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60講》第八集⬇️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電視劇60講》,我是電視劇研究的小學徒李星文。
上文書咱們聊了新《三國》裡的曹操形象,這次咱們說說劉備,說說劉備和曹操冰與火的纏綿。
看到10集以後就會發現,新版所謂「尊曹貶劉」是個錯誤的判斷,曹操的戲分固然增加了不少,劉備的精神境界也提升了不少。前三十集為曹操立傳,其實是小說的內容決定的,而隨著「三讓徐州」的段落開始,劉備登臺的時間多了起來。而且,他看上去像一個「泰山崩於前色不變,麋鹿興於左目不瞬」的蓋世英雄。
各路豪強紛至沓來,但誰也壓不住曹操和劉備的風頭。曹操永遠在臺上張牙舞爪,販賣他的狡詐和無賴哲學。劉備永遠悶聲不響,但讓人不敢忽視。曹操如日中天,沉默寡言的劉備氣場一點也不弱。
劉備一生的信條就是「與曹操反著來」: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曹操和劉備分分合合,如同水與火的抵死「纏綿」。
徐州刺史陶謙想討好曹操,派人護送過境的曹家老太爺,沒想到他的手下貪財害命,反而與曹操結下大仇。
曹操帶兵來討伐,陶謙穿上孝服求和,並且願意「掏錢」免罪。可是曹操就是要藉機奪取徐州,陣前說出一番「狼和小羊」的道理。而陶謙表面上很謙恭,其實也在白旗背後藏了兵馬,軟中帶硬,兩手準備。
《三國演義》脫胎於民間話本和戲曲,有很多標籤化的人物,像暗弱的劉璋,軟弱的陶謙,等等,上下文也有很多對不上的地方。但電視劇裡把這些BUG全修正了,讓人物有了正常的呼吸。你想一下,徐州刺史相當於一省之長,能混到這個級別的選手哪有真正的軟蛋?這樣的陶謙才像真的。
在新版裡,劉備總是一副平靜如水的樣子,但在需要行動的時候他從不猶豫:曹操20萬大軍攻徐州,來救陶謙的只有劉備的三千人馬。這樣一個劉備,身上的理想主義光芒明顯是增加了。
更有意思的是,劉備接管徐州後,呂布來投,關羽、張飛都不願意接納,三姓家奴嘛。劉備說:呂布誅殺董卓有功,算是改邪歸正了。關羽擔心養虎為患,劉備說出了與曹操相反的道理:寧叫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在這裡,呂布的形象出現了分裂。新版呂布出場時是單純青年,心心念念只在愛情,後來莫名其妙變得反覆無常。為了進行偶像化改編,新版將實際上比劉備年齡還大的呂布弄成了青春少年,可是過了沒多久,又讓他稱呼劉備「賢弟」,怎麼看都有些不對勁。
白門樓前,呂布享受了武將的最高「禮遇」:亂箭穿身。在中國話本小說裡,這是所有猛將的宿命:楊七郎力殺四門,被老賊潘仁美綁起來射殺;羅成勇冠三軍,最後被亂箭穿身;楊再興堪稱嶽飛手下第一虎將,誤入小商河。被金兵射成了篩子。甚至張藝謀電影《英雄》裡那個無名英雄,也是同樣的結局。
劉備跟著曹操回許都見天子。初次上朝,劉備像《水滸傳》裡李雪健扮演的宋江,屁股撅得老高。漢獻帝見了皇叔,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可憐的皇上雖為天子,卻時時處在監視之中,只有在廁所裡,他才敢和皇叔說幾句心裡話。皇上聲淚俱下,劉備雄心大起,立誓要殺曹賊,扶漢室。
後來的道路仍然坎坷,半世飄零,屢戰屢敗,但總能調整心態,收拾舊部,堅持鬥爭,這不是英雄是什麼?雖然個人天分有限,但態度決定一切。後來,徐庶投到劉備帳下,兩次打敗曹軍,劉備感動得熱淚盈眶:「你不但給了我勝利,而且給了我信心!」
可以說,這個劉備解決了核心價值主張的問題。老版和小說裡有宏願,無細節,顯得高蹈雲中。新版裡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主張,兵微將寡但無所畏懼,這個人物也就顯得更為可信。
我們再說說有了新發展的曹操的形象。
殺呂布,曹操不可惜。殺陳宮,他是真的不情願。有白首如新,有傾蓋如故,陳宮對曹操就曾是這樣的交情。
曹操感念陳宮的救命之恩,又憐惜陳宮的大才,想盡辦法要留住他。無奈陳宮寧肯隨「乾淨的」呂布去死,也不願跟隨「骯髒的」曹操。曹操再次大段演講:說呂布乾淨得像個傻子,自己看透了世間的綱常倫理,做君子意味著被凌辱和踐踏,他寧願做奸雄!
陳宮之死如同瞿秋白之死。他走上山坡,選了一處風景絕佳的所在,感嘆:大好河山呀,就這兒吧。曹操問他,你死了以後,你的兒女怎麼辦?他豪邁地回答:我兒我女,自會吸風飲露,順應天命,不勞孟德操心。這話很像上世紀初的革命者了。
曹操對付政敵,從不心慈手軟。但在關羽問題上,曹操「軟弱」得不像曹操。上馬金,下馬銀,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官拜漢壽亭候,賜予赤兔寶馬,曹操給了關羽一個老闆所能給的一切優待,可是關羽只是記掛他的大哥。
贈赤兔馬那次,關羽破天荒地拜謝了曹操,說:有此良駒,但有消息,我一日之內就能見到我家兄長。左右都說關羽可殺,曹操及時制止:我寧肯他與我為敵,也捨不得殺他。
曹操對陳宮、關羽仁至義盡,新版對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寫得很成功。這個曹操就是這樣,多疑而灑脫,也犯低級錯誤,也有高級智謀,活得像一輛橫衝直撞的坦克。
于和偉當時還是劉備,劉備被當做不急成敗利鈍,只講是非對錯的聖徒來寫。陳建斌如魚得水,曹操被當做2000年以來電視劇中紅極一時的「狼性男人」來寫。這一正一反,一莊一諧,顯示了新《三國》的價值主張,暴露了朱蘇進內心的小秘密:既嚮往理想人格,又羨慕混世魔王。每個作家心目中可能都有兩個小人在鬥爭,朱蘇進和他的《三國》也不例外。
接下來,徐庶走馬薦諸葛,《三國》中後期的頭號人物孔明先生即將出場,咱們下回接著說。
主講人 | 李星文
編 導 | 許明華
攝 影 | 許德彪、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