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們每個人又是一束星光

2020-12-20 初久之星

原創首發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在自己的生命之島上自生自滅。你的所思所感,所困所惑,所作所為,所傷所痛,都是你一個人的事,都需要你自己去承擔,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你。

你是自己這座孤島上的國王。願意道,就說與別人聽;不願意,就全部放心底。只是這個國王有點慘,不能對別人為所欲為,亦不能夠對自己為所欲為。

悲傷時,你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任由悲傷如潮水般肆意蔓延。有時我們對於自己真的是有心無力。人,真的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存在,活了半輩子,依然是糊裡糊塗,不通透不明白。

孤島是常態,接受,還是不接受,它都是那樣存在著。

與此同時,我們每個人又是一束星光。這束星光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別人。即使是很微弱的星光,對於他人來說,亦是一種慰藉,一種希望。

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人能夠不依靠別人而獨立存在的。世界是一個共同體,我們人類也是一個共同體。就是在彼此的愛與被愛,施與受的循環往復相互依存中,我們方可感到生而為人的喜悅。

所以不要小看一束星光的力量,亦微小亦偉大。輻射開來,微小即是強大。星光與星光之間就是這樣彼此關聯,彼此影響的存在著,後來,星光匯聚成星河。

我們每個人既是自身存在的孤島,亦是彼此的和自身的那束星光。

生命無限好,惟願不辜負。

星光

相關焦點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即使孤獨也需要陽光的照耀!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不為人知的優雅!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生而平凡,普通的長相、普通的家境、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一生!在這個嘈雜的世界,我們總是糾結的活著,糾結著「不說憋屈,說了矯情」!慢慢地我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別人進不來,自己出不去,活在封閉的世界裡除了生存別無他法!
  • 《普通人normal people》:有時,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01從殘缺到健全關於人格關於心理關於情感成長 幾乎沒有人擁有完美的人格,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點「毛病」,我們該如何自我成長每個人都能從男女主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許有相似的情感、相似的經歷、相似的心理感受,這是一部共情力很強的作品。沒有被家人愛過的人,也許永遠也感受不到愛是什麼。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奇特的自卑點。
  • 《教授與瘋子》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但如此想來,世間所有人不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又何嘗不孤獨。此處的孤獨並非指生活、物質那樣簡單,而是埋藏於內心深處的精神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孤島也各不相同。試想一下在喧鬧的晚會上,衣著光鮮的人們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地攀談,屋子裝扮得富麗堂皇,交響樂時而悠揚時而淡雅,這是獨屬於名利場的狂歡。但這樣的熱鬧背後,我卻看到人們背後的孤寂。
  • 錢偉: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蔣勳先生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孤獨本身就是一種自由。這句話讀前半句,稍許悽涼;讀完後半句,豁然開朗。雖然是豁然開朗,但很少有人真的會享受孤獨。很多人會把孤獨和寂寞混淆,從某個角度來說,孤獨是高雅,寂寞是無趣。孤獨的人喜歡獨來獨往,寂寞的人喜歡熱鬧喧囂。
  •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我願為與你搭起一座橋
    深夜,我回想著白天,手在輕微顫抖,筆尖卻不停寫下:「第21天,燦爛的陽光,嘰喳的小鳥,同學的笑容這一切都太美好,這一切都和我沒關係。我想要和這所有的美好融合在一起,但我們還是如此的格格不入。黑夜和壓迫依舊讓我喘不過氣,我害怕在這漆黑的夜裡死去。
  • 「來了就是深圳人」,但在深圳,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深圳市人口各年齡佔比曾經為了自由擺脫固化的生活、關係網,在擁擠的城市和人潮中,活成一座孤島。網際網路確實把無數孤獨者關聯到了一起,但恰恰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交互和越來越少的交流,才讓孤島越發感到寂靜……成年之前,即使做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能找到一個朋友陪同。如今,在這座城,那種習慣莫名的消失了,無論身邊有多少圈子,張口尋求一個散心的朋友似乎變得深沉,孤獨感越強烈,越不敢與人連結。忽然發現,每個人的節奏很難保持一致。
  • 電影《熱血安全官》: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所以,想為這部電影寫幾句話,而落筆時寫下的第一句竟然是: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電影裡就有一座孤島:瑪澤島。瑪澤,是「母親」英文單詞的讀音,本來,這是東南亞附近海域的一座荒島(虛構),沒有名字,但被一個人命名為瑪澤島。這個人是誰呢?野狼。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萬裡的陸地總有彌合的一天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除了自己沒有人會知道你的真實想法。將人與人聯繫在一起的是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許多本就很清晰的事物開始有了多種答案。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有了情便容易做錯事,有了欲就難免與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
  • 楊德昌: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海灘的一天》劇照三年後,楊德昌在《恐怖分子》中道出了他對臺北現狀的憂慮,他說,每個人都是別人的恐怖分子。於是,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彼此傷害、相互脅迫,直到絕處,無力逢生。毋庸置疑,《一一》是楊德昌一生中的集大成之作,英譯名為「A one and a two」,每個人都註定孤獨。恐怕,這也正是楊德昌終其一生的內心寫照。人雖為群居動物,卻註定彼此隔絕,20世紀以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困境從未消失。在《一一》中,楊德昌構築了一個獨屬於臺北都市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簡南俊始終恪守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直至精疲力竭。
  • 《冬眠》,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這周看的電影是這部《冬眠》,一部土耳其電影,之前少有涉獵,讓人眼前一亮。《冬眠》時長196分鐘,3個多小時,劇情不是很強烈,有很多長段的對話。老實講,第一次看的時候並沒有看下去,這次下定決心才耐下心思看完。雖然是看完了,但並沒有完全看懂,故事有點深。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布恩迪亞家族雖然同在一篇屋簷下,但每個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島。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
  • 每個寫作的人,都是一座孤島
    我們在《島嶼2》的名單裡,除了看到來自臺灣那座島嶼的白先勇、林文月、洛夫和瘂弦,我們也看到了來自香港這座島嶼的西西、劉以鬯和也斯。儘管,在影片上映時,也斯與我們作別已經三年,但因為這部片子,我們知道他依然和我們在一起。儘管98歲的劉以鬯因為身體原因昨日在香港首映式上只能坐在臺下由他人代發言,但因為《島嶼2》,《酒徒》的故事會被更多人記住。
  • 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旋律
    青春總是充滿了許多的遺憾,從前所在意的東西,所關心的人,也都隨著時光的逝去,一一跟我們說拜拜。每個人的青春總是在經歷著許多的下雨天,但當經歷過才發現,原來那些「下雨天」都是在為等待「晴天」而鋪墊。這正是因為這些,才能構成我們豐富多彩的青春。
  • 一條發出52赫茲的鯨魚,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Alice
    沃特金斯博士是發現並跟蹤Alice長達12年的海洋學家,當他逝世以後,他的同事陸續收到了關於他們發表的論文的信;這些信件與過去的學術信件截然不同,都是來自普通人:有悲傷的人、心碎的人、孤獨的人,他們在52Hz的歌裡聽見了自己的聲音,Alice發出了人們共同的孤獨頻率,我們每個人都是Alice。
  • 每個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島,如何進入另一個人的靈魂?
    很多時候,大家看起來很熱鬧,其實每個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島,想要建立彼此的連結,就必然離不開溝通。而何謂溝通?百度詞條上給出了這樣的定義: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進行思想與感情有效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一、形式上:故事思維是有效溝通的開始都說好的溝通,從好的故事開始。那何謂故事思維呢?安尼特西蒙曾在《故事思維》裡藉助一個故事進行了論述:真相,直接又冰冷,曾被村莊裡的每一個人拒之門外,她的直白嚇到了人們。
  • 《繼母與女兒的藍調》即使我們是一座孤島
    槽點在於宮本因為親戚不可靠就把女兒隨隨便便託付給一個競爭對手的公司裡一個「看起來很可靠」的人。但還是不妨礙這部劇成為本季最佳,因為他一如既往的治癒,日劇似乎始終在談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因為經濟的增長乏力,昔日榮光不現,日本社會好像一直都有著這樣那樣的恐慌。少子化,獨居死,高自殺率,寬鬆世代。。。對於日本這個奉行恥感文化的民族來說,每個人都害怕犯錯,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軟弱。
  •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
    人生在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故事:有的人把故事寫成了詩篇;有的人把故事深埋心裡;有的人把故事變成了現實;有的人卻把故事變成了事故…世人多多,故事千變萬化,各人適得其所…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城。
  • 我們每個人都是「王迅」
    這一刻,似乎每個人都在王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實,在王迅身上看到自己的時刻,又何止這一期。即便是在叫好又叫座的《極限挑戰》前四季,王迅也是男人幫6人當中,最像我們的人。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聰明人,他們極度聰明,好像凡事都離不開他的算計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他們多才多藝,好像沒有他不會的技能
  • 讀完《圍城》才知道,人生處處是圍城,我們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錢鍾書先生不是守城人,他並不在乎你進不進城,他是給「城」畫地圖的人。他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又用所有作家都必得使用的文字來表述自己的「觀」和「感」的。
  • 每個人都是一臺故事販賣機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一臺故事販賣機/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我們熟練的運用著社交軟體,屏幕成為了人們交流的主要方式。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每當深夜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陷入思考,回憶自己的過去,展望自己的未來和思考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