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其子晏幾道,有「大晏」和「小晏」之稱,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晏殊以詞聞名於文壇,風格含蓄婉麗,有《珠玉詞》傳世。另外,晏殊還是古代詩人中官位最高的詩人之一,曾官至宰相。且是一位太平宰相。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晏殊的一首絕美詞作《更漏子·雪藏梅》。
《更漏子·雪藏梅》主要描寫的是冬去春來時自然風物的變化,以及晏殊觸景生情所表達的追懷憶舊之情。但情調是高昂的,全無感慨之意,它是晏殊身為太平宰相,生活和心態的真實寫照。全詞語言流麗,極富美感,是一首絕美的宋詞,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晏殊的這首《更漏子·雪藏梅》:
雪藏梅,煙著柳。依約上春時候。初送雁,欲聞鶯。綠池波浪生。探花開,留客醉。憶得去年情味。金盞酒,玉爐香。任他紅日長。
詞的開頭兩句「雪藏梅,煙著柳」,晏殊便巧妙的點出了冬去春來時自然風物的變化。即在殘雪還覆蓋著梅花的時候,柳樹已經長出了綠芽。這便意味著春天來臨了,緊接著一句「依約上春時候」,便說明了這變化是發生在農曆正月的時候。「煙」,春日陽氣發生,林澤上升的霧氣叫煙。「上春」,即孟春,農曆正月。
接下來的兩句「初送雁,欲聞鶯」,則寫出了晏殊對春天的期待之情。即送走了鴻雁,開始期待黃鶯的啼鳴。隨後的一句「綠池波浪生」,則是春水開始蕩漾了起來。結合詞的上片來看,晏殊都是從細小的變化來形容春天的到來。這不僅體現出了他善於描寫自然景色描,也說明了他文心極細,能夠抓住自然中細小的變化。
下片開始「探花開,留客醉。憶得去年情味」晏殊便觸景生情,著重描寫追懷憶舊的那些事。即想到了去年初春舉行的宴會,想到了在宴會上將客人挽留至酒醉的情景。「探花開」,原指唐代新科進士於曲江杏園舉行宴會,稱探花宴。且以少俊進士二人為探花郎,遍遊名園,採取名花,為宴會增彩助興。晏殊這首詞中則僅指初春舉行的宴會。
最後三句「金盞酒,玉爐香。任他紅日長」的意思是說,現在風景不殊,而人事已非,我只有在玉爐香中舉起金盞酒,讓那窗外的紅日自長吧。這裡主要表達的是一種「行樂須及春」的意思。唐代詩人李白曾在《月下獨酌》中便說過「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它是一種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綜觀晏殊的這首詞,其高妙在於對自然風物變化的細心體察和妙筆表達,在濃濃的春意中,使得我們可以欣賞到醉人的景色。同時,晏殊這種善於自我解脫,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在晏殊的這首絕美的宋詞中,讓我們一起「行樂須及春」吧,珍惜當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