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西遊記》真的在尊佛貶道嗎?為什麼西天路上壞和尚這麼多?

2021-02-23 長夜守燈人

一個喜歡歷史喜歡文學,有夢想有故事的公眾號,歡迎點擊上方」長夜守燈人「關注

我讀了很多關於《西遊記》的文章,自己也寫了不少。我看到有不少人都認為《西遊記》是一本尊佛貶道或者崇佛抑道的書。

其實在沒看過原著,只看過央視版《西遊記》的時候,我也以為西遊記是一個尊佛貶道的故事。你看玉帝如此無能,被孫悟空嚇到鑽桌子底下;你看太上老君如此糊塗,被孫悟空偷吃了仙丹,還被猴子摔個倒栽蔥;你看西天路上那些壞道士都在欺負和尚……

今天,我就專門來寫一篇文章,說說這《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在尊佛貶道。我先把結論寫在前面,我認為央視版的《西遊記》確實是尊佛貶道的,但西遊記的原著絕對不是。我的理由很簡單,如果西遊記要尊佛,那就應該寫和尚好,但是很遺憾,西遊世界出現了很多和尚,但是好和尚沒幾個,壞和尚卻是一大堆。今天也不說那些佛祖菩薩,只說凡人和尚,且來看看這些壞和尚。

一、殺人越貨的觀音禪院和尚

觀音禪院的故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黑熊精偷袈裟故事,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禪院裡的和尚們。

觀音禪院可能是整部西遊記裡最富有的民間寺院,哪怕和皇家寺院比,也不遜色。老院主讓小童獻茶,「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這可都是奢侈品。孫悟空「賣弄」錦鑭袈裟和老院主「鬥富」後,270歲的老院主金池長老就說想借去看一個晚上,名為借,實際卻從沒想過還。原著說「那和尚把袈裟騙到手」,既然說是騙到手,就是沒打算還的意思。但是金池長老自己可沒有說,他只是哭,「對袈裟號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金池長老不斷暗示想長遠留下這寶貝袈裟,徒弟們哪會不懂師父的意思,紛紛獻計獻策,兩個愛徒廣智廣謀對得起他們的法號,廣智說直接拿刀槍殺了唐僧師徒,屍體埋在後院,神不知鬼不覺。聽到這殺人越貨的勾當,老院主不但沒有絲毫驚恐,反倒是滿心歡喜,卻才揩了眼淚道:「好,好,好!此計絕妙!」廣謀顯然比廣智還要聰明,他說這樣太危險,因為唐僧的徒弟看著不好對付,他建議大家一起搬柴火,然後放火把唐僧師徒燒死。那些和尚聞言,無不歡喜,都道:「強,強,強!此計更妙,更妙!」

於是,兩百餘人一起搬柴放火,要殺死唐僧和孫悟空。這可是一起全寺上下兩百人共同犯罪的縱火案,後來在清點全寺名單的時候,發現有僧人兩百三十名,可以說除去老弱病殘,整個觀音院上下都參與了陰謀。 從眾和尚的反應和執行情況我們不難看出,這殺人放火之事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家常便飯。從此處我們也可以猜測這觀音禪院的巨額財富從何而來。

而後來孫悟空追責的時候,這群和尚都表示自己的是無辜的,這都是老院主和廣謀的主意。真是既沒義氣又沒擔當。以上正是印證唐僧的話:「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原來唐僧早就看出來了,這就是一群貪婪奸偽之人。

二、欺善怕惡的寶林寺和尚

唐僧師徒來到烏雞國,天色已晚,正好路遇一座寺院,叫敕建寶林寺,敕建就是奉王命而建。唐僧擔心三個徒弟相貌醜陋加上脾氣不好,於是親自去借宿。

有人接待了唐僧,態度還算不錯,但是他說自己不能做主,要去稟告老師父。此人自我介紹說:「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 這裡先解釋一下,「道人」在古代並不是專指道士,和尚也可以叫道人,佛寺中打雜的人也叫道人,這裡的道人應該就是個低級別的和尚。

道人去向老師父,就是僧官報告,僧官出來看到唐僧穿著樸素且風塵僕僕,很不高興,罵道人說:「道人少打!你豈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來的士夫降香,我方出來迎接。」僧官還說讓唐僧去廊下蹲著,不要來打擾我。說完轉身離去,根本不和唐僧說話。

唐僧聽到了僧官對道人說的話,委屈哭了:「不知是那世裡觸傷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和尚你不留我們宿便罷了,怎麼又說這等憊懶話,教我們在前道廊下去蹲?」我也不知道哪裡得罪了天地,讓我遇到這種壞人,不讓我們住就算了,居然還要讓我蹲走廊侮辱人!但唐僧並沒有死心,他想自己去問問,這僧官到底是什麼意思。

於是唐僧跟著走進裡面,跟僧官打招呼,態度十分謙和。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僧官的惡劣態度,原著說:「那和尚就有些不耐煩他進裡邊來的意思,半答不答的還了個禮。」唐僧說自己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 天拜活佛求經的」,僧官聽說過唐三藏,這才欠起身來,雖然還是不讓唐僧師徒入住,但態度明顯跟剛才不一樣了。僧官找了個理由,說是之前不少遊方僧人來白吃白住還惹事,所以恕不接待。

唐僧沒有辦法,只好忍氣吞聲離開,這下可把孫悟空惹毛了。這猴哥可不是省油的燈,他衝進寺院就是一通搗亂加恐嚇,張口就要一千間房。結果是那和尚(僧官)在窗眼兒裡看見,就嚇得骨軟筋麻,慌忙往床下拱,道人就往鍋門裡鑽,口中不住叫:「爺爺,棍重棍重!禁不得,方便方便!」孫悟空要寶林寺五百和尚一起整裝出門迎接唐僧,僧官立馬照辦。僧官再次看到唐僧的時候,那是諂媚至極,僧官道:「老爺是上國欽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識尊儀,與老爺邂逅相逢。動問老爺,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葷?我們好去辦飯。」這正是那個成語——前倨後恭。

出家人講究慈悲為懷,對同是出家人的唐僧師徒更加應該善待,正所謂「見山門就有三升米分」,但這僧官顯然不是這樣想的。僧官剛開始對唐僧的態度,就是典型的狗眼看人低,到後面因為害怕孫悟空,態度完全改變。有人說,那是因為孫悟空不講理,和尚沒辦法。的確孫悟空採取了暴力手段,用唐僧的話說就是「常言道,鬼也怕惡人哩」。那麼這個故事裡誰是鬼?誰又是惡人呢?我們知道鬼和惡人都不是好東西,而其實孫悟空和僧官都是和尚。

三、貪淫好色的布金禪寺和尚

布金禪寺在天竺國,也就是靈山腳下,如來跟前。百歲老院主陪著唐僧師徒在寺院中半夜散步,卻聽到了啼哭之聲。老院主告訴唐僧,一年前有一個美貌的女子,被一陣風颳來此地,自稱是天竺國公主。老僧為保護女子,就把她鎖在一間空房裡,「將那房砌作個監房模樣,門上止留一小孔,僅遞得碗過」,還告訴別的和尚這裡關了一個妖怪。女子也很聰明,她明白老僧的心思,就「就裝風作怪,尿裡眠,屎裡臥」。白天發呆說胡話,到晚上會忍不住哭泣。那麼這老僧和女子在怕什麼呢?一個嬌生慣養如花似玉的公主,為什麼要「尿裡眠,屎裡臥」?答案居然是「恐為眾僧點汙」,就是怕被和尚們糟蹋了。

出家人不是應該六根清淨嗎?怎麼會垂涎女色?因為這是小說《西遊記》,跟現實的佛教是兩碼事。我想作為師父的老僧應該是了解自己寺院的僧人的,他更不會在外人面前來「抹黑」自己的弟子。前面在四聖試禪心的故事中,借著豬八戒的口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餓鬼。那個不要如此?一方面這裡說的是「常言道」,表明這是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公認的信息,另一方面,當豬八戒說這句話的時候,作為師父的唐僧並沒有反駁他,這也表明唐僧心裡對此也是基本認可的。

可能有朋友會說,在老鼠精的故事中,鎮海禪林寺的和尚也是好色之徒,被老鼠精色誘然後吃掉。原著中老鼠精確實誘惑了孫悟空變的小和尚,但是另外六個和尚是怎麼死的,其實並沒有交代。我們可以猜測老鼠精也是先色誘後殺害,卻也可能是直接強行擄走。因為沒有證據,所以我們不亂猜。

以上是《西遊記》中三處比較典型的壞和尚,和尚的背後自然就代表著佛派,正如觀音禪院就是觀音菩薩的流雲下院,這和菩薩是直接相關的。個人覺得在《西遊記》原著裡,如果單純從善惡好壞來說,佛派的大佬如來、觀音等都不見得是什麼「好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西遊記》不是宗教小說,而是以現實為基礎的神魔小說,小說《西遊記》不崇佛,也不貶道,當然也不是崇道貶佛,它諷刺的是現實。這大概也是《西遊記》在明朝屬于禁書的原因吧。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如能轉發,不勝感激。

長按點擊下方紅色「福」字,歡迎關注公眾號,第一時間看到內容更新。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作者刪除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歡迎留言。也歡迎添加作者微信cysdr21,與作者交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最終沒有成佛?
    說到《西遊記》大家都知道,雖然被翻拍了各種版本,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86年的老版西遊記已經成為的經典之作,最貼近原著無法被超越。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結局是師徒四人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了西天,並且得到了佛祖賜予的封號。
  • 西遊記中沙和尚在取經的路上看著沒有什麼磨練,其實並不然
    影視《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幾人在前往西天的路上可謂是精彩不斷,對唐僧和八戒的美色誘惑,對悟空的陰謀詭計。對幾人的心性考驗可謂是屢見不鮮,但是對其中的沙和尚似乎毫無考驗。提到西遊記中的沙和尚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實人,難不成是因為沙和尚的老實本分讓上面的高層人物決定對他從輕處理嗎?但其實並不然,大家還記得第一眼對沙和尚的印象嗎?在沙和尚剛剛出場的片段,唐僧師徒三人到達了沙和尚的地界,當時沙和尚因為打碎了玉帝的心愛之物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來,遇見了觀音菩薩,被菩薩點化,願意陪唐僧去西天取經。
  • 西遊記人物簡介
    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 從《西遊記》解讀當下世道 醍醐灌頂
    「我作為社會人,洞悉世事與修佛無關,這不是參與正治,比如我現在正在看大唐玄奘翻譯的佛經,我就拿《西遊記》故事來給你說清。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經歷過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小兒國等,孫悟空為國王打掉妖怪,使國家消災迎福,君民身心健康,甚至還救活了國王的命,扶正王位……那這些孫悟空是在參與正治嗎?多個國王要求唐僧留下來託付一國尊位,唐僧留下來了嗎?孫悟空是為當國王打妖怪的嗎?
  • 沙和尚只是打破了玻璃盞,為何會被貶下凡?
    只因為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就被貶下凡間,每七日間還要被飛劍穿胸肋百餘下,境況十分悽慘。相比之下,因調戲嫦娥而被貶下凡間的豬八戒,雖然投胎成了豬,但好歹還娶了個媳婦。為什麼只是打碎了一個玻璃盞,捲簾大將就要受到如此嚴重的處罰?因為玻璃盞太貴了嗎,還是因為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呢?要想討論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捲簾大將所犯的過錯進行還原。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估計有人會問,捲簾大將打碎的不是「琉璃盞」嗎?為什
  • 西遊記人物剪紙素材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1]。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 沙和尚的城府有多深?
    因為電視劇西遊記的原因,人們印象中的沙和尚是一位樸實忠厚、不辭勞苦、非常低調的人。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說說沙和尚的來歷。這老沙是全靠自己慢慢修煉,三千功滿才成仙得道。被玉皇大帝欽點為捲簾大將。南天門裡我為尊,凌霄殿前吾稱上,腰間懸掛虎頭牌,手中執定降妖杖,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矛在上。可以說就是玉帝的貼身侍衛團團長啦。
  • 名著導讀之《西遊記》(二):小說內容梳理~
    ,交代取經緣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四、第一百回為全書的結尾,描寫師徒四人取經回到東土,都得道成為真佛。
  • 七上名著《西遊記》(二):小說內容梳理
    ,交代取經緣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四、第一百回為全書的結尾,描寫師徒四人取經回到東土,都得道成為真佛。
  • 名著導讀之《西遊記》(二):小說內容及考點梳理
    ,交代取經緣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四、第一百回為全書的結尾,描寫師徒四人取經回到東土,都得道成為真佛。
  • 沙和尚的淡然,是堅定本真的悟淨!
    《西遊記》裡我們最熟悉的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信念不渝的唐三藏,自由主義的豬八戒,還有幾位大仙及幾個厲害的、有背景的妖怪囂張。《西遊記》最容易被漠視,被淡忘的就是挑著擔,一聲不吭的沙和尚。很多網友,眾多讀者只是記得,在電影電視劇裡總是喊「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的沙和尚的模樣。
  • 聽書《西遊記》合集 (共77集)
    吳承恩著有《西遊記》、《禹鼎記》、《射陽集》四冊四卷、《春秋列傳序》。吳承恩的詩文多散佚,有後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4卷存世。吳承恩一生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 [大話西遊110]《西遊記》中的和尚是好是壞?
    看他那嘴臉,不是個誠實的,多是雲遊方上僧,今日天晚,想是要來借宿。我們方丈中,豈容他打攪!教他往前廊下蹲罷了!」這話什麼意思,唐僧太窮了,儘管一路上打砸搶燒了那麼多洞府,但是妖怪洞裡怎麼可能有什麼像樣的衣服,就是有的話也沒有和尚穿的衣服,現在有的穿就不錯了,感情寶林寺的方丈是個勢利眼,以貌取人的主。老唐聽見有人這麼說自己,滿眼垂淚:「可憐,可憐!這才是人離鄉賤!
  • 看了這麼多遍《西遊記》 但你知道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西天在哪裡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看了這麼多遍《西遊記》 但你知道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西天在哪裡嗎? 某天,玄奘法師被唐朝太宗皇帝邀請去做水陸法會,期間向善男信女講經說法。法會正酣、人人沉醉於法師的精美妙音時,卻有一人前來砸場! 按照江湖規矩,砸場是要出人命的。
  • 西遊記後傳無天一統三界三十三年,三清為何不出手?
    在西遊記後傳當中,導演有著濃重的崇佛抑道的思想。玉皇大帝簡直就如小兒一般,被如來佛祖呼來喝去。天庭的諸多著名神仙,如二郎神,哪吒等等在無天麾下妖魔面前不堪一擊。導演為了突出孫悟空的偉大形象,將道教神仙的形象毀得一塌糊塗。  不過導演還有一點基本的常識,沒有把三清老祖扯到所謂的無天霸業中。
  • 世間流傳的小說《西遊記》說的全是鬼話(虛雲老和尚)
    世上流傳的《西遊記》、《目蓮傳》,都是清濁不分,是非顛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蓮傳》說目蓮尊者,又扯到《地藏經》去,把地藏變成目蓮,等等,都是胡說。玄奘法師有《大唐西域記》,內容所說都是真實話;惟世間流傳的小說《西遊記》,說的全是鬼話。這部書的來由是這樣的:北京白雲寺白雲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聽了都做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願意了。以後打官司,結果長春觀改為長春寺,白雲寺改為白雲觀,道士做一部《西遊記》小說罵佛教。
  • 必考名著:《西遊記》導讀+知識點梳理
    1、《西遊記》,長篇_________小說,是__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___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_________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
  • 揭露真相:莫把小說《西遊記》當佛法,它是罵佛教的.
    其根據是,《八仙出處東遊記傳》,二卷五十六回,題「蘭江吳元泰著」。傳言鐵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鍾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採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會,歸途各履寶物渡海,有龍子愛藍採和所踏玉版,攝而奪之,遂大戰,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請天兵來助,亦敗,後得觀音和解,乃各謝去。書中文言俗語間出,事亦往往不相屬。亦有民間傳說佛道不分。
  • 金蟬子這三個字,只出現五次,從哪裡能看出遭貶是第一難?
    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的故事! 可以這麼說吧,整部《西遊記》這部小說,除了一開始講述的關於孫悟空的故事之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描寫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金蟬子轉世,也就沒有唐僧取經這個故事!
  • 《西遊記》中,沙和尚挑的擔子裡面到底是裝的什麼?
    ▼  唐僧帶著團隊到西天取取經簡直比神舟十一號衝上天還要精彩得多  一路上各種開了掛的妖魔鬼怪層出不窮  幾個徒弟為了打怪攢經驗值不得不24小時在線  不洗澡不睡覺也不接女友電話    《西遊記》第十九回:  「遂此收拾了一擔行李,八戒擔著;背了白馬,三藏騎著;行者肩擔鐵棒,前面引路。」  到這裡收了豬八戒就不一樣了,  不知道從哪裡突然多了一擔行李出來  八戒道:"哥啊,你看看數兒麼…… 似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