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至今有大約500年的歷史,明朝人吳承恩作。清以前除《紅樓夢》外稱之為四大奇書。明時列有《四遊記》之一《西遊記》。《西遊記》究竟是一部什麼書?下面就成書歷史背景談談《西遊記》到底是一部什麼書。
《西遊記》其成書背景,當時明初有《四遊記》流行於世。這四部書的作者,其中三人不知何人著,就其刻本之狀,應在明代。
其一:《上洞八仙傳》,亦名《八仙出處東遊記傳》。其二:《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即《南遊記》。其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即《北遊記》。 其四:《西遊記傳》,亦名《西遊記》。前三部遊記(東南北)從書名不難看出是一部反映道教神魔的小說。但就其內容來看前三部夾雜著民間傳說,往往神佛不分。
《西遊記》表明上看好似是佛家的神話小說,其實不然。就其根本來看,是根據玄奘西去求法的真實故事編寫的一部佛道不分的小說。其歷史的背景也正是受當時其他三部「遊記」的影響,前三部「遊記」基本上是根據民間傳說編撰而成。
其根據是,《八仙出處東遊記傳》,二卷五十六回,題「蘭江吳元泰著」。傳言鐵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鍾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採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大會,歸途各履寶物渡海,有龍子愛藍採和所踏玉版,攝而奪之,遂大戰,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請天兵來助,亦敗,後得觀音和解,乃各謝去。書中文言俗語間出,事亦往往不相屬。亦有民間傳說佛道不分。《南遊記》,《北遊記》不在贅述。
就《西遊記》成書歷史背景來看,元朝官方雖歸佛,亦甚崇道,其幻惑因為遍行於人間,明初稍衰,到了明中葉而復極顯赫,當時敬奉道流羽客之隆重,比宋宣和時期還甚。
《西遊記》的內容不難看出佛道不分,而且有調侃諷刺佛家的意味,比如描寫玄奘法師,是一個食古不化之人。其實歷史上的玄奘是一位西行求法歸來的高僧。再如,玄奘一行到西天取經,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向玄奘所要錢財,完全是諷刺佛家。佛教載迦葉的阿難兩位尊者是佛陀的兩位重要弟子,迦葉是頭陀第一,阿難是多聞第一。兩位都是聖人。迦葉當時已證阿羅漢果位,阿難在佛涅槃前證三果。兩位豈能貪財。
小說中道教的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嫦娥,佛家的佛陀、菩薩、羅漢、混為一談。民間傳說佛道不分可見一斑。
《西遊記》中佛陀也被稱為「如來佛祖」。按照佛家之說,佛是指佛陀(釋迦牟尼佛),如來是佛的另一個名號。就好像一個人叫老師,又可以叫他先生,你聽過有人這樣稱呼嗎:「先生老師」。祖是指開山祖師,比如禪宗達摩祖師等。這也正反映了作者缺乏對佛家名相的了解。《西遊記》中用「如來佛祖」稱呼釋迦牟尼佛,真的可笑對佛家名相的了解。但凡讀過經典的人都知道,經典中沒有這樣稱呼佛陀的。相反確有解釋不同內涵名號的。
有人說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打敗了所有的神仙,還踹破了老君的煉丹爐,玉帝沒有辦法,找人到西天請「如來佛祖」來,結果不管孫悟空騰雲駕霧多厲害,始終翻不出如來的手掌心。由此方面可見,西遊記還是褒揚佛教的。這其中正是混淆佛法,讓人誤以為是《西遊記》褒揚佛家。經云:「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誰是邪師也沒有寫在臉上。邪師往往用一些參雜的,相似的正見蒙蔽人。當你看到他說的類似正確地方,也就疏忽了防範。同時不自覺的就默認了他邪見。
虛雲大師開示說:「世上流傳的《西遊記》、《目蓮傳》,都是清濁不分,是非顛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蓮傳》說目蓮尊者,又扯到《地藏經》去,把地藏變成目蓮,等等,都是胡說。玄奘法師有《大唐西域記》,內容所說都是真實話;惟世間流傳的小說《西遊記》,說的全是鬼話。這部書的來由是這樣的:北京白雲寺白雲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聽了都做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願意了。以後打官司,結果長春觀改為長春寺,白雲寺改為白雲觀,道士做一部《西遊記》小說罵佛教。看《西遊記》的人要從這觀點出發,就處處都看出他的真相,最厲害的是唐僧取經回到流沙河,全部佛經都沒有了,只留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就把玄奘法師所翻譯出來的佛經全部抹煞了。世人相信這部假的《西遊記》,而把真的《西域記》埋沒了。針對《西遊記》而作的一部《封神榜》,是和尚罵道士的。從這觀點看他,就看出處處都是罵道士的。比如說道士修仙必有劫數,要挨刀刃。看這兩部小說,如果不明白是佛道相罵的關係,便會認假為真。所以看書要明是非,辨邪正!」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把《西遊記》列為《明之神魔小說》,亦明確指出《西遊記》文學小說的歷史背景。
對《西遊記》來說當作一種文化,民俗,小說文學來看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把《西遊記》當作佛法來看不妥的,除非是正果之聖人。對我們凡夫來說(如果有人自稱非凡夫不在其中),還須慎重,莫把小說《西遊記》當佛法。
佛教書籍免費流通處,現已在遼寧的瀋陽、朝陽、盤錦、河北的石家莊、山海關、滄州、高碑店、遷安,廣東的汕頭開辦。望各地居士近地索請。訂閱號:FJSJMFLTC. 請掃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