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天見證冬去春來

2020-12-22 金臺資訊

當筆者的電話撥通時,傳來一個女性幹練的聲音,娓娓道來,為我們講述了她和同事們戰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69天。

她的聲音讓我忘記了那個肅殺的殘冬,聲音裡沒有輾轉不安的恐懼,充滿了全力以赴的堅定,叫人把那段記憶中的草木伏霜與殘陽滴血浣洗成了愛與復甦。這就是武漢人的堅強,也是醫護工作者的力量,他(她)們直面生死,在千萬人的無助和迷茫之中,回應著焦灼與等待。從危機這頭、到希望那頭,用血肉之軀築成生命之橋。

她叫黃萍,是華潤武鋼總醫院普外科護士長,也是金銀潭醫院裡的一名「戰士」。1月22日她被任命為華潤武鋼總醫院支援金銀潭醫院醫療隊隊長,帶領八名護理人員進駐到金銀潭醫院隔離病房和重症監護病房。

電話中,黃萍對自己的介紹很簡短,她說今年是她的本命年。然而提到如何加入金銀潭醫院的戰鬥,黃萍的話多了起來。她剛畢業就加入了華潤武鋼總醫院,距今已十三個年頭。同事們說黃萍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行政工作,始終是榜樣。

第一個,報名支援

作為華潤武鋼總醫院首個報名支援金銀潭醫院的人,黃萍說,這「第一個」其實是意外……因為當時只有去救人這一個想法。1月22號,剛剛被疫情籠罩的武漢看上去還沒有太多不同,除了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病人多起來,醫院裡依然保持著正常的診療節奏。工作間隙的黃萍關注了一下微信群信息,一條不明肺炎的視頻吸引了她的注意,結合醫院的現狀,從醫多年的她意識到這次不一般……正在這時,醫院的微信群裡發布了一則求援消息,肺炎定點收治醫院急需護理人員!黃萍秒回「我參加」!然後立馬找來紙筆,正式寫下了請戰書,拍下發給了負責主管。事後,她才知道,她是第一個報名的人。

黃萍的請戰申請書

當天下午,黃萍就接到醫院通知,她將作為隊長,帶領8人醫療隊當晚八點之前到武漢金銀潭醫院報導。要求家人送換洗衣物時,黃萍才想起,支援的事還沒跟家人說一聲。「當時沒想到要來這麼多天,早知道我就囑咐老公買點口罩和酒精了!離開家時,家裡什麼都沒準備……」她說,支援前線這是她的責任,唯獨覺得愧對家人,孩子、老人都給老公一人照顧。她提醒了科室同事、親戚朋友做好防護、採購物資,自己家裡卻連一個口罩都沒有……

「你保護好自己!」

「你看好孩子!」

黃萍跟丈夫的叮囑只有寥寥兩句,但這才是最沉甸甸的關心和託付。華潤武鋼總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出發了,車程二十分鐘外的金銀潭醫院,成為了他們此行的戰場,而這個平時低調到黃萍都有些陌生的醫院,正是這次疫情的暴風眼。

第一天,大哭是釋懷的方式

雖然只有距離二十分鐘的車程,卻像是來到了世界的另一個維度。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之前武漢人都未必熟悉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是最早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主戰場,所有之前在腦海裡盤算的工作計劃均被打破,護士們由三到五個人結為一組,三班輪換。黃萍所在病房裡的病人一直在30人左右,每個班次的工作量都處於飽和狀態,每個班組從進去病房到出來,基本在10小時以上。

因為傳染病房家屬不得進入,除了執行醫囑,完成病人的治療和護理以外,護士們還需要給病人打水倒水、餵飯、擦洗、協助大小便、更換床單等。此外,她們還要進行病房內的空氣消殺,地面清潔,垃圾清理以及終末消毒等。工作量是平常的許多倍。

對於勤奮幹練的黃萍來說,繁重的工作並不是最大的挑戰。黃萍說,來這上班,是她見過生死離別最多的一次……曾經的一個班次,她送走了4個病人。那時,當她送走第3個生命的時候,她已經說不出話了,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無力與悲慟,鯁在全身的血液之中,難受!

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到頭,也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離開。眼睜睜看著前一秒鐘還坐在床上刷牙的病人,一會就失去意識了。黃萍說她一個人拖不動,立刻喊來同事幫忙,明明知道無法挽救但還是毅然決然的跪在床上做心肺復甦,只希望盡一切所能,去挽救這條生命。然後是,不停的、拼命的挽救,不停地送走病人、不停地做遺體消毒。

那天是第一天,黃萍回到酒店蒙著被子大哭了一場……

面對艱難,仍要努力戰鬥

黃萍帶領的醫療隊作為華潤武鋼總醫院支援其他醫院的首批醫療隊,他們在金銀潭醫院支援了整整69天,其中連續奮戰時間長達45天。粗略估計護理病患超過3000人次,其中重症約500人次。

這支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是一位21歲的男護士,大家都叫他小毛,雖然年紀小,作為隊中唯一一名男士,大男孩主動承擔了很多重體力工作,是隊裡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隊伍裡還有沒來得及給爸爸慶祝生日的王璇、不敢告訴媽媽的卓如娟、下班沒來得及回家的李丹、整理好背包隨時準備出發的舒明科、內科團支部書記鄢輝輝、只能跟家人在電話裡匆匆告別的萬珍。他們在微信群裡互相支持打氣,正是這種特殊時期的並肩作戰,給予了彼此最大的勇氣。

沒來得及給爸爸慶生的王璇是一位95年的小妹妹,那天,王璇下班後正準備和家人一起慶祝時接到了出徵的通知,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唯一希望把給爸爸的禮物和蛋糕送回家。她來到金銀潭醫院的第二天便是除夕,走出重症病區時正好是辭舊迎新的半夜時分,武漢下著雨,這位姑娘在這座陌生的醫院裡迷了路,手機又沒電,無助、恐懼瞬間襲來,她在黑暗中哭了一個多小時才被保安發現……

25歲,還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年紀,在金銀潭醫院戰鬥的兩個多月裡,王璇只哭過這一次,沒有喊過一聲苦,甚至主動放棄了換班的機會。黃萍說,與這樣的95後同行,自豪!

那些我們不敢想像的,正是他們的日常

金銀潭醫院收治的都是重症新冠患者,缺氧時就會煩躁不安,不配合醫護人員,黃萍就曾經在為病人戴呼吸罩時,差點被抓破了防護服。一次,在巡房時黃萍發現一名老年女性患者邊接電話邊哭泣。原來患者是在跟女兒通話,黃萍接過電話詳細說明了她母親的病情。患者女兒擔心母親沒有帶齊日用衣物,擔心吃不到水果。黃萍主動幫助她找到了必需品和衣服,還將自己的水果給了患者,並拍照發過去,讓患者女兒放心。還有一名持續高流量給氧的重症病人,一直不能脫機,患者不能自理,不願進食。黃萍給她準備麵食,並餵她吃,哄著她多吃一點。病人從第一天的幾口飯,到一周後的一盒飯,讓大家興奮不已,更加增強了大家戰勝疾病的信心……

其實這些震憾心靈的事情,只是投身戰疫的護士們所面對的日常,他們用堅強,超越了自我的極限。

每天結束工作後,他們還抽時間向保證他們三餐供應的快遞小哥致謝,為全中國人民對武漢的支持和幫助感動。正是全國人民在特殊時期的並肩作戰,給予了彼此最大的勇氣。她說,我們有醫護人員天然具備的責任感,還有華潤人以身報國的擔當情,我們是勇敢的、更是自豪的,而她自己,只是做了分內的工作。武漢人民、醫護人員、奮戰到一線的公務員、消防員、軍人,以及那些「小哥們」,她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們成功了,與這座英雄的城市一起走出了那個冬天。隨著越來越多的病人康復出院,黃萍終於有了輪休的機會。3月12日這天,華潤武鋼總醫院為黃萍等3名職工舉行了「火線」入黨儀式,這是對他們參加本次戰「疫」最好的肯定,那時武漢的櫻花也開了!

也許這樣冬天還會來臨,但是我們堅信,我們會更加頑強,戰勝每一個冬天。此時,筆者正身處北京,與黃萍和她的隊友們通著話、聊著天,相互鼓舞著,從武漢到北京,我們沒有感覺到距離和陌生。當時的武漢,那時的金銀潭,那時的ICU,我們不會忘記,並且永懷感恩與敬畏。

讓我們再次為那些戰鬥在武漢的醫護工作者們致以最真摯的感謝!(作者供職於華潤醫療)

圖為戰鬥在金銀潭醫院裡的黃萍

相關焦點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
    春來疫散時,許多地區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全民健身活動,公共健身場所陸續開門迎客,體育場館裡再度充滿汗水和歡聲笑語;為促進消費、幫助體育企業渡過難關,各地政府紛紛發放體育消費券、舉辦體育夜市。政策的支持與定向,更為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注入活力。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體育記憶·2020)
    春來疫散時,許多地區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全民健身活動,公共健身場所陸續開門迎客,體育場館裡再度充滿汗水和歡聲笑語;為促進消費、幫助體育企業渡過難關,各地政府紛紛發放體育消費券、舉辦體育夜市。  政策的支持與定向,更為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發展注入活力。
  • 冬去春來盡美景 懷溪堂主領風騷 ——賞巴黎美爵籤約畫家林敦席作品
    冬去春來盡美景 懷溪堂主領風騷 ——賞巴黎美爵籤約畫家林敦席作品 2020/12/18 09:50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435
  • 冬去春又來,春去秋又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那是別致的風景,做不成太陽那就做個月亮。成不了最鮮豔的花那就做沿途的風景。冬天似乎被人嫌棄,又被人喜愛。冬天不像夏天激情四射,又不像秋天那般溫文爾雅。寒冷,兩個字把冬天解釋的淋漓盡致。
  • 冬去春來,鮁魚登臺
    初始版本:170315初版標題:《春季除了櫻鯛還有鮁魚》修訂一版:190115修一版標題:《冬去春來,鮁魚登臺》目錄引言鰆是什麼魚鮁魚和它的小夥伴們而青物魚的寒鰤隨著春天的到來,馬上就要過季,那麼誰來接鰤的班呢?春季青魚?非鰆莫屬了,名字就是「魚」和「春」組成的,擺明了就是春天的魚嘛。而實際上,鰆也不是貿然接手,從冬季開始就為產卵儲備了大量的脂肪,有經驗的美食家可能更偏愛冬末的鰆。鰆是什麼魚「鰆」是「鯖科」下的一種魚,與同為鯖科的青花魚、鰹魚、金槍魚算是遠親。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首詩詞:春去冬來,美極了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春去冬來,時間流轉,二十四節氣就快走完新的一年,今天,詩詞君就來總結下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再次感受下時間的流轉吧!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遊魚迸冰出。雨水雨水時節,春風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合肥律師夫婦創作公益歌曲《冬去春來》獻給最美逆行者
    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曉凡攜夫人薛琳傾情創作《冬去春來》獻給最美的逆行者。「作為法律人的我可能沒有辦法直接到一線參與抗疫作戰。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也想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員送去我的祝福,想代表所有的法律人給他們送去支持和鼓勵,希望給他們帶來溫暖,為他們加油。」吳曉凡這麼說起他創作歌曲的初衷。
  • 抗擊疫情藝術作品展——《冬去春來》
    抗擊疫情藝術作品展——《冬去春來》 發布時間:2020-10-06 14:52
  • 詩詞:冬去春來又一年,新聯貼好盼團圓
    供圖:老馬隨緣題村翁門前吐霧似神仙,老去獨鍾祖上田金陵陳益七絕 題畫青壯家貧闖四方,老來伏櫪享年光。兒孫在外應安好,每到年關思斷腸。題圖1文/康旭老去孤身倚院牆,年終愈發盼孫郎。昨天子女言閒事,說在今宵回故鄉。
  •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伊犁草原山花泛濫的時候
    年復一年,冬去春來,時光無恙,又是一年山花泛濫的時候,許多年來我都如約而至,站在花海中聽花開的絮語,抬頭遠望雪山憑思緒升騰… …再次感謝這次行攝之旅入住的酒店,鞏留縣『御享苑』的楊總熱情的接待和攝影指導,優美舒適的入住環境,便利的交通位置,是您去鞏留旅遊攝影的首選酒店。【作者:張旭】
  •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上海三大主流大報聯袂致敬復旦白衣戰士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 從1月23日小年夜起復旦援鄂戰士前赴後繼出徵497名英雄從上海出發14名英雄從廈門出發到4月6日他們奏凱而歸冬去春來
  • 冬去春來!晏殊寫下一首絕美的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更漏子·雪藏梅》主要描寫的是冬去春來時自然風物的變化,以及晏殊觸景生情所表達的追懷憶舊之情。但情調是高昂的,全無感慨之意,它是晏殊身為太平宰相,生活和心態的真實寫照。全詞語言流麗,極富美感,是一首絕美的宋詞,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晏殊的這首《更漏子·雪藏梅》:雪藏梅,煙著柳。依約上春時候。初送雁,欲聞鶯。綠池波浪生。探花開,留客醉。憶得去年情味。
  • 川美《冬去春來》等五件作品入選全國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
    抗疫群雕《冬去春來》  長達10米、高近3米的抗疫群雕《冬去春來》,讓人看了倍感心疼、聚焦醫護人員休憩瞬間的油畫《永恆與短暫》等5件作品進京展出啦!  展出作品從75147件中挑選  這5件作品,分別是:焦興濤、申曉南、龔吉偉帶領雕塑系師生共同創作的大型抗疫主題群雕作品《冬去春來》,龐茂琨的作品《永恆與短暫》,張杰的作品《2020紅白記憶》,翁凱旋的作品《決戰前夜——記火神山醫院建設》,趙曉東的作品《公元2020-眾志成城》。
  • 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校園原創公益話劇《冬去春來》首演成功
    《中國紀錄》新媒體通訊員 郭晴 田順順 張彬彬 攝影 邸粲雯 俞錦 武漢報導為慶祝湖北美術學院辦學100周年,湖北美術學院版畫系編排的校園原創公益話劇《冬去春來》於2020年11月12日19《冬去春來》講述了一個普通武漢女畢業生如何戰勝新冠病毒,並在康復後投身抗疫志願服務,反哺社會的感人故事,讓當代大學生深度思考親情、友情、愛情以及生命的意義。將人情冷暖、社會抗疫工作濃縮在舞臺中,在舞臺上用當代青年的方式詮釋齊心協力的抗疫精神。
  • 北京戰「疫」 | 堅守戰「疫」 冬去春來
    冬去春來,我院小湯山醫療隊已經在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B2病區工作了近兩個月。B2病區承擔救治患者的任務,整個病區大部分由我院團隊組成。作為第一個進駐小湯山定點醫院,最後一個撤離的團隊,隊員們團結協作,堅持發揮中醫藥特長,精心為患者服務。
  • 《冬去冬又來》:在日俄之間生生不息求生存的東北
    《冬去冬又來》:在日俄之間生生不息求生存的東北這個冬天過去了,下一個冬天還會遠嗎?一年又一年,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東北淪陷區的老百姓足足有十四個冬天,需要在冰冷的冬天,在風雪交加的冷寂裡,忍餓、煎熬、受活、抗爭。日本人被趕走了,冬天就沒有了嗎?未必!
  • 冬去了春來,夢醒了花開。大龍鳳雞煲復工復產進行時!
    冬去了春來,夢醒了花開。大龍鳳雞煲復工復產進行時! 冬陰功雞煲 榴槤雞煲
  • 早送晚接風雨無阻 冬去春來始終如一「定製公交」獲師生點讚
    本報訊(記者 程長珠)日前,市實驗高中將一面寫著「早送晚接風雨無阻,冬去春來始終如一」的錦旗送到市公汽公司,對該公司推出的「定製公交」接送師生的舉措表示衷心感謝。分享到:相關新聞12-17·早送晚接風雨無阻 冬去春來始終如一「定製公交」獲師生點讚【來源:今日大冶】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冬去冬又來》11.14上映 顏丙燕實力演繹
    電影《冬去冬又來》海報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導 「以沉默,以悲哀,以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  《冬去冬又來》是邢健導演的「冬」主題系列的又一新作,憑藉紮實的積累,該片在劇本階段便入選金馬影展電影創投單元。又歷經5年構思、數次打磨,《冬去冬又來》以優秀的文本吸引了眾多業內大咖加盟。攝影指導則由郭達明擔任,他曾任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的攝影指導,並榮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錄音師羅俊曾憑電影《冬》獲得第十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錄音師。
  • 徐文豔原創散文丨冬已去,春向暖
    冬已去,春向暖文/徐文豔 時光流轉,細數年輪,壘起不堪回首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