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塑料垃圾泛濫危害全球

2020-12-19 網易新聞

(原標題:美媒:美國塑料垃圾泛濫危害全球)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 美國《科學進展》雜誌網站10月30日刊發題為《美國加劇陸地和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塑料垃圾影響環境質量和生態系統健康。2010年,據估計,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估計為500萬至1300萬噸,既有來自固體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不充分的發展中國家,也有來自垃圾產生量非常之高的高收入國家。

我們證實:2016年,美國產生的塑料垃圾量堪稱世界之最(4200萬噸)。其中14萬噸至41萬噸塑料垃圾是在美國非法傾倒的;15萬噸至99萬噸是進口了美國回收材料的國家管理不善所致。算上這些,2016年進入沿海環境的美國塑料垃圾總量,據估算是2010年的5倍,居世界之首。

2010年,美國和歐盟成員這樣的高收入國家向海洋排放了大量塑料垃圾。雖然這些高收入國家擁有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但是由於龐大的沿海人口和非常之高的人均垃圾產生率的共同作用,僅僅因亂丟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2%)而進入海洋這一個因素,就產生了大量處理不當的垃圾。根據2010年的數據分析,美國沿海人口產生的垃圾總量是所有國家之最(1380萬噸,1.129億人口)。

此外,美國也是全球第二大廢棄塑料出口國。如果進口材料在接收國未得到適當處理,那麼美國產生的環境塑料垃圾可能比之前評估的更高。這裡,我們估算的是2016年美國所有人口產生的塑料垃圾以及國內非法傾倒的塑料垃圾,加上進口美國回收材料的國家可能處理不當的垃圾的總量。後面兩種都增加了陸地與海洋塑料垃圾。

2016年,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3400萬噸)和我們對美國的精確估算(4200萬噸),美國人口產生的塑料垃圾總量是世界最高的,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也位居世界高位(超過100公斤)。

歐盟集體產生的塑料垃圾總量高於印度或中國,儘管人口只有印度或中國的40%。在歐盟28國,人均塑料垃圾產生率接近美國的一半。

在美國,塑料垃圾的處理方式為:填埋(75.4%),焚燒(15.3%),回收(9.3%)。按照這種方式計算,美國產生的垃圾100%得到了妥善處理。雖然這種計算方法在評估如何處理垃圾問題上是有用的,但是它沒有考慮亂丟垃圾或非法傾倒或回收垃圾的最終命運。

2016年美國不當處理的塑料垃圾總量介於98萬噸至126萬噸之間,或者說佔塑料垃圾總量的2.33%至2.99%之間。

2016年,世界各國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中的近50%是通過國際貿易進行的。2016年,美國向89個貿易夥伴出口了199萬噸廢棄塑料。88%以上出口到了垃圾處理不當率高於20%的國家。

我們的分析證明:美國向環境排放了巨大數量的塑料垃圾,包括向海洋裡,儘管它擁有完善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垃圾的基礎設施。美國絕大部分居民擁有垃圾收集和回收渠道,然而非法傾倒和亂丟垃圾仍然普遍存在,造成市政用於防範和清潔工作的巨額成本。雖然傾倒垃圾總量僅佔所有垃圾的少量百分比,但是仍然數量龐大,因為美國人口產生的固體垃圾居世界之首。

儘管2016年美國塑料垃圾的9.3%得到了回收,但是主要流向較低收入國家的全球市場驅動的出口,最終仍導致了大量塑料洩漏到環境之中。

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率居世界之首,公眾希望回收這些材料的願望也非常強烈。喪失出口市場,加上海外不當處理這類垃圾的報導,都越來越清楚地證明了必須投資和修繕美國國內處理這類垃圾的基礎設施。國內回收能力在增強,也提出了若干聯邦立法,促進和加強回收計劃。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桂強_NB18917

相關焦點

  • 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塑料汙染日益嚴重,據德國《焦點周刊》21日報導,「在過去幾年,從北極一直到河流和深海,我們在全球各地收集的樣本中都發現塑料微粒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隨著各國對塑料垃圾汙染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加強塑料垃圾進出口管控已逐步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塑料垃圾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和生態健康。將這些塑料垃圾計算在內,據估計2016年美國產生的、進入了海洋的塑料垃圾量是2010年的5倍,美國因此成為世界頭號塑料垃圾產生國。美國塑料垃圾產生量在五年內躍居第一實際上早在2015年,本研究的部分作者基於世界銀行的全球固體廢物管理數據,首次發表了對全球塑料廢棄物問題的全面評估(簡稱2015年研究)。
  • 馬裡亞納海溝垃圾 地球「最深處」竟發現塑料垃圾
    馬裡亞納海溝垃圾 地球「最深處」竟發現塑料垃圾原標題:地球「最深處」竟有塑料垃圾美國人維克託·韋斯科沃乘坐潛水器探索馬利亞亞納海溝,13日宣布在這一地球「最深處」發現人造垃圾。垃圾包括帶稜角的金屬和塑料製品,其中一個物品表面有人類文字。他坦言:「在海洋最深處看到明顯的人為汙染,非常令人失望。」  路透社報導,塑料垃圾在全球各大洋迅速泛濫。聯合國估算,迄今大約1億噸塑料垃圾傾倒入海。研究人員甚至在鯨等哺乳動物體內發現大量微型塑料顆粒。  韋斯科沃現年53歲,家住美國德克薩斯州,先前在美國海軍服役,現從事投資和探險。
  • 我們已經變成塑料人?被你扔掉的垃圾,正在悄悄進入你的身體……
    另一方面,大量的塑料垃圾也危害了承載著我們的生態環境。塑料垃圾在社會與生態的不同層面湧現,使得相應的對策也十分困難。 自1950年代塑料大規模應用至今,塑料汙染與人口增長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關係。今天的新常識,我們就從全球和個人兩個視角來看看塑料廢物對人類的衝擊,以及人類的回應。
  • 惡名在外英美為塑料垃圾製造大國
    美國人是全球塑料垃圾最大貢獻者。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每人一年製造的塑料廢棄物高居全球之冠,其次則是英國人,兩國製造的塑料垃圾對於海洋汙染影響不容小覷。至於中國大陸與印度則是在塑料製造總量上位居前兩名。 據《衛報》報導,科學家是從世界銀行針對217個國家製造垃圾的數據進行分析,主要針對美國並利用亂丟垃圾與非法傾倒以及出口塑料的汙染等額外數據。
  • 仙人掌汁可以用來做塑料?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亂扔垃圾了
    -來自墨西哥的研究員桑德拉·帕斯科·奧爾蒂斯用從梨果仙人掌中提取的果汁成功製成了塑料。塑料無處不在-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的數據,美國人每年平均消費7萬片塑料。這些塑料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會被回收。據國家地理頻道的報告,其中大部分塑料將被送往垃圾填埋場進行簡單的填埋處理,糟糕一點的情況下甚至會被直接扔進海裡。最近,一位來自墨西哥的研究人員為此提供了一種綠色的解決方案,至少從字面上來看確實是這樣。墨西哥薩波潘阿特馬傑大學的化學工程教授桑德拉·帕斯科·奧爾蒂斯發明了一種由仙人掌汁製成的塑料。
  • 這些塑料做成的時尚款,正在危害環境與健康
    2017年全球生產的纖維中約70%是化學合成的。目前合成纖維中佔比最大的是聚酯纖維,佔總產量的80%,且產量還在穩步增長,2017年其銷量約為5370萬噸,其中約94%是在亞洲(主要是中國)生產和加工的。人類生產的聚酯纖維約一半用在了服裝領域。紡織品(包括工業紡織品)佔全球塑料年產量的15%。
  • 新華國際時評:阻礙減排進程,貽害全球生態環境——美國威脅全球...
    但美國一面在國內大肆撤銷環境監管法規,為化石能源行業鬆綁,一面在國際上拒不批准《京都議定書》,悍然退出《巴黎協定》,否認自身約束性量化減排任務,徹底游離於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之外。美國一家氣候研究機構預測,這將導致美在2035年前額外排放18億噸溫室氣體。作為迄今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美國踐踏多邊體系,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嚴重阻礙了全球減排進程。
  • 洋垃圾衣服怎麼辨別 洋垃圾服裝的危害
    洋垃圾衣服怎麼辨別 洋垃圾服裝的危害 2020-12-08 16:19:08 來源:全球紡織網 洋垃圾衣服怎麼辨別?
  • 美媒:美國北達科他州新冠死亡率達全球最高
    美國街頭的醫務人員(美聯社) 海外網11月18日電 據美國媒體17日報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已經超過全美所有州,甚至已經超過世界上所有國家。美國《國會山報》援引《赫芬頓郵報》消息稱,根據美國科學家協會的分析數據,北達科他州目前每100萬人中有18.2人死於新冠肺炎,為全球最高。與其相鄰的南達科他州,這一數字也達到每100萬人中有17.4人,排在全球第三。 然而,這兩個州針對疫情採取的措施卻截然不同。
  • 利安德巴塞爾最新車間投運 將塑料垃圾變廢為寶
    全球最大的塑料、化工和煉油公司之一利安德巴塞爾(Lyondellbasell)(NYSE:LYB)宣布,該公司在其義大利費拉拉基地建造的MoReTec分子回收車間正式投運。新設施將運用利安德巴塞爾專有的MoReTec先進回收技術,將消費後的塑料垃圾還原成分子形態,用於生產新的塑料製品。
  • 關於微塑料,求真相
    塑料,在地球上似乎已無處不在。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全球每年產生約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超過800萬噸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向大海傾倒滿滿一輛垃圾車的塑料。澳大利亞研究報告則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塑料製品的消耗量,已相當於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總和,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後都傾倒在自然環境中。
  • 淺析「垃圾圍城」問題的危害、成因及對策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城市垃圾佔地的現狀和危害如何?「垃圾圍城」的成因是什麼?面對垃圾步步緊逼,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在固廢處理方面,人們有著太多的問題。中國環保在線現就我國城市垃圾佔地問題的危害、成因和對策等進行解讀。
  • 塑料微粒汙染嚇人!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援引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球人均每周攝入5克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CNN報導截圖報導稱,紐卡斯爾大學這項研究是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在綜合現有52項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結論顯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量為5克。報導援引研究報告稱,這些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自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用茶包泡茶等於吃塑料?警惕日常生活中「白色汙染」危害
    美小護偶爾也會使用袋茶來衝泡茶水,尤其是辦公室來了客人,用茶包泡茶快速便捷,再方便沒有。但是今天下午的時候,有朋友發了一個視頻來,說是喝茶包等於喝微塑料!可嚇了美小護一大跳。再上網一查,果然有報導稱,麥吉爾大學科研人員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網站發表論文指出,含塑料纖維的茶包在95度高溫下會產生數百億塑料微粒。
  • 美媒:中國又開始沙漠植樹?「環保大國」不知道沙漠植樹的危害?
    美媒:中國又開始沙漠植樹?「環保大國」不知道沙漠植樹的危害?你們知道嗎,中國在環境保護上面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中國在保護環境上面取得的成就更是很多國家都不敢相信的。
  • 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地球的最高處人類去過,當然地球的最深處也去過。馬裡亞納海溝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唯一一個最深的海溝,世界各國也都對這個「深不見底」的海溝十分感興趣。  隨後1957年蘇聯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考察船「斐查茲」號展開了對馬裡亞納海溝詳細的測量,並在西南部發現一條特別深的海淵,3年之後,美國海軍「的裡雅斯特」號深潛器下潛海溝10916米的世界紀錄。科學家在海溝中考察期間還發現一條比目魚和小紅蝦在海中自由地遊動。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日本塑料回收率接近60%。信達證券指出,可降解塑料在性能上全面替代普通塑料不具備可行性,因為可降解塑料在普通自然環境中不一定降解且成本較高。而從規模上來看,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已經達到3.6億噸。自2010年以來,塑料產量保持在年均複合增速4.1%,其中中國年產1億噸塑料,佔全球產量的30%,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整個亞洲的產量超過全球的50%。
  • 英國「金絲雀碼頭」:打造全球首個「無塑料」商業中心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英國塑料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不斷威脅海洋和環境。日前,英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的金絲雀碼頭表示,在完成對其管轄區域內塑料製品的回收和使用審核後,希望能夠打造全球首個無塑料製品的商業中心。
  • 塑料垃圾塞滿了信天翁的胃
    但第一次踏上中途島,美國攝影師喬丹卻看到一座信天翁墓地:在烈日下腐化的信天翁屍體,被成片垃圾包圍著;而在無數死去幼鳥的肚子裡,各種塑料碎片塞滿了它們的胃。這些都是通過太平洋環流帶來的城市垃圾。塑料垃圾填滿了信天翁的胃    信天翁大量死亡,肚裡都是打火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