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青島水族館 ,作者青島水族館
青島水族館
青島水族館官方微信,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
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網絡購物狂歡日
今年「雙11」比往年開啟要早
掏空了「尾款人」錢包的同時
還留下了塞滿房間的快遞包裝
據統計,今年「雙11」期間,日均快遞業務量預計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11月1日0點-11月11日0點30分,天貓雙11成交額破3723億、京東破2000億。預計,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
你貢獻了多少?
又「貢獻」了多少塑料垃圾?
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快遞包裝主要以紙箱和塑膠袋、填充物和透明膠帶為主。如果說紙箱還能可再利用的話(雖然需要耗費大量木材製作),那麼塑料垃圾都去哪裡了呢?
用「塑」一時爽,超「塑」很致命
我們丟垃圾,仿佛有一種錯覺,這些被我們丟棄的垃圾會去到一個神奇的地方,然後自己消失了,但可能你認為的那個「神奇」的地方其實是別人賴以生存、甚至無辜失去生命的地方。
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天有800萬件塑料汙染進入海洋,目前總共有5.25萬億件塑料汙染,造成每年導致1億海洋動物死亡。聯合國秘書長更直言,到2050年,塑料垃圾的數量將大大超過海洋中的魚類!
海洋中的塑料,已經成為海洋中的恐怖殺手。大量的海洋生物會被塑料纏住,導致疼痛、飢餓、窒息,甚至死亡。因誤食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迄今為止,所有海龜物種、超過三分之二的海豹物種、三分之一的鯨魚物種、四分之一的海鳥物種都被海洋裡的塑料嚴重困擾,它們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
塑料製品,需要長達6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即使分解後,其微塑料被海洋生物使用後亦難以降解。當塑膠袋進入海洋,我們以為眼不見為淨,可怕的是,它們早已變成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料」進入食物鏈,而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將為這個循環畫上句號。
說了這麼多
今年的「雙11」,會有不同嗎?
據了解,部分商家將創新包裝紙箱,不使用膠帶,從源頭減少塑料垃圾的使用,助力綠色快遞。不少消費者也本著環保節約的理念,嚴格遵守垃圾分類或乾脆重複使用。
每一次購物時,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是衝動消費、它真的需要嗎、可以用多久,用完扔掉時它最終會流向何處?
不要讓購物的「雙十一」
變成對環境的「傷十一」
來源:青島水族館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海洋科普】是雙11購物狂歡?還是塑料垃圾興風作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