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罪的原型竟然是他!打架、搶劫、進牢房……可如今警察都是他的粉絲!

2021-02-20 民聲民生

  《餘罪》這部不按常理出牌的國產警匪劇,是眼下當之無愧的電視劇爆款。5月23日上線,第一季播放量超過6億,第二季上線不到一天,播放量就接近1個億,豆瓣評分高達8.6分(滿分10分)。《餘罪》故事講的是一個面臨開除的警校學員餘罪,因為「痞子接地氣」,被選中潛伏進了毒窩當臥底,從此開啟了「無間道」生涯。


 

  在成為網劇爆款之前,《餘罪》原著小說在網絡上就積攢了大量粉絲,甚至實體書還沒出來時,《餘罪》就蟬聯騰訊創世中文網連續兩年總榜冠軍。去年年底《餘罪:我的刑偵筆記》實體書第一部出版,兩個月內就加印三次,銷量超過了20萬冊。很多粉絲把《餘罪》的爆紅原因歸結為「小說太真實」。從混跡人群的扒手,到躲藏在深山中的悍匪,再到穿梭於海岸線上的毒梟……這些普通人不熟悉的人的生活,原著作者常書欣卻信手拈來。隨著網劇大火,這位隱藏在幕後的「寫手」也浮出水面。


  記者通過出版方讀客公司,聯繫上了「隱居」在山西晉城一個叫沁水的小縣城裡的常書欣,人稱「老常」。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刑偵題材寫作專業戶,非但從來沒有做過網友猜測中的「刑警」一職,早年還因為搶劫犯罪蹲過監獄,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街頭痞子。


▲原著作者常書欣

  電話那頭,老常聊起自己的過往,落落大方,毫不掩飾。他說,如果不是因為網文寫作,說不定現在他還是山西小縣城裡一個「摳腳大叔」,每天為著房貸和生活費發愁。而他粗糙、真實又充滿煙火氣的經歷,恰恰為他的寫作提供了最好的養分。老常說,餘罪的原型,其實就是他自己。

  《餘罪》第一季開頭有一段堪稱中國版「飢餓遊戲」的情節,以餘罪為首的幾個警校學員被上級扔到了一座魚龍混雜的城市中進行選拔,身無分文,還要經歷長達40天的生存考驗。於是,為了「活下去」,這些學員不得不去當人肉出氣筒,有人設賭局街頭行騙……這些看似啼笑皆非的情節,都是老常自己的親身經歷。

  1993年,1975年出生的常書欣正好滿18歲,高考落榜,就想學人家南下淘金,於是跑到了廣州討生活。哪知錢沒賺到,混到連生活費都沒了,飯都吃不飽。他腦袋一熱,冒出個念頭,搶劫!他蹲守在廣州鬧市區的火車站,看著人家從兜裡掏出人民幣,正準備遞給收費窗口買票,他衝上去一把奪過對方的錢包就跑。結果,第一次作案就失敗了,沒跑出多遠,他就被警察逮住了。就這樣因為搶劫罪被判了8個月監禁。

  常書欣說,「這不是好事,我一般都羞於說出來的。」他在牢裡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毒販、小偷、造假的、殺人放火的等等。這也是常書欣後來寫小說描述案情能如此惟妙惟肖的很大原因,「警察講述案情一般不會那麼細緻,有時候需要保密。但是罪犯不一樣,尤其在牢房。」

  這次人生的失足,讓常書欣在年紀輕輕時就深刻意識到,原來普通人走向邪惡,跨過那條線,僅僅只是一步之遙。在那段為生計所迫的歲月裡,他常常可以見識到一個人最赤裸的渴望,以及最原始的人性。他把後來的小說取名為《餘罪》,就是借用了法律上的一個概念,「餘罪」指隱瞞未交代的罪行,「別說普通人,哪怕是警察,都有可能去觸碰人性的底線。警察要維護正義,打擊犯罪,特殊情況下又不得不碰觸紅線。餘罪就是時時處在十字路口的這樣一位警察。」常書欣自幼愛讀武俠小說,最喜歡金庸筆下的「韋小寶」,他心裡的「餘罪」,也是韋小寶這樣一個普通人,不想做英雄,只想做混吃等死的小市民。

  常書欣出獄回到山西後,補習一年,考上了當地一所大學,哪知在學校裡,他因和同學打架鬥毆,被開除。加上有案底,他一直很難在社會上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謀生,他做過不下三四十種職業,「有時我同時做好幾種工作,什麼掙錢就幹什麼。比如賣菜,季節性很強,秋冬賺錢,夏季就一般了。比如賣書報,就是學校開學一兩個月的時間做。」

  唯一算做得比較久的工作,是在當地的電信公司當臨時工,起先是扛著梯子到處裝電纜。工作結束後都要寫工作日誌,結果常書欣的工作日誌總是乾淨工整、語句通順,和其他人錯別字連篇的日誌大相逕庭。一來二去,他被調往辦公室做文員。那時候,他自學了打字和在電腦上寫作。可惜由於一直轉正無望,最終他選擇了離職。

  從電信公司出來後,常書欣跑去賣電腦,沒事做的時候,他就泡在店裡上網,看網絡小說。那時候家裡剛買了房,房貸壓力很大,他想著總不能靠做教師的老婆一個人養,看人家在網上寫小說挺賺錢,就尋思著也練練手。

  他第一部寫的小說倒不是刑偵題材,而是都市類的《紅男綠女》,最開始訂閱用戶也就幾千人,第一個月寫了十幾萬字,常書欣拿到了900多元的稿酬,他很激動:「這個活兒能幹!」

  從2008年開始在網上碼字,到今天他一共完成了7部作品,1500多萬字,其中4部作品被買走了影視版權,根據《黑鍋》改編的另一部警匪題材電視劇《警察鍋哥》也已開拍。


  《餘罪》是他寫的第五部小說,「總共300多萬字,從2013年開始寫,寫了一年半,不過才完成十多萬字的時候就被買走了影視版權。當時版權費也不高,差不多60萬元。」由於體量太大,《餘罪》實體書目前出版到了第四部,預計今年能全部出完。現在常書欣正在以自己的本名「常舒欣」創作第八部小說《第三重人格》,講的是警察身邊一個線人的故事。

  常書欣回憶自己最初在網上連載《餘罪》時,很快就擁有了大量粉絲。2013年10月,有20多位網上聊得來的粉絲來晉城聚會,除了山西的,還有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的等等。讓他大吃一驚的是,這些粉絲中居然有一半職業就是警察。當然,這些警察也很吃驚:「我們還一直以為你是同行呢。」

  老常說:「最開始,我對警察的態度是:尊敬,但敬而遠之。我是被逮過的人啊,萬一查出案底來,多難為情。曾經公安廳下屬一個內部發行的刊物聯繫過我,他們以為我是省警校畢業的,想讓我寫專欄,但我謝絕了。」

  老常記得,去年《餘罪》剛出版那會,縣裡刑偵大隊裡的一些警察居然開著車,抱著一堆書來找他籤名:「他們說,整個縣的刑偵大隊都是我的書迷。」有時候這些警察朋友還參與小說劇情討論,為情節發展出謀劃策,提供一些現實案例,比如警銜設置錯了,他們會馬上指出來;偵破方案不對了,他們會跟常書欣討論很久。像《黑鍋》裡的銀鼠案、《餘罪》裡製藥廠製毒案、偷牛案,還有餘罪偵破的滅門案等等,都是老常從警察朋友那聽到的真實案件。


  身在小縣城,常書欣身邊,除了親戚朋友和一群警察,很少有人關心他的寫作,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光靠碼字已悄然躋身年入百萬的暢銷書作家行列。為了專職寫作,2010年後,常書欣獨居到了縣城附近村裡的老宅裡,深居簡出。每日前半夜在煙霧繚繞中更新作品,次日睡到自然醒,然後去給縣城裡的老婆孩子做飯,日子輕鬆愜意。他戲稱自己的主業是網絡寫手,副業是「家庭煮夫」:除了接送孩子、幹家務,就是閉門碼字。他的業餘愛好是看小說,聽聽音樂,散散步,以及和周圍的人下棋、吹牛。他老婆和正在念高二的女兒,都不讀他的小說:「老婆愛看家庭倫理劇,警匪小說這類從來不看的。女兒嘛,喜歡韓劇,她是個追星族,但對我的書一點都不感冒,我看女兒唯一不愛追的星,就是我。」

說到這部劇,不得不說一下劉星

曾經總是被排進「長殘童星」名單裡的劉星

變成了這樣獨特的痞氣、機靈和有人味兒~

可以演出各種豐富的層次


  但這個年紀就演得認真投入且有感情煽動性就是難得的。第一次看到殺人後那場戲,他是從平靜到咆哮的,難得是他平靜中是有能量的。

  一開始下眼框是發紅的,那種大崩潰之後的精神渙散。


  越說越激動。

  到最後全身都是青筋凸起。

  第二季最後餘罪跟傅老大最後的對手戲倒是很有相愛相殺的味道。「你已經認罪了,我為什麼在跟你糾纏?」


  「因為你還可以戴罪立功啊!!」(我是為你好啊!!)



  QAQ兩好虐的臉。


  演得賣力氣之外,也能演好平靜的戲,更難得,面對父親,一滴淚留下來,特別考驗功力的。

  簡單一句話概括整部戲就是:一個街頭混世小魔王變成了緝毒臥底,然後一個人靠演技扛起了整部戲。

  尤其劇中精彩的就是那個叫床,請自己腦補聲音不要汙。看完它,你們會自動去搜這部劇的。相信我。


  夏東海!胡一統!劉梅!看看你們的兒子成啥樣了!

  《餘罪》火了之後,有網友說就在我們懷疑整個世界要被顏控佔領,高顏值即終極奧義的時候,有人站了出來告訴我們:我可能會因為長相吃虧,但硬實力會幫我贏得一切。

  張一山是童星出身,第一次觸電是電視劇《小兵張嘎》,當時張一山還不滿十歲。

  當時劇組條件不好,每天的夥食就是清水煮菜+米飯,張一山唯一的要求就是給我瓶老乾媽。



  因為這部戲的努力,他才有到機會在火遍大江南北的《家有兒女》中飾演劉星。


  張一山……不對,劉星是一個一堆鬼點子的調皮鬼,演技超好,成為當時的「國民兒子」。


  也在多家電臺創了收視紀錄,而且目測現在的暑假重播頻率,基本和《還珠格格》不相上下了。

  結果人是紅了啊,副作用也很大一路都是被人盯著成長的,所以說童星生活並不只有光環。


  張一山一度成為長殘童星代表人物,做出這種回應可見無奈到一定程度了吧。




  後來他就乾脆什麼都不說了,一部部劇磨演技,耐得住多年轉型路上的流言蜚語,耐得住不出名的寂寞,儘管都不是劇中主角擔當。


  但是whatever,只要演技到位,五毛特效啊都是陪襯。《餘罪》很多時候光都沒打好,不照樣8.4分逆襲。

  演員最終還是要靠演技吃飯,這個世界很公平,你在長相上吃過的虧,最後,實力都會幫你贏回來。而且贏的更多。

來源 | 深夜讀書館(Midnight_Reading)、豆瓣電影 視覺志  網絡

關注勁彪農場公眾號,

綠色健康,看得見,吃得到!

<< 新聞報料 [點擊此處]

見習編輯/雷佳

美編/牟研

責編/孫紅巖

小編工資已與此贊掛鈎,一贊一分錢

相關焦點

  • 餘罪的原型是他!打架、搶劫、進牢房……可如今警察都是他的粉絲!
    記者通過出版方讀客公司,聯繫上了「隱居」在山西晉城一個叫沁水的小縣城裡的常書欣,人稱「老常」。而他粗糙、真實又充滿煙火氣的經歷,恰恰為他的寫作提供了最好的養分。老常說,餘罪的原型,其實就是他自己。流落廣州,因搶劫進了牢房 《餘罪》第一季開頭有一段堪稱中國版「飢餓遊戲」的情節:以餘罪為首的幾個警校學員被上級扔到了一座魚龍混雜的城市中進行選拔,身無分文,還要經歷長達40天的生存考驗。
  • 熱播網劇《餘罪》原著小說:一個傳奇警察和毒販、悍匪、黑道大佬的刑偵筆記
    考核期間怪招頻出,為了生存而搶劫、坑蒙拐騙賺取不義之財,這個正邪兩面的警察形象在一般的警匪劇中並不常見。作者常書欣解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人設定位,是因為他對「餘罪」有一番透徹的解讀:「餘罪是一個法律名詞,指嫌疑人沒有交代的罪行,這也是象徵著作品裡的每一個警察其實都有餘罪,都幹過與職業相違背的事。這也是警察職業的危險性,每時每刻都可能遇到危險。
  • 經典電視劇推薦:臥底警察必須要夠「壞」——觀《餘罪》有感
    例如毒販傅國生拿妓女試驗餘罪,這在很多警罪片中都是難以處理的片斷,但故事卻讓餘罪用那種近乎「自殘」的方式保住了「清白」,守住了原則,也讓傅國生哭笑不得卻沒有起疑心,再加上張一山的精彩詮釋,讓故事更加生動可信。
  • 原來你是這樣的流氓警察!《餘罪》有多毀三觀
    本人認為,《餘罪》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臥底劇情驚險刺激,人物個性鮮明;第二、張一山的表演極具爆發力;第三、尺度極大,滿足了人的「犯禁」心理,為觀眾提供了釋放壓力的渠道。第四、打破正邪勢不兩立、正面人物高大上的二元思維,塑造了一個接地氣的、比流氓還黑社會的警察。
  • 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第二季
    如令觀眾忍俊不禁的滑鼠「審訊」餘罪的一場戲,以及滑鼠在餘罪等兄弟齊唱《打屁歌》中的「饒舌」表演,均是他在現場的「神來之筆」。有意思的是,王戈在進組之前苦練牌技,被工作人員笑稱他就是滑鼠——「兜裡揣副牌,逮誰跟誰來」。
  • 曾經的爆紅網劇《餘罪》被下架,原因終於明了!
    《餘罪》是由愛奇藝聯合兩名公司出品的,張一山在劇中飾演男主餘罪,徐冬冬、吳優、張錦成等主演。該劇改編自同名網絡人氣小說,改編小說似乎是大眾套路了。至於成功還是不成功還是要看演員的表現了。該劇上線三天就收穫了六千萬次的播放量,上線一周更是收穫了兩億的播放量,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網劇作品。該劇主要講述了警察許秋平到警校去選拔精英,恰巧遇到張一山等人第一次參加集訓並且通過了考核。
  • 《怪你過分美麗》徐陵年少時,打架、坐牢,原型是古天樂?
    娛樂圈中沒有哪個明星經得住「扒」,都有一些不堪的回首,或大或小。在《怪你過分美麗》這部劇中,王子異飾演的徐陵,一線頂流明星,可就因為一點黑料瞬間人設崩塌,這再正常不過了。徐陵年少時,失手打傷他人進入少管所,這不正是少年時期的古天樂嗎?
  • 餘罪還有第三季?餘罪3什麼時候播出?餘罪第三季劇情演員預測
    餘罪第三季有嗎什麼時候播出餘罪第三季劇情演員預測這位集合了夏雨長相和文章痞氣的小鮮肉在《餘罪》中飾演一名特情警察,一改往常警匪劇「又紅又專」的警察形象,而是一名油嘴滑舌、痞氣十足且歪招極多的警察形象。張一山在《餘罪》中的表情夠1個G的表情包了,各種偷奸耍滑,各種不按套路的出其不意。
  • 2016最火小說《餘罪 2》
    警校學員餘罪, 在通過一次意外的選拔之後,被丟進了一間住滿兇神惡煞的罪犯的牢房,他迅速發現,要在這個兇險萬狀的環境中活下來,自己必須比毒販更奸詐,比竊賊更狡猾,比匪徒更殘忍。他不僅要用罪犯的思維去理解犯罪,還要用罪犯的手段去對抗犯罪,更要和罪犯一樣突破種種底線。
  • 【點讚】沁水網絡作家常書欣作品(餘罪)被拍成電視劇,各路明星……
    2015年12月,常書欣的第七部網絡小說《危險拍檔》完結,這部描寫警察與線人的書還未完結就被樂視買去了影視版權,加上這本書的實體書版權,常書欣這一年的收入超過了百萬。他說自己是個胸無大志、容易滿足而又追求安逸的人,於是《危險拍檔》完結後,他給自己放了個長假,未給網友留下隻言片語,從網絡上消失了。急得粉絲們日日留言追問「老常什麼時候出新書」。
  • 沒有張一山和大胸姐的《餘罪》,還是餘罪嗎?
    幾年前,一部《餘罪》橫空出世,一度成為現象級網劇,可說是出盡了風頭。因為臥底犧牲,省緝毒警隊不得不到臺海體育學院招收新面孔,經過細心觀察,警察許平秋最終看中了&34;餘最,選擇他當臥底。大伙兒因為集訓被分散到各地,他不僅生存了下來,還憑一己之力找到了安家璐,把兄弟都聯合起來,要跟許警官玩&34;。
  • 人人有「餘罪」 「賤人」成英雄
    餘兒與餘小二綽號「餘兒」和「賤人餘」的餘罪為自己設想好的人生,是「警校畢業之後回到老家做一個片警,給自己賣水果的老父親撐撐腰,順便弄點小錢花小酒喝」,這才不枉為進警校花費的那幾萬塊錢和託的好大人情。就像原著中餘罪從一位警中老前輩那裡聽來的話一樣,「慈不掌兵,善不從警」,作為一省刑警最高長官的許平秋並不是一個專門負責慈祥的老好人,儘管他也會心軟。他曾向餘罪坦誠,「大部分警察都是為一份工資和一個職位活著,現在是一個忠誠和榮譽都已經貶值的時代,它的價值遠沒有利益和欲望帶給人的刺激更大」。
  • 張一山的「餘罪」到底為什麼被禁播?看完你們就知道了
    《餘罪》這部劇直接讓張一山的事業迎來了一個小高潮,而且這部劇在網絡上的播放量竟然突破了40多億,而且憑藉著真實的演技,張一山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凡是有因有果,下架的真實原因就是,《餘罪》這部劇作為一部網劇,審查本來沒有那麼嚴格,劇中的餘罪抽菸,喝酒,打架鬧事,在情節設計上完全不像是個人民警察違背了公安的實際。
  • 同樣是飾演痞子,陳小春的山雞哥,張一山的餘罪,都輸給了他
    娛樂圈中有很多天生就具有某種氣質的演員 ,尤其有點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混混、黑社會老大的角色,就很需要演出那種很痞的感覺,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股霸氣,心生恐懼。當對張一山的認識還停留在《家有兒女》裡面的調皮小男孩的時候,一部《餘罪》讓我重新認識到了張一山的不一樣,在裡面的他永遠都是那種痞痞的感覺,縱使知道他在裡面飾演的是個警察。不過他們卻都比不上這個人飾演的痞子角色,他就像是本身自帶」流氓氣息「的孫紅雷,看過《極限挑戰》的人應該都知道,他身上的那股霸氣,是讓人不得不去服從他的。
  • 小說 餘罪(一)
    整個牢房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個各色的犯人,從那囂張的鼾聲中,仿佛浮現出一張張猙獰的面孔。可陽光明媚的訓練場、帥氣筆挺的訓練服,仿佛就發生在剛才,而夢境的消失,只留下眼前冷酷的真實。他撐著冰涼的水泥地面,看著還在沉睡的同牢犯人,想起在警校那些一起嬉戲打鬧的同學,他不禁喃喃自語道:「我叫餘罪,我是警察,我不是罪犯……我不是罪犯……」是的,他不是罪犯,可卻以一個罪犯的身份被投進了監獄。
  • 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為什麼被禁播看完你就知道了,令人心酸
    在2016年由張一山主演的網劇《餘罪》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在當時豆瓣也是給到了8.3的評分,連續幾部都非常的精彩。該劇改編自常書欣的同名小說,講述警校學生餘罪因特殊選拔而進入生活與社會矛盾中,之後成為臥底遇到驚險事件的故事。《餘罪》是個讓人上癮的劇。
  • 《警察鍋哥》熱播 原著成《餘罪》後最火小說
    據了解,《警察鍋哥》改編自《餘罪》作者常書欣的最新力作《黑鍋:我和罪犯玩命的日子》(以下簡稱《黑鍋》),小說講述了小廚師簡凡意外進入警隊,憑藉鬼馬性格和破案天賦得到重用,繼而與犯罪分子展開緊張刺激的博弈,並最終找到人生使命感的故事。隨著《警察鍋哥》的熱播,其原著小說《黑鍋》也在各大書店、網店空前熱賣,繼去年《餘罪》之後又一次引發懸疑類IP風暴,成為整個文化圈熱議的焦點。
  • 餘罪第二季提前看!42張內部洩密劇照揭秘毒梟幕後黑手竟然是她
    原本定於6月13日全網開播的《餘罪第二季》,實際上這幾天在網絡上已經有洩露了,「愛看電視劇」微信找到了第二季的全部資源,今天就來給大家透露一些劇照。第二季有三個重大看點:一是餘罪的小夥伴們集體做了臥底,潛入了販毒集團;2是餘罪和大胸姐假戲真做感情激情碰撞不斷;三是毒梟集團的背後竟然是一個一直被忽視的女人。
  • 第三季餘罪沒了張一山,你怎麼想?
    假設餘罪第三季沒了張一山,誰還能演出一山歐巴痞痞賤賤的樣子呢?估計這波消息也叫一山粉絲們有點失望了,畢竟好多小可愛們都在屏幕前拿著小板凳坐等呢。的確,好多電視劇因為藝人檔期或者什麼原因,後季的拍攝都會換掉原來的人。
  • 《警察鍋哥》:與《餘罪》相反相成,原作者常書欣給出「五星」好評
    去年五月,另類警察「餘罪」給觀眾帶來了新鮮和驚喜,網劇《餘罪》成為年度爆款劇目,同時助推同名原著小說暢銷100萬冊,也讓小說《餘罪》的作者常書欣被更多人熟知。簡凡這個人物的理想化程度更高,性格相對傳統;餘罪則是反傳統的,很賤」,常書欣闡述了他對自己兩部知名作品中男主的理解。