破壞已經十分嚴重,原子彈的爆炸效果會顯得不夠明顯。實際上是因為美軍不知道如果把東京核爆後,是不是會把日本天皇也給炸死。如果真的炸死日本天皇裕仁之後,日本又會有什麼瘋狂舉動也是未知數,在考慮戰後對日本的監管統治等問題,美軍放棄了核爆東京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